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26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袖珍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它由支持调整系统和放大照明系统组成。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由于它的放大系统由多组透镜组成,机械系统亦由相互配合的多个部件构成,造成显微镜结构和工艺复杂,成本高且较笨重,不便携带和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携带和使用方便的普及型袖珍显微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的本实用新型镜体外型为长方形扁盒,由支持调整系统和放大照明系统组成。支持调整系统由盒盖、盒体、载片台、透镜镶板、拨杆及压杆组成。盒盖与盒体活动连接,可自由开合。透镜镶板在盒盖内侧,其上表面靠近右端有一坡度为5°-10°的斜面,盒盖在斜面上方部分比其余部分薄,拨杆位于斜面与盒盖之间,其一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盒盖的较薄部分内面,另一端从盒盖后壁的槽口露出。拨动拨杆的露出端,可使拨杆沿斜面滑动,使透镜镶板作上下移动。压杆位于镶板下表面中部,其两端卡在盒盖前后两侧壁的凹槽内。盒盖侧壁高度等于压杆厚度、压杆之上的镶板厚度及盒盖顶壁厚度的总和。载片台与其下面的盒体之间通过弹性物体连接在一起。盒体右侧壁上沿有一长方形缺口,将载片放在载片台上,一端露出缺口,并盖紧盒盖时,则载片因受到载片台向上的弹力而使其顶面紧贴压杆及盒盖右侧壁底面。
放大照明系统由位于盒盖顶壁的窥视孔、镶嵌在镜头镶板上的玻珠透镜、开口于载片台上的透光孔及盒体底面的进光孔组成。窥视孔中心与盒盖顶壁前后边缘距离相等,但到右侧边缘的距离为到左侧边缘距离的1/3-1/2。透镜、透光孔及进光孔与窥视孔位于同一直线光通道上。所用玻珠透镜的直径在1-7mm之间选择。玻珠透镜的放大倍数用公式n=1000(u-1)/ud算出。其中n表示放大倍数,u表示玻璃的折射率,d表示玻珠直径的毫米数。当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1.5时,玻珠下方曲面顶点到载片的距离为玻珠直径的四分之一。盒盖底面进光孔的直径为进光孔到载片距离的1/10-2/10。
观察时,先打开盒盖,将载有镜检物的载片加装盖片后放在载片台上,并盖紧盒盖,由于盒盖右侧壁和压杆的限位作用,载片与透镜的距离即被确定,将进光孔对准光源并用眼通过窥视孔观察,如看不清镜检物体,可拨动拨杆进行微调,并可手持载片右端慢慢在平面内移动载片,直至看清镜检物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实用新型镜体为一圆柱形盒。支持调整系统仅由盒盖、盒体和弹性压片组成。盒盖侧壁上有一长方形缺口,盒盖可套在盒体上盖紧。盒体顶面有一用作为载片台的浅槽,浅槽外端有缺口且其两侧各有一弹性压片。将载片插入浅槽内,载片即由弹性压片压住。盖上盒盖进行镜检时,用手轻轻调整盒盖与盒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达到微调的目的。
放大照明系统由分别开口于盒盖顶壁、盒体浅槽、盒体底面的窥视孔、透光孔、进光孔及固定于窥视孔正下方的玻珠透镜组成。窥视孔、透视孔、进光孔及玻珠透镜均位于同一直线光通道上,所用玻珠透镜直径为1-7mm,,玻璃的折射率为1.5时,玻珠透镜下方曲面顶点到载片的距离为透镜直径的四分之一。盒体底面进光孔的直径为进光孔到载片距离的1/10-2/10。
镜检时,一边用眼从窥视孔观察,一边用手轻轻调整盒盖,使它对于盒体作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微调。载片在浅槽中的平面位置可通过手持载片露出端调节之。
本实用新型观察微小物体时,放大倍数一般在50-300倍之间。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


图1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的主视图,图5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的后视图,图6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的左视图,图7为长方形镜体显微镜的右视图,图8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使用状态图,图9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A-A剖面图,
