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8173发布日期:2023-09-02 20:1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光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膜厚仪等光学设备各项功能对于光的强度和配件的使用不一致,常用的膜厚测量等光学仪器只能进行单项测试功能。

2、如现有技术:专利号为202010275953.4,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局部测量的显微成像膜厚测量装置,包括:光路组件、载物组件及机架组件,载物组件设置在机架组件上;光路组件连接在机架组件上;光路组件用于对载物组件上的薄膜进行光学测量;光源可同时作为测量光源和照明光源,不仅能发出测量光束,同时能提供对测量区域标记的光束,不需要另外设置照明光源,可避免对测量光源带来杂散光,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该装置虽然能够提高测量准确性,但是其结构设置复杂,同时仅能实现对膜厚的单项检测,如果想要实现对射率的测量,就需要将被检测件移动至对射率测量装置上,影响测试效率。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不移动被检测件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实现对膜厚和对射率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路切换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包括:

4、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且其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置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中部开设有通孔;

5、悬臂;所述悬臂底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顶端穿出所述箱体顶面延伸至所述检测台上方,并与所述通孔对应;

6、光路切换机构;所述光路切换机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且所述光路切换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与所述通孔对应;

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控制所述光路切换机构的光路切换,并通过光纤组件分别实现对膜厚和对射率的检测。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将被检测件放置在检测台上,通过控制器控制光路切换机构光路切换,通过与光纤组件的配合,实现对被检测件膜厚和对射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不移动被检测件的情况下,实现对被检测件不同项目的测试,提高了检测效率。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光路切换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和电池组;

10、所述步进电机一和所述步进电机二均安装在所述容纳腔;所述步进电机一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光路一,所述主光路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光路一和分光路二;所述分光路一和所述分光路二分别与所述主光路一连通;

11、所述步进电机二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光路二,所述主光路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光路二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光路三和分光路四;所述分光路三和所述分光路四分别与所述主光路二连通;

12、所述电池组为所述步进电机一和所述步进电机二提供电力。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光纤组件包括上光纤组和下光纤;所述上光纤组包括第一上光纤、第二上光纤和第三上光纤;所述第一上光纤、所述第二上光纤和所述第三上光纤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分光路一、所述分光路二和所述分光路三连接;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悬臂内部,并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下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分光路四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孔对应。主光路一与分光路一连通对应的第一上光纤,主光路二和分光路三连通对应的第二上光纤,实现对膜厚的测量;主光路一与分光路二连通对应的第三上光纤,主光路二与分光路四连通对应的下光纤实现对对射率的测量。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容纳腔内部固定有主电源;所述主电源为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池组提供电力。

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主电源。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启动切换开关,控制器接收启动信号,控制打开步进电机一和步进电机二;控制步进电机一的主光路一与分光路一或分光路二连通;控制步进电机二的主光路二与分光路三或分光路四连通。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光路切换装置中,所述容纳腔中固定有光强调节器,所述光强调节器的开关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通过调节开关,可对光源强度进行调整。

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20、2、本实用新型在不移动被检测件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膜厚和对射率的测量,提升了检测效率;规避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单向测量的技术问题。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控制切换开关即可实现光路切换,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切换机构(4)包括步进电机一(41)、步进电机二(42)和电池组(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包括上光纤组(6)和下光纤(7);所述上光纤组(6)包括第一上光纤、第二上光纤和第三上光纤;所述第一上光纤、所述第二上光纤和所述第三上光纤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分光路一(412)、所述分光路二(413)和所述分光路三(422)连接;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悬臂(3),并与所述通孔(21)对应;所述下光纤(7)的一端与所述分光路四(4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孔(2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部固定有主电源(8);所述主电源(8)为所述控制器(5)、所述电池组(43)提供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开关(81),所述控制开关(81)控制所述主电源(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切换开关(11),所述切换开关(11)与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中固定有光强调节器(9),所述光强调节器(9)的开关(91)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路切换装置,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且其顶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上置有检测台;检测台中部开设有通孔;悬臂;悬臂底端固定在容纳腔的一侧,顶端穿出箱体顶面延伸至检测台上方,并与通孔对应;光路切换机构;光路切换机构位于容纳腔内部,且光路切换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光纤组件;光纤组件与通孔对应;控制器;控制器固定在容纳腔内,控制光路切换机构的光路切换,并通过光纤组件分别实现对膜厚和对射率的检测,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在不移动被检测件的情况下,实现对被检测件不同项目的测试,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翌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