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镜片的,具体涉及一种近视防控镜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长期近距离看电子屏幕促使近视发生与发展,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近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率越来越高。正常情况下,在眼调节放松时,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其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像,此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也就是屈光不正。近视眼,是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近视的发生发展具有渐进,叠加和不可逆等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失去防控的机会。因此,对近视的预防及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2、目前市面上的近视镜片多为单光镜片,佩戴使用时,在用眼四周边缘区域会呈现类似老花的情况,导致视物不清,为了看清周围事物,眼球会主动调节,引起睫状肌紧绷,迫使眼轴拉长,久而久之,加深近视的发展。对此,业内人士对近视镜片的结构进行改进,研发设计了各种抑制近视镜片,相关专利也数不胜数,但是,对抑制近视的效果仍不佳。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凭借长期从事镜片生产制造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现有镜片进行深入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近视防控镜片,以抑制近视发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视防控镜片,达到调节睫状肌,缓解视力疲劳,降低对比度,抑制近视发展的功能。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近视防控镜片,由近视基片、强化层和oar膜层组成;近视基片的凸面中心为近视用眼凸面区域,近视基片在近视用眼凸面区域的外围设置离焦区域,离焦区域中均匀布设凸起的圆形微透镜,近视基片上的圆形微透镜部分具有用于抑制眼睛近视发展的第二屈光力,近视基片上除圆形微透镜以外的其余部分具有用于矫正近视的第一屈光力;强化层包括内强化层和外强化层,近视基片的凸面上设置外强化层,近视基片的凹面上设置内强化层;oar膜层包括内oar膜层和外oar膜层,外强化层上设置外oar膜层,内强化层上设置内oar膜层;内oar膜层的中心为近视用眼凹面区域,内oar膜层在近视用眼凹面区域的外围设置点扩散区域,点扩散区域中均匀布设凹陷的扩散点。
4、所述强化层的厚度均为3-8μm。
5、所述oar镀膜层的厚度均为90-110nm。
6、所述近视基片的凸面上,圆形微透镜顶部凸出于外oar膜层。
7、所述圆形微透镜的度数为+2.00d至+6.00d。
8、所述近视用眼凸面区域大于近视用眼凹面区域,而离焦区域小于等于点扩散区域。
9、所述近视用眼凸面区域的直径为7-12mm,近视用眼凹面区域的直径为5mm,离焦区域的直径为40-70mm,点扩散区域的直径为70-76mm。
10、所述扩散点的直径均为0.2mm,扩散点的深度为0.1-0.8mm。
11、所述离焦区域有377-522个尺寸呈现一定规律排列的圆形微透镜,离焦区域均匀布设向外辐射的若干条主辐条,每两条主辐条之间还设有一条附加辐条;每一条主辐条上分布10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以此铺成10个主环圈,从镜片光学中心位置到主辐条上最小圆形微透镜的中心点位置的距离为6.2mm-6.4mm,主辐条最小圆形微透镜组成主辐条上第一主环圈,从镜片光学中心位置到主辐条上最大圆形微透镜的中心点位置的距离为18.8mm-22.6mm,主辐条最大圆形微透镜组成主辐条上第十主环圈,从第一主环圈到第十主环圈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一样,各有26-36个;每一条附加辐条也分布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相邻两条附加辐条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不一样,并且相邻两条附加辐条上的圆形微透镜位置错开分布,一条由4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组成,一条由5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组成,并且以此循环数列式排布,在附加辐条上形成9个附加环圈,每个附加环圈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一样,有13-18个微透镜,附加辐条上的每个圆形微透镜都分布在相邻两条主辐条上的4个圆形微透镜的中间位置。
12、所述主辐条的第一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4mm-0.8mm;第二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6mm-1.0mm,以此类推,随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直径逐渐递增,到第十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2.2mm-2.6mm,主环圈与主环圈之间的微透镜边缘间距均为0.1mm。
13、所述附加辐条的第一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4mm-0.6mm;第二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5mm-0.7mm,以此类推,随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直径逐渐递增,到第九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1.2mm-1.4mm。
