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视线检测器的光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视线检测器的光学装置,尤其是,有关带有利用观察者的眼球表面上受到照明时所得到的眼球的反射像,通过位于由摄影系统所形成的被摄物体像的观察面(聚焦面)上的取景系统,由观察者(摄影者)观察的观视点方向的轴(即,视轴)检测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早先,已经有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用来检测观察者正在观察的观察面上某个位置的所谓视线(视轴)的检测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平1-274736中,公开了使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投射到观察者的眼球前面,然后利用角膜反射光产生的角膜反射像或瞳孔的成像位置来求取视轴的方法。又,本申请人在平3-11492中,提出了带有对观察者的视线个人差异进行视线修正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图34是公知的视线检测方法的原理说明图。图中,13a、13b分别表示发射对观察者不产生感觉的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光源13a、13b相对于受光透镜12的光轴沿X方向大致成对称设置,而在观察者的眼球15上呈漫照明。由眼球15所反射的照明光的一部分通过受光透镜12会聚照射光在图象传感器14上。
图33A表示投射在图象传感器14上的眼球象的略图。图33B表示从图34的图象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强度图。以下通过各图对视线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由光源13b所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到观察者眼球15的角膜16上,由角膜16表面反射的红外光的一部分所形成的角膜反射象d(虚象)经受光透镜12聚光而成象在图象传感器14的位置d’处。
同样,由光源13a所发射的红外光也射到观察者眼球15的角膜16上。由角膜16表面反射的红外光的一部分所形成的角膜反射象e经受光透镜12聚光而成象在图象传感器14的位置e’处。而由虹膜17端部a、b反射的光束,通过受光透镜12,使端部a、b的象成象在图象传感器14的图示位置a’,b’处。
在眼球15的光轴相对于受光透镜12的光轴的回转角θ小的情况。若设定虹膜17端部a、b的X座标为Xa、Xb,则瞳孔19中心位置c的座标Xc表示为
Xc=(Xa+Xb)/2
而,角膜反射象d和e的中点的X座标与角膜16的曲率中心O的X座标X。大体上一致。因此,若角膜反射象的产生位置d、e的X座标为Xd,Xe,角膜16的曲率中心o与瞳孔19的中心c的标准距离为oc,并考虑到对于距离oc的个人差异的系数(视线修正系数)为A,则眼球15的光轴15a的回转角满足关系式
(A*OC)*SINθ=XC-(Xd+Xe)/2…(1)
因此,通过测出如图34所示的投射在图象传感器14上的眼球15的各个特征点(角膜反射象d,e及虹膜端部a,b)的位置,就可求出眼球15的光轴15a的回转角θ。此时,式(1)变为
β*(A*OC)*SINθ=(Xa’+Xb’)/2-(Xd’-Xe’)/2…(2)
其中,β是由眼球15相对于受光透镜12的位置决定的倍率,它是作为角膜反射象的间隔|Xd’-Xe’|的函数求出。
经变换,将眼球15的光轴的回转角写成
θ=ARC.SIN[(Xc’-Xf’)/β(A*oc)]…(3)
xc’=(Xa’+Xb’)/2
Xf’=(Xd’+Xe’)/2
可是,由于观察者眼球15的光轴15a与视轴不一致,如果算出观察者眼球的光轴的水平方向回转角,则通过对眼球光轴与视轴的角度差δ进行补正,就求出摄影者的水平方向视线θx。
设β为考虑到眼球的光轴与视轴的修正角度δ的个人差异的系数(视线修正系数),则观察者的水平方向视线θx为
θx=θ±(B+δ)…(4)
式中符号±表示观察者向右的回转角为正时,通过观察装置(取景系统)观察的。观察者的眼睛为左眼时取+号,右眼时取-号。
又,图中虽然是表示观察者的眼球在Z-X平面(水平面)内回转的情况,但是,对于观察者眼球在Y-Z平面(垂直面)内回转的情况也同样可以检测出来。由于观察者视线的垂直方向的成分与眼球光轴的垂直方向成分θ’(未图示)一致,因此垂直方向的视线θ为
θy=θ’
而且,在通过光学糸统的观景器观察时,用视线数据θx,θ’可使观察者见到的聚焦板上的位置(Xn,Yn)可由下述公式求出,
Xn=M*θx
=m*[ARC.SIN{(Xc’-Xf’)/β/(A*OC)}±(BXδ)]…(5)
Yn=M*θy
式中,m是由相机的取景器光学系统决定的常数。A与B是对视线的个人差异进行修正的系数,例如,在观察者观察位不同的二个视标时,由所算出的观察者的眼球的回转角就可以求出上述系数A和B。
又,由于视线的个人差异修正系数A.B通常是对应于观察者眼球的水平方向的回转角,所以设置在相机内的二个视标也相对于观察者的水平方向。
如果求出视线的个人差异修正系数A.B,用式(5)算出观视取景系统的观察者的视线的聚焦板上的位置,那么就可将该视线信息用于透镜的焦点调节或者曝光控制中。
在通常的视线检测装置中,既要使装置整体简单化,又要高精度地测出在取景器视场内进行摄影操作的操作者的视线,由于以下原因,这将是很难的。
例如,如果摄影者戴有表面反射率很高的眼镜,则存在着眼镜产生的幻影影响。另,如果在取景器视场内存在高亮度物体(光源或太阳等)的光束照射着眼球,则会产生该光束在眼球产生反射光的影响。这些会使检测精度降低。
在有很明亮的被摄物体出现在取景器视场内,或摄影者的眼睛作短渐的开合,或视线跟随高速移动物体高速变化时,就不可能将视线检测出来。
最近,有人提出了各种可能在取景器视场内的多个区域作自动焦点检测的所谓具有多点测距方式的自动焦点测量机构的照相机。但是,由于这种相机中的测距点被限定在摄影画面内予先设定的区域中,所以,以视线检测机构的视线信息为基础的区域,就不能对与这些检测区域不一致的视线信息为基础的区域进行自动焦点测量。
在对由摄影者眼球的个人差异所引起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情况,若预先设置的多个修正值与某个摄影者不适配而产生检测误差,这是引起摄影误操作的原因。
对此,虽然可以用多个储存机构来储存对视线的个人差异的修正数据,以适应无限多个摄影者的操作,但是这种方法难以使修正数据与摄影者一一对应,而且受储存容量有限的限制。
另外,为了对视线方向的个人差异产生的误差进行修正而采集修正数据(以下称“校正”)时,有必要设置新的,使这种校正得以进行的操作部件,或使视线检测得以进行的操作部件,其结果是使装置整变得复杂。
因此,在具有视线检测机构的相机中,依据视线信息进行各种操作,在视线信息不正确,或没有获取视线信息时,就会没有按照摄影者的意图进行摄影,难以获得满意的图象。
另外,观察者眼球的瞳孔的大小会随着周围的亮度或观察者的心理状态而有所变化,而且,瞳孔的中心位置(C)及角膜象(d,e)的位置也会随瞳孔的大小而变化。
图35表示观察者的瞳孔直径rp(它是周围亮度的函数)与由原先的视线计算方法算出的注视点位置Xn的关系图。可见,若观察者的瞳孔直径rp发生变化,则观察者注视同一视标所计算出的注视点Xp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由此不可能有精度高的视线检测。
为了要进行精度高的视线检测,在观察者的观察状态,即周围的亮度有变化时,都需要进行视线修正。对此,容易损害相机工作性能。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视线检测器的光学装置,该装置能在使用中产生不合适的变化时,用该视线检测器进行视线测量。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它是基于视线检测机构产生的视线信息而进行光学装置控制的视线摄影方式的使用,就是对于不同的摄影者,也可以不用视线信息进行控制,而可适当地选择视线禁止摄影的方式,从而可按摄影者的意图获取相应图象。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它是基于由该机构产生的视线信息的摄影功能,告知摄影者可否动作,从而得到适合摄影者意图的图象。
另外,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由于正确使用由视线检测修正机构所得到的用以对眼球的个人差异进行校正的修正数据,从而使不同的摄影者也容易进行校正操作或视线检测,最后取得符合摄影者意图的图象。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设置的视线检测装置可以对由摄影者周围亮度而产生的视线的检测误差进行适当修正的,具有能高精度进行视线检测的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而且,在相机的取景器内设置用于求出对视线的个人差异进行修正的系数A.B时使用的两个视标。通常,在观察者将相机处于横放位置时,使该两个视标相对于观察者眼球处在水平方向位置上。
为了进行视线个人差异修正,在求取视线修正数据的视线修正方式中,采用LED等光源形成的视标,具有易于引起摄影者注视设置在取景器内视标的效果。但是,摄影者在对相机设定视线修正方式时,要使相机的LED等光源在取景器内点亮,而即使为求取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据的调整准备工作完成,或摄影者以后不再进行任何操作时,都会使电源电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最后可能使相机本身因电源不足而不工作。
对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在视线检测装置上设计时装置,在对眼球的个人差异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方式中,利用该计时装置对过程时间进行计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待机状态中,此时由于LED等不对光学装置内的信息作出表示,所以光学装置内电源消耗减少。由此,提供有效消耗电力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本发明目的在于,当相机(光学装置)处于纵向位置状态时,通过对视线检测机构上的修正数据的检测进行控制,提供具有能经常用于高精度视线检测的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在求取进行视线校正的摄影者的视线修正系数A.B时,在图象传感器上不但出现不需要的幻影,而且会使眼球象的反差下降。从而,出现所求出的视线修正系数的可靠性下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用该修正系数算出的视线可靠性也变低,若用该信息进行相机的控制就会出现错误的操作。
另外,在摄影者使用眼镜的情况,从相对于摄影者的眼球成横向对眼球进行照明,对于不使照明光在眼镜上的反射到达图象传感器是有效的。但是,对使用眼镜摄影者需懂得科学地使用眼镜,若从相对于摄影者的眼球略呈正面处对眼球进行照明,则因眼镜的反射光而产生幻影,这会造成不能检测视线的情况。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适当地使用对眼球个人差异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数据,而提供具有在进行高精度视线检测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在求取进行视线校正的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据(视线修正系数)时,在图象传感器上产生不必要的幻影,所得眼球象的反差下降。这将会出现所求的视线修正数据有错误,或误差加大的情况,此时,用该视线修正数据所算出的视线误差也大。如果用这个结果的视线信息来进行相机控制,就容易产生误操作。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原先具有的对眼球个人差异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方法,以及对由所说的方法算出的修正数据进行可靠性判定的判定方法,来确定与该视线修正数据的可靠性相应的视线信息的可靠性,再以该视线信息及其可靠性为依据,提供具有能对光学装置进行正确控制的视线检测装置。
正确测出摄影者的视线而用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据(视线修正系数)A.B,再算出具有该视线修正数据的其它有关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的眼镜的信息。但是,由于摄影者在进行摄影时存在着使用或不使用的情况,如果是与处于以视线修正数据为基础的所设定眼镜信息有不同的状态,就不能有高精度的视线的检测。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用视线修正数据对由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机构,与贮存该视线修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对所储存的数据进行确认的确认机构,该机构是基于贮存在储存机构中的视线修正数据对相机(光学装置)上所设定的视线修正数据存在的错误进行判别,通过对该视线修正数据进行变更,以此提供高精度视线检测的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通常,对于刚购进的相机,没有对摄影者的视线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数据进行过记存,而该视线修正数据处在初始值状态,因此,由于它处在初始值状态,如果用摄影者的视线信息进行相机控制,则进行了误操作。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视线修正数据对由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手段,以及储存该数据的储存机构,并利用没有储存在该储存机构内的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的视线信息来控制相机的驱动,如同没有实行控制那样,以及带有防止相机的误操作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通常,用图象传感器作受光部件时,要读出被提取到传感器上的摄影者眼球象的全部数据需要很长时间,在读出图象传感器的全部数据后,用这些数据来计算摄影者的视线,若采用这些视线信息来对相机(光学装置)进行控制,则一连串的相机操作会完成得很慢。
而且,在检测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据时,摄影者不得不对配置在相机的取景器内的视标进行一定时间的注视,长时间注意对摄影者不利。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测出摄影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由回转角算出摄影者的视线,设定接受摄影者眼球象的图象传感器的读出区域,处理该读出区域以外的不读出,由此提供带有缩短视线检测时间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带有视线检测手段的光学装置,具有检测观视取景器视场内摄影者眼球的光轴回转角,由该回转角来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手段,和用该手段产生的视线信息来控制相机的视线摄影方式,以及不用由该视线检测手段产生的视线信息对相机进行控制的视线禁止摄影方式。对这两种方式可供任意选择。
尤其是,本发明具有可以用上述取景器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机构。上述相机功能之一是对该多个测距点进行选择,还具有将上述取景器视场内的有效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亮度进行测量的多分割测光机构。上述的相机还有的功能是对该多个区域进行选择和/或对多个区域的加权。
具有检测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的眼球光轴的回转角,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以及在利用基于由该机构得到的视线信息进行相机功能控制的视线摄影方式时,具有用于显示指令的显示机构。
尤其是,具有可以用上述取景器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来进行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机构,在由上述相机功能选择多个测距点的某一时刻,上述显示机构就将其指令显示在取景器视场内。
具有对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进行检测,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对因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由该检测机构所测得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机构,以及储存由该视线修正机构所得的修正数据的储存机构,而且还具有或是选择储存在储存机构中的修正数据之一,或是选择禁止该视线检测机构动作的选择机构。
具有对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进行检测,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对因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由该视线检测机构所测视线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机构,储存由该机构所得修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对选择该机构储存在该储存装置中的修正数据之一在工作状态时作为修正操作方式和不在工作状态时作为禁止修正操作方式进行选择的选择机构。在选择修正操作方式时,该视线检测机构以所选择的修正数据为基础进行视线检测,用所得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在选择禁止修正操作方式时,视线检测机构将禁止视线检测。
尤其是,具有由上述选择机构进行修正操作方式与禁止修正操作方式的选择动作的视线修正设定方式,该设定方式是由选择上述光学装置的摄影方式的选择部件来进行选择的。
具有用来检测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由该回转角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修正由于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由该视线检测机构所得视线的检测误差的视线修正机构,储存由该修正机构所得修正数据的存储机构,选择存储在该存储机构的修正数据之一的选择机构,以及用该机构所选择的修正数据进行相应显示的显示机构。
尤其是,上述显示机构显示出储存在上述存储机构内的修正数据初始值,或未被输入状态以及输入完毕状态的两种状态。上述显示机构兼用于对上述光学装置的摄影信息显示用的可变数值显示用程序段的部分进行显示。上述选择机构是由对上述光学装置的快门秒时和光圈值等摄影信息进行选择操作的部件构成的。
具有用来检测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眼球光轴回转角,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以及与修正由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由该视线检测机构所测得的视线检测误差的视线修正机构,该机构利用设在该取景器视场内的不同的至少两个位置上的,可显示出点亮与非点亮两种状态的视标来取得对摄影者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修正数据。
尤其是,具有可能用上述取景器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机构,上述视标在表示该测距点的测距框近旁或它的内部,对该视标与测距框两者进行同时以点亮,非点亮表示。上述视线修正机构使摄影者注视上述视标,处于采集修正数据状态,与利用该视标进行一定次数检测的修正数据采集结束的状态中,该视标的显示状态不同。在上述视线修正机构使摄影者注视上述视标采焦修正数据时,摄影者可使与上述光学装置的释放按钮连动的开关处于“ON”状态,以进行修止数据采集。
具有用于检测观视取景器视场内的摄影者眼球光轴回转角,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摄影者视线的视线检测机构,以及对因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由该机构所测得的视线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机构。该修正机构具有设在取景器视场内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上的表示点亮与非点亮两种可能状态的视标,使用该视标与设在该取景器视场外的摄影信息指示,以进行为了获取修正数据的一连串动作。
尤其是,在上述视线修正机构的一连串动作结束,并获取修正数据时,用上述摄影信息显示器的一部分信息进行显示。在没有从上述视线修正机构获取修正数据时,在禁示利用由上述的视线检测机构所得视线信息时,将用上述摄影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其内容的警告指示。在用上述视线修正机构采集修正数据时,使上述摄影信息显示熄灭,只使上述视标点亮显示。
本发明的具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其中,在由视线检测装置检测出观视取景器的观察者眼球的光轴回转角,并由它测出观察者视线时,上述检测装置利用观察者眼球周围明亮度与视线修正的函数关系求取视线。
尤其是,上述视线检测装置具有根据观察者眼球周围明亮度算出修正数据,以修正因观察者眼球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的视线修正机构。
在具有检测观视取景器的观察者眼球的光轴回转角,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观察者视线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中,该检测装置具有用视线修正数据对由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检测机构,以及对该视线修正方式中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机构,根据该计时机构的信号,通过控制机构对该光学装置进行动作控制。
尤其是,上述控制机构控制着利用上述光学装置的电源的显示装置。而且,上述控制机构用上述光学装置的操作部件的操作信号来控制上述视线修正方式的动作。
在具有检测观视取景器的观察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并由该回转角检测出观察者视线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中,该检测装置含有用视线修正数据对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检测机构,以及对在该视线修正方式中的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机构,根据计时机构的信号,利用控制机构结束该视线检测机构的视线修正。
尤其是,上述控制机构是根据对上述光学装置的操作部件的操作信号使上述计时机构置零,以及上述控制机构在视线检测机构的视线检测方式结束时,使上述视线检测机构处于视线检测禁止状态。
下面,对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单镜头反射式相机时的实施例1的光学元件配置图。
图2中,A是图1的单镜头反射式相机的上部外视图,B是背面图。
图3是图1的取景器视场图。
图4A.B是图2中的工作方式度盘的说明图。
图5A.B是图2中电子度盘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框图。
图7A.B是图2的部分说明图。
图8是图6的单镜头反射式相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9是测距点自动选择的算法流程图。
图10A.B是视线检测流程图
图11是测距点选择算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有关校正的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13是本发明有关校正的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14是本发明有关校正的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15是图1的取景器的视场内对显示状态的说明。
图16是图1的取景器的视场内对显示状态的说明。
图17A-C是图2的监控用LCD显示状态说明图。
图18是图2的监控用LCD显示状态说明。
图19是图2的监控用LCD显示状态说明。
图20A-D是图1的取景器内显示状态的说明。
图21A,B是图1的取景器内显示状态的说明。
图22A,B是图2的监控用LCD显示状态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有关视线校正的流程图第一部分。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有关视线校正的流程图第二部分。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有关视线校正的流程图第三部分。
图26A-C是图1的取景器视场内显示状态说明。
图27A-C是图1的取景器视场内显示状态说明。
图28A-C是图1的取景器视场内显示状态说明。
图29A-C是2的监控用LCD的显示状态说明。
图30是实施例2有关视线检测的流程图第一部分。
