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1、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是一种利用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实现车载显示的全新方式,相应的hud显示设备由光机发出显示光,并通过光学镜片投射在挡风玻璃上反射形成虚像,与挡风玻璃外的真实世界产生增强显示的效果。光机作为hud显示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具体通过背光源为像源提供照明光,由像源基于显示控制的机制将照明光转化为包含图像信息的显示光投射出去。然而,背光源的照明光亮度并不一定会完全转化为显示光,导致会产生额外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散发掉,就会给光机带来明显的温升,特别是相应的热量到达像源,会给像源的工作性能带来影响,像源表面的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温度(比如lcd为105度)时,就会造成像源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源发出的照明光对整个光机的温升影响较大,甚至会造成像源等部件寿命严重下降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机,包括:
4、背光源及像源,所述背光源为所述像源提供照明光;
5、设置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之间的反射型偏光片,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用于将所述照明光转换成向第一方向传输的s偏振光及向第二方向传输的p偏振光,所述第一方向指向所述像源;
6、冗余光处理区,所述第二方向指向所述冗余光处理区,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与所述像源具有一定距离并对所述p偏振光进行处理以减少p偏振光对所述像源的温升影响。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相对设置,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与所述背光源、像源之间呈45度倾斜角。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型偏光片根据散热的需要调整角度。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为贴有反射型偏振膜的片状玻璃。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用于将所述照明光转换成向第一方向传输的s偏振光及向第二方向传输的p偏振光包括:
11、所述s偏振光直接自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的入射面进入,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的出射面投射到所述像源的入射面上;所述p偏振光在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的入射面上发生反射而改变传输路径,从而投射到所述冗余光处理区。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之间或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与所述像源之间设置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照明光中至少s偏振光部分的传输路径指向所述像源的方向。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镜根据光机内的光线传输需要调整角度。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镜和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的角度实现同步调整。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位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之间的光机壳体侧壁上,所述冗余处理区上设置有吸收所述p偏振光的耐热材料。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为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之间光机壳体侧壁上的透光口,所述p偏振光通过所述透光口投射到所述光机壳体的外侧。
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侧并正对所述透光口的位置设置有遮光壳,在所述遮光壳正对所述透光口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所述p偏振光的耐热材料。
1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壳与所述光机壳体形成靠近所述像源的第一开口及靠近所述背光源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形成风道。
1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壳与所述光机壳体形成背向所述像源的第三开口,以避免产生对投影显示具有干扰的杂散光。
2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壳与所述光机壳体一体成型。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机及用于光路规划的光学镜片;
22、所述光学镜片将所述光机发出的显示光投射到透明表面上。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机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设备。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反射型偏光片将背光源出射的照明光分离成s偏振光及p偏振光,只将分离出的s偏振光提供给像源发出显示光,而将分离出的p偏振光引导到光机内的冗余光处理区,通过冗余光处理区将p偏振光的热量吸收或散发掉,减少到达像源的热量。本申请可以提高由于背光源的照明光带来温升的散热效率,增强对像源工作的温度保护能力,提高相关零部件的寿命。
1.一种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用于将所述照明光转换成向第一方向传输的s偏振光及向第二方向传输的p偏振光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之间或所述反射型偏光片与所述像源之间设置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照明光中至少s偏振光部分的传输路径指向所述像源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位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之间的光机壳体侧壁上,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上设置有吸收所述p偏振光的耐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光处理区为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像源之间光机壳体侧壁上的透光口,所述p偏振光通过所述透光口投射到所述光机壳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侧并正对所述透光口的位置设置有遮光壳,在所述遮光壳正对所述透光口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所述p偏振光的耐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壳与所述光机壳体形成靠近所述像源的第一开口及靠近所述背光源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形成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壳与所述光机壳体形成背向所述像源的第三开口,以避免产生对投影显示具有干扰的杂散光。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机及用于光路规划的光学镜片;
10.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机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