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近视镜片的基础上,在近视用眼凸面区域之外的离焦区域增加凸起的圆形微透镜,圆形微透镜的设计是基于远视镜片原理,利用圆形微透镜与近视镜片的反向原理,将视网膜后面的成像移至视网膜前面,使人视物轻松,睫状肌得到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对睫状肌起到缓解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具有近视防控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近视镜片的基础上,在近视用眼凹面区域之外的点扩散区域增加凹陷的扩散点,能够扩散光线,通过柔和的散射光线降低对比度,进一步起到抑制近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强化层和oar膜层,使镜片具有耐磨防刮的效果,以及减少镜片背面的反射光反射到眼睛,使视线更清晰,进一步利用强化层和oar膜层保护近视镜片表面的圆形微透镜,减小圆形微透镜之间的凹陷,避免污物的附着,提升近视防控的效果。
1.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由近视基片、强化层和oar膜层组成;近视基片的凸面中心为近视用眼凸面区域,近视基片在近视用眼凸面区域的外围设置离焦区域,离焦区域中均匀布设凸起的圆形微透镜,近视基片上的圆形微透镜部分具有用于抑制眼睛近视发展的第二屈光力,近视基片上除圆形微透镜以外的其余部分具有用于矫正近视的第一屈光力;强化层包括内强化层和外强化层,近视基片的凸面上设置外强化层,近视基片的凹面上设置内强化层;oar膜层包括内oar膜层和外oar膜层,外强化层上设置外oar膜层,内强化层上设置内oar膜层;内oar膜层的中心为近视用眼凹面区域,内oar膜层在近视用眼凹面区域的外围设置点扩散区域,点扩散区域中均匀布设凹陷的扩散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的厚度均为3-8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oar膜层的厚度均为90-11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基片的凸面上,圆形微透镜顶部凸出于外oar膜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微透镜的度数为+2.00d至+6.00d。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用眼凸面区域大于近视用眼凹面区域,而离焦区域小于等于点扩散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用眼凸面区域的直径为7-12mm,近视用眼凹面区域的直径为5mm,离焦区域的直径为40-70mm,点扩散区域的直径为70-76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点的直径均为0.2mm,扩散点的深度为0.1-0.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区域有377-522个尺寸呈现一定规律排列的圆形微透镜,离焦区域均匀布设向外辐射的若干条主辐条,每两条主辐条之间还设有一条附加辐条;每一条主辐条上分布10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以此铺成10个主环圈,从镜片光学中心位置到主辐条上最小圆形微透镜的中心点位置的距离为6.2mm-6.4mm,主辐条最小圆形微透镜组成主辐条上第一主环圈,从镜片光学中心位置到主辐条上最大圆形微透镜的中心点位置的距离为18.8mm-22.6mm,主辐条最大圆形微透镜组成主辐条上第十主环圈,从第一主环圈到第十主环圈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一样,各有26-36个;每一条附加辐条也分布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相邻两条附加辐条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不一样,并且相邻两条附加辐条上的圆形微透镜位置错开分布,一条由4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组成,一条由5个逐渐变大的圆形微透镜组成,并且以此循环数列式排布,在附加辐条上形成9个附加环圈,每个附加环圈上的圆形微透镜数量一样,有13-18个微透镜,附加辐条上的每个圆形微透镜都分布在相邻两条主辐条上的4个圆形微透镜的中间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条的第一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4mm-0.8mm;第二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6mm-1.0mm,以此类推,随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直径逐渐递增,到第十主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2.2mm-2.6mm,主环圈与主环圈之间的微透镜边缘间距均为0.1mm;所述附加辐条的第一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4mm-0.6mm;第二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0.5mm-0.7mm,以此类推,随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直径逐渐递增,到第九附加环圈圆形微透镜的直径为1.2mm-1.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