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0579发布日期:2023-11-22 13:4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触控,特别是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及使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均使用了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嵌入式触控技术将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结合为一体,并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内,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显示和感知触控输入的功能。

2、根据触控感测层在显示面板中的设置方式不同,触控显示面板分为外挂式(addonmode)、内嵌式(in-cell)和外嵌式(on-cell)等结构。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控功能整合于显示屏内,因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整个显示器的厚度并简化生产工艺,使得产品更加轻薄,生产成本更低,从而广受欢迎。

3、对于内嵌式(in-cell)触摸屏,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触摸屏结构直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主要是在阵列基板中将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一些结构部件复用为触控电极,例如是将数据线和扫描线、或者是将公共电极层复用为触控电极,然后控制这些结构部件分时地传递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这种结构的内嵌式触摸屏,由于结构部件的集成度很高,触控信号的稳定性也难以控制、集成的触控结构对显示性能的干扰也显得更加严重,容易出现横竖条纹mura。为了避免触控信号与其他信号发生干扰,有的现有技术则是将触摸屏结构设置在彩膜基板内侧,通过额外设置触控电极实现触控功能,但是,将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上,由于触控电极包括触控感应电极(rx)和触控驱动电极(tx),因此,还需要额外设置多层平坦层来对触控电极进行平坦化和绝缘作用,彩膜基板结构比较复杂,且彩膜基板的厚度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嵌式触摸屏结构比较复杂以及厚度较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所述衬底同一侧的黑矩阵、色阻层、第一平坦层以及触控电极,多个所述色阻层呈阵列分布,并通过所述黑矩阵相互间隔开,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其中之一为触控驱动电极,其中另一为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有所述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以及所述第一平坦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并通过所述黑矩阵、所述色阻层以及所述第一平坦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绝缘间隔开。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衬底的表面相接触,所述黑矩阵和/或所述色阻层覆盖住所述第一电极。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色阻层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平坦层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坦层覆盖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表面相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黑矩阵和所述色阻层均设置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衬底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色阻层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平坦层覆盖住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表面相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

9、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二电极在对应所述支撑柱的区域断开,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桥接电极,所述桥接电极位于所述支撑柱的周缘并将断开的所述第二电极桥接在一起。

10、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相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条形网格状结构或条形面状结构。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上,并利用彩膜基板上现有的膜层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开,从而实现内嵌式触控,并简化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节省制作工艺;而且内嵌式的触控电极位于彩膜基板上,相对于设置于阵列基板上距离外环境更近,可以使得触控更加灵敏,以及避免触控信号与阵列基板上的其他信号发生干扰;另外,由于彩膜基板设置黑矩阵和色阻层的表面更加平整,将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设有黑矩阵和色阻层的一侧,可以避免触控电极因为玻璃背面(彩膜基板背向黑矩阵和色阻层的一面)品质较差导致断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以及设于所述衬底(10)同一侧的黑矩阵(11)、色阻层(12)、第一平坦层(101)以及触控电极,多个所述色阻层(12)呈阵列分布,并通过所述黑矩阵(11)相互间隔开,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所述第一电极(51)和所述第二电极(52)其中之一为触控驱动电极,其中另一为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电极(51)和所述第二电极(52)之间设有所述黑矩阵(11)、所述色阻层(12)以及所述第一平坦层(101)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并通过所述黑矩阵(11)、所述色阻层(12)以及所述第一平坦层(101)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绝缘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51)设置于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衬底(10)的表面相接触,所述黑矩阵(11)和/或所述色阻层(12)覆盖住所述第一电极(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2)设置于所述色阻层(12)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色阻层(12)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平坦层(101)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覆盖于所述色阻层(12)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5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的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11)和所述色阻层(12)均设置于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衬底(10)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极(51)设置于所述色阻层(12)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色阻层(12)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平坦层(101)覆盖住所述第一电极(51),所述第二电极(5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的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二平坦层(102),所述第二平坦层(102)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52)。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支撑柱(14),所述第二电极(52)在对应所述支撑柱(14)的区域断开,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桥接电极(53),所述桥接电极(53)位于所述支撑柱(14)的周缘并将断开的所述第二电极(52)桥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透明电极(13),所述透明电极(13)覆盖住所述第二电极(52)并与所述第二电极(52)的表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51)和所述第二电极(52)均为条形网格状结构或条形面状结构。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彩膜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同一侧的黑矩阵、色阻层、第一平坦层以及触控电极,多个色阻层呈阵列分布,并通过黑矩阵相互间隔开,触控电极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之一为触控驱动电极,其中另一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有黑矩阵、色阻层以及第一平坦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并通过黑矩阵、色阻层以及第一平坦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绝缘间隔开。通过将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上,并利用彩膜基板上现有的膜层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开,从而实现内嵌式触控,并简化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节省制作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丹,张少楠,井晓静,高顺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