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led显示模组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是生活中较为常用到的产品。led显示模组有直下式显示模组和侧入式显示模组两种。其中,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光源安装在与屏幕平行的底板上,光线直接从底部射出。侧入式显示模组的光源安装在屏幕侧面的边框上,光线通过导光板折射后从屏幕射出。相比于侧入式显示模组,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色域更好、图像效果更自然、屏幕亮度更均匀、屏幕漏光小,直下式显示模组具有更好的画面品质。
2、目前,直下式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显示模组在实际使用时,是将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灯板安装在平面显示器背板上,进而组装中框部分,将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在中框上,最后用外框固定锁牢。但利用中框将显示面板和背板进行固定,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增加,且采用中框还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减轻显示装置的厚度以及重量,并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设于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3、背框组件,所述背框组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发光组件的容纳腔和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腔相连,所述背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灯板均为曲面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至所述背框组件的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对所述背框组件进行完全遮挡。
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贴件,所述粘贴件设于所述背板的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粘贴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粘贴相连。
5、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光组件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6、所述背板还设有容置腔,所述光学组件承载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相连,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7、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底壁和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圆弧连接。
8、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朝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连;
9、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所述第四侧板设有朝向远离所述电路板弯折的折弯部。
10、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框组件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三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四侧相连;
11、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应,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
12、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容置腔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安装位,所述后壳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三侧插设于所述安装位内。
13、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三侧分别设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侧。
1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90°;
15、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90°;
16、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范围为80°至90°。
1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18、显示面板;
19、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中的连接部相连。
20、本申请方案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通过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上的连接部相连,可以取消现有设置胶框的方案,减少了胶框可以减轻整个显示装置的重量和厚度,更加容易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理念;此外,减少了胶框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整机的组装效率,还可起到减塑降碳的作用。
22、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1.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设于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贴件,所述粘贴件设于所述背板的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粘贴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粘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光组件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和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圆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朝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组件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三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四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容置腔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安装位,所述后壳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三侧插设于所述安装位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三侧分别设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90°;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