图31是实施例2有关视线检测的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32是实施例2有关视线检测的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33A.B是前眼部分与输出信号的略图。
图34是原先的视线检测器的主要部件略图。
图35是视线与瞳孔孔径的关系说明图。
图36是实施例3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37是实施例3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38是实施例3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39是实施例4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40是实施例4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41是实施例4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42是实施例5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43是实施例5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44是实施例5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45是实施例6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46是实施例6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47是实施例6的校正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48A,B是是取景器视堵内显示状态说明图。
图49A,B是是取景器视堵内显示状态说明图。
图50A,B是是取景器视堵内显示状态说明图。
以下是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至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说明用图。其中,图1是适用于单镜头反射相机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断面图。图2A,2B是图1单镜头反射相机的上部外观图和背面图。图3是图1中取景器的视场图。
图1中,可以装拆自如的或因定设置的摄影镜头为1,为简便,图中只表示二片透镜1a,1b,实际上它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单焦或变焦镜头。主反射镜为2,它随着观察状态与摄影状态不同可倾斜地设置在摄影光路或退出光路上。辅助反射镜3,它将使透过主反射镜2的光束向相机的机体下方反射,快门4,感光部件5,它是由银盐胶卷或CCD或MOS型固态摄像元件或光导摄象管等构成的。
焦点检测装置6,它由配置在成象面近旁的视场透镜6a,反射镜6b和6c,二次成象透镜6d,光圈6e,以及由多个CCD构成的图象传感器6f等采用公知的相关方式构成的。图3所示焦点检测装置6,构成可用于检测焦点的观察图显示在213显示区内的多个区域(5个地方的测距点屏200-204)。
其中,配置在摄影镜头的予定成象面处的对焦板7,取景器改变光路用的折光五棱镜8,为了测定观察画面内被摄物亮度的成象透镜与测光传感器为9和10,成象透镜9使调焦板7与测光传感器10通过折光五棱镜8内的反射光路成共轭关系安装。
其次,在折光五棱镜8的出射面后设置带分割面11a的目镜11,用于由摄影者眼睛15对调焦板7的观察。光分割面11a是由诸如透过可见光,反射红外光的双色反射镜构成。受光透镜12,由CCD等光电元件阵列构成的二维图象传感器14,它处在相应于受光透镜12所设定的位置上与摄影者眼睛15的瞳孔近似于成共轭的配置。图象传感器14与受光透镜12是构成受光机构的关键。13(13a-13f)分别是位于摄影者眼睛15的照明光源(投光机构)处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如图2所示,他们配置在目镜11周围。
图中,21是在明亮的被摄物中可辨认的供叠加用的LED。由叠加用的LED所发出的光经投光镜22,由主反射镜2反射到设在调焦板7显示部位的微小棱镜阵列7a上,被折光沿垂直方向射出,经五棱镜8,目镜11到达摄影者的眼睛15。在此,调焦板7对应于焦点检测区位置上的微小棱镜阵列形成锥状,并分别由对应的5个叠加用的LED21(分别为LED-L1,LED-L2,LED-C,LED-R1,LED-R)照明。
由此,如图3所示的取景器视场图可见,各个测距点屏200,201.202,203和204在取景器视场内由显示区213显示出发亮的焦点检测区域(以下称为叠加显示)。
在其左右端的测距点屏200,204内部还刻印有圆点屏205,206,对它将在后面说明。当为了修正因眼球个人差异差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而取得视线修正数据(视线修正系数)A、B(下面将此部分工作称为校正)时,可作为视标用。
取景器视场区域的视场屏23,位于取景器视场外的用来显示摄影信息的取景器内部的LCD为24,他们由照明用LED(F-LED)25来照明。透过取景器内LCD24的光通过三棱镜26进入取景器内,显示在图3所示取景器视场外207处,摄影者可通过它观察到该摄影信息。图1中,27是姿势检测机构中检测相机姿势的水银开关,31是设在摄影镜头内的光圈,32是后面要说明的含有光圈驱动电路111的光圈驱动装置,33是镜头驱动用马达,34是由驱动齿轮构成的镜头驱动部件、35是光路耦合器,它用来检测与镜头驱动部件34连动的脉动板36的转动,并将之传送到镜头焦点调节电路110。镜头焦点调节电路110根据其信息与从相机一边来的透镜驱动量信息使镜头驱动马达受一定的驱动,使摄影镜头1的对焦透镜1a移到对焦位置。37是公知的相机与镜头的相互连接面安装接点。
图2中,41是快门开关按钮,42是作为外部监控显示装置的监控用LCD,它由以予定的表示成数字形式的固定表示部42a,和以变数值表示的7段表示部分42构成。43是保持测光值用的AE锁定扣,44为方式度盘,用于选择摄影方式用。其它操作部件对本发明的理解没有别的特别要求,因此省略。
图4A是图2的方式度盘44的详细说明图。方式度盘44与印在相机本体上的标记55配合使用,它所指示的内容设定了摄影方式。44a是使相机的功能不起作用的锁定装置。44b是相机予先设定摄影程序控制的自动摄影位置。44c是摄影者可设定摄影内容的手动摄影方式,它具有程序AE、快门优先AE、光圈优先AE、景深优先AE、手动曝光的各种摄影方式。44D是进行后述的视线校正的校正“CAL”位置。
图4B是方式度盘44内部构造说明图。46是印刷线路板,如图所示,配置有作为方式度盘开关的开关阵(M11、M21、M31、M41)与GND阵,由于方式度盘转动,而使之连动的开关接触片47的四接触片(47a,47b,47c,4d)滑动,从而可设定方式度盘44上的四个部位的位置。
图2A中,45是由子标度盘,通过转动掣子板对方式度盘44所选择的方式作进一步选择设定值。例如,当方式度盘44选择快门优先的摄影方式时,设在取景器内的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就显示出现在所设定的快门速度。摄影者使电子标度盘转动,则沿转动方向,由现在所设定的快门速度顺次使快门速度值变化。
图5A、5B是电子标度盘45内部构造详图。电子标度盘45配置有随其转动的掣子板48,在此固定着印刷底板49。印刷板49上配置有如图所示的开关阵49a(SWDIAL-1),49b(SWDIAL-2)与GND阵49c,具有三个滑动触片50a,50b,50c的开关接触片固定在固定部件51上。
在掣子板48外周部所形成的凹部48a上配置有掣子滚珠52,该滚珠52压靠在保持于固定部件51上的螺旋弹簧上。而,在通常位置掣子滚珠处在凹部48a的状态,滑动接触片50a,50b并不与开关阵49a、49b的任何一个接触。
在这样的电子标度盘45中,如果摄影者使电子标度盘45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则首先滑动触片50b先接触开关阵49b,之后,滑动触片50a,再接触开关阵49a,这时使设定值读数提高。在反时针转动时,滑动触片与开关阵的关系与之相反,此时将使设定值读数下降。
图5B表示该时序图的情况,它说明使标度盘转动时,在开关49a和49b上产生的脉动信号与其时间关系。因为上面部分表示顺时针转动一掣子,下面部分表示逆时针转动一个掣子的情况。由此,可测出计数升降时间与转动方向的关系。
图6是本实施例位于相机本体内电路的主要部分框图,图中与图1相同部件用同一标号。
设在相机本体内部的微处理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0连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测光回路102,自动焦点检测回路103,信号输入回路104,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IRED驱动回路107,快门控制回路108,马达控制回路109。另,在摄影镜头内配置的焦点调节回路110,与光圈驱动回路111通过图1的安装接点37传输信号。
作为附带在CPU100的储存机构上的EEPROM100a具有对视线的个人差异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数据的储存功能,若使方式度盘44的“LAL”位置与指标55(图4)配合,就可取得为进行视线的个人差异修正的视线修正数据(以下称为校正数据)。选择校正方式,在电子度盘45上可以进行对应于校正数据的校正数字选择及校正工作的“OFF”与视线检测的禁止方式的设定。校正数据可以有多种设定,使用相机者的区别,或同一使用者观察的状态不同的情况,例如,使用眼镜的情况与不使用的情况,或使用视度修正镜片与不使用的情况,只要区别设定均是有效的。另外,所选择的校正数字或所设定的视线禁止方式的状态也如后面所述,可作为校正数字(1、2、3、…或0)被储存在EEPROM100a中。
视线检测回路101对图象传感器14(CCD-EYE)的眼球象的输出,经A/D变换后,将该象的信息传送至CPU100。如后所述,CPU100将视线检测时必要的前眼部分的象的各特征点,以一定的阿拉伯数字取出,并由各特征点位置算出摄影者的视线。CPU100与视线检测回路101,以及图象传感器14是构成视线检测装置的关键。
测光回路102将测光传感器10的输出放大后,进行对数压缩,A/D变换,作为各个传感器的亮度信息传递给CPU100。测光传感器10是由对图3所示的取景器视场内的含左侧测距点200,201的左区域210进行测光的SPC-L,对含中央测距点202的中央区域211进行测光的SPC-C,对含有右侧测距点203,204的右区域212进行测光的SPC-R,以及对他们的周边区域213进行测光的SPC-A等四个光电二极管构成的。
外形轮廓传感器6f是由前述的画面内的五个测距点200-204的五组轮廓传感器CCD-L2,CCD-L1,CCD-C,CCD-R1,CCD-R2所构成的公知的CCD轮廓传感器。自动焦点检测回路将从这些轮廓传感器6f得到的电压进行A/D变换后送至CPU100。
SW-1是由快门开关组41的第1行程打开“ON”,它是开始进行测光,AF、视线检测动作的测光开关,SW-2是由快门开关组的第2行程打开的快门释放开关,SW-ANG是用来将AE锁扣43置于“ON”的AE连锁开关,SW-DIAL1与SW-DIAL2是设在上述的电子标度盘45内的标度开关,它用来使信号输入到信号输入回路的升降计数器中,对电子标度量进行计数。SW-M11-M14是设在上述的方式度盘之内的度盘开关。
这些开关的信号由数据总线输入到信号输入回路,而后送至CPU100。105是为了使液晶显示元件LCD显示驱动的公知的LCD驱动回路,由CPU来的与光圈值、快门秒时,及设定的摄影方式等有关的信号,在监控用LCD42与取景器内的LCD24上同时被显示出来。
LED驱动回路106对照明用LED(F-LED)25与叠光用LED21进行点亮,熄灭控制。IRED驱动回路107使红外发光二极光(IRED1-6)13a-13f,根据工作情况提供选择的点亮。快门控制回路108,如果通电就对使前幕移动的磁铁MG-1和使后幕移动的磁铁进行控制,使感光材料受到一定光量的曝光。
马达控制回路109对进行胶卷上卷,退卷的马达M1与通过主反射镜2给快门4的加载的马达M2进行控制。由快门控制回路108,马达控制回路109进行一连串的快门开关指令程序动作。
图7A、7B是监控用的LCD42与取景器内LCD24的全部显示部分的内容的说明图。图7A中,固定显示部分42a除了以公知的摄影方式显示之外,还设有表示用于控制进行视线检测的相机的AF动作与摄影分式选择等的摄影动作用的视线信息的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
可变数值用7段显示部分42b,由显示快门秒时的四位的7段数字62,表示光圈值的二位的7段显示63与小数64,表示胶片张数的限定数值表示部分65,与显示一位的7段数字66构成。
图7b中,71是手掌振动模糊警告标志,72是AE锁定标志,73、74和75是与上述快门移时显示,与光圈值显示相同的显示部分,76是曝光修正设定标志,77是闪光灯充电完成标志,78表示有视线输入情况的视线输入标志,79是表示摄影镜头1的对焦状态的对焦符号。
以下,用图8所示的有视线检测装置相机的操作流程度对相机的基本操作进行证明,这时的取景器内显示状态如图15、16所示。
由转动方式度盘44使相机从非工作状态变为设定的一定摄影状态(本实施例中以设定快门优先AE的情况为前提进行说明),并将相机电源置于“ON”(#100),然后,清除储存在CPU 100的EEPROM中的视线校正数据以外的用于视线检测的数据(#101)。
然后,按快门开关组41,使开关SW1“ON”,而处于待机状态(#102)。若快门开关组41压入一半,开关SW1打开,并为信号输入回路检测到,则在EEPROM 100a上对CPU 100进行视线检测时,需对是否使用某个校正数据进行确认(#103)。
这时,所确认校正数据数字的校正数据按照其初始值原封不动,或是设定视线禁止方式,即不进行视线检测。在不用视线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测距点自动选择的子程序(#116)选择特定的测距点。在选定的测距点,自动焦点检测回路103进行焦点检测操作(#107)。这样,就会同时有在不同视线信息情况下,进行测距选择的摄影方式(视线禁止自动调焦摄影方式)与使用视线信息进行测距点选择的摄影方式(视线自动调焦摄影方式),由摄影者决定,是否设定视线禁止方式。考虑到作为测距点自动选择的数字应高度可靠,所以对中央测距点进行加权的近点优先方法是有效的。对此,下面说明。
另外,与前述校正数据数字对应的校正数据是由摄影者输入设定的一定值,若为CPU 100所确认,则视线检测回路101按照该校正数据进行视线检测(#104),此时,LED驱动回路106使照明用LED(F-LED)25点亮,LCD驱动回路105也使取景器内LCD24的视线输入标志78点亮。从而,摄影者可从取景器视场外的区域207来确认相机是否处于进行视线检测的状态(见图15A)。
另外,在7段显示器73正显示着所设定的快门秒时(作为实施例显示的是1/250秒的快门优先AE情况)。在视线检测回路101中检测的视线被变换成调焦板7上的注视点座标。CPU 100就选取近注视点座标的测距点,将信号送到显示回路106,用叠光用的LED21使前述测距点标志点灭显示(#105)。
图15A,15C表示所选择测距点标志201的状态。另外,此时的CPU100对所检测到的注视点座标的可靠性低的时候,将依据可靠性的程度以改变显示所选择的测距点的数量发出信号。
图15B表示的状态比图15A所示的状态的注视点的可靠性低,选择具有测距点标志201与202的状态。若摄影者见到这样的由摄影者视线所选择的测距点的显示,应认识到该测距点不正确,此时手要从快门开关钮离开,使开关SW1关上(#106),然后再使开关SW1通,重新待机(#102)。
由于将通过视线信息所选择的测距点表示成取景器视场内的测距点标志的亮灭而为摄影者所知,所以摄影者就可重新进行校正,以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摄影者见到通过视线所选择的测量点所显示的情况后,如果使开关SW1继续接通“ON”(#106),则用自动焦点检测回路103所检测的视线信息进行一个以上测距点的焦点检测(#107)。在这一步中,对所选择测距点作出是否不能测距的判断(#108),如果测距不能,则CPU 100将给出信号到LCD驱动回路105,而使取景器内的LCD24的对焦标志74点灭显示,将测距NG(不能)的信号警告摄影者(#118),直到开关SW1被切断之时继续点灭显示的警告(#119)。
如果测距是可能的,并且由所定阿拉伯数字选择的测距点的焦点调节状态不对焦(#109),则CPU 100将信号送到镜头焦点调节回路,使摄影镜头1的对焦透镜1a作一定量的驱动(#117)。在透镜驱动后,焦点自动检测回路再次进行焦点检测(#107),对摄影镜头1的对焦合适与否进行判断(#109),如果在所定测距点中,摄影镜头对焦合适,则CPU 100就将信号送至LCD驱动回路,使取景器内LCD24的对焦标志79点亮,同时还将信号送至LED驱动回路106,使已对好焦点的测距点201显示出焦点合适信号(#110)(图16A)。
此时,虽然由前述视线所选择的测距点的点灭显示是熄灭,但是因为对焦点所表示的测距点与由上述视线所选择的测距点多数场合一致,所以使摄影者认识到焦点合适,而设定合适焦点的测距点处于点亮状态。为了使显示在取景器内的已对焦的测距点被摄影者看见,如果摄影者认识到该测距点不正确,就将手从快门开关钮离开,使开关SW1断开(#111),直至继续使相机的开关SW1接通,再进入待机状态(#102)。
另外,如果摄影者见到调焦合适显示的测试点,而继续使开关SW1处于接通状态(#111),则CPU 100将信号送到测光回路102,使之进行测光(#112)。这时,对包含着对焦合适不测距的测光区域210-213进行加权,算出曝光值。
本实施例中,对含测距点201的测光区域210进行加权和测光计算,把计算结果用7段显示器74与小数点7.5将光圈值(F5.6)显示出来(图16A)。
另,压入快门开关钮,对开关SW2是否接通进行判断(#113),如果开关SW2处于断开状态,则再次对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111)。反之,若开关SW2处于接通状态,则CPU1 100将信号分别送到快门控制回路108,马达控制回路109和光圈驱动回路111。
首先,马达M2通电,使主反射镜升起,光圈31设定之后,磁铁MG1通电,使快门4的前幕打开,光圈31的光圈值及快门4的快门速度由上述测光回路102所检测的曝光值与胶片5的感光度检测值确定。在设定快门秒时(1/250秒)之后,磁铁MG2通电,使快门4的后幕闭合。对胶片曝光结束,马达M2再次通电,反射镜落下,随快门触发同时马达M2也通电,使胶圈牙轮进行胶片进给,于是一连串的快门释放过程动作结束(#114)。之后,使相机再回到开关SW1接通进行待机(#102)。
又,在图8所示的相机快门释放动作(#114)以外的一连串动作中,由方式度盘44使方式改变。在设定视线校正方式为信号输入回路检测到时,CPU 100就临时停止相机的工作,而送信号给视线检测回路101,以对视线校正(#115)的可能状态进行设定。关于视线的校正方法将在后面予以说明。
采用图9对测距点自动选择的子程序(#116)进行说明。如前所述,这个子程序是在视线检测禁止的方式,即,没有设定视线输入方式时进行的。因此,测距点是由各个测距点的散焦量与对物距离的信息确定的。
首先,在五个测距点中,判断是否有可能测距的测距点(#501),如果在任何测距点都不能测距,则转至主程序(#511),如果具有可能测距的测距点(#502),则将该点作为测距点(#507)。如果可能测距的测距点在二个以上,则依次进行其中有无中央测距点(#503),以及中央测距点是否处于近距离(例如焦距的20倍以下)的判定(#504)。
在此,判定中央测距点是否可能测距和是近距离的。在中央测距点不能测距的情况,则进入步骤(#505),在步骤505中,如果近距离测距点的数量比远距离测距点的数量多,则判断主要被摄物是否处在摄影者一边,选择最近的测距点(#506)。如果近距离测点数较少,则判断主要被摄物是否在远距离一边,此时考虑景深在远距离测距点中选择最近点(#510)。在步骤#504,中央测距点是远离着的,转入步骤#508。
这里,若远距离测距点比近距离测距点的数目多,则判断包含主要被摄物的中央测距点是否处在远距离一边,选择中央测距点(#509)。若远距离测距点数少,则与前述一样,选择最近测距点(#506)。
由上述可能测距的测距点中自动地选出一个测距点,转至主程序(#511),以便再次对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107)。可以采用与前述的使用视线信息选择测距点中的焦点合适的显示图16A一样,如果调焦合适,如图16B所示,测距点201与调焦合适标志点亮,当然此时视线输入标志78处于不点亮的状态。
图10A、10B是视线检测流程图。如前所述,视线检测回路101接受来自CPU 100的信号,并进行视线检测(#104)。由CPU 100进行是否在摄影方式中作视线检测,或是否在视线校正方式中作视线检测的判定(#201)。同时,CPU 100对是否存在设定某个校正数据数字(在后注明)进行辨认。
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根据姿势检测机构27的信号测知在摄影方式的视线检测情况,初始相机的姿势,例如它是纵向放置,还是横向放置的(#202)。即是说,信号输入回路104对作为姿势检测机构的水银开关27(SW-ANG)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而判断出相机是横向放置还是纵向放置。如果是纵向放置,则快门开关组一边是朝天还是朝地。接着,通过CPU 100从测光回路102得到摄影区域的亮度信息(#203)。
接着,由先前检测到的相机姿势信息与包含校正数据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进行红外发光二极管(下称IRED13)13a-13f的选择(#204)。即,如图2A所示,如果相机处于横向位置,摄影者没戴眼镜,则选择相对于取景器光轴近的成对的IRED13a,13b。如果相机横放,摄影者戴眼镜,则选择远离取景器光轴的成对的IRED13c,13d。
此时,在摄影者眼镜上反射的照射光的一部分会投射到在图象传感器14上的所定区域以外,这不影响对眼球象的分析。即,相应于眼镜信息未改变28眼球的照明方向,防止眼镜的反射光(杂散光)射入图象传感器,从而可以提高视线检测精度。
而且,如果相机纵向放置,则可选择IRED13a,13e,或IRED13b,13f的组合中的任一组,从下方对摄影者眼球进行照明。
接着,根据上述的测光信息及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可以设定图象传感器14(CCD-EYE)的积存时间及IRED 13的照明功率(#250)。该CCD-EYE 14的积存时间及IRED 13的照明功率不能以前次视线检测时所得的眼球象的对比度等得出的判断值为依据来设定。
若设定了CCD-EYE 14的积存时间及IRED 13的照明功率,则CPU 100就通过IRED驱动回路以所设定功率使IRED点亮,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开始对CCD-EYE 14的积存(#206)。按先前设定的CCD-EYE 14积存时间使CCD-EYE 14积存结束时,随之也使IRED 13熄灭。如果是非视线校正方式(#207),则设定CCD-EYE 14之中的一定读出区域(#208)。
在相机本身的电源接通之后,除初始的视线检测外,CCD-EYE 14的读出区域可以采用前次视线检测时的CCD-EYE 14的读出区域为基础设定。但是,在相机的姿势变化时,或眼镜有无的情况下,要在整个区域对CCD-EYE 14的读出区重新进行设定。如果已对CCD-EYE14的读出区域作出设定,则开始对CCD-EYE 14进行读出(#209)。此时,对读出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空读,实际上是跳过不读。
CCD-EYE 14上读出的象信号输出,经过视线检测回路101作A/B变换后,储存在CPU 100上,以便对CPU中取出的眼球象的各个特征点进行计算(#210)。即,在CPU 100中,算出有用於眼球照明的一组IRED13虚象的布鲁金那象(即,角膜反射象)的位置(xd’,yd’),(xe’,ye’)。因为,角膜反射象是作为光强度的亮点出现的,所以对光强度设置确定的阈值,对超过该阈值光强度的角膜反射象就有可能检测出来。
又,瞳孔的中心位置(XC’,YC’)可利用瞳孔19与虹膜17交界的多个测点,根据圆的最小=乘法近似计算出。此时,瞳孔的孔径也随之算出。另外,由两个角膜反射象的位置算出他们之间的间隔,再由CCD-EYE的积存时间,IRED的照明功率及CCD-EYE14的象输出来求出摄影者眼球周边的亮度。
在对CPU100进行眼球象的数学分析同时,算出眼球象的对比度,根据对比度的大小对CCD-EYE14的积存时间进行再设定。另外,由角膜反射象的位置及瞳孔位置(xd’,yd’),(xe’,ye’)设定CCD-EYE14的读出区域。
这时,CCD-EYE14的读出区域被设定为包含所检测瞳孔在内的,该瞳孔位置中甚至含有一定变化量的可能检测到的整个瞳孔的范围。所以,其大小范围甚至不比虹膜外径的小。
将CCD-EYE14读出区域设定成长方形,并将该长方形的两个对角点座标作为CCD-EYE14的读出区域储存在EEPROM100a中,然后,由眼球象的对比度或瞳孔大小来判定所算出角膜反射象及瞳孔中心位置的可靠性。这时的可靠性信息是构成视线修正数据(校正数据)之一。
如果眼球象的分析结束,则由兼作校正数据确认机构的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对由所算出角膜反射象的间隔与被点亮的IRED13的组合内含一个校正数据的眼镜信息是否正确作出判定。这是对有时使用眼镜、有时又不使用的摄影者所需的。
即,校正数据中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例如在由戴眼镜所设定的,如图2所示的IRED13之内的ORED13c,13d点亮的情况,如果角膜反射象的间隔比所定的大小要大,则摄影者若为戴眼镜者,就判定所确认的眼镜信息是正确的。反之,若角膜反射象的间隔比所定的大小要小,则摄影者若为裸眼或戴接触眼镜者,则就判定所确认的眼镜信息是有错误的。
一旦判定眼镜信息有错误(#211),CPU100就改变已有的视线修正数据的眼镜信息(#217),重新进行IRED13的选择(#204)进行视线检测。但是在进行眼镜信息变更时,储存在CPU100的EEPROM的眼镜信息并不变更。
另外,一旦判定眼镜信息正确(#212),就由角膜反射象的间隔算出相机目镜11与摄影者眼球15之间的距离,然后由该距离算出投影在CCD-EYE14上眼球象的成象倍率(212)。由以上计算值,对眼球15的光轴15a的回转角θ的式(3)进行修正,即表示成
θX=ARC.SIN{[XC′-(XP′+δX)]/β/OC}…(6)
θy=ARC.SIN{[yC′-(yP′+δy)]/β/OC}…(7)
其中XP′=(xd′+xe′)/2
yP′=(yd′+ye′)/2
δx,δy是两个角膜反射象中心位置修正项。
若摄影者的眼球回转角θx,θy被求出,则对调焦板7上的视点位置(x、y),即式(15)作出修正,求出x、y(#214)。即,
