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26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象装置,例如应用电摄影方法的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成象故障,例如在转印操作过程中由于定影单元的加压辊的变形而引起的、被称为“模糊”的成象缺陷紊乱。
迄今为止,部分成象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具有如下结构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象借助于一个被安装的与感光鼓接触并且加有一个偏压的转印辊被转印到一个转印件(例如转印纸)的表面上。此外,被转印到所述的转印件上的调色剂图象在定影单元中利用加热和加压的办法被定影,结果形成了图象。为以上所述的成象装置提供的定影单元具有如下结构包括热源的金属定影辊和表面涂有弹性层的加压辊彼此相互接触。此外,使其上业已转印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件通过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接触部分,结果,利用加热和加压将调色剂图象固定到转移器件的表面上。
由于上述成象装置的定影单元具有定影辊和加压辊总是彼此相互接触的结构,所以与定影辊接触的加压辊的弹性层部分在所述的成象装置的操作过程被中断的时候出现不希望有的变形。如果定影单元的加压辊的弹性层部分出现了变形,当其上业已转印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件在下一次成象过程进行时被定影时就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在该转印件引导端附近的一部分已被引入加压辊的变形部分时,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加压辊外部尺寸的变化使转印件的移动速度改变(振动),于是转印件在它被保持在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状态下移动。结果,如图15和16所示,出现了从感光鼓被转移到转印件上的调色剂图象产生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的问题。
为了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引起的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业已在感光鼓的转印部分和定影单元之间加大了转印件环形部分的量。因此,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转印件移动速度的变化就对感光鼓的转印部分施加影响。
然而,上述常规技术有以下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以上常规的成象装置安装有包括热源的带有金属定影辊的定影单元和具有涂有弹生层的加压辊。为了改进具体说就是小尺寸装置的定影性能,该装置的一部分包括形成加压辊的弹性层的厚弹性器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加压辊的变形量太大,变形不能令人满意的复原,并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引起的问题。
近年来,一直需要通过减少从感光鼓的转移部分到定影单元的距离减少成象装置的尺寸,也就是说,一直使用短的输纸路径。于是试图减少空隙。因此,不可能在光鼓的转印部分和定影单元之间加大转印件的环形部分的量。更糟的是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转印件的振动会很容易地传播到所述的转印部分。因此,很容易产生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的问题。
在使用安装的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且加有偏压的转印辊代替电晕型单元以便防止转印装置产生臭氧或类似物时,通常采用滑动传送以便防止出现被称为“空字符”的图象缺陷。因此,出现了以下问题,即在感光鼓的转印位置移动转印件的力很弱,容易施加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转印件振动的影响,以及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容易出现的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
被称为“空字符”的图象缺陷出现在使用安装的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且加有偏压的被用做转印装置的转印辊101的时候。在宽度有些大的调色剂图象102沿图13所示的感光鼓100的轴向被转印到一个转印件103上时,如图14所示,与感光鼓100的表面接触的转印辊101变形。因此,调色剂图象中心部分的压力变弱,使得出现了调色剂图象102的中心部分未被转移和产生不希望有的空白部分。
为了防止出现被称为“空字符”的图象缺陷,安装有转印辊的成象装置常常使用滑动转印器,所述的滑动转印器被用于在该转印件在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滑动的同时进行转印。由于转印纸处于相对于感光鼓和转印辊两者的滑动状态,所以转印纸就不能稳定的移动。因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由于加压辊的变形容易出现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
近来,一些成象装置业已被数字化,以便改进图象质量和能够完成各种不同的图象处理过程。因此,这些装置的一部分是通过将点图象曝光并将其显影的方式形成图象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达到极限状态而出现了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
近来研制的一些成象装置具有很高的处理速度,以便满足提高速度的要求。由于处理速度被提高,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转印件的振动被加强了。因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由于加压辊的变形容易出现被称为“模糊”的图象紊乱。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如在尚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昭62-47669中公开的那样设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被设计得在感光鼓的转印位置和定影单元之间的一个位置为转印件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形部分,以便防止容易传递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产生的振动。
然而,上述方法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试图在感光鼓的转印位置和定影单元之间的一个位置为转印件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形部分所做的的努力使得其中业已转印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件由于成象装置的尺寸已被减小容易与相邻的器件接触。因此,为了实际应用上述方法消除被称为“污点”的图象缺陷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应用如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昭62-4716中公开的那样设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在复制循环完成时暂时不向定影辊和加压辊上施加压力,结果可以防止加压辊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增加用于暂时停止向定影辊和加压辊上施加压力的结构。因此,就加大了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更糟的是用于暂时停止向定影辊和加压辊上施加压力的过程必须在复印循环已完成时进行。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即由于必须进行用于向定影辊和加压辊施加压力的过程和暂时停止施加压力的过程,所以产量降低,并且可靠性也不能令人满意。
