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0065发布日期:2024-03-01 12: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


背景技术:

1、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而当背光板上进行组装工序时,由于现有的背光底部反射膜槽深基本和反射膜一致,反射膜贴附在上面后,易被刮花,顶伤,挤压白点等不良。因此,设计一种避免在组装过程中反射膜被刮划,顶伤及挤压白点的背光板,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包括背光板、胶框、边框以及b工位,所述胶框、边框以及b工位均通过模具压合在所述背光板上;

4、凸台,一体成型于所述胶框,使所述背光板呈阶梯式状,并在所述背光板反扣后使所述凸台与工作台面接触,并将容置于所述背光板中膜槽内的反射膜与工作台面呈悬空状态。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凸台的高度为0.3~0.35mm。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与所述膜槽之间的高度为0.2~0.0.3mm。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0.1~0.15mm。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膜槽的高度与所述边框的高度一致。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射膜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膜槽中并与所述膜槽两侧边缘处平齐。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背光板的胶框两边开模具时设计两个凸台,且凸台位置在底部位置内缩0.3mm,便于附反射膜进行粘胶不掉,而凸台与膜槽之间的高度为0.2mm,刚好比反射膜厚度大0.1mm,当反射膜贴附在背面后,凸台位置高于反射膜的位置,扣压背光板时,凸台与工作台面接触,从而将反射膜悬空起来,反射膜悬空起来后,其不予底部接触,更加有利于反射防止刮划,顶伤及挤压白点的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板(1)、胶框(2)、边框(6)以及b工位(7),所述胶框(2)、边框(6)以及b工位(7)均通过模具压合在所述背光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的高度为0.3~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的上端面与所述膜槽(4)之间的高度为0.2~0.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5)的厚度为0.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槽(4)的高度与所述边框(6)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5)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膜槽(4)中并与所述膜槽(4)两侧边缘处平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背光源刮花顶伤结构,包括背光板、胶框、边框以及B工位,所述胶框、边框以及B工位均通过模具压合在所述背光板上;凸台,一体成型于所述胶框,使所述背光板呈阶梯式状,并在所述背光板反扣后使所述凸台与工作台面接触,并将容置于所述背光板中膜槽内的反射膜与工作台面呈悬空状态。所述凸台的高度为0.3~0.35mm。本技术通过将背光板中的反射膜与台面悬空,从而在背光板反面进行组装工序时,不会对反射膜造成刮划,顶伤及挤压白点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蔡烽,汪洲嗣海,黎俊,周玉雄,吕赟,陈福驿,王开雄,张志云,张锋,李刚,徐德永,胡凯,鲍富珍,代旭纪,尹彬彬,曹玉诺,董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河以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