x=m*ax*(θx+bx)…(8)
y=mxax*(θy+by)…(9)
其中ax,bx,by是视线个人差异的修正参数,ax是校正数据。
又,水平方向(x、方向)的眼球光轴与视轴的修正值相当于bx,即,
bx=Kx*(rp-rx)+box或
bx=Kx*(Lp-Lx)+box…(10)
其中,rp为瞳孔孔径,Lp为摄影者眼球周边亮度。这里,rx与Lx为常数,box是校正数据。
而且,在式(10)中与瞳孔孔径rp和亮度Lp有关的比例系数Kx是随瞳孔孔径和亮度数值而异,当
rp≥rx
时,Kx=0
Lp≥Lx
rp<rx
时,Kx={l-Ko*Kl*(θx+bx′)/|Ko|}*Ko…(11)
Lp<Lx
即,如果瞳孔孔径rp和摄影者的眼球周边亮度Lp是在一定大小的rx和明亮度以上时,比例系数Kx取值为0。反之,若瞳孔孔径及摄影者眼球周边明亮度小于一定大小的rx及明亮度Lx时,则Kx为眼球光轴回转角θx的函数。
又,bx′相当于摄影者观看取景器靠近中央处时的视轴修正量,可写成
bx′=Ko*(rp-rx)+box及
bx′=Ko*(Lp-Lx)+box
其中,Ko是用校正数据对摄影者注视取景器靠进中央处的瞳孔孔径rp及明亮度Lp的变化的视轴修正量bx的变化比率。而Kl为常数。
又,相当于垂直方向(Y方向)的修正量by表示成摄影者眼球周边的明量度Lp的函数,
by=Ky*ry+boy或
by=Ky*Ly+boy…(12)
其中,KY,boy是校正数据,对上述视线校正数据的方法待后述。
又,相应于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可依据算出的视线座标的可靠性为基准,改变(8)-(10)式,求出调焦板7上的视线座标,并在显示出进行过一次视线检测的标志后(#215),转回到主程序(#218)。
而且,图10,图11所示的视线检测流程图在视线的校正方式中也是有效的。在步骤#201中,具有在校正方式中的视线检测与判断,接着对这次的视线检测是否是在校正方式之中的最初的视线检测进行判定(#216)。若判定出这次的视线检测是在校正方式中的最初视线检测,则设定CCD-EYE 14的积存时间及IRED13的照明功率,以进行周期的明亮度测定(#203),之后的操作为前述的完全一样。
又,如果判断出这次的视线检测为校正方式之中的第二回以上的视线检测(#216),则采用前次的CCD-EYE 14的积存时间及IREP13的照明功率值,直接开始点亮IRED13,并开始CCD-EYE 14的积存(#206)。而且,在视线的校正方式,以及视线检测次数在第二次以上时的情况(#207),CCD-EYE 14的读出区域采用与前次相同的区域。因此,随着CCD-EYE14的积存结束,就立刻进行CCD-EYE 14的读出(#209)。以后的操作同前。
再者,在图10A,10B所示的视线检测流程中,返回主程序时的返回数量,在通常的视线检测情况下,它是视线的调焦板上的座标(X,Y),而在视线的校正方式中的视线检测的情况,则是摄影者眼球光轴的回转角(θx,θy)及明亮度Lp。而且,对于其它的返回数量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CCD-EYE14的积存时间,以及CCD-EYE14的读出区域是相同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设定CCD-EYE14的积存时间及IRED13的照明功率,它是利用在相机的测光传感器10上所测得的测光信息,但是,在相机目镜11近旁重新设置检测摄影者前眼部分的明亮度检出机构,利用其测量值也是有效的。同样,在对摄影者的眼球周边的明亮度Lp进行检测时,采用该明亮度检测机构也是有效的。
图12,13,14是表示视线校正流程图,图17至图22是视线校正时取景器内LCD24与监控用LCD42的显示状态。
以往,视线的校正是通过让摄影者注视二个以上的视标时测出视线来完成的。在本实施例中,它是在取景器的明亮度产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两个视标进行两次注视时,测出视线而进行校正的。对此,在下面用图说明。
如果摄影者使方式度盘44(图4)转至CAL部位44所对的指标上,就设定成视线校正方式,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 100将信号送至LCD驱动回路105,监控用的LCD42将接入的后面要说到的校正方式的任一个内容显示出来。而,CPU 100将储存在EEPROM的校正数据以外的变数清除(#301)。
图33是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的校正数据的种类,并表示出其初始值。实际上CPU100的EEPROM中所储存的是图33的粗线所包围的数据,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数字,及按校正数据数字工作的多个校正数据。这里,校正数据数字0是用于禁止视线检测的方式。而与校正数据数字相对应的EEPROM100a的地址中,它是分别用于储存上述的视线的校正数据的(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只说可储存5个数据,不言而明,实际上,它是可根据EEPROM的容量来设定的)。
校正数据的初始值是由标准的眼球容量来算出视线用的设定值。而且,还有表示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校正数据的可靠性程度的标志。表示眼镜镜有无标志的初始值,设使用眼镜为“1”,对校正数据可靠性的标志的初始值,设无可靠性为“0”。
另外,用图17表示监控用LCD42,表示现在设定的校正方式。校正方式有进行校正动作的“ON”方式与不进行校正动作的“OFF”方式。
首先,在“ON”方式中,与校正数据数字1-5对应的校正数字为CAL1-CAL5,它是用表示快门秒时的7段显示器62与表示光圈值的7段显示器63来显示的。此时,在其外面的固定部分显示部42a全部熄灭(作为实施例,对显示数据数字状的,只用7段显示部分扩大示出)。
此时,对于所设定的校正数字的校正数据初始值的情况,在监控用LCD42表示成数字的亮灭(图17B),而另一情况,已经在所设定的校正数字中进行后面提到的校正,如果将与初始值不同的校正数据(视线修正数据)输入对应的校正数据数字,则表示在监控用LCD42的校正数字完全点亮(图17A)。
结果,摄影者就可以由此知道校正数据是否已经输入到现在设定的各个校正数字中。另外,设定校正数据数字的初始值为“0”,若不必进行视线校正,就不用输入视线信息。
其次,在“OFF”方式中,7段显示器将“OFF”显示出来(图17C),校正数字经常显示为“0”,它是设定为视线禁止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用于诸如以下的摄影情况中。
(1)、有太阳光那样强烈的光照射眼球的场合,或通过取景器观视晴天的雪山或砂滩等非常明亮的风景等,不能进行视线检测的情况。
(2)、在测距点以外的画面周围有主要被摄物的情形,或为了取景而对背景作暂时观察的情形,即,违反摄影者意愿可控或不可控的情况。
(3)、在匆忙的纪念摄影等有其它人在场的摄影,因校正数据不同而造成视线检测位置出错,导致产生误操作情况等,摄影者希望禁止视线检测,而选择不用视线信息控制相机摄影方式。
下面,对CPU 100中设定时标起点进行视线校正(#302)说明。在时标起动后,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对相机不作任何操作,则CPU 100将在此时使所设定的校正数据数字变为“0”,重新设定视线禁止“OFF”方式。而且,如果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用的视标等有点亮的话,则此时将熄灭。
若摄影者转动电子度盘45,则如前所述,通过脉动信号检测到该转动的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将信号送至驱动回路105。结果,在电子度盘45转动的同时,显示在监控用LCD42上的校正数字随之变化,这种情况示于图18中。
首先,若使电子度盘4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有“CAL-1”→“CAL-2”→“CAL-3”→“CAL-4”→“CAL-5”的变化,在后述的校正操作中,摄影者希望能使成为5个校正数字之一的校正数据储存起来。而图18所示,表示在“CAL-1.2.3”时已经有校正数据输入,而在“CAL-4.5”时没有输入,虽然呈点灭闪动状态,而仍保持初始值,
接着,若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掣子的分度,则显示“OFF”,此时不进行校正动作,而且变成视线检测禁止方式。如果再转一个掣子的分度,就又回到“CAL-1”,如此将循环地显示出校正数字来。在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情况,则形成与图18方向相反的顺序显示。
于是,摄影者见到在监控用LCD42所显示的校正数字,就可选择出所希望的校正数字,视线检测回路101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进行相应的校正数据数字的确认(#303)。之后,将被确认的校正数据数字储存到CPU 100的EEPROM的设定地址上。
但是,如果被确认的校正数据数字没有改变,则就不进行对EEPROM的校正数据数字的储存。
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摄影方式的确认(#304)。摄影者使方式度盘转动,并确认已经切换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304)。如果取景器内视线的校正用视标有点灭闪动,则使其熄灭(#305),转到主程序中的相机摄影动作(#338)。
另外,如果将方式度盘由所示的校正数字“CAL1-5”状态切换至其它摄影方式(快门优先AE),则用其校正数字的数据进行视线检测,用前述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这时的监控用LCD42的状态示于图19中,在通常的摄影方式显示以外,还使视线输入方式显示(如眼睛似的标志)发亮,由此使摄影者得知是用原先的视线信息来控制摄影操作的视线输入方式。
这里,再次使方式度盘44转动,使指标对准标志位置44d,显示出用于前述视线检测用的校正数字,校正动作起动,摄影者在既定时间内不作任何操作,在采用同一校正数据的情况下,不改变EEPROM的校正数据。
如果确认需要设定的视线校正方式是原样不变(#304),则对在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字再次进行确认(#306)。此时,选择校正数据数字为“0”,如果设定成视线禁止方式,则再次将校正数据数字存入CPU 100的EEPROM(#303)。在校正方式中,如果选择视线禁止方式,则相机待机,直至方式度盘44上变更成视线的校正方式为另外的摄影方式。
如果将方式度盘44切换成显示“OFF”的状态,则由于不进行视线检测而就进行摄影,此时在监控用LCD42中的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不亮。
如果校正数据数字设定成“0”以外的值(#306),则由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由姿势检测机构测知相机的姿势(#307)。信号输入回路104对水银开关27的输出信息进行处理,以判断出相机是横向放置还是纵向放置,以及在纵向放置时诸如快门开关钮是朝天还是朝地。
通常,相机多为横向放置使用,因此,假设为了进行视线校正的相机在之前也可能是横放的姿势时校正的。因此,如果视线检测回路因相机处于横向放置姿势而没有受到CPU 100的告知,则不进行视线校正(#308)。即,禁止视线修正数据的检测。
另外,CPU100为了将因相机处于纵向位置而没有完成视线校正的情况向摄影者发出警告,如图21A所示的,此时,使取景器内LCD24上的“CAL”显示点灭闪亮,这是设在相机取景器内的一个警告手段,即,可以采用未图示的发音体发出警告声音。
另外,如果检测到相机的姿势是横向放置(#308),则将CPU 100视线检测次数n设为零(#309)。但是,保持视线检测的次数n达20次,在达到20次时,取景器内LCD24中的“CAL”显示中止点灭闪动。设定视线校正是从开关SW1处于开的情况开始,为防止在摄影者完成视线检测准备之前相机就开始校正,使CPU 100对开关SW1状态进行确认,如果通过快门开关组使开关SW1压在接通位置,则待机直至开关SW1成“OFF”状态(#310)。
如果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确认开关SW1处于“OFF”状态,则再次进行视线检测次数n的确认(#311)。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未达到20(#311),则cpu 100将信号送至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校正用的视标点灭闪亮(#313)。视线的校正用视标将随着校正操作进行叠光显示,于是摄影者就可以利用兼用的测距点标志,首先是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与圆点标志206的点灭(图20A)。
如果没有输入作为视线校正开始触发信号的开关SW1的“ON”信号,则相机处于待机状态(#314)。又,摄影者注视着开关点灭闪亮的视标,压动快门开关组41,使开关SW1接通(#314),而实行视线检测(#315)。视线检测操作可通过图9的流程图说明。
图中,在其右端的测距点标志204及左端测距点标志200上标有圆点标志206,205,用这两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显示,任一个都能受叠加用LED21照明,而发出点亮、闪动、熄灭的显示。而由于测距点标志200-204也表示焦点检测的区域,因此相当于该区域的面积也可以表示。
然而,为了要进行高精度的校正,摄影者只需注意一点,由于圆点205、206比测距点200-204都小,所以可容易地注视一点。CPU 100储存着由视线检测子程序来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眼球周边的明亮度LP等参数,以及各数据的可靠性(#316)。而且,增加视线检测次数n的计数(#317)。
因为摄影者的视线多少会有偏差,所以要获取正确的视线的校正数据,需要对一点的视标实行多次的视线检测,而利用其平均值是有效的。本实施例中,对一个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设定为10次。视线检测次数n不是10次就是30次(#318),应连续地进行(#315)。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视线的校正是在取景器的明亮度不同的状态分两次进行的。因此,开始第二次视线校正时的视线检测次数n至少为20次。对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标志206)来说,如果视标检测次数有10次或30次,视线检测就完成了(#318)。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是否完成,由CPU 100使图中没示出的发音体发出数次电子音鸣声。同时,由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使视标1作一定时间的满负荷点亮(#319)(图20B)。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进行开关SW1是否变成“OFF”状态的确认(#320)。若开关SW1处于“ON”状态,则待机直至出现“OFF”状态。如果开关SW1处于“OFF”状态,则在视标1熄灭,同时开始左端的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的点天闪亮(#321)(图20C)。
然后,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40对开关SW1是否处于“ON”状态进行确认(#322)。若开关SW1处于“OFF”状态,则待机直至成为“ON”状态,开关SW1一变为“ON”状态,就进行视线检测(#323)。CPU 100将从视线检测子程序来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眼球周边明亮度LP等参数,及各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24)。接着,使视线检测次数n计数增加(#325)。而且,如果视线检测次数不达到20次或40次(#326),则继续进行视线检测(#323)。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达20次或4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326)。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完成,CPU 100就使未图示的警告用的发音体发出几声电子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使视标2完成点亮(#327)(图20D)。
如果对视标1,视标2分别进行的视线检测次数n各为20次(#328),则可在取景器明亮度不同的状态下,对各个视标进行第二次视线检测。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对开关SW1状态进行确认(#310)。若开关SW1处于“ON”状态,则待机直至变为“OFF”状态,若开关SW1处于“OFF”状态,则再次进行视线检测次数的确认(#311)。
若视线检测次数达20次(#311),则CPU 100就将信号送到光圈驱动回路111,以将摄影镜头1的光圈31设定为最小光圈。于是,摄影者的瞳孔就扩大,同时CPU 100使目标2熄灭(#312)。而且为了表示进入第二次视线检测的开始,使右端的视标1点灭闪亮(#313)。以下的动作是按上述#314-#327的步骤进行。
在取景器明亮不同的情况下,对视标1,视标2进行视线检测,视线检测次数n可达40次(#328),由此为求取视线校正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就将信号送光圈驱动回路111,使摄影镜头1,光圈31恢复到开放状态(#329)。然后,由储存在CPU 100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眼球周边明亮算出校正数据(#330)。视线校正数据的计算方法照以下进行。
设调焦板7上视标1和视标2的座标分别为(X1,0),(X2,0),储存在CPU 100上的注视各视标时眼球的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θX3,θY3),(θX4,θY4),瞳孔孔径的平均值r1,r2,r3,r4。眼球周边的明亮度平均值分别为l1,l2,l3,l4。
但是,(θx1,θy1),(θx3,θy3)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而(θx2,θy2),(θx4,θy4)则表示摄影者注视视标2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
同样r1,r3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检测出来的瞳孔孔径平均值,r2,r4是注视视标2时检测出的瞳孔孔径平均值。各数据的平均值所带的下标1、2是表示在相机取景器处于明亮状态下视线检测时的数据,3、4是表示相机取景器处于暗的状态下视线检测时的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的计算公式随数据取得时的瞳孔孔径而不同,
(1)当(r3+r4)/2>rx>(r1+r2)/2时,计算式为
KO=-{(θx3+θx4)-(θx1+θx2)}/
{2*rx-(r1+r2)}
ax=(x3-x4)/m/(θx3-θx4)
box=-(θx3+θx4)/2
(2)当rx≥(r3+r4)/2>(r1+r2)/2时,计算式为
KO=-{(θx3+θx4)-(θx1+θx2)}/
{(r3+r4)-(r1+r2)}
ax=(x3-x4)/m/{θx3-θx4+KO*(r3-r4)}
box=-KO*{(r3+r4)/2-rx}-(θ3+θ4)/2
而,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由公式,
Ky=-{(θy3+θy4)-(θy1+θy2)}/{(r3+r4)-(r1+r2)}
bou={(θy1+θy2)*(r3+r4)-(θy3+θy4)*(r1+r2)}/2/
{(r1+r2)-(r3+r4)}
算出,视线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完成后,使计时器置零(#331)。
以上,L1,L3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测出的眼球周边明亮度平均值,L2,L4是摄影者注视视标2时测出的眼球周边的明亮度平均值。又,各数据平均值所带下标1、2是表示相机的取景器处在明亮状态时的视线检测数据,所带下标3、4是相机取景器在暗的情况下的视线检测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取得时的眼球周边明亮度具有不同计算式
(1-1)、当(L3+L4)/2>Lx>(L1+L2)/2时、
KO=-{(θx3+θx4)-(θx1+θx2)}/{2*Lx-(L1+L2)}
ax=(X3-X4)/m/(L3+L4)
box=-(θx3+θx4)/2
(1-2),当Lx≥(L3+L4)/2>(L1+L2)/2时,
Ko={(θx3+θx4)-(θx1+θx2)}/{(L3+L4)-(L1+L2)}
ax=(X3-X4)/m/{(θx3-θx4)+Ko*(L3-L4)}
bOx=-Ko*{(L3+L4)/2-Lx}-(θ3+θ4)/2
而,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
Ky=-{(θy3+θy4)-(θy1+θy2)}/{(L3+L4)-(L1+L2)}
bOy={(θy1+θy2)*(L3+L4)-(θy3+θy4)*(L1+L2)}
/2/{(L1+L2)-(L3+L4)}
在视线的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计时器置零。
另外,兼作校正数据可靠性判断机构的CPU100对所算出的校正数据进行适合度的判断(#332),判断由视线检测子程序得到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和眼球周边的明亮度等数据的可靠性,以及与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本身进行。也就是说,在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所测出的眼球的回转角及瞳孔孔径和眼球周边明亮度缺乏可靠性时,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也缺乏可靠性。
而且,在所测的上述数据具有可靠性的情况,如果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内含个人差异范围的数值时,则判断该校正数据为合适的。如果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大大超过通常的个人差异范围,则判断所算出的校正数据不合适。又,CPU100不仅对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进行是否合适的判断,而且还判断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有何种程度的可靠性。
可靠性的程度与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所测出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和眼球周边明亮度的可靠性有依存关系。视线的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在其相应地受到如下所述的2比特数值化处理后,再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
如果对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作出不合适的判断(#332),则LED驱动回路106停止向叠光用LED21通电,视标1.2熄灭(#339)。接着CPU100用未图示的发音体以预定时间的电子音鸣声作出出视线校正失败的警告,同时将信号送到LCD驱动回路105,待取景器内的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CAL”具有点灭闪亮发出警告显示(#340)(图21A,22A)。
发音体发出警告音,以及LCD24,42发出警告显示经过一定时间后转至校正程序的最初步骤(#301),此时进行状态设定,以再作视线校正。
另外,如果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适合(#332),则CPU 100通过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进行校正结束显示(#333)。LED驱动回路106使叠光目LED21通电,同时LCD驱动回路105将信号送至LCD24、LCD42以进行预定时间的结束校正字码的显示(图21B,22B)。
CPU 100将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1(#334),然后将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及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在与现时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相当的EEPROM的地址中,对已储存有原先的视线校正数据的情况,将对所储存的校正数据进行更新。
在一连串的校正结束后,由摄影者操作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使相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果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到其它的任意选择的校正数码,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检测到校正数码的变更(#336),转到视线校正程序的开始步骤(#301)。而,如果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选择其它摄影方式,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的变更(#337),而恢复到主程序(#338)。
