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1、不同人的眼睛位置以及瞳距具有差异。受光源到镜片整个的光路的位置关系必须固定的影响,现有的ar眼镜通常无法调节间距。因此,为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ar眼镜通常具备较大的眼动范围(eyebox),造成了能量分散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引发了光学效率低、亮度均匀性难控制等问题。
2、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瞳距调节机构,旨在解决智能眼镜的瞳距调节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被配置为通过相对移动调节二者端面之间的距离;
3、还包括阻尼部,所述阻尼部被配置为用于锁定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距离调节结果。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在所述固定筒中滑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套接的滑孔;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在所述滑孔中滑入或滑出,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阻尼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件外侧面上的摩擦层;所述摩擦层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所述滑孔内壁抵接产生静摩擦力。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阻尼部为固设在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的阻尼块;所述阻尼块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侧面抵接并产生静摩擦力。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相向或相离移动,调节二者端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固定筒内设有齿轮,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均设有与齿轮啮合配合的齿形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连接部。
11、一种智能眼镜,具有两个镜片框,两镜片框之间连接有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为ar眼镜或mr眼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瞳距调节机构,通过在固定筒内设置可相对移动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进而实现二者端面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并通过阻尼部将调节结果锁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通过瞳距调节机构调节进行瞳距调节,不改变智能眼镜的光路结构。使智能眼镜可以通过缩小眼动范围,改进光学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1.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被配置为通过相对移动调节二者端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在所述固定筒中滑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套接的滑孔;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在所述滑孔中滑入或滑出,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件外侧面上的摩擦层;所述摩擦层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所述滑孔内壁抵接产生静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为固设在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的阻尼块;所述阻尼块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侧面抵接并产生静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相向或相离移动,调节二者端面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内设有齿轮,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均设有与齿轮啮合配合的齿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连接部。
9.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镜片框,两镜片框之间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瞳距调节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眼镜为ar眼镜或m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