可以应用如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平7-334027中公开的那样设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构成使得在该成象过程开始前压力辊进行空转。在上述情况中,成象操作不能迅速开始。为了使加压辊的变形复原,必须使加压辊旋转几分钟。也就是说,出现了一个需要长时间等待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所述的那些常规技术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装置,所述的成象装置可以防止产生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减少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保持产量和可靠性、消除必须等待成象操作开始和有效地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象装置,该成象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使具有热源的定影器件和具有弹性层的加压器件相互接触完成定影过程的定影单元,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
虽然在例子中说的是定影器件是包括热源的金属定影辊,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结构。可以使用通过给金属的圆筒形器件的表面涂敷弹性层的方式形成的器件。例如被制成通过给一个金属芯涂敷弹性层的方式所得到的结构的加压器件可以是一个具有带涂层表面的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和就在以前的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在允许成象装置成象在成象操作被中断的状态下保持长时间时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确定了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使模式由维修人员调试该装置或检修故障所采用的专用模式恢复或将节能模式确定为允许成象装置作长时间停滞的状态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转印件的引导端紧接在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通过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之后被引入定影器件和加压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之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仅对连续的成象操作之中的第一张加以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象装置,该成象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使具有热源的定影器件和具有弹性层的加压器件相互接触完成定影过程的定影单元,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被制动,结果使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离开同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和相对于它停止的位置附近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和就在以前的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在允许成象装置成象在成象操作被中断的状态下保持长时间时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当成象装置被允许保持长时间的状态被确定后,该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该模式从专用模式或节能模式返回的状态就被确定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紧接在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通过与定影器件接触的一部分之后加压器件立即被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之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在其中,用于控制操作的控制装置根据主马达的编码脉冲数进行控制。
图1A和1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主体部分的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控制操作的定时图。
图8是显示实验结果的曲线。
图9是显示加压辊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和转印纸的引导端之间的位置项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的控制操作的定时图。
图12是显示实验结果的曲线。
图13是显示常规成象装置所遇到的图象缺陷的图。
图14是显示常规成象装置所遇到的图象缺陷的图。
图15是显示常规成象装置所遇到的图象缺陷的测试图表。
图16是显示常规成象装置所遇到的图象缺陷的放大视图。以下将参照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一个成象单元的成象装置的实施例,该成象装置还具有一种可作为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的功能。
参照图4,参考数字1表示成象装置的主体。成象装置2用于对由用于读出原象和由个人电脑或类似设备提供的信息的图象读出单元(未示出)读出的图象信息进行预定的图象处理,它被设置在该成象装置的主体1的上部。此外,ROS(Raster Output Scanner—光栅输出扫描器)3被设置在上述部分中。ROS 3根据图象信息使图象对激光束LB曝光。
如图4所述,ROS 3中的半导体激光单元根据图象信息的梯度数据发射激光束LB。由半导体激光单元发射的激光束LB被一个旋转多边形反光镜4极化和扫描,并用于扫描和使感光鼓7的表面通过反光镜5和6对激光束LB曝光。
被ROS 3扫描和对激光束LB曝光的感光鼓7是用由有机光导材料构成的光敏材料制成的。感光鼓7按预定的速度沿箭头指示的方向由驱动装置(未示出)转动。如图4所述,感光鼓7的表面预先由充电辊8充至预定的电位。而后,感光鼓7的表面被扫描和对激光束LB曝光,结果在上述表面上形成了静电潜象。静电潜象用显影单元9的显影辊显影结果形成了调色剂图象。
形成在感光鼓7表面上的调色剂图象由被设置得与感光鼓7的表面接触的转印辊11转移到转印纸12的表面上。而后,其上已转移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2由一个包括一个针电极的分离充电器13去静电,以便使转印纸12与感光鼓7分离。包括一个针电极的分离充电器13加有直流电压。如图4所示,转印纸12由输送辊17从被设置在该成象装置的主体下部的一系列纸盒14、15和16之中任意一个输送。被送出的转印纸12由传送辊18和阻尼辊19移送至感光鼓7的表面上。