如果返回到主程序时,在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码中没有输入初始值的原来校正数据,则CPU100再次设定对应的校正数据数码为零,强制设定视线禁止方式。实际上,重新设定CPU100的EEPROM上所储存的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数码为零,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对一个点的视标注视时,在进行视线校正中对视线的检测次数例如为10次就可以,或10次以上也可以。
本实施例中,校正是通过改变摄影镜头的光圈31而设定取景器的明亮度的不同状态进行的,但摄影者也可盖上镜头盖,然后改变叠光用LED21的发光亮度来进行。
图11是在使用视线信息情况与不使用视线信息情况,控制相机的摄影功能的不同摄影方式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给出了图8的流程(#112)“测光”中的测光区域选择操作的流程。
其中,首先是对是否以视线信息为基础选择测光区域,即,是否使用了视线信息作出判断(#151)。如果使用了视线信息,则接着判断是否选择了中央测光区域211(#152)。如果选择了中央测光区域211,则用加权计算式S1(#154)算出测光值。,如果选择了左右测光区域210,211,则用加权算式S2算出测光值。如果在步骤#151中没有采用视线信息,就是说,设定为视线禁止检测方式,由于不采用检测视线而不能选择基于视线信息的测光区域,则接着判断是否选择了中央测光区域211(#153)。
如果选择了中央测光区域211,则用测光加权算桁S3,若选择左右测光区域210,212,则用加权算式S4。在下面以A-D来分别表示各区域的测光值,其中,A是中央测光区域,B是左侧测光区域,C是右侧测光区域,D是周边测光区的测光值。这里,
S1= ((A*4+B*1.5+C*1.5+D*0.5))/6.5
S2= ((B或C)*4+A*1.5+(C或B)*1+D*0.5)/7
S3= (A*3+B*1.5+C*1.5+D*1)/7
S4= ((B或C)*3+A*1.5+(C或B)*1+D*1)/6.5
其中,在S2,S4式中,具有选择左侧区域与选择右侧区域时组合起来的表示。为果前项选择的是左侧测光区域的B,则后一项就选择C以对测光区域进行加权。
上述表示的特征是,如果是采用视线信息选择的测光区域,比起不用视线信息的情况来说,注视被摄物的可能性高得多。因此,对所选择测光区域加权高,对周边区域加权低,算出以被摄物为中心的光区测光的测光值。在不用视线信息的情况,虽然也对所选择的测光区域加权,但基本上以平均测光的测光值算出。
接着,在步骤#158,以各加权算式所算出的测光值为前提,进行曝光量计算,由该测光值及胶卷感光度算出相应光圈的快门速度,然后转回到相机操作的流程(图8)。
如果按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用摄影者的视线信息来控制相机摄影功能的摄影方式和不用视线信息来控制相机摄影功能的视线禁止摄影方式两种方式,摄影者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方式作任意选择,对于在不能进行视线检测的情况,可以不致于损失相机的摄影功能。同时,对于在纪念性摄影等匆忙性摄影情况,也会具有与原来相机同样操作性能的摄影功能。
本实施例具有利用摄影者的视线信息控制光学装置(如,相机)的摄影功能进行显示的显示机构,例如在有自动焦点检测机构时,在用视线信息对摄影正面内的多个测距点的任一个进行选择时,可将所选择情况显示在取景器之内。这样,摄影者就可以通过视线信息得知,在摄影中相机的摄影功能是否得到控制。而且,使用视线信息,在进行完全符合意愿的操作时,既促使摄影者注视主要被摄物,又可使视线检测中断,致使视线信息有效地起作用。
由于具有对眼球个人差异所形成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视线修正机构和可以储存多个由前述视线修正机构所算出的修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可以对该修正数据之一作出选择的选择机构,所以,在摄影者变换时能尽快地修正相应的数据,同样能尽快禁止视线检测。因此,具有避免使用错误的修正数据,和不使有损视线检测功能出现的效果。
而且,由于设置视线修正设定方式(校正方式),就有可能通过前述选择机构对视线修正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ON”方式,与不工作状态的“OFF”方式进行选择,同时,使校正动作与视线检测动作的“ON”,“OFF”连动,以便在选择“ON”方式时,在所选择的修正数据中用自动地进行视线检测的摄影者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另外,在设定“OFF”方式时,则禁止视线检测。
因而,为使摄影者操作简便,有利于进行视线检测,通常摄影者需要对其修正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对此所需准备的校正操作部件与视线检测用操作部件均不多。因此具有减少操件部件,提高操作性能的效果。
尤其是,如果在选择相机摄影方式(例如曝光控制方式)的方式选择部件的一个部位上设定了视线修正方式(校正方式),则实际上并不增加操作部件,而又能在相机中增加包含了校正动能的视线检测功能,这是很有效果的。
在取景器视场内的不同位置上至少设有2个可以显示出点亮,点灭闪亮,不点亮三种状态的视标,如果在采集修正数据时(校正开始时)或修正数据的采集结束时(校正结束),由于改变了视标的显示状态,所以就可使摄影者容易对校正动作进行状态进行判断。同时,在显示区域的距离框近旁设置进行焦点检测的前述视标,可使视标与测距框两者同时点亮,而有良好的可辨认性,并且视标比测测距框小,而可进行高精度的校正操作。
此外,使视标与测距框具有点亮、熄灭的显示状态的照明元件是公用的,可减少部件。另,在取景器视场内的不同位置至少设有二个可表示点亮与非点亮状态的视标,同时又在取景框视场外设置了摄影信息显示,特别是用于快门速度和光圈值表示的可变数值的显示,对一连串校正动作进行引导,以使对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测量误差进行修正的修正数值的显示等,使摄影者容易明白和有助于连续校正动作进行。
另外,在修正数据采集期间,摄影信息显示熄灭,而视标点亮显示,使摄影者只能注视视标,有助于获得正确的修正数据。
在使复杂的校正操作易为摄影者掌握的时可对修正数据迅速地进行检索。
根据是否有输入数据而使与修正数据相应的显示机构起变化,摄影者就可掌握修正数据的输入状况来正确地对修正数据进行应用。
另外,由于将修正数据检索时所用的显示机构与操作部件用作为相机摄影信息设定用的显示机构与操作部件,所以不必设置新的部件,从而在小型相机中也可以实现易于掌握的校正操作,同时又使工作性能提高。
图22至图32是表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本实施例在视线校正方法方面与实施例1不同。图23-25表示视线校正的流程。图26-29表示视线校正时取景器内LCD24与监控用LCD42的显示状态。图30-32是视线检测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视线的校正是通过注视取景器(观察面)上明亮度不同的三个视标,以此检测出此时的视线来实现的。另,本实施例采用单镜头反射相机的结构,相机的操作流程等与上述实施例相机的相同,对此说明从略。以下用各附图加以说明。
首先,在图30,31,32所示的视线检测流程图中,视线检测回路101从CPU 100接收信号,并进行视线检测(#104)。首先,CPU 100测光回路102得到摄影区的明亮度信息(#251)。而且,也利用从测光回路产生的亮度信息作为摄影者眼球周边的亮度LP。接着,CPU 100判定是摄影方式中的视线检测还是视线的校正方式中的视线检测(#252)。同时,CPU 100辨认相机是否设定了后述的哪一个校正数据数码。
在通常摄影方式中的视线检测(#252),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测知相机是处于哪一种姿势(#253)。信号输入回路104处理水银开关27(SW-ANG)的输出信号,判断出相机是处于横向位置还是纵向位置。如果是纵向位置,则快门开关组是朝天还是朝地(#253)。
接着,由所测到的相机姿势信息与后述的涉及校正数据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来进行对二极管(以下称为IRED)13a-13f的选择(#254)。这就是说,若相机处于横向位置,摄影者又不戴眼镜,则用图2B所示,相对于取景器光轴选取IRED 13a,13b。若相机横置,摄影者带眼镜,则选择离开取景器光轴的成对的IRED 13c,13d。
此时,由摄影者眼镜反射的哪部分照明光,使眼球象投影在图象传感器14上的预定区域以外,因此不对眼球象的分析产生影响。另,如果相机处于纵向位置,则采用IRED的组合13d,13e或13b,13f中的任一种组合,以便从眼球下方照亮摄影者的眼球。
接着,依据前述测光信息及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可以设定图象传感器14(CCD-EYE)的积存时间及IRED的照明功率(#255)。依据对前次视线检测时所得的眼球象的对比(反差)进行判断所得的数据,也可以对该CCD-EYE的积存时间及IRED的照明功率进行设定。
如果设定了CCD-EYE的积存时间及IRED的照明功率,则CPU 100通过IRED驱动回路107以所定功率使IRED点亮。同时,视线检测回路开始CCD-EYE的积存(#256)。而,按原先设定的CCD-EYE的积存时间使CCD-EYE完成积存。同时,也使IRED熄灭。如果是非校正方式(#257),则对CCD-EYE的读出领域进行设定(#258)。
在打开相机电源之后,除了第一次最初的视线检测以外,对CCD-EYE的读出区域可用前次视线检测时的CCD-EYE的读出区域为基准来设定。在相机姿势变化时,或眼镜有无变化时,都要对CCD-EYE的读出区域进行设定。如果设定了CCD-EYE的读出区域,则进行CCD-EYE的读出(#259)。此时,对读出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空读,实际上是跳过不读。由CCD-EYE读出的象的输出经过视线检测回路101作A/B变换后,储存在CPU 100中,由CPU 100中取出眼球象的各个特征点,以便进行计算(#260)。
即,在CPU100中,检测出用于眼球照明的一组IRED的虚象的角膜象位置(xd’,yd’),(xe’,ye’)。由于角膜象是作为光强度高的亮点出现,所以对于光强度超过设定阈值的角膜象可检测出来。
另,瞳孔的中心位置(xc’,yc’)可通过检测瞳孔19与虹膜17的多个分界点,再对各分界点进行近似于圆的最小二乘法算出。这时也算出瞳孔孔径rp。而由二个角膜象的位置算出其间隔。
在CPU100对眼球象进行分析的同时,可得出眼球象的对比度(反差),再由对比度进行CCD-EYE积累时间的再设定。又,由角膜象的位置及瞳孔位置来设定CCD-EYE的读出区域,这时CCD-EYE的读出区域被设定在所测瞳孔的范围中,所以它的大小不会比虹膜的大小还小,将CCD-EYE的读出区域设定成长方形,它的对角的两点的座标作为CCD-EYE的读出区域记录在EEPROM100a中。然后,由眼球象的对比度或瞳孔的大小来判定所算出的角膜象及瞳孔中的位置可靠性。
如果对眼球象分析结束,则兼作校正数据确认机构的CPU 100由所算出角膜象的间隔及点亮的IRED的组合进行校正数据之中的眼镜信息是否正确的判定(#261)。该步是对于那些有时使用眼镜,而有不使用的摄影者来说的。即,校正数据中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例如使用眼镜,并假设在图2所示的IRED之中13c,13d点亮情况,若角膜象的间隔比预定的大,则可以判定,如果摄影者带着眼镜,则所确认的眼镜信息是正确的。
相反,如果角膜象的间隔比预定的小,则判定裸眼,或带接触眼镜者所确认的眼镜信息是错的。如果判断出眼镜信息有错(#261),则CPU 100就进行眼镜信息的变更(#207),再次进行IRED的选择(#254),进行视线检测。但是,在进行眼镜信息变更时,储存在CPU 100的EEPROM中的眼镜信息并不改变。
另外,如果判断眼镜信息正确(#261),则由角膜象的间隔算出相机的目镜11与摄影者眼球15的距离,然后由该距离算出在CCD-EYE上投影的眼球象的成象倍率β(#262)。由以上计算值,用前述(6),(7)或可算出眼球15的光轴的回转角θ。
如果求算出摄影者的眼球的回转角θX.θY,则可由前述的(8)、(9)式求出调焦板上的视线的位置(X、Y)。
另外,依据后述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可改变所算出视线的座标可靠性。若求出调焦板7上的视线座标,则进行一次视线检测,并给出其显示标志(#265),然后转回到主程序(#268)。
另外,图30,31和32中表示的视线检测流程在视线校正方式中也是有效的。在步骤(#252)中,如果是进行校正方式中的视线检测,则需要进行判定这次视线检测是否是校正方式中的最初的视线检测(#266)。如果是最初的视线检测,则通过涉及到校正数据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进行IRED 13a-13f的选择(#254)。另外,也可以基于已求出的测定数据来设定CCD-EYE的积累时间及IRED的照明功率(#256)。
另外,在视线的校正方式中进行视线检测的次数在2次以上的情形(#257),则采用与前次的CCD-EYE的读出区域相同的区域,随着CCD-EYE的积累结束而直接进行CCD-EYE的读出(#259)。此后的操作与前述的一样。
在图30、31和32所示的视线检测流程中,返回到主程序时的变量,在通常的视线检测情况,有视线调焦板7上的座标(X、Y),而在视线校正方式中的视线检测情况下,有摄影者眼球的回转角(θx,θy)及亮度Lp。另外,其它的变量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CCD-EYE积累时间,CCD-EYE读出区域等都是共同的。
如果摄影者使图2A,图4A所示的方式度盘44转动,使“CAL”部位44d对准视标,则设定了视线校正方式,此时图6所示的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 100将信号送至LCD驱动回路105,监控用LCD42将对输入校正方式的某一个进行显示。而图1所示的取景器内LCD24如图28C所示,将表示输入视线校正方式的“CAL”用7段显示器显示在取景器视场外207处。又,CPU 100将储存在EEPROM中的校正方式以外的变量清除(#351)。
表1给出在CPU100的EEPROM中所储存的校正数据的种类及初始值。实际上,CPU100的EEPROM上所储存的是表1中由粗线所包围的数据,它是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数码与校正数据数码所用到的多个校正数据。
这里,校正数码0是用于禁止视线检方式。而在对应于校正数据码1-5的EEPROM的地址中,分别储存着上述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校正数据的初始值是用标准眼球参量算出的视线设定值。而且也有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以及表示校正数据可靠性程度的标志。表示眼镜有无的标志的初始值,使用眼镜的设定为“1”,而校正数据的可靠性标志的初始值,无可靠性的设定为“0”。
又,监控用LCD42中,如图17A所示,所设定的是表示校正方式,它有进行校正操作的“ON”方式,和不进行校正操作的“OFF”方式。
首先,在“ON”方式中,具有校正码CAL1-CAL5,以便与校正数据码1-5对应,采用表示快门速度的7段显示管62与表示光圈值的7段显示器63显示,其它的固定部分的显示器42a完全不亮(作为实例,为了表示出校正数据码的状态,图中对7段表示部分作了放大的说明)。
此时,对所设定的校正码的校正数据的初始值,在监控用LCD42上显示成校正码的点灭闪亮(图17b),另外,在设定的校正码中已校正过的,与相应校正码的EEPROM的地址上的初始值不同,如果输入校正数据,则在监控用LCD42上所显示的校正码全员载地点亮(图17A)。
结果,摄影者由此就可知道在现在的所设定的数据码中是否已经输入校正数据。校正数据码的初始值设定为零,如果没有进行视线校正,则没有进行由视线产生的信息输入。
其次,在“OFF”方式,7段显示器62显示出“OFF”(图17C),通常是选择校正数据码0为设定的视线禁止方式。
接着,设在CPU 100中的计时器起动,同时开始视线的校正(#352)。在计时器起动后的一定时间中,如果不对相机进行任何操作,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将此时所设定的校正数据再设定为“0”,变更成视线禁止“OFF”方式。另外,在取器内的视线校正用标志等如果点亮的话要熄灭。
若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根据如前述的脉动信号检测到回转的信号,并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将信号送至LCD驱动回路105。其结果是,在电子度盘455转动的同时,监控用LCD42上所显示的校正码发生变化,其情况示于图18。
由此,摄影者见到了监控用LCD42所显示的校正数码,就可选择所希望的校正数码,CPU 100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与此对应的校正数据码的确认(#353)。经确认的校正数据码被储存在CPU 100的EEPROM的一定地址上。
但是,被确认的校正数据码如果没有改变,则对EEPROM的校正数据码的储存就不进行。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摄影方式的确认(#354)。若摄影者使方式度盘44转动,以切换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并受到确认(#354),则取景器内LCD24的“CAL”显示消除。如果取景器内的视线正用的标志处于点灭闪动状态,则使其熄灭(#355),然后返回到相机的主程序摄影操作(#392)。
如果将处于表示有校正数据码“CAL1-5”状态的方式度盘切换成其它摄影方式快门优先(AE),则仍用该校正码的数据进行视线检测,用前述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这时,监控用LCD42的状态示于图19,除了通常的摄影方式显示以外,还使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点亮,将具有以原先的视线信息控制摄影动作的视线输入方式告知摄影者。
如果确认所设定的视线校正方式没有变动(#354),则再次对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码进行确认(#356)。此时,如果选择校正数据码为零设定成视线禁止方式,则再次将校正数据码储存到CPU100的EEPROM中(#353)。
如果在校正方式中选择视线禁止,则相机待机,直至方式度盘44上的方式改变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就是说,如果将方式度盘44切换成显示出“OFF”状态,则在不进行视线检测的情况下进行摄影操作,此时在监控用LCD24中的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熄灭。
如果设定校正数据码为零以外的值(#356),则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相机的姿势(#357)。信号输入回路104处理水银开关27的输出信号,判断相机是处于横放位置,还是纵放位置。在纵放位置时,此时快门开关组41是一边朝上还是朝下。
通常相机以横向位置使用较多,所以对于为了进行视线校正,使硬件或相机横向放置以便进行校正是可能的。因此,若视线检测回路101从CPU 100得到相机的姿势不是处在横向位置的信息,则不进行视线校正(#358)。而且,CPU 100为了将相机的姿势不处在横向位置而不进行视线校正的信息警告摄影者,将使设在相机取景器内的LCD24的7段显示器73显示的“CAL”表示亮灭闪动,如图28(A)所示。此时,可由未图示的发音体发出警告声音。
另外,如果检测到相机的姿势处于横向位置(#358),则CPU 100设定视线检测次数为零(#359)。这时取景器内LCD24中的“CAL”显示从亮灭转为中止亮灭。而,视线校正是设定由开关SW1变为接通“ON”时开始的。为了防止摄影者在进行视线校正的准备完成之前相机本身就开始校正工作,由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开关SW1状态的确认,若开关SW1由快门开关组押到处于接通的状态,则待机,直至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360)。
如果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确认开关SW1是处于断开状态(#360),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将信号送至驱动回路111,使摄影镜头1的光圈31置于最小光圈。这时,摄影者会感到取景器内的亮度变暗,而瞳孔张大。又,CPU 100将信号送至驱动回路106,使视线校正用的视标亮灭闪动(#361)。视线校正用的视标由于校正操作,而导致叠光显示,摄影者在兼用于进行调焦的测距点标志上,首先看到右端的测距点标志204与圆点标志206亮灭闪动(图26A)。
作为视标校正开始,触发信号的开关SW1接通信号,如果没有接通,则相机待机(#362)。而,摄影者注视开始亮灭闪动的视标,押动快门开关组41,随着开关SW1的接通(#362),而进行视线检测(#363)。视线检测的操作与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
在该右端测距点标志204,左端测距点标志200,及中央测距点标志202上具有圆点标志206、205和208,在这三点位置上显示着校正的进行,而分别受叠光用的LED21照明能产生点亮、熄灭,闪动发亮的显示。因为测距点标志是说明焦点检测区域的,所以有与该区域相当的面积显示是必要的。
但是,为了进行高精度的校正,有必要希望摄影者只注视一点,而这些圆点标志205、206和208比测距点标志小,从而容易注视成一点。
CPU 100将从视线检测子程序得到的变量,即眼球的回转角θx,θy,眼球周边亮度Lp及各个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64)。然后,使视线检测次数n增加计数(#365)。因为摄影者的视线多少会有偏差,所以为了获得正确的视线校正数据,对一个视标点进行多次视线检测,并采用其平均值是有效的。
本实施例中,对一个视标点的视线检测次数设定为10次。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不满10次(#366),则继续进行视线检测(#363)。如果视线检测次数达到10次,则对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标志206)的视线检测结束(#366)。
为了告知摄影者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已结束,CPU 100就用未图示的发音体发出数次电子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1全负荷点亮(#367)(图26B)。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断开“OFF”状态的确认(#368)。如果开关SW1处于接通“ON”,则待机,直至变成“OFF”状态。如果开关SW1处于断开“OFF”,则与视标1熄灭的同时,左边的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开始闪动(#369)(图26C)。
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接通“ON”状态的确认(#370)。若开关SW1处于“OFF”,则待机,直至接通,随着开关SW1接通,进行视线检测(#371)。CPU 100将由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变量,即眼球回转角θx,θy,亮度Lp,瞳孔孔径Rp及各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72),而且,使视线检测次数n增加计数(#375)。若视线检测次数n未满20次(#370),则继续进行视线检测(#371)。若视线检测次数n达2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374)。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已结束,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2完全点亮(#375)(图27A)。
若对视标1,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则连续进行在取景器的(观察面上)亮度不同状态的视线检测。这时,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对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376)。若开关SW1接通,则待机,直至变为断开状态。若开关SW1断开,则CPU 100使视标2熄灭(#377),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经过CPU 100,将信号送到光圈驱动回路111,使摄影镜头1的光圈31张开。这时,摄影者瞳孔缩小。然后,为了得到三次的眼睛视线校正数据,中央视标3(测距点标志202,圆点标志208)开始闪亮(#377)(图27B)。
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378)。如果开关SW1处于断开状态,则待机,直至其接通,在开关SW1接通后,进行视线检测(#379)。
CPU 100将由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变量,既眼球的回转角θx,θy,亮度Lp及瞳孔孔径rp,及各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81)。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的计数增加(#381)。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未满30次(#380),则对视标3的视线检测结束(#382)。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3的视线检测已经结束,CPU 100使图中未示出的发音体发出数次电子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3完全点亮(#383)(图27C)
