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0877发布日期:2024-04-01 13:5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四片镜片的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更加注重人机交互体验,对识别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也是对摄像头性能和外观需求的不断提高。并且在电子产品不断小型化、轻便化的同时,各类电子元件的体积也要求同步跟着缩小,同时性能要求不降反升,因此,对于摄像头来说,需要新的光学成像系统来满足更小的外形,同时具有更加优秀的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包括: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至少一个间隔元件,间隔元件包括位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透镜组以及间隔元件;其中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及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5<|r8/(d3s+d3m)|<9.5。

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第一透镜至最靠近成像面透镜中任意两相邻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第一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1及镜筒的最大高度l满足:0.5<(t12*∑at)/(cp1*l)<1.0。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与第一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01及第一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p1满足:113.0<f1*ct1/(ep01*cp1)<336.0。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最靠近物侧的外径d0s、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最靠近物侧的内径d0s、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及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0.5<f*(d0s-d0s)/(f1*(d1s-d1s))<3.0。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及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满足:1.0<|r1+r2|/(d1s+d1m)<5.0。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12、第二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2及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满足:2.5<|f2*ep12|/(cp2*t23)<6.0。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及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满足:14.0<f12/(d2m-d2s)<17.0。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二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2及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23满足:-27.0<(r3+r4)/(cp2+ct2+ep23)<-1.0。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2、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2m及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满足:0.5<|r5*ct3|/(cp2*(d2m+d2m))<1.5。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及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2m满足:0.0<(f3+f4)/(d3s-d2m)<1.0。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3、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23、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及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满足:5.5<f34/(cp3+ep23+ct3+t34)<12.5。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及第三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3满足:1.5<|f4*r7|/(d3s*cp3)<3.5。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镜筒靠近像侧的后端面最靠近像侧的外径d0m及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满足:1.0<tan(semi-fov)*f/(d0m-d3m)<2.0。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12及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23满足:2.5<f23/(ep12+ep23)<6.5。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间隔ep12、第二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2及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满足:2.5<|r5+r6|/(ep12+cp2+t23)<5.0。

18、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个间隔元件,透镜组包括四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还可包括镜筒,用于容纳透镜组及间隔元件。其中,间隔元件可包括位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通过合理控制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外径参数,可合理控制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组立段差,使得其组立稳定性更加优秀;同时配合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控制,可以很好的约束出射光线,获得与设计相匹配的像面大小,从而提高像素,有利于小型化。



技术特征:

1.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所述透镜组以及所述间隔元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5<|R8/(D3s+D3m)|<9.5。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李洋,王泽光,黄崇建,丁先翠,闻人建科,朱佳栋,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