其上业已转印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2如上所述那样用包括一个针电极的分离充电器13去静电,结果使得转印纸与感光鼓7的表面分离。而后,转印纸12被移至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定影单元20,以使调色剂图象在定影单元20中通过加热和加压被固定到转印纸12的表面。然后,利用放电辊21使转印纸12向纸放电盘22的上表面放电。这样,就完成了形成图象的过程。
利用具有清洁器刮板或刷的清洁单元23清理处于转移调色剂图象的过程业已完成状态的感光鼓7的表面,以便除去残存的调色剂和纸张灰尘。就这样进行下一次成象过程的准备。
试图利用将感光鼓7、显影单元9、清洁单元23以及设置得邻近感光鼓7的其他部分整体构成CRU 24的结构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成象装置进行简单的养护等等。使CRU 24是相对于成象装置的主体1可整体分离的。
图2是显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中的转印纸的传送系统的结构的图。
在该成象装置中,如图2所示,由输送辊17从系列纸盒14和15中任一个送出的转印纸12通过阻尼辊19被移送至感光鼓7和转印辊11相互接触的转印位置。而后,调色剂图象由感光鼓7的表面被转印到转印纸12上,然后,转印纸12由纸导向器25和26引导出来,转印纸12被移送至定影单元20。被转印到转印纸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象在定影单元20中通过加热和加压被固定到转印纸的表面上。而后,通常利用放电辊21使转印纸12向纸放电盘22的上表面放电。
当在转印纸12的两侧形成图象时,不利用放电辊21使已由定影单元20定影的转印纸12向纸放电盘22的上表面放电。在上述情况下,在转印纸12的尾随端被放电辊21夹持的状态下,放电辊21的转动暂时被中断。而后,放电辊21反转,使得其两侧之一业已固定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2通过纸反向通道27再次被移送至转印位置。这样,调色剂图象就被转印并固定到转印纸12的相反的一侧,然后,利用放电辊21使转印纸12向纸放电盘22的上表面放电。
图3示出了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的另一种特殊的结构。
参照该图,定影单元20具有以下一种结构,即使包括热源的金属定影辊28和表面涂有弹性层的加压辊29彼此相互接触的结构。其上业已转移有调色剂图象并且用做转印件的转印纸12被允许通过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之间的接触部分。这样,调色剂图象利用加热和加压的方式被固定到转印纸12的表面上。
定影辊28被制成具有薄壁的圆筒形,它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或不锈钢制成。定影辊28包括两个用做热源并且设定为不同功率的卤素灯30和31。如果必要,就在定影辊28的表面上设置用特氟龙(TEFLON)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涂层。加压辊29具有这样的一种结构,即用铝或不锈钢制成的金属芯32涂有用泡沫海绵橡胶,例如硅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制成的厚弹性层33。如果必要,厚弹性层33的表面上用PFA管34。
定影单元20具有这样的一种结构,即使每一种都具有上述结构的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预定的压力下相互接触。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定影辊28的表面用卤素灯30和31加热到预定的高度的状态下转动。其上业已转移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2被允许通过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之间的接触部分,结果调色剂图象利用加热和加压的方式被固定到转印纸12的表面上。
如图1B所示,由于定影辊20具有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预定的压力下相互接触的结构,所以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的转动在金属定影辊28与加压辊29的弹性层33接触的状态下被中断。因此,加压辊29的弹性层33由于定影辊28受压而变形。
因此,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控制是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使得加压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移器件的引导端相互不重合,如图1A所示那样。
图5是显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中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参照图5,参考数字40表示一个CPU。CPU40根据储存在ROM(未示出)中的程序或储存在RAM中的数据控制成象操作。参考数字41表示用于转动感光鼓7和定影单元20的主马达41。参考数字42表示用于根据CPU40发出的指令使主马达转动的主马达转动电路。参考数字43表示连接到主马达转动轴上并且被设置用于检测主马达的转动状态的主马达编码器。参考数字44表示用于启动或关闭输送辊17的操作的转印纸输送离合器。
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能够防止出现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和加大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保持产量和可靠性、消除必须等待成象操作开始和有效地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也就是说,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如图6所示那样被设置得在使用者设定了条件(转印纸的尺寸和放大倍数)并按下复制钮开始打印时,CPU 40确定成象装置的状态是否是在打印准备状态(步骤1)。而后,等待打印准备状态。在CPU 40业已确定打印准备状态业已完成(步骤1)时,CPU 40开始通过主马达转动电路42使主马达41转动。此外,CPU 40开始计由主马达41的编码器43传送的脉冲数(步骤2)。
具体讲,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被设置得在打印准备状态业已实现时,CPU 40如图7所示那样接入一个用于开关主马达的信号。这样,CPU 40通过主马达转动电路42开始使主马达41转动。这样,与主马达41的旋转轴连接的编码器43在主马达转动时顺序地开始发送脉冲信号。而后,CPU 40开始对由主马达41的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进行计数。
在与主马达41开始转动的同时将计数重新设定为零之后对由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进行计数。在脉冲计数达到预定值CMAX时,计数值重新被设定为零。确定由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的计数CMAX与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一次转动一致。