接着,由储存在CPU 100的眼球回转角θX,θY,亮度Lp算出视线校正数据(#384)。视线校正数据的计算方法在下面说明。
设调焦板7上的视标1,视标2,视标3的座标(X1,0),(X2,0),(0,0)分别被储存在CPU 100上,注视各视标时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θx3,θy3),亮度的平均值为L1,L2,L3,与亮度L1,L2,L3对应的瞳孔孔径为r1,r2和r3。
其中,(θx1,θy1),(θx2,θy2),(θx3,θy3)分别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2和3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同样,L1,L2和L3分别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2和3时测出的亮度平均值。又,各数据的平均值添加下标1、2的表示相机的取景器在暗的状态下视线检测时的数据,下标3表示取景器在亮的状态下作视线检测时的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随数据取得时的亮度而有不同计算公式
(2-1),当(L1+L2)/2>LX>L3时,
KO=-{(θX1+θX2)/2-θX3}/(LX-L3)
ax=(x1-x2)/m/(θx1-θx2)
box=-(θx1-θx2)/2
(2-2),当Lx≥(L1+L2)/2>L3时,
ko=-{(θx1+θx2)-2*θx3}/{(L1+L2)-2*L3}
ax=x1-x1)/m/{θx1-θx2+ko*(L1-L1)}
box=-kox{(L1+L2)/2-Lx}-(θ1+θ2)/2、
又,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由公式
ky=-{(θy1+θy2)-2*θy3}/{(L1+L2)-2*L3}
boy=-ky*(L1+L2)/2-(θ1+θY2)/2
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使计时器置零(#385)。
又,兼作校正数据可靠性判定机构的CPU 100作对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386)。
上述判定是用由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变量,即眼球回转角和亮度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与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本身来进行的。在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检测出来的眼球的回转角和亮度及瞳孔孔径没有可靠性时,则判定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也没有可靠性。而,由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和亮度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如果不超过通常的个人差异的范围,则判断为合适的。相反,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大大地超过通常的个人差异的范围,则判定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不合适。
而且,对CPU100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不但要进行是否合适的判定,而且还要判断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具有何种程序的可靠性。
当然,可靠性的程度与视线检测子程序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和亮度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有依存关系。视线的校正数据的可靠性以其程度数值化成2比特数字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
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如果对其作出了不合适性的判定(#386),则LED驱动回路106就停止向叠光用的LED21通电,将视标熄灭(#393)。然后,CPU 100就用未图示的发音器发出一定时间的电子音鸣,对视线校正失败作出警告,同时,将信号送驱动回路,使取景器内LCD24及监控用LCD42的“CAL”显示闪动,发出警告(#394)(图28A,图29A)。
发音器发出警告声和LCD24,42发出警告表示进行一定时间之后移回到校正程度的开始步骤(#351),以再度设定能进行视线校正的状态,
另外,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若是合适的,则CPU 100通过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进行视线校正的结束显示(#387)。LED驱动回路106对叠光用LED21通知,使视标1,视标2和视标3作数字闪动,同时LCD驱动回路105将信号送至LCD24,LCD42,而形成一定时间的“终止-校正 NO”的显示(图28B,29B)。
CPU 100将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1(#388),然后将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及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在相应于现在所设定的校正数码的EEPROM地址上(#3389)。这时进行的储存,对于在EEPROM的地址上储存有原来的视线校正数据的情况,进行了校正数据的更新。
一连串视线校正结束后,相机处于待机状态,直至摄影者对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进行操作。如果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以选择其它的校正数据码,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校正数据码的变更(#390),而转回到视线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351)。若摄影者使方式度盘44转动,以选择其它摄影方式时,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的变更(#391),并返回到主程序(#392)。而且,这时的CCD-EYE的读出区域在EEPROM 100a中设定成初始值。
返回到主程序中时,在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的校正数据不被输入,而保持原初始值,则CPU100将校正数据码再设定为零,设定成强制的视线禁止方式。实际上是将CPU100的EEPROM上所储存的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零(视线禁止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第3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是
在取得进行视线个人差异修正的视线修正数据的流程方面有一些不同(图36-38)。
视线检测装置在获取视线校正数据时,用眼球的瞳孔孔径rp代替观察者的眼球周围亮度;Lp。
在视线校正方式中,通过计时装置计测经过的时间,经过一定时间后控制光学装置(相机)的显示功能。
除了上述的差异外,其它构成基本相同。
图36-38是本实施例中校正的流程图。
对实施例1中的图1-11及图15-22,图33所作的说明,对本实施例同样适用。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特征,以与先前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图36-38的流程图为主进行说明。
实施例1中进行校正时,所使用的摄影者的眼球周边亮度Lp与眼球的瞳孔孔径rp的大小成比例。因此,本实施例用rp来代替LP。
也就是说,实施例3中用rp代替Lp代入实施例1中的各个计算公式。具体地说,相当于在前述的式(10)中把水平方向(X方向)的眼球光轴与视轴的修正量bx表示成瞳孔孔径rp的函数
bx=kx*(rp-rx)+box…(10)′
其中,rx为常数,box为校正数据。
另外,在(10)′式中有关瞳孔孔径的比例系数Kx随孔径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值
当rp≥rx时,Kx=0
rp<rx时,Kx={1-KO*Kl*(θx+bx′)/|KO|*KO…(11)′
即,如果瞳孔孔径rp是在预定的瞳孔大小rx以上时,比例系数kx为零。反之,rp<rx时,kx为光轴回转角θx的函数。
另外,bx′是摄影者观看取景器近中心处的视轴修正量,它表示为
bx′=KO*(rp-rx)+box
其中,Ko是在校正数据中,摄影者观看取景器近中心处时,相对于瞳孔孔径rp变化的视轴的修正量bx的变化比率,而kl为预定常数。
又,相当于垂直方向(y方向)的修正量by表示成rp的函数为
by=Ky*rp+boy…(12)′
以下就本实施例中的视线校正进行说明。
图36,37和38表示实施例3的视线校正流程图。图16-21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他们表示实施例3的视线校正时,取景器内LCD24与监控用LCD42的显示状态。
原先,视线校正是通过摄影者检测出注视二个以上视标时的视线,但在本实施例中,它是通过检测出取景器的亮度不同的状态下二个视标受到二次注视时的视线来实现的。由此,算出与瞳孔孔径rp对应的视线校正数据。以下用有关附图进行说明。
如果摄影者使方式度盘44转动,将标志对准“CAL”位置44d上,则设定了视线的校正方式,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将信号供给LCD驱动回路,监控用LCD42对表示输入的后述的视线校正方式的某一个进行显示。而且,CPU100将储存在EEPROM中的校正数据以外的变量消除(#301)。表1是对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校正数据种类及其初始值的说明。实际上,CPU100的EEPROM
储存的是表1中由粗线所围的数据。此时,所设定的是校正数据码与受校正数据码所管的多个校正数据。这里,校正数据码“0”点用于禁止视线检测的方式。
正数据码1-5所对应EEPROM上的地址是分别用于储存上述视
的校正数据的(为便于说明,实施例中只储存5个数据,实际上它是可随EEPROM的容量而设定的)。
校正数据的初始值是用标准的眼球参量算出视线用的设定值,还有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以及表示校正数据可靠性程度的标志。表示有无眼镜的标志的初始值被设定成使用眼镜的为“1”,而校正数据可靠性的标志的初始值是无可靠性的设定为“0”。
而监控用LCD42,如图17A所示,表示现在所设定的校正方式,它具有进行校正操作的方式“ON”,以及不进行校正操作的方式“OFF”。
首先,在“ON”方式中,与校正数据码1-5对应的有校正号码CAL1-CAL5,用于显示快门速度的7段显示62,表示光圈值的7段显示63,其它的固定的显示部件42a全部熄灭(作为实施例是表示数据码1的状态,只将7段显示部分放大表示)。
此时,对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的校正数据,初始值,在监控用LCD42中被显示成校正数据码的闪动(图17B)。另外,在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已进行了后述的校正。如果在作为与校正数据码相对应的储存机构的EEPROM100a的地址上输入了与初始值不同的校正数据(视线修正数据),则显示在监控用LCD42上的校正数据码完全点亮(图17A)。其结果是,摄影者可由此知道,在所设定的各个校正数据码中是否已经输入了校正数据。又,设定校正数据码的初始值为零,由于没有进行视线的信息输入,从而不能进行视线校正。
其次,在“OFF”方式中,7段显示62显示“OFF”(图17C),选择校正数据码为“0”,而设定成视线禁示方式。这种方式适用在诸如纪念性摄影场合中匆忙地请人代为摄影时,为有效地防止视线检测位置错误而造成误操作时,采用禁止由视线信息输入进行摄影。
接着,设在CPU 100中的计时机构的计时器起动,开始视线校正(#302)。
如果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如前所述通过脉冲信号检测到其转动的信号输入回路104,再通过CPU100将信号送到LCD驱动回路105,结果,在电子度盘45转动的同时,显示在监控用LCD42上的校正数据码就发生变化。其状态示于图18。
首先,如果使电子度盘4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按“CAL-1”→“CAL-2”→“CAL-3”→“CAL-4”→“CAL-5”顺序变化,在后述的校正操作中,摄影者希望能将校正数据储存到某一个校正数据码中。图18所示的状态表示在“CAL-1.2.3”中已经输入了校正数据,而在“CAL-4.5”中没有输入,仍为原始值。
接着,若沿时针方向转动一个棘爪,则显示“OFF”,而不进行校正操作,变成禁止视线检测方式。然后,若再转动一个棘爪,就又回到“CAL-1”,按以上的循环显示出校正数据码。在沿反时针转动情况,则其与图18所示方向正相反地显示。
于是,摄影者就可一方面看着监控用LCD42所显示的校正数据码,一方面选择所希望的校正数据码,CPU 100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与此相应的数据码的确认(#303)。经过确认的校正数据码就被储存在CPU 100的EEPROM的预定地址上。
但是,如果被确认的校正数据码没有变更,就不进行对EEPROM的校正数据码的储存。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摄影方式的确认(#304)。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并确认已切换成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304),如果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用视标闪动,则使其熄灭(#305)返回到主程序中的相机摄影操作(#338)。
然后,若在显示校正数码“CAL1-5”的状态下,将方式度盘44切换成其它的摄影方式(快门优先AE),用该校正数码进行视线检测,再用前述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这时,监控用LCD42的状态示于图19,除了通常的摄影方式显示之外的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也点亮,让摄影者知道是采用原先的视线信息控制摄影动作的视线输入方式。
接着,CPU 100由进入校正方式的时间开始计时(#304),如果超过了定时器予定的时间(例如4分钟),则在取景器内点亮着的视线校正用的视标熄灭(#305)。而,在相机的各种显示熄灭之后,CPU100将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零,变成视线禁止方式。然后结束校正方式(#338)。另外,如果在计时器预定时间内,则继续进行校正(#304)。
在CPU100中所设定时间是用于检测相机的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使其复位的。
若确认视线校正方式是原封不动的(#304),则再次按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码(#306)进行,这时,如果选择校正数据码为零,选择视线禁止方式,则再次将数据码储存进CPU 100的EEPROM中(#303)。如果在校正方式中选择了视线禁止,则相机待机,直至方式度盘44上的方式变更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
即,在显示“OFF”的状态,如果切换方式度盘44,则不进行视线检测,直接进行摄影操作,在监控用LCD42中的视线输入显示61熄灭。
如果校正数据码设定为“0”以外的值(#306),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用姿势检测机构检测相机的姿势(#307)。信号输入回路104处理水银开关27的输出信号,以判定相机是处于横向还是纵向位置,以及在纵向位置时快门开关钮是朝上还是朝下。
通常,相机处于横向位置使用,所以设定用于进行视线校正的硬件结构或相机处于横向姿势时进行校正是可以的。因此,若视线检测回路101被告知来自CPU 100的相机的姿势不是横向位置时,则不进行视线校正(#308),即,禁止视线校正数据的检测。
而且,CPOU100为了告知摄影者,因相机偏离横向位置,不能进行视线校正,可由如图21A所示的设在相机取景器内的警告机构元件使取景器内LCD24作“CAL”闪动显示。此时,由图中未示出的警告机构的发音器发出警告音响。
另外,若已检测到相机的姿势是处在横向位置(#308),则CPU100设定视线检测次数n为0(#309)。但是,当视线检测次数n为20次时,这时取景器内LCD24的“CAL”显示从闪动到停止闪动。通过将开关SW1接通来设定开始视线校正。为了防止摄影者进行视线校正准备完成之前相机就开始校正,由CPU 100进行对开关SW1的状态确认,如果已通过快门释放钮将开关SW1押至接通状态,则待机,直至开关SW1变成断开状态(#310)。
若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0确认开关SW1已处于断开状态,则再次进行视线检测次数n的确认(#311)。如果视线检测由数n小于20次(#311),则CPU 100送信号给LED驱动回路106,使视线校正用的视标闪动(#313)。视线校正用视标由下述的校正操作给出叠光显示,摄影者在兼用作调焦的测距点标志或其一部分上,依次看到右边测距点标志204与圆点标志206闪动(图20A)。
若没有输入视线校正开始的能发信号的开关SW1被接通,则相机待机(#314)。而,如果摄影者一边注视开始闪动的视标,一边压动快门释放钮,使开关SW1接通(#314),则进行视线检测(#315)。视线检测操作是与图9的流程一样。
此时,右边测距点204及左边测距点200上具有圆点标志206,205,在这二点的位置上进行校正指示,即,采用叠光方式,用LED21照明以形成点亮,熄灭、闪动的显示。又,因为测距点标志200-204是表示焦点检测区域的,它相当于该区域的显示面积。
但是,为了进行精度高的校正,有必要让摄影者只能注视一点,使圆点205,206设置得比测距点标志200-204还小,从而可容易地注视一点。CPU 100对从视线检测子程序得到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储存(#316)。然后,使视线检测次数n计数增加(#317)。
因为,摄影者的视线多少会有些偏差,要获取正确的视线校正数据需要对一个点的视标进行多次视线检测,然后取其平均值。在本实施例中,对一个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设定为10次。视线检测次数n不是10次就是30次(#318),视线检测要连续地进行(#315)。
即,在本实施例中,视线的校正是在取景器的亮度不同状态下,即瞳孔孔径不同状态下要进行二次。因此,在第二轮视线校正开始时的视线检测次数n为20次。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达10次或30次,则对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标志206)的视线控测结束(#318)。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使视标1显示一定时间的全亮点(#319)(图20B)。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确认(#320)。若开关SW1处于接通状态,则待机直至变为断开状态。若开关SW1是在断开状态,与视标1熄灭同时左端的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开始闪动(#321)(图20C)。之后,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变成“ON”状态的确认(#322)。若开关SW1是断开状态,则待机直至接通,开关SW1变为接通状态时进行视线检测(#323)。CPU 100对从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的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记录(#324)。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计数增加(#325)。若视线检测次数n未达到20次或40次(#326),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323)。若视线检测次数n是20次或4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326)。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使未图的警告机构中的发音器发出几次电子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2全点亮(#327)(图20D)。
如果对视标1,视标2进行的第一轮视线检测次数n是20次(#328),则在取景器的亮度不同状态下对各视标要进行第2轮的视线检测。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对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310),若开关SW1是接通状态,则待机直至变成断开状态,若开关SW是断开状态,则再次进行视线检测次数n的确认(#311)。
若视线检测次数n是20次(#311),则CPU 100向光圈驱动回路111发出信号,将摄影镜头1的光圈31设为最小光圈。这时,摄影者感到取景器内亮度变暗而张大瞳孔。同时,CPU 100使视标2熄灭(#312)。而且,为了进行第2轮视线检测,右边视标1开始闪动(#313)。以下操作(#314-#327)与上述相同。
在取景器的亮度不同状态(瞳孔孔径不同状态)下,对视标1,2进行视线检测,若视线检测次数n达40次(#328),则表示求取视线校正数据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向光圈驱动回路111发出信号,将摄影镜头光圈31设为开放状态(#329)。然后由储存在CPU 100上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算出视线校正数据(#330)。视线校正数据的计算方法见下面说明。
设调焦板7上视标1,2的座标分别为(X1,0)(X2,0),视线检测回路所储存的注视各视标时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θx3,θy3),(θx4,θy4),瞳孔孔径平均值为r1,r2,r3和r4。
而(θx2,θy2),(θx3,θy3)表示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平均值,而(θx2,θy2),(θx4,θy4)是摄影者注视视标2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
同样,r1,r3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测出的瞳孔孔径平均值,r2,r4是注视视标2时测出的瞳孔孔径平均值。而且,在各数据平均值上带下1、2者是表示在相机取景器处于明亮状态下视线检测时的数据,下标3、4表示处于暗的状态下视线检测时的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是随其取得时的瞳孔孔径不同而有不同计算式。
(1-1)当(r3+r4)/2>rx>(r1+r2)/2时,
Ko=-{(θx3+θx4)-(θx1+θx2)}/{2*rx-(r1+r2)}
ax=(x3-x4)/m/(θx3-θx4)
box=-(θx3+θx4)/2
(1-2)当rx≥(r3+r4)/2>(r1+r2)/2时,
Ko=-{(θx3+θx4)-(θx1+θx2)}/{(r3+r4)-(r1+r2)}
ax=(x3-x4)/m/{θx3-θx4+Ko*(x3-x4)}
Kox=-Ko*{(r3+r4)/2-rx}-(θx3+θx4)/2
而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为
Ko=-{(θy3+θy4)-(θy1+θy2)}/{(r3+r4)-(r1+r2)}
boy={(θy1+θy2)*{(r3+r4)-(θy3+θy4)*(r1+r2)}/2/{(r1+r2)-(r3+r4)}
在视线的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计时器置零(#331)。
另外,由兼作校正数据可靠性判定机构的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330)。用从视线检测子程序检测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与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本身进行判定。就是说,在视线检测子程序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缺乏的情况,则判定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也没有可靠性。