图11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盖主视图,
图12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盖左视图,
图13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体俯视图,
图14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体仰视图,
图15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体主视图,
图16为圆柱形镜体显微镜盒体左视图。
实施例1。
显微镜外形为长方形扁盒,长92mm,宽55mm,高17mm,其中盒盖1高7mm,盒体14高10mm。支持调整系统的盒盖1、盒体14、透镜镶板3、压杆18及载片台12均用聚乙烯注塑成型。盒盖1上窥视孔16的中心距离右侧边25mm,与前后侧边距离相等。窥视孔16直径8mm。盒盖1顶壁在窥视孔16左边厚2.5mm,右边厚1.5mm。镜头镶板3厚1.5mm,在镶板3右端有一与前后边缘等距离的由左向右逐渐突起的斜面8,其倾角为7°,斜面8宽5mm,左右长12mm。在斜面8和厚1.5mm的盒盖1顶壁之间有一长48mm、宽3mm且一端用轴固定在盒盖内面的铝片拨杆7,拨杆7另一端从盒盖1后侧壁的槽口露出。镶板3下面中部有一卡在盒盖1前后侧壁内面凹槽9内的压杆18。压杆18宽5mm,厚3mm,其作用是使镶板3固定并予盒盖1内面贴紧。载片台12与下面的盒体14用泡沫塑料17相连接,使台面受压后可向下移动。盒体14右侧壁上沿有一宽45mm、高4mm的缺口,以使载片外端露出。本显微镜主要使用通用载片。
在放大照明系统中,分别位于镶板3、载片台12及盒体14底面的玻珠透镜6、透光孔13与进光孔15,均位于与盒盖窥视孔16相应的位置,使窥视孔16与它们形成一直线光通道。镶板3下表面有一个以玻珠透镜6为中心、直径16.4mm的圆碟形镜头槽4。玻珠透镜6的直径为3.33mm,依公式n=1000(u-1)/ud,对应的放大倍数为100倍。所用玻珠为北京玻璃仪器厂制造。所需直径的玻珠可用特制的筛或用游标卡尺选出。将选出的合格玻珠先胶粘在中间有孔的直径16mm的两个圆铝片5中间,再将圆铝片5胶镶在圆碟形镜头槽4内。玻珠透镜6下方曲面顶点与载片19相距0.83mm,透光孔13直径10mm,进光孔15直径1.5mm。盒盖1与盒体14的活动连接通过将盒体14侧壁上的轴11套在盒盖1侧壁上的轴孔10中来实现。锁扣2是用来使盒盖1在盒体14上得以盖紧的。
使用时,将载有镜检物的载片19放在载片台12上,并使一端外露,盖好盒盖1,手持镜体用眼通过窥视孔16观察,并用右手食指调节拨杆7,同时调整载片19在载片台12的平面位置,即可看清镜检物。
实施例2本显微镜体外形为一圆柱形盒,直径35mm,总高79mm,其中盒盖20高27mm,盒体25高70mm。支持调整系统仅由盒盖20盒体25及弹性压片30组成。盒体25顶端有一长30m、宽18mm、深1mm可作为载片台使用的浅槽24。浅槽24一端有缺口,可使载片23外端露出。浅槽24两侧各有一弹性压片30,将载片23压住。本显微镜使用35mm×14.5mm×1mm的小载片。
放大照明系统由位于盒盖20顶壁中心直径8mm的圆形窥视孔21、固定在窥视孔21正下方的玻珠透镜22、位于浅槽24中的直径10mm的透光孔28及位于盒体25底面的直径8mm的进光孔29组成。玻珠透镜22先粘在中心带孔的两个圆铝片26中间,然后将圆铝片26胶镶在碟形镜头槽27内。
权利要求1.一种显微镜,由支持调整系统和放大照明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1)支持调整系统由长方形的盒盖1和盒体14,载片台12,透镜镶板3,拨杆7及压杆18组成,盒盖1与盒体14活动连接,可自由开合,透镜镶板3位于盒盖1内侧,其上表面靠近右端有一呈5°-10°的斜面8,盒盖1在斜面上方部分比其余部分薄,拨杆7位于斜面8与盒盖1之间,其一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盒盖1的较薄部分内面,另一端从盒盖后壁的槽口露出,拨动拨杆7的露出端,可使拨杆7沿斜面8滑动,使镶板3上下移动,压杆18位于镶板3下表面中部,其两端卡在盒盖1前后两侧壁的凹槽9内,盒盖1侧壁的高度等于压杆18厚度,压杆18之上的镶板