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8838发布日期:2023-12-14 00:4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设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1、非制冷长波红外测温仪为非接触式测温方式,相比与接触式测温仪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灵活等优点。非制冷长波红外测温仪测温距离的远近影响测温精度,距离越近测温精度越高;非制冷长波红外测温仪视野越大,所得到的目标温度信息越丰富。现阶段测温仪要么测温视野不够大,要么测温距离比较远、精度不高,目前还没有一款二者兼顾的光学系统来解决测温仪视野不够大、测温距离比较远、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包括自左向右在一轴线上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保护窗口;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一为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后表面一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二为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后表面二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前表面三为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后表面三的基底为偶次非球面的二元衍射面。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材料为irg206。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的透镜材料为znse。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的透镜材料为irg206。

7、进一步地,所述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保护窗口为一块平板玻璃。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一镀制碳膜。

9、进一步地,所述后表面一、前表面二、后表面二、前表面三、后表面三均镀制增透膜。

10、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系统适配长波非制冷红外探测器640×512-12μ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实现从无穷远到90mm观察距离的变化,移动量为4.54mm;光学系统在观察无穷远目标时有效焦距为25mm,f数为1,线性视场为9.84mm;观察最短距离目标90mm时对应有效焦距为25.95mm,f数为1,线性视场为9.84mm;光学系统光学总长为44.3mm;光阑面均选在第一透镜的前表面上;最终实现了微距观察,最小观察测距为90mm,同时也增大了观察视场,线视场为9.84mm,满足了测温仪的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左向右在一轴线上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保护窗口(4);所述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一(11)为球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后表面一(12)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前表面二(21)为球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后表面二(22)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前表面三(31)为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后表面三(32)的基底为偶次非球面的二元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透镜材料为irg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的透镜材料为zns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的透镜材料为irg2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保护窗口(4)为一块平板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一(11)镀制碳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表面一(12)、前表面二(21)、后表面二(22)、前表面三(31)、后表面三(32)均镀制增透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适配长波非制冷红外探测器640×512-12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微距光学系统,包括自左向右在一轴线上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保护窗口;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一为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后表面一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二为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后表面二为偶次非球面。本技术通过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实现从无穷远到90mm观察距离的变化,光学系统在观察无穷远目标时线性视场为9.84mm;观察最短距离目标90mm时线性视场为9.84mm;光阑面均选在第一透镜的前表面上;最终实现了微距观察,最小观察测距为90mm,同时也增大了观察视场,线视场为9.84mm,满足了测温仪的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由继庄,姬鹏远,刘玉萍,王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