该成象装置具有这样一种安排,即确定成象过程和类似事项的准备是否业已完成,因而是否允许开始输送转印纸12(步骤3)。等待完成开始输送转印纸12的状态。当在业已允许输送转印纸12后脉冲计数达到预定值C1时,CPU 40接通用于开或关转印纸输送离合器44的信号,以便开始输送转印纸12,如图7所示那样。
由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的计数值C1被确定是一个用于将转印纸12的引导端引入从开始输送转印纸12起点算起的加压辊29旋转的下游方向离开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一个预定的角度B2°的值,如图1A所示的那样。应注意预定的角度B2°被设定得B2°=C1÷CMAX×360°。也就是说,转印纸12的输送是在脉冲计数值为C1时开始的。达到计数值为C1的时刻早于达到脉冲计数值为C2的时刻,时刻C2是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到达在加压辊29转动的下游方向离开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离开一个预定的角度的位置的时刻。达到计数值为C1的时刻比达到脉冲计数值为C2的时刻早时间t1,时间t1是转印纸12的引导端从转印纸12的输送起点到达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之间的接触部分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转印纸12是在由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计数为预定值C1时开始,那么如图1A所示那样,转印纸12的引导端被引导至在加压辊29转动的下游方向偏离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预定角度B2°的接触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具有以下这样相当简单的结构,即控制是按照这样一种使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附近的部分与转印纸12的引导端12a彼此不重合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可以减小加大转印纸12在感光鼓7的转印位置和定影单元20之间的一个位置上的环形部分的量的必要性。因此,可以防止产生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此外,也不需要用于中止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之间的接触的结构。因此可以减小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由于只需要将输送转印纸12的时刻简单地设定为预定的时刻,所以不需要复杂的控制。因此,可以保持产量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消除等待成象过程开始的必要性。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加压辊29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为了确保以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成象装置的效果,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使用的是如图3所示的结构的成象装置,并且如图9所示那样改变关于定影单元20的变形部分29a和转印纸12的引导端12a之间的那些位置的关系L。这样来评价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度。
图8示出上述实验的结果。应注意,图8所示的实线表示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度的最大值,而虚线则表示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度的平均值。参见图8,横坐标的零点代表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和转印纸12的引导端相互重合的状态。
如从图8中所能理解的那样,紧接在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和转印纸12的引导端相互重合的位置后面的位置是这样一个位置,即在该位置上,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度被置于最坏的条件下。在与从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到转印纸12的引导端的距离成正比时,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度得到改善。刚好在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和转印纸12的引导端12a相互重合的位置之前的位置是可以获得最令人满意的结果的位置。(第二实施例)图10和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器件被赋予相同的编号。第二个实施例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使加压辊的变形部分离开前述的接触和停止位置附近的一个位置,然后停止。
也就是说,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如以上所述那样定影单元20的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一个预定的压力下彼此相互接触。因此,成象过程业已完成时,如图1B所示的那样,在金属定影辊28与加压辊29的弹性层33接触的状态下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的转动被中断。由于加压辊29受到定影辊28的挤压,所以加压辊29的弹性层33变形,如图1B所示的那样。
在图1B所示的变形状态下,加压辊29停止转动,然后完成顺序的成象操作并且再一次停止转动。此时,作为实验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有关作为在先的停止位置和由于此时的停止转动而出现的变形位置之间的一些位置的关系影响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状态。
图12示出了一些实验的结果,以便证实根据发生先前的变形的位置和由于下一次的操作而产生的变形位置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出现状态的变化。
如从这些实验的结果所能理解到的那样,如果在与先前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相同的位置停止转动,那么出现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状态就可以变得相当令人满意。然而,在业已发生先前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附近的位置的上游和下游部分导致出现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状态变得不能相当令人满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如果转动在加压辊29业已变形的位置附近的一个位置停止的话,加压辊29的表面上的弹性层33的变形由于停在稍离开变形位置29a的一个位置的定影辊28的压力而被加大。