3厚度及盒盖1顶壁厚度的总和,载片台12与其下面盒体14之间通过弹性物体17连接,盒体14右侧壁上沿有一长方形缺口,将载片19放在载片台12上,使一端外露,并盖紧盒盖1后,载片19由于受到载片台12向上的弹力而使其顶面紧贴压杆18及盒盖1右侧壁的底面,(2)放大照明系统由位于盒盖1顶壁的窥视孔16,镶嵌在透镜镶板3上的玻珠透镜6,开口于载片台12上的透光孔13及盒体14底面的透光孔15组成,玻珠透镜直径为1-7mm,窥视孔中心与盒盖1顶壁前后边缘距离相等,但到右边缘距离为到左边缘距离的1/3-1/2,透镜6,透光孔13及进光孔15与窥视孔16位于同一直线光通道上,盒体14底面进光孔15的直径为进光孔15到载片19距离的1/10-2/10。
2.一种显微镜,由支持调整系统和放大照明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1)支持调整系统由圆形的盒盖20和盒体25以及弹性压片30组成,盒盖20侧壁上有一长方形缺口,盒盖20可套在盒体25上盖紧,盒体25顶面有一用作载片台的浅槽24,其外端为缺口,浅槽24两侧各有一弹性压片30,将载片23从弹性压片30下面插入浅槽24中,盖上盒盖20进行镜检时,用手调整盒盖20,使它相对于盒体25移动,从而实现微调。(2)放大照明系统的圆形窥视孔21,透光孔28及进光孔29分别开口于盒盖20顶壁,盒体25顶面浅槽24和盒体25底面的中心位置,它们处于同一直线光通道上,玻珠透镜22固定在盒盖20顶壁内面窥视孔21的正下方,其直径为1-7mm,盒体25底面进光孔29直径为进光孔29到载片23距离的1/10-2/1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调整系统的盒盖1与盒体14长92mm,宽55mm,盒盖1高7mm,盒体14高10mm,盒盖1左右侧壁后部下侧各有一带轴孔10的向下突出部分,此轴孔10套在盒体14相应部位的连接轴11上,透镜镶板3上表面右端有一与其前后边缘等距离且由左往右逐渐突起的斜面8,宽5mm,左右长12mm,坡度为7°,盒盖1顶壁窥视孔16左边厚2.5mm,右边厚1.5mm,镜头镶板3厚1.5mm,拔杆7为长48mm、宽3mm的铝片,压杆18宽5mm,厚3mm,载片台12与盒体14底面之间通过泡沫塑料17胶粘在一起,盒体14右侧壁上沿的缺口宽45mm、高4m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说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照明系统的窥视孔16直径为8mm,其中心距离盒盖1顶壁右侧边缘25mm,距前后边缘距离相等,在透镜镶板3下表面有一以玻珠透镜6为中心、直径16.4mm的圆碟形镜头槽4,先将玻珠6粘在中间有孔的直径16mm的两片圆铝片5之间,再将圆铝片5胶镶在圆碟形镜头槽4内,透光孔13直径10mm,进光孔15直径1.5mm。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调整系统的圆柱形盒体直径35mm,盒盖20高27mm,盒体25高70mm,盒体25顶面浅槽24长30mm、宽18mm、深1mm,弹性压片30为厚0.5mm的聚乙烯硬片。
6.按照权利要求2或5所说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照明系统的窥视孔21和进光孔29直径为8mm,透光孔28的直径为10mm,将玻珠透视22胶粘在两片中心带孔的圆铝片26中间,再将圆铝片26胶镶在窥视孔21正下方的圆碟形镜头槽27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袖珍显微镜。其光学系统由处于同一直线光通道上的窥视孔、一个玻珠透镜、透光孔及进光孔组成。其机械系统外形为一盒子,载片置于盒盖与盒体之间。当机械系统外形为一长方形扁盒时,玻珠透镜镶在盒盖内面的透镜镶板上,通过一个调整机构可使镶板上下移动进行微调;当机械系统外形为一个圆柱形盒时,盒盖套在盒体上,利用盒盖与盒体的相对位移实现微调。进光孔直径为由进光孔到载片距离的1/10-2/10。主要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及科普、卫生宣传方面,亦可供生物技术人员室外携带使用。
文档编号G02B21/32GK2056518SQ8921717
公开日1990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7日
发明者孔非吾, 范世杰, 孔林雨 申请人:孔非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