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铠装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4084发布日期:2024-02-20 20:0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抗冲击铠装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缆,特别是涉及抗冲击铠装光缆。


背景技术:

1、铠装光缆在电信光纤长途线路、一二级干线传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铠装光缆机械性能和传输性能高,且抗压、抗弯曲、防鼠咬等作用,并采用阻燃、环保、或耐高温的光缆披覆材料,外经小、重量轻、弯曲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光纤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的铠装光缆在进行多根光缆一同牵引时,需要保持相同拉力负荷和设计,不要超过多根光缆中,抗拉力最低的光缆,但在进行多根光缆牵引时,需要人工进行对齐后,比对其进行牵引,从而存在由于人工失误测量导致的无法保持相同拉力负荷,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冲击铠装光缆,通过设置导向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铠装光缆在进行多根光缆一同牵引时,需要保持相同拉力负荷和设计,不要超过多根光缆中,抗拉力最低的光缆,但在进行多根光缆牵引时,需要人工进行对齐后,比对其进行牵引,从而存在由于人工失误测量导致的无法保持相同拉力负荷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为抗冲击铠装光缆,包括:

6、主体结构;

7、导向组件;

8、辅助组件;

9、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下固定环、设置在下固定环顶端外表面上的卡扣、连接于卡扣外表面上的上固定环、设置在上固定环顶端中部上的连接柱、连接于连接柱上表面的伸缩柱和设置在伸缩柱上表面的导向环。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环底端内部开设有卡槽与卡扣相连接;

11、具体的,通过卡槽与卡扣的连接,达到将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进行拆装的操作。

12、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固定环后侧外表面上的支撑柱、连接于支撑柱后侧上的伸缩架、设置在伸缩架外表面上的环形板、开设在环形板内部上的环形槽、设置在环形槽中部上的移动块、连接于移动块左侧顶端中的伸缩管和设置在伸缩管上表面的夹板;

13、具体的,伸缩架对支撑柱进行承接安装,进而对环形板进行承接安装,设置的移动块可在环形槽内移动至所需位置后,通过调整伸缩管的长度,即可用夹板对光纤进行固定,进而不仅可将光纤进行固定易切割,且可增加对光纤的拖力,减少对其的拉力,从而使得光缆在进行熔接时效率增加。

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左侧顶端开设方形槽且内部设置旋转轴;

15、其中,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与伸缩管相连接;

16、具体的,设置的旋转轴可将伸缩管根据不同的使用情景,对角度进行调节至所需状态。

1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包括pe外护套、连接于pe外护套内侧上的钢铠、设置在钢铠内侧上的pe内护套和连接于pe内护套内部中的铝铠;

18、其中,所述pe外护套外表面与下固定环以及上固定环内表面相连接;

19、具体的,钢铠对pe内护套进行承接安装,进而对pe外护套进行承接安装,设置的铝铠则是加强了光缆的抗冲击的性能。

2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铝铠内部中的多组pbt松套管、设置在任意一组pbt松套管内部中的光纤和设置在光纤中部的金属加强件;

21、具体的,设置的pbt松套管可对光纤起到保护作用,设置的金属加强件则是起到导电的作用。

22、3.有益效果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一、本实用新型在导向环的使用下,可在进行多根光缆同一牵引时,不仅起到对光缆调整的导向作用,且可穿过导向环,保持相同拉力负荷,使得在牵引时达到规定的需求,减少由于拉力不同导致的光缆损害的情况。

25、二、基于有益效果一中的导向环下方设置的上固定环以及下固定环,可通过卡扣与卡槽的设置,快速调整导向环至所需位置,使得在进行牵引光缆时效率更高。

26、三、本实用新型在辅助组件的使用下,通过夹板对光纤进行固定,进而不仅可将光纤进行固定易切割,且可增加对光纤的拖力,减少对其的拉力,从而使得光缆在进行熔接时效率增加,且在移动块以及伸缩管的使用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夹板调整至所需位置。

2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230)底端内部开设有卡槽与卡扣(22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300)包括设置在下固定环(210)后侧外表面上的支撑柱(310)、连接于支撑柱(310)后侧上的伸缩架(320)、设置在伸缩架(320)外表面上的环形板(330)、开设在环形板(330)内部上的环形槽(340)、设置在环形槽(340)中部上的移动块(350)、连接于移动块(350)左侧顶端中的伸缩管(360)和设置在伸缩管(360)上表面的夹板(3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50)左侧顶端开设方形槽且内部设置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0)包括pe外护套(110)、连接于pe外护套(110)内侧上的钢铠(120)、设置在钢铠(120)内侧上的pe内护套(130)和连接于pe内护套(130)内部中的铝铠(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0)还包括设置在铝铠(140)内部中的多组pbt松套管(150)、设置在任意一组pbt松套管(150)内部中的光纤(160)和设置在光纤(160)中部的金属加强件(17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抗冲击铠装光缆,涉及光缆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主体结构;导向组件;辅助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下固定环、设置在下固定环顶端外表面上的卡扣、连接于卡扣外表面上的上固定环、设置在上固定环顶端中部上的连接柱、连接于连接柱上表面的伸缩柱和设置在伸缩柱上表面的导向环,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以解决提出现有的铠装光缆在进行多根光缆一同牵引时,需要保持相同拉力负荷和设计,不要超过多根光缆中,抗拉力最低的光缆,但在进行多根光缆牵引时,需要人工进行对齐后,比对其进行牵引,从而存在由于人工失误测量导致的无法保持相同拉力负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兵,张彪,胡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通能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