在图12上所示的并且被加到定影辊28上的小黑点指示出在本次成象操作开始前的停止位置。被加到加压辊29上的小白点指示出在前一个成象操作开始前的停止位置。因此,在定影辊28的黑点处和加压辊29的白点处彼此重合的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之间目前的接触位置指示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加压辊29在前一次操作过程中业已变形的加压辊29的那一部分再一次被加到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上。加压辊29的其他的白点指示出在前一次的成象操作中已变形的部分在离开与定影辊28接触点的一个位置处停止的状态。应注意用图12所示的那些小黑点表示的数据指示出三个转印件的六个位置的平均值。而符号X表示在三个转印件的六个位置测得的模糊等级的最差等级。
第二个实施例的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停止转动,使得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离开与定影辊28接触部分附近的位置。
如上所述,具有上述结构并且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可以防止出现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减少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保持产量和可靠性,以及消除等待成象操作开始的必要性。此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也就是说,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如图10所述那样被设置得在使用者设定成象条件(包括转印纸的尺寸和放大倍数)并且按下复制按钮发出指令进行打印时,CPU 40确定成象装置的状态是否处在打印准备状态(步骤1)。然后等待打印准备状态。在CPU 40确定打印准备状态业已实现(步骤1),CPU 40开始通过主马达转动电路42使主马达41转动。此外,CPU 40开始对从主马达41的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进行计数(步骤2)。
具体讲,具有上述结构的成象装置被设置得在打印准备状态业已实现时,CPU 40如图11所述的那样接通一个用于开或关主马达的信号。这样,CPU 40开始通过主马达转动电路42使主马达41转动。这样,与主马达41的转动轴相连接的编码器43在主马达转动时顺序的发出发送脉冲。而后,CPU 40开始对从主马达41的编码器43发送出的脉冲进行计数。
在与主马达41开始转动的同时业已将计数值复位为零之后对由编码器43发送的脉冲进行计数。在所计的脉冲数达到预定值CMAX时,使计数值复位为零。确定由编码器43发送的脉冲的计数值CMAX对应于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一次转动。
如图10所示那样,成象装置顺序地完成通常的成象操作(步骤3)。然后,将其上业已形成了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2被送出至纸盘22的上表面。
而后,CPU 40确定顺序的成象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主马达41的转动是否可以停止(步骤4)。然后,等待主马达41的转动可以停止的状态。如果主马达41的转动可以停止的状态已实现,那么如图11所示那样,CPU 40就在主马达41的转动可以停止的状态业已实现之后脉冲计数值业已变为预定值C3的那一时刻切断用于开关主马达41的信号。这样,CPU 40就使主马达41停止转动。
确定由编码器43发送的脉冲的计数值C3为这样一个值,利用这样的值使得定影单元20和定影辊28之间接触点被置于在主马达41停止转动后在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下游离开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一个预定的角度B4°的位置。也就是说,主马达41是在达到脉冲计数值C3的时刻停止。达到计数值C3的时刻早于脉冲计数值C4,该计数值是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到达在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上游离开与定影辊28的接触部分一个预定的角度B2的位置的时刻。达到计数值C3的时刻比达到计数值C4的时刻早时间T2,该时间是定影单元20的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从主马达41停止的时刻起到实际停止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当主马达41在由编码器43发送的脉冲计数值为预定值C3时,如图11所示那样加压辊29的接触部分停止在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下游离开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一个预定的角度B4°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具有相当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停止在离开接触和停止位置附近的那部分的一个位置。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其他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前面那个实施例的那些结构和操作。因此,从说明中删去了类似的部分。
进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操作,以便防止由于形成在加压辊29的表面上的弹性层33因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接触状态下停止而产生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因此,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基本上是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
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可以是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或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完成前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在上述这些情况下,还可以避开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完成前由于与定影辊28的接触而出现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防止由于加压辊29的变形而出现的产生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问题。
无论何时,只要进行成象操作,基本上都要进行上述控制。如果从完成前一次成象操作到开始下一次成象操作花费的时间很短,加压辊29的变形的影响就不容易持续下去。因此,可以在不进行上述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成象操作。
因此,在成象装置被允许在成象操作被中断的状态下长时间停滞时,当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时,本发明具有明显的作用。可以测量成象操作所使用的时间,以便于只有在中断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进行上述控制。
可以形成这种结构,使得可以确定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使模式由维修人员调试该装置或检修故障所采用的专用模式恢复或将节能模式确定为允许成象装置作长时间停滞状态的状态。