又,在视线检测子程序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有可靠性时,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在一般的个人差异的范围之内,则判定为合适。另外,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大大超出个人差异范围,则判定为不合适。而且,CPU100不但要进行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还要判定所算出视线校正数据有何种程度的可靠性。
可靠性程度依存于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所测出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视线校正数据可靠性相应其程度变成2比特数值后储存于下述的CPU100的EEPROM中。
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被判定为不合适(#332),则LED驱动回路106停止向叠光用LED21通电,视标1、2熄灭(#339)。而且,CPU 100用未图示的发音器发出一定时间的电子音鸣,对视线校正失败作出警告。同时,将信号送到LCD驱动回路105,使取景器内的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的“CAL”显示闪动,发出警告(#340)(图21A,22A)。
在发音器发出警告音鸣与LCD24.42发出警告显示经一定时间后,转到校正程序的最初步骤(#301),再次设定可进行视线校正的状态。
而,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合适(#332),CPU 100就通过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进行视线校正的结束显示(#333)。随着LED驱动回路106在叠光用LCD21上通电,使视标1、2数次闪动,同时LCD驱动回路105送信号到LCD24,LCD42,进行一定时间的“终止-校正NO”显示(图21B,22B)。
CPU 100将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1(#334),然后将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及所算出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到现在所设定的与校正数据码相当的EEPROM 100a的地址上(#335)。这时进行的储存是对EEPROM的地址上已经有视线校正数据的储存进行校正数据更新。
一连串视线校正操作结束后,相机待机直至摄影者对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进行操作。若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以选择其它的校正数码,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校正数码的变更(#336),返回至视线校正程序的开始步骤(#301)。而若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选择其它摄影方式,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的变更(#337),而返回到主程序(#338)。
返回到主程序时的电子度盘45上,在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如果没有输入校正数据,而仍保持初始值,则CPU100将对应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0”,即视线禁止方法。实际上,是将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上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0”视线禁止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在注视一个点的视标时,视线检测次数为10次的视线校正例子,但对于进行10次以上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改变摄影镜头1中的光圈来设定取景器亮度的不同状态,即摄影者瞳孔孔径的不同状态来进行校正的,实际上,摄影者将镜头盖罩上,改变叠光用LCD21的发光亮度来进行校正的。
本实施例中用计时器对经过时间的确认是在图36-38的流程中(#304)显示出来,事实上,在为视线校正进行视线检测刚开始的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时(#314)(#322)也进行时间显示。
图39-41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校正流程图。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的图26-29也适用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视线的校正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图39-41是视线校正流程图,图26-29是视线校正时取景器内LCD24与监控用LCD42的显示状态说明。
本实施例中,视线校正是通过在取景器的观察面亮度不同状态下,注视三个视标而检测出此时的视线来实现的。由此,算出了与摄影者瞳孔孔径对应的校正数据。而且用于本实施例的单镜反射相机的构造,相机的操作程序,视线检测流程等均与实施例3相同,因此说明从略。以下结合
。
若摄影者转动图2A,图4A所示的方式度盘44,使校正部位44d对着指标,则设定成视线校正方式,图6所示的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 100将信号送至LCD驱动回路105,监控用LCD42就对表示输入视线校正方式的某一个进行显示。另外,图1所示的取景器内的LCD24,如图28C所示,将表示进入视线校正方式的显示“CAL”,用7段显示器显示在取景器视场外207上。而,CPU 100清除储存在EEPROM中校正数据以外的变量(#351)。
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的校正数据种类及其初始值与表1所示相同。
又,在监控用LCD42中,如图17A所示,显示出现在所设定的校正方式,即进行校正工作的“ON”方式与不进行校正工作的“OFF”方式。
首先,在“ON”方式中,具有校正码CAL1-CAL5,以使与校正数据码1-5对应,用来显示外门速度的7段显示62与光圈值的7段显示63显示出来,其它的固定显示部分42d全部熄灭(作为实施例,只将显示校正数据码1的状态的7段显示部分扩大地显示出来)。
此时,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的校正数据,在初始值情形,在监控用LCD42上显示出校正数据码的闪动(图17B)。另外,在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已经进行校正的,若在相对应的校正码的EEPROM的地址上存入了与初始值不同的校正数据,则在监控用LCD42上显示出校正数据码的完全点亮(图17A)。
结果,摄影者就可知道在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是否已经输入校正数据。设定校正数据码的初始值为“0”,此时没有视线信息输入,不能实行视线的校正。
其次,在“OFF”方式中,7段显示器62显示出如图17C所示的“OFF”,平时选择校正数据数码为“0”,设定为视线禁止方式。
接着,CPU 100设定计时起动,开始视线校正(#352)。
摄影者转动电子度盘42,如前所述,由脉动信号检测到其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向LCD向驱动回路105发出信号。结果,在电子度盘45转动的同时,监控用LCD42上显示出校正码的变化,其情况示于图18中。
这样,摄影者就可一方面看着在监控用LCD42上所显示的校正数码,一方面选择所要求的校正码,CPU 100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进行对应于所选择的数码的校正数据码的确认(#353)。经确认的校正数据码被储存到CPU 100的EEPROM予定地址上。
但是,所确认的校正数据码如果没有改变,就不进行对EEPROM的校正数据码的储存。
接着,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进行摄影方式确认(#354)。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若确认已切换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时(#354),则取景器内LCD42的“CAL”显示消失。若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视标闪动,则让其熄灭(#355),并返回到主程序的相机摄影操作(#392)。
然后,若将显示着校正数据码“CAL1-5”状态的方式度盘44切换成其它摄影方式(快门优先AE),则用该校正数据码进行视线检测,用前述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这时的监控用LCD42的状态示于图19,除了通常摄影方式显示外,使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点亮,使摄影者知道是用原先的视线信息控制摄影的视线输入方式。
接着,CPU100从进入校正方式的时刻开始进行计时(#354)。如果计时器超出预定时间例如4分钟,则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用视标等如果点亮就熄灭(#355),待机至摄影者对相机重新进行操作(#390)。另外,若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则校正继续进行(#354)。可是,在CPU 100中所设定的时间是用于摄影者检测相机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使其复位的。
若确认所设定的视线校正方式是原来的(#354),则再次进行电子度盘算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码的确认(#356)。这时若选择校正数据码为“0”,设定为视线禁示方式,则再次将校正数据码储存到CPU 100的EEPROM中(#353)。
在校正方式中,如果选择视线禁止,则相机待机,直至相机方式度盘44上的方式变更成视线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即,若将方式度盘44切换成显示“OFF”的状态,则不进行视线检测,而进行摄影操作,监控用的LCD42中的视线输入方显示61不点亮。
如果设定校正数据码为“0”以外的值(#356),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对相机姿势进行检测(#357)。信号输入回路104对水银开关27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以判定相机是处于横向位置还是纵向位置,以及若在纵向位置的情况,快门释放钮41是朝上还是朝下。
由于相机通常以横向位置使用,因此对进行校正的硬件或相机处于横向位置时设定校正是可能的,为此,视线校正回路101若接到CPU 100来的关于相机姿势不在横向位置的信号时,就不进行视线校正(#358)。而且,为了告知摄影者因相机不在横向位置而禁止视线校正,由CPU 100使用图28A所示的设在相机取景器内的LCD24的7段显示73的“CAL”显示闪动,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发音器发出声音警告。
另外,若测知相机是在横向位置(#358),则CPU 100设定视线检测次数n为0(#359)。这时,取景器内LCD24的“CAL”显示由闪动到停止,而,设定视线校正是由开关SW1接通时开始的,为了防止在摄影者进行视线校正准备完成之前相机就开始校正,CPU 100要先进行对开关SW1的状态确认,如果开关SW1已由快门释放钮押至接通状态,则要待机直至变为断开状态(#360)。
若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确认SW1是处于断开状态(#360),则CPU 100对光圈驱动回路111发出信号,将摄影镜头1的光圈设定为最小,此时,摄影者因取景器内亮度变暗而使瞳孔扩大。而且,CPU 100给LED驱动回路106发出信号,使视线校正用视标闪动(#361)。视线校正用视标对以下说明的校正动作进行叠光显示,即摄影者兼用进行调焦的测距点或一部分,使最初是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然后是圆点标志206闪动(图26A)。
开关SW1的接通信号作为视线校正开始的触发信号,如果没有接通,则待机(#362),而且,视标开始闪动后,摄影者一边注视视标,一边将快门释放钮41押入,使开关SW1接通(#362),进行视线检测(#363)。其操作由图9的流程说明。
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左边的测距点标志200及中央测距点标志202上设有圆点标志206、205、207,用这三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显示,各个叠加用LED21照明,而形成点亮,闪动、不亮的显示。又,由于测距点标志是显示焦点检测区域的,所以需要有该区域相当的面积显示。
但是,为高精度校正,需使摄影者只注视一点,这些圆点205、206、207设置得比测距点更小,所以容易注视到一点。
视线检测回路101将视线检测子程序给出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64)。然后,使视线检测次数增加(#365)。由于摄影者的视线总会有些偏差,为了获取正确的视线校正数据,对一个点的视标要进行多次视线检测测量,取其平均值。本实施例中,对一个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设定为10次。视线检测次数n如果不满10次(#366),就继续进行检测(#363)。若n为10次,则将视标1(测距点204,圆点206)的视线检测结束(#366)。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已结束,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用未图示的发音器发出数次告警的电子音鸣。同时、视线检测回路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1完全点亮(#367)(图26B)。
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确认(#368)。如果SW1是接通状态、则待机直至变为断开状态。如果SW1是断开状态,则与视标1熄灭同时,左边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开始闪动(#369)(图26C)。
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370)。如果SW1是“OFF”状态,则待机直到接通,此时再进行视线检测(#371)。CPU 100将由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72)。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增加(#375)。若视线检测次数n小于20次(#374),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371)。若视线检测次数n为2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374)。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用未图示发音器发出数次告警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2全点亮(#375)(图27A)。
若对视标1、2的视线检测结束,则继续进行取景器的亮度不同的视线检测。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对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376)。若SW1是“ON”,则待机直至变成“OFF”。若SW1是“OFF”,则CPU 100使视标2熄灭(#377)。同时,CPU 100对光圈驱动回路发出信号,设定摄影镜头1的光圈31为全开光圈,此时,摄影者因取景器内亮度变亮而使瞳孔缩小。在获取三次视线的校正数据时,中央视标3(测距点标志202,圆点标志207)开始闪动(#377)(图27B)。
CPU 100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378)。如果SW1是“OFF”,则待机直至“ON”,使开关SW1处接通实行视线检测(#379)。
CPU 100将把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380)。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计次增加(#381)。而且,若n不满#30次(#382),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379)。若n是30次,则对视标3检测结束(#382)。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3的视线检测结束,CPU 100用未图示发音器发出数次告警音鸣。同时,CPU 100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3全点亮(#383)(图27C)。
接着,由储存在CPU100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算出视线校正数据(#384)。算法由下述。
设调焦板7上的视标1、2、3的座标分别为(X1,0)、(X2,0)(0,0),注视储存在视线检测回路101上的这些视标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θx3,θy3)瞳孔孔径的平均值为r1,r2和r3。
其中,(θx1,θy1)、(θx2,θy2)、(θx3,θy3),分别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2和3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同样r1,r2和r3分别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2和3时测出的瞳孔孔径平均值。而,各数据的平均值带下标1、2的表示相机的取景器处于暗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时的数据,而带下标3的是处于亮状态下检测时的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随瞳孔孔径有不同计算式
(2-1)当(r3+r4)/2>rx>r2时,
Ko=-{(θx1+θx2)/2-θx3}/{rx-r2}
ax=(x1-x2)/m/(θx1-θx2)
box=-(θx1+θx2)/2
(2-2)当rx≥(r1+r2)/2>r3时,
Ko=-{(θx1+θx2)-2*θx3}/{(r1+r2)-2*r3}
ax=(x1-x2)/m/{θx1-θx2+Ko*(x1-x2)}
box=-Ko*{(r1+r2)/2-rx}-(θx1+θx2)/2
而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为
Ky=-{(θy1+θy2)-2*θy3}/{(r1+r2)-2*r3}
boy=-Ky*(r1+r2)/2-(θy1+θy2)/2
视线的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计时器置零(#385)。
另外,兼作校正数据可靠性判断机构的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386)。
判定是用从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与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本身来进行的。即,在子程序中所检测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没有可靠性的情况,则判定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也没有可靠性。而,在子程序中检测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有可靠性的情况,若所算出的视线数据是在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之内,则判定为合适。若所算出的数据大大地超出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则判定所算出视线数据为不合适。而且,CPU100不但要进行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还要判定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其可靠性程度。
由此可见,可靠性程度与视线检测子程序中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有依存关系。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相应其程度变成2比特数据后储存到后述的CPU100的EEPROM中。
若判定所算出的视线校正值不合适(#386),则LED驱动回路106停止向叠光用LED21供电,视标熄灭(#393)。然后,CPU 100用未图示的发音器发出电子音鸣,告知视线校正失败。同时,对LCD驱动回路105发出信号,使取景器内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的“CAL”显示闪动告警(#394)(图28A,29A)。
在发音器发出警告音及LCD24,42发出警告显示的一定时间之后,返回到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351),再次设定可进行的视线校正状态。
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合适的(#386),则CPU 100通过LCD驱动路105,LED驱动回路106进行视线校正结束显示(#387)。由LED驱动回路106对叠光用LED21通电,使视标1、2、3数次闪动,同时,LCD驱动回路105对LCD24,LCD42提供信号,使之进行一定时间的“终止-校正NO”显示(图28B,29B)。
CPU 100将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1(#388),然后将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摄影者眼镜信息及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到所设定的与校正数据相当的EEPROM地址上(#389)。此时,在EEPROM的地址上已经储存有视线校正数据的情况,所作的储存是作为校正数据的更新。
一连串的视线校正结束后,相机待机,直至摄影者对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进行操作。如果摄影者转动电子度盘45,选择其它的校正数码,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校正数码的变更(#390),而转移到视线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351)。另外,如果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选择其它摄影方式,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变更(#391),返回主程序(#392)。
返回到主程序时,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码中,如果没有输入校正数据,而保持初始值,则CPU100将校正数据码再设定为零,强制设定了视线禁止方式。实际上,CPU100的EEPROM上所储存的是将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零(视线禁止方式)。
另外,本实施例中,虽然对注视一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以进行10次的视线校正为例进行说明的,但用10次以上次数进行也可以。
另外,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改变摄影镜头的光圈来使取景器亮度变化,再设定使摄影者的瞳孔孔径成不同状态来进行校正的。但是,摄影者将镜头盖罩上,通过改变叠光用LCD21的发光亮度来进行也是可以的。
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时器对经过时间的确认,虽然只是在图39、40、41的流程(#354)中表示出来,但是为了校正,在对视线检测刚开始之前的开关SW1的状态进行确认的时间(#370,#378),也可以对其进行时间确认显示。
