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

文档序号:35400912发布日期:2023-09-09 18:0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

本技术涉及近视调节,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


背景技术:

1、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视觉的使用越来越超负荷,尤其是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广泛普及,临床上视疲劳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视疲劳是引发近视及近视度数加深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2、目前,国内治疗调节性视疲劳公认的办法是视觉训练中的手动反转拍,反转拍是由两对凹凸镜组成,其原理是凹透镜能使睫状肌收紧,凸透镜能使睫状肌放松,通过凹凸镜的连续反转使睫状肌能够连续放松收紧,从而达到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目标。眼外肌训练包括同视肌训练、辐辏训练、正位视训练、调节训练等,自动调节训练可以使继发于调节力不足的视疲劳患者调节距离范围显著增大,能明显减轻视觉疲劳。

3、但是目前的手动反转拍产品使用方法复杂且体验较差,难以坚持使用。虽然市面上也有几款基于反转拍原理设计的智能产品:一种自动翻转镜片的近视眼镜(201520889159.3)、自动翻转眼镜(cn201930558807.0、cn201830651558.5)、眼镜之镜框翻转装置(cn201420582571.6),这些设计中自动翻转时间是预设好的,所以自动翻转镜在翻转过程中,不管能不能看清楚,翻转镜都会自动翻转,锻炼效果不能保证,睫状肌训练效果较差且大多产品功能单一,没有真正实现智能化。一种自适应调节光学透镜组的近视防控眼镜(cn202110644308.x),存在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动改变智能调节眼镜的焦距,起到舒缓眼肌、恢复睫状肌弹性、矫正假性近视、防控真性近视作用的智能防控眼镜,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实现了智能调节眼镜总焦距的操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包括眼镜框架、目镜组合、物镜组合、滑杆组件、镜筒固定环、固定底座、步进电机;所述目镜组合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眼镜框架上,所述物镜组合通过所述镜筒固定环连接在所述目镜组合上,且物镜组合位于远离所述眼镜框架的一侧;所述滑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眼镜框架的中间,所述镜筒固定环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滑杆组件上,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滑杆组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镜筒固定环连接并驱动所述镜筒固定环直线移动。

4、优选的,所述目镜组合包括目镜双镜筒和两个目镜镜片,所述目镜镜片为凸透镜薄镜片,目镜镜片安装在所述目镜双镜筒的内部前端;所述物镜组合包括物镜双镜筒和两个物镜镜片,所述物镜镜片为凹透镜薄镜片,物镜镜片安装在物镜双镜筒的内部前端;

5、所述目镜双镜筒的前端嵌入连接在所述眼镜框架的两个通孔内;所述物镜双镜筒的后端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目镜双镜筒的前端外部,所述物镜双镜筒的后端外周嵌入连接到所述镜筒固定环的两个通孔内。

6、优选的,所述物镜双镜筒内部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靠近物镜镜片的一端,且所述限位台的直径小于所述目镜双镜筒外部直径。

7、优选的,所述滑杆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两根平行布置的滑杆,所述滑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眼镜框架的中间;所述镜筒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滑行孔,所述滑行孔与所述滑杆相匹配,镜筒固定环沿所述滑杆直线移动并带动所述物镜双镜筒平移;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联动板,所述镜筒固定环的上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联动板的底端嵌入连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启动通过输出轴带动所述联动板往返运动,遂带动镜筒固定环及所述物镜双镜筒同步平移。

8、优选的,所述物镜镜片与所述目镜镜片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cm~2cm。

9、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和电源,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所述步进电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plc控制器还可以通过蓝牙与步进电机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鼻托,所述眼镜框架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鼻托支架,所述鼻托安装在所述鼻托支架的底部两端并位于佩戴者的鼻梁两侧。

