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激光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显影装置和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一般包括显影装置和定影装置。显影装置用于将图像转印至打印介质,定影装置用于使图像固著于打印介质。显影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壳体和被容置于壳体内的感光鼓、清扫辊、充电模块、显影辊和搅拌件。其中,清扫辊用于清扫残留在感光鼓上的墨粉;充电模块用于对感光鼓均匀充电;壳体上设有通光口,通光口用于引入选择性光以使感光鼓通过光电效应形成潜像;显影辊用于将墨粉根据潜像铺设至感光鼓以形成图像;感光鼓用于将墨粉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打印介质;搅拌件用于搅拌壳体内的墨粉并将墨粉转移至显影辊。现有技术中,显影装置向本体供给墨粉的方案包括通过更换墨粉瓶并使墨粉瓶转动以向本体供给墨粉的方案。现有技术中,墨粉瓶沿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方向连接至本体,因此本体上需要具有沿墨粉瓶延伸方向延伸的开口,因此开口较大,异物容易进入本体造成本体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显影装置和打印设备,其中,墨粉瓶适于沿其延伸方向装入显影装置的本体或从本体中取出,以使本体上的开口较小,异物不易进入本体造成本体故障。
2、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其用于向容置所述墨粉瓶的壳体输出墨粉,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位置前端的盖体,所述盖体适于相对所述壳体固定以向所述壳体输出墨粉;其特征是,所述盖体的前端设有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适于被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直接接触的操作部,至少两个操作部的朝向彼此背离以方便拇指与任一其他手指操作。
4、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至少一个操作部的后方形成适于供相应的手指的指尖伸入的拉动空间。
5、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操作单元还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通过径向运动以与所述壳体沿径向卡接或脱离卡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壳体卡接时,所述墨粉瓶至少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中,至少一个操作部适于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径向运动,在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被两个手指相向用力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应的操作部径向向内形变并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径向向内运动以与所述壳体脱离卡接,在两个手指对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放松相向用力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应的操作部径向向外恢复形变并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径向向外运动以与所述壳体卡接。
6、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操作单元在操作部与对应的第二配合部之间还设有带动部,所述带动部用于将所述操作部径向形变传递至所述第二配合部。
7、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四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盖体设有隔壁和后壁,所述拉动空间形成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隔壁之间,所述后壁从所述隔壁的外缘向后延伸而成,所述后壁与所述隔壁围合而成送粉腔,所述后壁上开设有侧向连通所述送粉腔的送粉口,所述带动部与所述操作部连为一体,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带动部的外缘面上,所述带动部通过径向形变将所述操作部的形变传递至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操作部恢复形变带动所述带动部也恢复形变。
8、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带动部至少部分与所述隔壁间形成间隔,所述带动部的外缘面被配置为所述带动部恢复形变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后壁的外缘面的投影部分重合。
9、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配合部被配置为所述带动部的外缘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后表面沿第一方向倾斜向外。
10、第八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如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易更换的墨粉瓶。
11、第九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如第三至第七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更换的墨粉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墨粉瓶的容瓶腔,所述容瓶腔的腔壁上设有适于与第二配合部卡接的第一配合部。
12、第十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如第八或第九技术方案所述的显影装置。
