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33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CHARGE COUPLESDEVICE,简称CCD)。
CCD的原理及动作是经由一摄取影像的镜头,将光学影像以光学方式摄取后,进入电子装置将它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将此信号输入电脑中的影像卡中,而在电脑显示器上产生影像。若将此信号进一步经过压缩,由电话传至对方的电脑,则可于对方的电脑显示器中显像,即为前述的影像电话,影像会议等。
而现有摄取影像的CCD摄影装置,由于使用万向接头的方式,因此,体积甚为庞大,携带不易,且难以供使用在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在使用状态时,笔记本型电脑其显示幕为掀开的,因此,众而周知CCD摄影装置难以在适当位置摄取影像,进而影响影像捕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CCD摄影装置,无法理想使用于笔记本型电脑的缺点,和为了减小摄影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CCD摄影装置包括一摄影镜头,其前端有捕捉影像的镜头;并有输出线路,侧向则有一转向元件;一调整块,其一侧与前述转向元件连接,另一侧也有另一转向元件;一电路盒体,其内有电路板供前述的摄影镜头的输出电路连接,且有供外接的端子;并经由调整块的转向元件与调整块连接;摄影镜头与调整块间的转向元件以及调整块与电路盒体的转向元件可互作角度调整,摄影镜头相对于电路盒体可作上下与左右的方向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盒体的侧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笔记本型电脑的立体示意图。
图号说明摄影镜头1 调整块2 电路盒体3镜头转轴11调整转轴 21钩板31板槽32钩肋 311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摄影装置由一摄影镜头1,一调整块2及一电路盒体3所组成。
其中,摄影镜头1的前端具有捕捉影像的镜头,且该镜头后方有线路连接于电路盒体3内的电路。而摄影镜头的侧方,则有一镜头转轴11供与后叙的调整块2连接,其与调整块2间,呈可转动状态;且前述的线路,也经由此转轴内部而延伸至调整块2,进而延伸至电路盒体3内。
调整块2为中空盒体,其一侧经由前述的镜头转轴11与摄影镜头1连接,而下方也即底部则具一调整转轴21连接于电路盒体3,且线路穿越该调整转轴21内部,所以,调整块2与电路盒体3间,可呈方向调整状态。
电路盒体3为一盒体,借助前述的调整转轴21与调整块2连接,内部则有电路板,且经由端子可供接往影像卡输入端的线路插接,以及可供接往电脑的键盘或其他电源接头的线路插接(此为已知技术)。此外,如图2所示,该电路盒体3的内部,凹设一可供一钩板31容置及滑动的板槽,而该钩板3 1前端则垂直延伸一钩肋311,且该钩板31的后端可加通常的弹性元件或支撑元件等,使钩板31可于板槽32内滑动定位及盖合于电路盒体3上。
请再参阅图示,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可借助由钩板31钩合于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上缘,且经由调整块2与电路盒体3及摄影镜头1间可作左右及上下的调整,以使摄影镜头1有最佳的影像捕捉,且也可利用如吸盘、粘扣带等连接于本装置,进而与电脑的显示器呈定位连接,也可达到调整镜头方向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除可解决目前CCD摄影装置无法理想使用于笔本型电脑的缺失,并且进而将此摄影装置体积缩小,以增进携带上的机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摄影镜头,其前端有捕捉影像的镜头;并有输出线路,侧向则有一转向元件;一调整块,其一侧与前述转向元件连接,另一侧也有另一转向元件;一电路盒体,其内有电路板供前述的摄影镜头的输出电路连接,且有供外接的端子;并经由调整块的转向元件与调整块连接;摄影镜头与调整块间的转向元件以及调整块与电路盒体的转向元件可互作角度调整,而使摄影镜头相对于电路盒体可作上下与左右的方向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盒体前端可凹设一板槽,且可嵌置一钩板,该钩板前端有往下垂直延伸的钩肋,且钩板可于板槽中滑动定位或盖合于板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元件可以是铰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元件可以是转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可供电路穿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荷耦合器件摄影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减小摄影装置体积,便于携带和用于笔记本型电脑。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摄影镜头,其前端具有捕捉影像的镜头;并有线路输出,侧向则有一转向元件;一调整块,其一侧与前述转向元件连接,反方向也有另一转向元件;一电路盒体,其内具电路板供前述的摄影镜头的输出电路连接,并且有供外接的端子;并经由调整块的转向元件与调整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构造合理体积小,而且便于携带与操作。
文档编号G03B5/00GK2277529SQ9624422
公开日1998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9日
发明者马希光 申请人:马希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