11、优选的,所述鼻托支架呈“八”字型设置,所述鼻托采用柔性的硅胶材料。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包括依次连接的眼镜框架、目镜组合、物镜组合、滑杆组件、镜筒固定环、固定底座、步进电机;其中目镜组合包括目镜双镜筒和目镜镜片,物镜组合包括物镜双镜筒和物镜镜片,镜筒固定环、滑杆组件、镜筒固定环和步进电机组成可调节机械结构,步进电机启动时,通过螺纹连接将旋转作业转换为直线移动,带动镜筒固定环沿滑杆滑动,从而改变所述物镜双镜筒和所述目镜双镜筒的折叠程度,匀速地调节物镜镜片与目镜镜片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通过不断变化的画面,引导眼睛调节焦距,使眼肌被动交替进行收缩和放松,起到舒缓眼肌、恢复睫状肌弹性的作用。

14、通过plc控制器的设计,直接操作对应的按钮,即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调节作业省时省力。

15、鼻托采用柔性的硅胶材料,缓解眼周肌肉的不适感,提高佩戴舒适度,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遮挡外界光线的影响。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装置较小,方便携带和使用,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动智能调节焦距,通过不断变化的画面引导眼睛调节焦距,使眼肌被动交替进行收缩和放松,起到舒缓眼肌、恢复睫状肌弹性的作用,达到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控制真近视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框架(1)、目镜组合、物镜组合、滑杆组件(6)、镜筒固定环(7)、固定底座(8)、步进电机(9);所述目镜组合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眼镜框架(1)上,所述物镜组合通过所述镜筒固定环(7)连接在所述目镜组合上,且物镜组合位于远离所述眼镜框架(1)的一侧;所述滑杆组件(6)安装在所述眼镜框架(1)的中间,所述镜筒固定环(7)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滑杆组件(6)上,所述固定底座(8)与所述滑杆组件(6)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与所述固定底座(8)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与所述镜筒固定环(7)连接并驱动所述镜筒固定环(7)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组合包括目镜双镜筒(2)和两个目镜镜片(3),所述目镜镜片(3)为凸透镜薄镜片,目镜镜片(3)安装在所述目镜双镜筒(2)的内部前端;所述物镜组合包括物镜双镜筒(4)和两个物镜镜片(5),所述物镜镜片(5)为凹透镜薄镜片,物镜镜片(5)安装在物镜双镜筒(4)的内部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双镜筒(4)内部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靠近所述物镜镜片(5)的一端,且所述限位台的直径小于所述目镜双镜筒(2)外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组件(6)包括固定板和两根平行布置的滑杆,所述滑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眼镜框架(1)的中间;所述镜筒固定环(7)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滑行孔,所述滑行孔与所述滑杆相匹配,镜筒固定环(7)沿所述滑杆直线移动并带动所述物镜双镜筒(4)平移;所述步进电机(9)上设置有联动板(901),所述镜筒固定环(7)的上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联动板(901)的底端嵌入连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步进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联动板(90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启动通过输出轴带动所述联动板(901)往返运动,遂带动所述镜筒固定环(7)及所述物镜双镜筒(4)同步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片(5)与所述目镜镜片(3)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cm~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11)和电源(12),所述plc控制器(11)通过电线(10)与所述电源(12),所述步进电机(9)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1)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鼻托(13),所述眼镜框架(1)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鼻托支架,所述鼻托(13)安装在所述鼻托支架的底部两端并位于佩戴者的鼻梁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支架呈“八”字型设置,所述鼻托(13)采用柔性的硅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涉及近视调节技术领域,包括眼镜框架、目镜组合、物镜组合、滑杆组件、镜筒固定环、固定底座和步进电机,目镜组合的一侧安装在眼镜框架上,物镜组合通过镜筒固定环连接在目镜组合上,且物镜组合位于远离眼镜框架的一侧;滑杆组件安装在眼镜框架的中间,镜筒固定环可滑动的连接在滑杆组件上,固定底座与滑杆组件连接,步进电机与固定底座连接,步进电机的工作杆与镜筒固定环连接并驱动镜筒固定环直线移动。本技术通过自动智能调节焦距,展示不断变化的画面,引导眼睛调节焦距,眼肌被动交替进行收缩和放松,起到舒缓眼肌、恢复睫状肌弹性的作用,达到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控制真近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卿,魏瑞华,杜蓓,苏强,孙媛媛,王春,李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