如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适当设置的视线检测装置,对摄影者的眼球周边的亮度产生的个人差异和因观察状态变化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从而获得具有高精度视线检测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尤其是,由于将视线检测装置所算出的视线作为摄影者眼球周边亮度与视线修正数据的函数,又由于从摄影者眼球周边亮度算出用于对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数据,所以能获得一种即使摄影者的观察状态有变化,也可将视线高精度地检测出来的,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图42-图4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校正流程图。其校正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表2是校正数据的种类与初始值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视线的校正是通过注视在任意的亮度状态下的两个视标而检测该视线来实现的。另外,使用单镜反射式相机,相机的操作程序,视线检测的流程图,视标等表示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对此说明从略。下面用图说明。
摄影者若转动图2A,图4A所示方式度盘44,使“CAL”部位44d对准标志,则设定了视线的校正方式。图6所示的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对LCD驱动回路105发出信号,监控用LCD42对表示输入的校正方式的任何一个显示。而且,CPU100使储存在EEPROM的校正数据以外的变量清除(#601)。
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上的校正数据的种类及其初始值示於表1。实际上,CPU100的EEPROM所储存的是表2中粗线所包围的数据,现时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与在校正数据码中有关的多个校正数据。在此,校正数据码“0”是禁止视线检测方式。
而,在与校正数据码1-5对应的EEPROM地址中,分别储存有上述的视线校正数据。校正数据的初始值是用标准眼球参量算出的视线的设定值。
此外,还有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以及表示校正数据的可靠性程度的标志。表示有无眼镜的初始值的标志是,使用眼镜的设定为“0”,而校正数据的可靠性标志的初始值是,无可靠性的设定为“0”。
而且,还有判定摄影者的最有效的眼睛是哪一个的标志,摄影者最有效的眼睛的标志的初始值为“0”(例如,若此标志相当于右眼的值,则左眼时为“1”),它与其它标志同样,在视线校正时进行储存。
另外,如图17所示,在监控用LCD42中,显示现在设定的校正方式。他们是进行校正操作的“ON”方式,及不进行校正操作的“OFF”方式。
首先,在“ON”方式中,具有与校正数据码1-5对应的校正数据码CAL1-CAL5,用显示快门速度的7段显示62与显示光圈值的7段显示63来显示,其它的固定显示部分42a全部熄灭(作为实施例示出数据码1的状态,只将7段显示部分放大显示出来)。
此时,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的校正数据,在初始值情况,在监控用LCD42中显示成校正数据码的闪动(图17B)。另外,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如果已经输入校正数据的,则在监控用LCD42中显示成校正数码全点亮(图17A)。
由此,摄影者就可知道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中是否已经输入校正数据。另外,设定校正数据码的初始值为“0”,即,没有输入视线信息不能进行视线校正。
其次,在“OFF”方式中,7段显示62显示出“OFF”(图17C),它是设定为选择校正数码0的视线禁止方式。这种方式,如前所述,在诸如纪念性摄影等匆忙中请他人摄影时,为防止视线检测位置错误而导致误操作,采用禁止视线输入的摄影方式是有效的。
接着,在CPU 100上设置的计时器起动,开始视线的校正(#602)。若在计时器起动后的预定时间中不对相机进行任何操作,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就对所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成“0”,变更成视线禁止(OFF)方式。并且,如果此时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用的视标点点亮的话,则熄灭。
若摄影者转动电子度盘45,则如前所述,由脉动信号而检测到该转动的信号输入回路104,通过CPU100向LCD驱动回路105发出信号。结果,在电子度盘45转动的同时,在监控用LCD42上显示出校正数码的变化。其情况于图18表示。
首先,使电子度盘45沿时针方向转动,形成“CAL-1”→“CAL-2”→“CAL-3”→“CAL-4”→“CAL-5”顺序变换。在后述操作中,摄影者就能够将校正数据储存到所希望的五个校正数据码的任一个中,而且,图18所示的状态是表示在“CAL1、2、3”中输入有校正数据,在“CAL4、5”中没有输入校正数据,而保持初始值的状态。
接着,再沿时针方向转动1个棘爪间距,则影成“OFF”显示,不进行校正动作,而形成禁止视线检测方式。若再转动一个棘爪间距,就又回到“CAL1”,在以上的循环中,显示出校正数码。若使其沿反时针方向转动,则沿着与图18相反的方向显示。
这样,能观视显示在监控用LCD42上的校正数据码的摄影者就选择出所希望的校正数码,视线检测回路101就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相应校正数据码的确认(#603)。经确认的校正数据码被储存到CPU 100的EEPROM中。但是,受确认的校正数据码若没有变更,就不进行对EEPROM的校正数据码的储存。
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摄影方式确认(#604)。此时,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如果确认已切换到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604),则取景器内LCD24形成“CAL”显示消失。如果取景器内的视线校正用视标有闪动,则使其熄灭(#605)。并返回到主程序的相机摄影操作(#437)。
若将表示有校正数据码“CAL1-5”状态的方式度盘44切换成其它摄影方式(快门优先AE),则仍用该校正数据进行视线检测,用前述的视线信息进行摄影操作。这时,监控用LCD42的状态示于图19,除了通常的摄影方式显示以外,还使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点亮,使摄影者知道是以原来的视线信息控制摄影操作的视线输入方式。
若确认是原来确定的视线校正方式(#604),则再次进行电子度盘45上设定的校正数码的确认(#606)。这时,如果选择校正数据码为“0”为视线禁止方式,则再次将校正数据码储存到CPU 100的EEPROM中(#603)。在校正方式中,如果选择视线禁止,则相机待机直至方式度盘上的方式变更成视线的校正方式以外的摄影方式。
即,如果将方式度盘44切换成显示有“OFF”状态,则在不进行视线检测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摄影操作,而监控用LCD42中的视线输入方式显示61熄灭。
如果校正数据码设定成“0”以外的值(#606),则CPU 100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6检测相机的姿势(#607)。信号输入回路104对水银开关27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以判定相机是处于横向位置还是纵向位置。如在纵向位置,判定诸如快门释放钮一边是朝上还是朝下。
由于相机通常以横向位置使用,因此,设定进行视线校正的硬件或相机处于横向位置进行校正是可以的。若视线检测回路101得到来自CPU 100的相机的姿势不在横向位置的信息,则不进行视线校正(#608)。另外,视线检测回路101为了将相机不处于横向位置而不能进行视线校正告知摄影者,则如图21所示,使设在相机取景器内的LCD24的7段显示73的“CAL”显示闪动。这时也可用未图示的发音体发出警告音鸣。
另外,如果检测到相机的姿势是横向位置(#608),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将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0”(#609)。此时,取景器内LCD24的“CAL”显示由闪动变为停闪。另外,视线的校正是设定由开关SW1处于接通时开始的。为了防止摄影者在进行视线校正的准备完成之前相机就开始校正,则视线检测回路101要进行开关SW1状态确认。如果开关SW1由快门释放钮押到接通状态,则待机直至开关SW1变成断开状态(#610)。
若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确认开关SW1是“OFF”(#610),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对LED驱动回路106发出信号,使视线校正用视标闪动(#611)。视线校正用视标通过下述校正操作导致叠光显示,摄影者使用进行调焦的测距点标志或其一部分,依次观察到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与圆点标志206闪动(图20A)。
本实施例中,从开始校正时的视标方向,相机可检测到摄影者的最有效的眼睛方向与闪动的视标的方向不一致(例如,观视相机的取景器的摄影者的眼睛为右眼时,右眼视标闪动情况),则摄影者押动兼作视标变更钮的AE锁定钮,变更闪动的视标,以决定校正的开始。
右边的视标1开始闪动(#611),若摄影者知道闪动的视标方向与摄影者的有效眼睛方向不一致,而押动兼作视标变更的AE锁定钮43。对此,如果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612),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就对LED驱动回路106发出信号,变更闪动视标的位置(#613)。
若视线校正开始的触发信号,即开关SW1不是变为接通信号,则相机待机(#614)。
另外,若右边的视标1开始闪动(#611),摄影者也知道闪动的视标方向与摄影者的有效眼睛方向一致,但没有押动兼作视标变更的AE锁定钮43(#612),则相机待机直至视线校正开始的触发信号开关SW1的接通(#614)。
另外,摄影者一边注视开始闪动的视标,一边押动快门释放钮41,使SW1接通(#614),则此时闪动的视标的方向,例如视标1的情况,为“右”边的信息就作为摄影者的有效眼睛数据储存在EEPROM的一定地址上(#615)。接着,进行视线检测(#606)。视线检测操作与图9所示流程一样。
在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左边的测距点标志200上各设置圆点标志206,205,在这二个点的位置上对校正的进行作出显示,即,在叠光用LED21照明下能作出点亮、熄灭,闪动显示。另外,测距点标志由于是表示焦点测出区域的,所以须有与该区域相当的面积的显示。
为了进行高精度的校正,必须使摄影者只能注视到一点,因为圆点标志205,206设置得比测距点标志还小,所以容易注视成一点。
视线检测回路101将从视线检测子程序得到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617)。然后,使视线检测次数n计数增加(#618)。因为摄影者的视线多少会有偏差,为了获得正确的视线校正数据,对一个点的视标进行多次视线检测,然后取平均值是有效的。本实施例中,设定对一个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为10次。若n未满10次(#619),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616)。若n满10次,则对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标志206)的视线检测结束(#619)。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结束,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使未图示的发音体发出数次电子音鸣。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1全点亮(#626)(图20B)。
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确认(#621)。若SW1是“ON”,则待机直至变为“OFF”。若SW1是“OFF”,则视标1熄灭,与此同时,左边的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开始闪动(#622)(图20C)。
视线检测回路101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623)。若SW1是“OFF”,则待机直至“ON”。若SW1是“ON”,则进行视线检测(#624)。然后,视线检测回路101将从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625)。接着,使视线检测次数n计数增加(#626)。若n不满20次(#626),则继续进行视线检测(#620),若n达到2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627)。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使图中未示的电子发音体发出数次音鸣。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ED驱动回路106使视标2全点亮(#628)(图20D)。
接着,由储存在视线检测回路101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算出视线校正数据(#629)。视线校正数据的算出方法按下述进行。
设调焦板7上的视标1、2的座标分别为(X1,0),(X2,0),注视储存在视线检测回路101中的各视标点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瞳孔孔径rp的平均值为r1,r2。
但是,(θx1,θy1),(θx2,θy2)分别为摄影者注视视标1、2时检测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r1和r2分别为摄影者注视视标1、2时测出的瞳孔孔径的平均值。而且,各数值平均值的下标1、2是表示注视视标1、2时的数据。
水平方向(X方向)视线标正数据由下式算出
Ko=±Cons+
ax=(x1-x2)/m/{θx1-θx2+Ko*(r1_r2)}
box=-ko*{(r1-r2)/2-rx}-(θ1+θ2)/2
但是,|Ko|是常数,KO采用的符号视摄影者的有效眼睛是右眼或左眼而异。
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为
Ky=0
box=-(θy1+θy2)/2
视线的校正数据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计时器置零(#630)。
另外,兼作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判定机构的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631)。
判定是用从视线检测子程序给出的眼球回转角θx,θy及瞳孔孔经rp与所算出视线的校正数据本身进行的。即,由视线检测子程序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缺乏时,则判定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也缺乏可靠性。另外,在视线检测子程序上检测出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有可靠性时,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在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内,则判定为合适,而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大大地超出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则判定数据不合适。而且,视线检测回路101不但进行判定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是否合适,而且还可判定该数据有何程度的可靠性。
可靠性的程度依存于在视线检测子程序所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相应于其程度为2比特数值储存在CPU100的EEPROM中。
若所算出视线数据被判定为不合适(#631),则LED驱动回路106停止向叠光用LED21通电,而视标熄灭(#638)。而且,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用未图示的电子发音器发出一定时间的鸣叫,警告视线校正失败。同时,向LED驱动回路105发出信号,使取景器内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的“CAL”显示闪动,发出警告(#639)(图21A,22A)。
发音器发出警告音与LCD24、42发出告警显示进行一定时间后,返回到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601),设定可再次进行视线校正的状态。
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合适(#631),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作出视线校正结束显示(#632)。LED驱动回路106对叠光用LED21通电,使视标1、2数次闪动,同时LCD驱动回路105对LCD24、42发出信号,进行一定时间的“终止-校正NO”显示(图21B22B)。
视线检测回路101设定视线检测次数n为1(#633),然后将所算出的校正数据,摄影者的眼球信息及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到现在设定的与校正数据相当的EEPROM地址上(#634)。这时进行的储存,在EEPROM上已经储存有视线校正数据的情况是进行校正数据的更新。
一连串的视线校正结束后,相机待机直至由摄影者操纵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如果摄影者转动电子度盘45,选择其它校正数码,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息输入回路,检测到校正数码的变更(#635),则返回到视线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601)。另外,摄影者转动方式度盘44,若选择其它的摄影方式,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的变更(#636),而返回到主程序(#637)。
返回到主程序时,在电子度盘45上所设定的校正数码中如果没有输入校正数据而保持原始值,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重新设定校正数码为零,强制设定成视线禁止方式。实际上,是将CPU100的EEPROM所储存的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零(视线禁止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引入摄影者有效作用的眼的信息,虽然操作是摄影者通过选择取景器内发亮的视标来进行的,但是在监控用LCD上显示出有效作用的眼的信息以对视标进行选择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为了检测摄影者的有效作用的眼的信息,对通过摄影者押动视标变换钮以选择与摄影者的有效作用眼一致的方向的视标进行检测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相机交替改变视标位置,摄影者将开始视线检测时一边的视标位置作为他的有效作用眼方向进行检测是可以的。
按上述实施例,由于使用了适当设置的视线检测装置,对于因摄影者瞳孔孔径等的个人差异和观视状态变化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校正,从而取得了带有高精度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尤其是,由于用视线检测装置给出的视线作为摄影者瞳孔孔径及视线校正数据的函数,又由于用作校正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的视线校正数据是相应于摄影者的瞳孔孔径算出的,因此能获得一种具有即使摄影者的观察状态变化也能高精度的将视线检测出来的效果的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由于在相机(光学装置)的姿势处于纵向位置状态时对视线检测机构中的视线校正数据的检测进行控制,因此可以获得具有高精度视线检测的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特别是,在不能进行有关相机姿势的视线校正数据的检测时,对此用警告机构发出警告,从而能得到可使视线的校正顺利进行的,带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
由于适当地使用了为校正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的视线校正数据,因此可获得能进行高精度视线检测的,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特别是具有对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校正的视线校正机构,以及用以储存在该视线校正数据的储存机构,该视线校正数据是由前述视线校正机构所算出的视线校正系数,及该校正系数的可靠性信息以及摄影者是否使用眼镜的眼镜信息构成的。按照视线校正系数的可靠性来判定视线信息的可靠性,从而根据视线信息可靠性对相机进行高精度控制。并由包含在视线校正数据中的摄影者的眼镜信息来选择对摄影者眼球进行照明的光源位置,即照明方向,不使眼镜上的反射光到达图象传感器上,以此获得具有良好的视线检测效果,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由于具有对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校正的视线校正机构,与对该机构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可靠性进行判定的判定机构,从而根据该数据的可靠性来判定视线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根据该视线信息及可靠性来获得具有可对光学装置进行正确控制的,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由于具有用视线校正数据对眼球的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校正的视线校正机构和储存该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对储存在该机构上的视线校正数据进行确认的确认机构,由于确认机构对储存在储存机构上的视线数据、例如根据眼镜信息而在光学装置上设定的视线校正数据的错误进行判别,并进行该视线校正数据的变更,从而获得可进行高精度的视线检测的,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由于具有用视线校正数据对眼球个人差异产生的视线检测误差进行校正的视线校正机构和对该数据进行储存的储存机构,若不将摄影者的视线修正数据储存到该机构中,就不进行利用视线信息的相机控制,从而获得带有防止相机误操作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通过检测出摄影者眼球的光轴的回转角,并从该回转角算出摄影者的视线,以设定接受摄影者眼球象的图象传感器的读出区域,对该读出区域以外的进行空读,从而可获得带有缩短视线检测时间的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
以下使用附图44-图50及表3对“校正”流程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表了示出在CPU100的EEPROM100a上所储存的校正数据的种类及初始值。实际上,CPU100的EEPROM100a上储存的是表3粗线所包围部分的数据,现在设定的校正数据码与被用于在该数据码中的多个校正数据。
另外,图45的步骤701-709与图12的步骤301-309分别对应,对其说明可供参考。
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OFF”状态确认(#710)。若SW1是“ON”,则返回到步骤(#703),从校正数据码的确认操作开始。若开关SW1是“OFF”,则进行测光回路102的输出值的读取(#711)。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将从测光值设定的亮度调制信号送到LED驱动回路106,使右边的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标志206)开始闪动(#712)(图48A)。即,根据取景器内的亮度来改变视标1闪动时的亮度。若取景器内亮度变得更亮,则使视标1的亮度变亮,形成易于看见的显示。
视线检测回路101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713)。若SW1是“OFF”,则待机直至开关接通,若开关SW1是“ON”,则与上述步骤(#711,#712)同样,从由测光回路102所得的测光值设定亮度调判信号,使视标2闪动(图48B)(#714,#715),进行在图12所示的视线检测(#716)。
图50A的右边的测距点标志204及左边的测距点标志200上如前所述具有圆点标志205,206,用该二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显示,任一个都可以受到叠光用LED照明,而作出点亮、熄灭、闪动的显示。因为测距点标志是表示焦点检测区域的,所以与该区域相应的面积显示是有必要的。
但是,为了进行高精度的校正,有必要使摄影者只注视到一点,该圆点标志205,206设置得比测距点标志小,可容易地注视成一点,视线检测回路101将从检测子程序得到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717)。
