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9336发布日期:2024-01-26 22:5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智能产品中实现成像功能的光学镜头也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为了提高光学镜头整体的成像画质或者丰富镜头产品种类,逐渐出现了搭载多种类型镜片组合的镜头。目前常规的镜头大多由多片塑料镜片组成,但是由于成型时镜片和镜筒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导致了光学镜头的良率大大降低。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脱模困难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镜筒的内壁面上至少具有与光学镜头的光轴呈一定夹角的承靠环面,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α;多个镜片,多个镜片中至少包括配合镜片,配合镜片的外环面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外环面与光轴的夹角β=α,且外环面与承靠环面承靠;其中,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1°≤α≤5°。

3、进一步地,外环面沿光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07mm且小于等于0.20mm。

4、进一步地,配合镜片靠近镜筒的一侧还具有分模面,分模面垂直于光轴设置,分模面与外环面远离光轴的一端连接。

5、进一步地,配合镜片靠近镜筒的一侧还具有第一拔模面,第一拔模面与分模面连接,第一拔模面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

6、进一步地,第一拔模面与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5°。

7、进一步地,配合镜片还包括第一过渡面,第一过渡面与第一拔模面通过第一圆角连接,第一圆角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8、进一步地,配合镜片靠近镜筒的一侧还具有第二拔模面,第二拔模面与承靠环面连接,第二拔模面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第二拔模面与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5°。

10、进一步地,第二拔模面与承靠环面通过第二圆角连接,第二圆角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11、进一步地,配合镜片还包括第二过渡面,第二过渡面与第二拔模面通过第三圆角连接,第三圆角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12、进一步地,承靠环面沿光轴方向的长度比外环面沿光轴的长度大0.05mm。

13、进一步地,承靠环面沿光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09mm且小于等于0.25mm。

14、进一步地,镜筒的内壁面至少具有第三拔模面和第四拔模面,第三拔模面和第四拔模面分别与承靠环面的两端连接。

15、进一步地,第三拔模面和第四拔模面与光轴呈夹角设置,第三拔模面与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和/或第四拔模面与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

16、进一步地,第三拔模面和第四拔模面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5mm。

17、进一步地,外环面与承靠环面的配合间隙大于等于-0.003mm且小于等于0.005mm。

18、进一步地,配合镜片的外径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

19、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多个镜片,镜筒的内壁面上至少具有与光学镜头的光轴呈一定夹角的承靠环面,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α;多个镜片中至少包括配合镜片,配合镜片的外环面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外环面与光轴的夹角β=α,且外环面与承靠环面承靠;其中,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1°≤α≤5°。

20、通过将镜筒与配合镜片承靠的承靠环面设计为相对于光轴倾斜一定角度的,降低了镜筒与模具之间的应力,使得镜筒在成型时更加容易脱模,降低了镜筒被划伤的风险,提高了镜筒的真圆度、同轴度。通过将配合镜片与镜筒承靠的外环面设计为与呈一定夹角的,降低了配合镜片与模具之间的应力,使得配合镜片在成型时更加容易脱模,降低了配合镜片被划伤的风险。同时外环面与承靠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保证承靠稳定性的同时,对配合镜片的组装也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光学镜头达到最优组立状态,还有利于提高机械类、温度类信赖性。将夹角限制在1°至5°的范围内,在保证配合镜片承靠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脱模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面(21)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07mm且小于等于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靠近所述镜筒(10)的一侧还具有分模面(22),所述分模面(22)垂直于所述光轴设置,所述分模面(22)与所述外环面(21)远离所述光轴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靠近所述镜筒(10)的一侧还具有第一拔模面(23),所述第一拔模面(23)与所述分模面(22)连接,所述第一拔模面(23)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拔模面(23)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还包括第一过渡面(24),所述第一过渡面(24)与所述第一拔模面(23)通过第一圆角(31)连接,所述第一圆角(31)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靠近所述镜筒(10)的一侧还具有第二拔模面(25),所述第二拔模面(25)与所述承靠环面(11)连接,所述第二拔模面(25)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拔模面(25)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拔模面(25)与所述承靠环面(11)通过第二圆角(32)连接,所述第二圆角(32)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还包括第二过渡面(26),所述第二过渡面(26)与所述第二拔模面(25)通过第三圆角(33)连接,所述第三圆角(33)的直径大于等于0.03mm且小于等于0.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环面(11)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外环面(21)沿所述光轴的长度大0.0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环面(11)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09mm且小于等于0.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的内壁面至少具有第三拔模面(12)和第四拔模面(13),所述第三拔模面(12)和所述第四拔模面(13)分别与所述承靠环面(11)的两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拔模面(12)和所述第四拔模面(13)与所述光轴呈夹角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拔模面(12)和所述第四拔模面(13)沿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5mm。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面(21)与所述承靠环面(11)的配合间隙大于等于-0.003mm且小于等于0.005mm。

17.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镜片(20)的外径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镜筒的内壁面上至少具有与光学镜头的光轴呈一定夹角的承靠环面,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α;多个镜片,多个镜片中至少包括配合镜片,配合镜片的外环面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外环面与光轴的夹角β=α,且外环面与承靠环面承靠;其中,承靠环面与光轴的夹角1°≤α≤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脱模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建,丁先翠,戴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