13、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4、第一技术方案中,操作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适于被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直接接触的操作部,至少两个操作部的朝向彼此背离以方便拇指与任一其他手指操作,使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能够操作各操作部,从而使操作单元可以通过设置较小的操作空间,即能实现对墨粉瓶装入和取出的操作。由于盖体设置于墨粉瓶沿第一方向的前端且操作单元设置于盖体的前端,因此,通过手指的操作能够从墨粉瓶的端部操作墨粉瓶,从而能够实现将墨粉瓶沿其延伸方向插入壳体内,从而使壳体的开口较小,易物不易进入本体造成本体故障。
15、第二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操作部的后方形成适于供相应的手指的指尖伸入的拉动空间,方便手指伸入拉动空间用力将墨粉瓶沿其延伸方向从壳体中取出,使墨粉瓶易于更换。
16、第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两个彼此朝向背离的操作部相向用力,能够带动第二配合部与壳体卡接或脱离卡接,从而实现盖体与壳体沿第一方向固定。使操作部不仅能够用于装入和取出墨粉瓶,还能用于与壳体建立卡接关系。
17、第四技术方案是第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
18、第五技术方案中,带动部与操作部连为一体,操作部的径向形变能够使带动部也径向形变。第二配合部设置于带动部的外缘面上,能够方便与第一配合部卡接或脱离卡接。
19、第六技术方案中,带动部至少部分与隔壁间形变间隔,有利于带动部形变。带动部外缘面与后壁的外缘面在恢复形变时部分重合,有利于第二配合部只用很小的运动行程即可与第一配合部卡接或脱离卡接,使手指对操作部的力气无需太大。
20、第七技术方案中,第二配合部设置为凸起且后表面沿第一方向倾斜向外,能够在将墨粉瓶沿背离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装入本体时,无需对两个朝向背离的操作部相向用力,只需通过第二配合部与容瓶腔腔壁斜面配合,即可迫使带动部形变使第二配合部进入容瓶腔中。
1.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用于向容置所述墨粉瓶(3)的壳体(5)输出墨粉,其沿第一方向z延伸并包括位于前端的盖体(70),所述盖体(70)适于相对所述壳体(5)固定以向所述壳体(5)输出墨粉;其特征是,所述盖体(70)的前端设有操作单元(76),所述操作单元(76)具有至少两个适于被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直接接触的操作部(77),至少两个操作部(77)的朝向彼此背离以方便拇指与任一其他手指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操作部(77)的后方形成适于供相应的手指的指尖伸入的拉动空间(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单元(76)还设有第二配合部(78),所述第二配合部(78)适于通过径向运动以与所述壳体(5)沿径向卡接或脱离卡接,所述第二配合部(78)与所述壳体(5)卡接时,所述墨粉瓶(3)至少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壳体(5)固定;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77)中,至少一个操作部(77)适于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78)径向运动,在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77)被两个手指相向用力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78)相应的操作部(77)径向向内形变并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78)径向向内运动以与所述壳体(5)脱离卡接,在两个手指对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操作部(77)放松相向用力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78)的操作部(77)径向向外恢复形变并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78)径向向外运动以与所述壳体(5)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单元(76)在操作部(77)与对应的第二配合部(78)之间还设有带动部(79),所述带动部(79)用于将所述操作部(77)径向形变传递至所述第二配合部(7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所述盖体(70)设有隔壁(73)和后壁(75),所述拉动空间(80)形成于所述操作部(77)与所述隔壁(73)之间,所述后壁(75)从所述隔壁(73)的外缘向后延伸而成,所述后壁(75)与所述隔壁(73)围合而成送粉腔(82),所述后壁(75)上开设有侧向连通所述送粉腔(82)的送粉口(83),所述带动部(79)与所述操作部(77)连为一体,所述第二配合部(78)设置于所述带动部(79)的外缘面上,所述带动部(79)通过径向形变将所述操作部(77)的形变传递至所述第二配合部(78),所述操作部(77)恢复形变带动所述带动部(79)也恢复形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所述带动部(79)至少部分与所述隔壁(73)间形成间隔,所述带动部(79)的外缘面被配置为所述带动部(79)恢复形变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后壁(75)的外缘面的投影部分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更换的墨粉瓶(3),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配合部(78)被配置为所述带动部(79)的外缘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后表面沿第一方向(z)倾斜向外。
8.一种显影装置(1),其特征是,包括壳体(5)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更换的墨粉瓶(3)。
9.一种显影装置(1),其特征是,包括壳体(5)和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更换的墨粉瓶(3);所述壳体(5)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墨粉瓶(3)的容瓶腔(17),所述容瓶腔(17)的腔壁上设有适于与第二配合部(78)卡接的第一配合部(29)。
10.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是,其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影装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