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柱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3361发布日期:2023-12-29 22: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前置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并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以使显示屏显示的亮度与环境光更加适配,提升用户的视觉舒适度;同时,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显示屏的亮度还能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

2、但是,前置光传感器在对环境光强度进行检测时会受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的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如何减少显示屏漏光对前置光传感器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2、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柱,包括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所述顶面中除所述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

3、所述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4、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5、可选地,所述顶面的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被设置为所述第一距离。

6、可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为零,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重合。

7、可选地,所述入光区域以所述第一侧边的中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图形设置。

8、可选地,所述导光柱包括相连的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的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侧设置为所述顶面,所述出光部的远离所述入光部的一侧设置为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透光的出光区域;

9、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落入所述出光区域中。

10、可选地,所述出光部包括连接面,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靠近所述第一边的一侧;

11、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且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12、可选地,所述导光柱的表面设置遮光层,通过激光镭雕方式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设置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底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

13、可选地,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0.3mm至0.4mm。

14、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和显示屏,以及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于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屏的缝隙之间;

15、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的第一侧边安装于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16、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oled屏。

1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增大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入光区域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以遮挡来自导光柱的顶面的第二侧边的光线,能够减少进入到导光柱的入光区域的光线,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所述顶面中除所述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的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被设置为所述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零,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区域以所述第一侧边的中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图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相连的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的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侧设置为所述顶面,所述出光部的远离所述入光部的一侧设置为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透光的出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包括连接面,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靠近所述第一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表面设置遮光层,通过激光镭雕方式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设置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底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0.3mm至0.4mm。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显示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于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屏的缝隙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oled屏。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导光柱包括顶面,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顶面中除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一侧边的边缘与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本申请通过增大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入光区域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以遮挡来自导光柱的顶面的第二侧边的光线,能够减少进入到导光柱的入光区域的光线,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励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