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计次数增加(#718)。因为摄影者的视线多少会有偏差,为了获取正确的视线校正数据,需要对一个点的视标进行多次视线检测,然后取其平均值。在本实施例中,对一个点的视标的视线检测次数n设定为5次。若n不满5次(#719),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716)。
如果n是5次,则对视标1(测距点标志204,圆点志206)的视线检测结束(#719)。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1的视线检测已结束,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100用电子发音器发出数次电子音鸣。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ED驱动回路使视标熄灭(#720)。
接着,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断开状志的确认(#721)。若SW1是“ON”,则待机直至其变为“OFF”。若SW1是“OFF”,则进行测光回路102转出值的读取(#722)。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 100将由测光值设定的亮度调制信号送至LED驱动回路106,使右边的视标2(测距点标志200,圆点标志205)开始闪动(#723)(图49A)。
视线检测回路101再次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进行开关SW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的确认(#724)。若SW1是“OFF”,则待机直至接通。若SW1是“ON”,则与上述步骤(#722,#723)一样,由通过测光回路102所得的测光值设定受亮度调制的信号,使视标点2点亮(图49B)(#725,#726),进行视线检测(#727)。
视线检测回路将从视线检测与程序获得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及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储存起来(#728)。然后,视线检测次数n计次增加(#729)。而且,如果视线检测次数n不满10次(#730),则视线检测继续进行(#727)。若n是10次,则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730)。
为了使摄影者知道对视标2的视线检测结束,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100使电子发音器发出数次音鸣。同时。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ED驱动回路使视标2熄灭(#731)。
然后,利用储存在视线检测回路101上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瞳孔孔径rp算出视线校正数据(#732)。视线校正数据的计算方法由下述说明。
设调焦板7上的视标1,2的座标分别为(X1,0),(X2,0),注视储存在视线检测回路101中的各视标时的眼球回转角(θx,θy)的平均值为(θx1,θy1),(θx2,θy2),瞳孔孔径平均值为r1,r2。但是,(θx1,θy1),(θx2,θy2)分别表示摄影者注视视标1时测出的眼球回转角的平均值。同样,r1,r2分别是摄影者注视视标1,2时测出的瞳孔孔径平均值。
水平方向(X方向)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是,
ax=0
bx=m(θx1-θx2)/(x=x2)
cx=0
dx=(θx1-θx2)/2
而,垂直方向(Y方向)的视线校正数据是,
by=bx
cy=0
dy=θy=(θy1+θy2)/2
视线的校正算出后,或视线检测结束后计时器置零(#733)。
另外,兼作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判定机构的视线检测回路101进行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734)。判定是用从视线检测子程序产生的眼球回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与所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本身来进行的。
即,在“视线检测”子程序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缺乏可靠性时,就判定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也没有可靠性。而,在视线检测子程序上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有可靠性时,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在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之内,则判定为合适。另外,若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大大地超出一般的个人差异范围,则判定所算出视线校正数据不合适。
而且,视线检测回路101不但是进行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是否合适的判定,而且还判定所算出的视线的校正数据有何种程度的可靠性。可见,可靠性的程度是依存于视线检测子程序上检测出来的眼球回转角及瞳孔孔径的可靠性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按照其程序以2比特数值,如后述那样储存在CPU110的EEPROM100a上。
如果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被判定为不合适(#734),则LCD驱动回路106停止向叠光用LED21通电,而将视标1,2熄灭。然后,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CPU100用电子发音器112发出一定时间的音鸣(即,发音器112发出与#720,#731时不同周期的音鸣),警告视线的校正失败。同时,向LCD驱动回路105送出信号,使取景器内LCD24及监控用LCD42上“CAL”显示闪动,发出警告(#741)(图50A)。发音器112发出警告音与LCD24,24发出警告显示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返回到校正程序的初始步骤(#701),再次设定可以进行视线校正的状态。
另外,若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合适(#734),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LCD驱动回路105,LED驱动回路106进行视线校正结束的显示(#735)。
LED驱动回路106对叠光用LED21通电,使视标1,2作数次闪动同时,LCD驱动回路105对;LCD24,42送出信号,进行一定时间的“终止-校正NO”的显示(图50B)。
视线检测回路101设定视线检测次数n为“1”(#734),然后将所算出的校正数据,摄影者的眼镜信息及所算出的视线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储存在现在设定的与校正数据码相当的EEPROM 100a的地址上(#337)。这时,在进行储存的EEPROM 100a的地址上已经储存有校正数据的情况,则进行校正数据的更新。
一连串的视线校正结束后,相机待机直至摄影者对电子度盘45或方式度盘44进行操作。如果摄影者使电子度盘45转动选择其它校正数码,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校正数码的变更(#738),而返回到视线校正程序的开始步骤(#701)。
另外,若摄影者使方式度盘44转动选择其它的摄影方式,则视线检测回路101通过信号输入回路104检测到摄影方式的变更(#739),而返回到主程序(#740)。
返回主程序时,在电子度盘45所设定的校正数码中,如果没有输入校正数据而仍然保持原始值,则视线检测回路101将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0”,强制设定成视线禁止方式。实际上,它是将储存在CPU100的EEPROM100a上现设定的校正数据码重新设定为“0”C视线禁止方式。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视线校正,在注视一个点的视标时的视线检测次数n定为10次作为例子来说明。但是,10次以上也可以。
按照本实施例,在取景器视场内的不同位置上至少具有二个可以显示出点亮(包括闪动),熄灭的各种状态的视标。在摄影者注视标时,以及采集校正数据(进行校正操作时)和校正数据采集结束时(校正操作完成时),视标分别显示出不同的显示状态(亮、灭、闪动),因此对摄影者的校正操作进行情况非常易于判定。
另外,根据从测光回路102得到的信息对视标的闪动及亮点进行亮度调制,根据取景器内的亮度,以相应亮度进行闪动或点亮,使摄影者容易掌握视标的位置。因此,不管取景器内的亮度如何,都可进行高精度的校正操作。
另外,在校正操作时(取得校正数据时),除了视标与摄影信息显示(视线输入标志78)外,还用发音器112参与校正操作(作为取得校正数据的操作)。因此,使一连串的动作过程更容易判断。
而且,在校正失败时,通过显示及发出电子音鸣进行警告,使摄影者容易得知校正失败。特别是,采用了与校正结束时的电子音鸣不同的电子音,使效果更佳。
如上所述,如果按照本实施例,在使摄影者注视视标状态,用视线校正机构采集校正数据的状态,由视线校正机构进行多次校正数据的采集结束的状态中,设置有控制标志显示机构,使视标的显示得到控制,以更换摄影者注视视标状态时的视标显示状态,在用视线校正机构采集校正数据状态时的视标显示状态,以及结束由视线校正机构多次采集校正数据时视标的显示状态。
因此,摄影者可容易地对视线校正操作的进行状况作出判定。
另外,在设置对取景器视场内的有效区域的亮度进行测量的测光机构同时,还在显示控制机构内设置可根据从前述的测光机构获得的信息,使点亮时的视标亮度改变的亮度改变机构,从而使点亮时的视标亮度随着取景器的视场内的有效区域亮度而变化。
因此,取景器内的视标位置经常处于易看到的状态。
另外,在视线校正机构的一连串操作过程中,因为在取景器视场内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上设置视标的第一显示机构,以及在取景器视场外的显示摄影信息的显示部分的第二显示构构,以及在外部发音机构分别进行适当驱动的驱动机构,所以通过上述的视标、摄影信息部分和发音机构的发音,进行一连串前述视线校正机构的操作。
因此,摄影者就可以容易地对视线校正动作的一连串进行情况进行判定。
而且,在通过视线校正机构获得校正数据时和没有获得校正数据时在第二显示机构的摄影信息的显示部分形成不同显示的同时,设置使发音机构发出不同频率声音的驱动机构,在由视线校正机构获取校正数据的情况,即视线校正操作成功时的前述摄影信息显示部分上的显示状态和发音机构的发音周期,与没能获取校正数据时,即视线校正操作失败时的前述摄影信息显示部分的显示状态和发音机构的发音周期不同。
因此,本实施例能通过显示,容易地得知视线校正动作的成功与失败的判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由操作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产生的视线信息使至少一种功能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对利用所说视线信息控制所说装置以完成所说功能的使用视线信息方式与不使用所说视线信息控制所说装置以完成所说功能的视线信息禁止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以及选择使用视线信息方式与禁止方式之一的选择机构。
2、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是照相机。
3、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摄影者观察景物的取景器。
4、按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取景器是用于摄影者单眼观视的。
5、按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利用取景器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分别进行焦点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说的功能是对多个测距点之一进行选择的功能。
6、按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取景器视场内的有效区域分成多个小区域,并对每个小区域的亮度进行测量的测光机构,所说功能是同时进行多个小区域的选择,并对多个小区域上进行预定的加权操作。
7、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检测摄影者的视线方向,输出视线信息的检测机构;
在视线方式时,利用所说视线信息控制所说装置的控制机构;
在设定所说视线方式时,具有将视线方式的标志显示出来与控制机构以电连接的显示机构。
8、按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是字母、标记、符号等组合起来的。
9、按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摄影者观察外界景物的观察机构,和为了在该机构的观察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中每一个上进行焦点检测的,与所说控制机构电连接的焦点检测机构,以及根据所说视线信息所选择的测距点显示在观察视场内的第二显示机构。
10、按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置是照相机。
1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为了检测人眼的视线方向以形成视线信息的检测机构;
与所说检测机构电连接的,以输出有关人眼的个人差异校正数据的机构;
储存多个校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
根据所说视线信息与校正数据控制所说装置的控制机构。
12、按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说的校正数据进行选择,以及是否对禁正所说检测机构的操作进行选择的选择机构。
13、按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说控制机构的控制方式进行选择的方式选择机构,该机构在设定了视线校正设定方式时,由所说选择机构进行选择。
14、按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说选择机构对被储存的校正数据之一进行选择时,对该数据进行识别的显示机构。
15、按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显示机构对储存在储存机构的初始值的未输入状态进行显示,以及对表示校正数据已输入状进行显示。
16、按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显示机构使用数值可变的显示部件,将所说装置的功能显示出来。
17、按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的功能是摄影。
18、按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是照相机,所说选择机构具有进行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摄影信息选择的操作部件。
1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检测人眼睛视线方向,形成视线信息的检测机构;
用于形成有关人眼个人差异校正数据的,与所说检测机构电视接的校正数据形成机构;
使在视场内不同位置上出现的校正数据采集用的视标可亮可灭的,且与所说修正数据形成机构电视接的视标机构;以及
根据所说视线信息与所说校正数据来控制所说装置的控制机构。
20、按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观察景物的观察机构;
对所说观察机构的观察视场内的多个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机构;
所说视标配置在显示所说测距点的至少二个测距框近旁,使视标与测距框两者点亮或熄灭。
21、按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视标显示机构对正在采集校正数据的状态与已经采集完了的状态的视标显示状态不同。
22、按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是摄影装置,在采集校正数据时,与所说的摄影装置的快门释放钮连动的开关是处于接通“ON”状态以外进行校正数据采集的。
23、按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观察景物的观察视场相邻信息显示部分的观察机构,用所说视标与所说信息显示部分的显示来导引为获取校正数据的一连串操作。
24、按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说信息显示部分,对校正数据的一连串操作的结束进行显示。
25、按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得的校正数据不合适,则使用所说信息显示部分进行警告显示。
26、按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校正数据时,使所说信息示部分显示消失。
27、根据检测视线方向的视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视线检测机构,通过观察者眼睛的瞳孔孔径与视线校正数据的函数关系来算出视线方向。
28、按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视线检测机构具有对人眼个人差异所产生的视线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根据摄影者的瞳孔孔径算出视线校正数据的视线校正机构。
29、具有检测眼睛回转角的视线检测部分,和由该检测部分的输出来进行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检测光学装置姿势的姿势检测机构;
从眼的回转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对有关眼睛的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进行检测的机构;
根据所说姿势检测机构的输出对所说校正数据检测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30、按权利要求2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控制机构,在所说姿势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说装置的姿势为非基准状态时,禁止校正数据检测机构的检测操作。
31、按权利要求2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说装置的姿势处于非基准状态,并为所说姿势检测机构检测出来时,告警的警告机构。
32、按权利要求30或3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为照相机,非基准状态为纵向位置。
33、由检测出观察者眼的回转角而形成视线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由眼睛回转的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用的,检测有关人眼的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机构和储存校正数据的储存机构,
校正数据包含由所说检测机构算出的所说校正数据的视线校正系数,视线校正系数的可靠性信息,以及观察者是否带眼镜的信息中至少之一。
34、按权利要求3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有可以改变观察者眼睛的照明状态的照明机构,当所说校正数据带有眼镜的信息时,所说照明机构将改变裸眼时的照明状态。
35、按权利要求3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照明状态的变更是照明光照射方向的变更。
36、由检测出观察者眼睛回转角而形成视线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有关眼睛的回转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检测有关人眼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的机构;以及判定校正数据可靠性的判定机构。
37、通过检测出观察者眼睛的回转角而形成视线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有关眼睛回转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检测有关人眼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的检测机构;和
储存所说校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
对储存在储存机构的校正数据的合适程度进行判定,在判定结果为缺乏合适性时,变更为其它校正数据的机构。
38、按权利要求3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校正数据包含是否带着眼镜的信息。
39、具有检测观察者眼睛回转角的检测机构的多种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有关眼睛回转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检测有关人眼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储存所说校正数据的储存机构;以及
相应于储存在在储存机构中的校正数据的种类,实现预定的某一功能的控制机构。
40、按权利要求2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储存机构上没有储存数据时,所说控制机构停止控制。
41、检测观察者眼睛回转角以及形成视线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由观察者眼睛来的光束成象的光学机构;
接受所说光学装置光束的图象传感器;
指定所说图象传感器的读出范围,和进行读出的控制机构。
42、按权利要求4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控制机构在一定条件下,对所说图象传感器的有效范围进行全部读出。
43、具有检测观察者眼睛回转角的检测机构的多种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有关眼睛回转信息来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检测有关人眼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在设定校正方式后,用所说校正数据校正眼睛回转检测机构的输出信息,求出视线方向的机构;
在设定校正方式后,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机构;
根据所说计时机构的输出,控制所说装置某一功能的控制机构。
44、按权利要求4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所说功能的显示机构。
45、按权利要求4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操作信号的操作部件,用操作信号控制校正方式。
46、具有对摄影者眼睛回转角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以预定功能工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有关眼睛的回转信息求取视线信息时使用的,检测有关人眼个人差异的校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在设定了校正方式之后,用所说校正数据校正所说眼睛回转检测机构的输出信息,求取视线方向的机构;
在设定了校正方式之后,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机构;以及
基于所说计时机构的输出,使求取所说视线方向的机构的校正方式结束的控制机构。
47、按权利要求4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操作信号的操作机构,基于操作信号,使所说计时机构置“0”。
48、按权利要求4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就是照相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有视线检测装置的光学装置,尤其是利用对摄影者的眼球照明时所得的反射象以形成由摄影系统产生的被摄象的成象于调焦面上的取景系统,摄影者观察注视点方向的视轴,和带有视线检测机构产生的视线信息进行光学装置的控制以限制视线摄影方式,在摄影者变更时能适当选择不用视线信息控制的视线禁止摄影方式,得到根据摄影者意图的图象的,带有视线检测机构的光学装置。
文档编号G03B17/18GK1084728SQ9310840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日
发明者山田晃, 永田桂次, 入江良昭, 长野明彦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