可以进行控制,使得转印件的引导端紧接在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通过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之后被引导至定影器件和加压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
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得只控制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使得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那一部分与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如果成象操作连续进行第二和第三张,那么加压辊29的变形就得到恢复。因此,仅须按照以下方式控制过分受到加压辊29的变形的影响的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使得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那一部分与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当然,控制并不限于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仅仅受加压辊29的变形影响、导致出现图象缺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张需要上述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防止出现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减小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保持产量和可靠性、消除等待成象过程开始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的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现象。
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下游离开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一个预定的角度B4°的位置。也就是说,主马达41是在达到脉冲计数值C3的时刻停止。达到计数值C3的时刻早于脉冲计数值C4,该计数值是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到达在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上游离开与定影辊28的接触部分一个预定的角度B2的位置的时刻。达到计数值C3的时刻比达到计数值C4的时刻早时间T2,该时间是定影单元20的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从主马达41停止的时刻起到实际停止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当主马达41在由编码器43发送的脉冲计数值为预定值C3时,如图11所示那样加压辊29的接触部分停止在加压辊29转动方向的下游离开定影单元20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一个预定的角度B4°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具有相当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停止在离开接触和停止位置附近的那部分的一个位置。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
其他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前面那个实施例的那些结构和操作。因此,从说明中删去了类似的部分。
进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操作,以便防止由于形成在加压辊29的表面上的弹性层33因定影辊28和加压辊29在接触状态下停止而产生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因此,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基本上是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
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加压辊29的变形部分29a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可以是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或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完成前与定影辊28接触的部分。在上述这些情况下,还可以避开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完成前由于与定影辊28的接触而出现的加压辊29的变形位置29a。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防止由于加压辊29的变形而出现的产生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的问题。
无论何时,只要进行成象操作,基本上都要进行上述控制。如果从完成前一次成象操作到开始下一次成象操作花费的时间很短,加压辊29的变形的影响就不容易持续下去。因此,可以在不进行上述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成象操作。
因此,在成象装置被允许在成象操作被中断的状态下长时间停滞时,当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时,本发明具有明显的作用。可以测量成象操作所使用的时间,以便于只有在中断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进行上述控制。
可以形成这种结构,使得可以确定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使模式由维修人员调试该装置或检修故障所采用的专用模式恢复或将节能模式确定为允许成象装置作长时间停滞状态的状态。
可以进行控制,使得转印件的引导端紧接在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通过与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之后被引导至定影器件和加压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
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得只控制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使得加压器件的变形音分附近的那一部分与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倾斜。如果成象操作连续进行第二和第三张,那么加压辊29的变形就得到恢复。因此,仅须按照以下方式控制过分受到加压辊29的变形的影响的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使得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那一部分与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倾斜。当然,控制并不限于顺序的成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张。仅仅受加压辊29的变形影响、导致出现图象缺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张需要上述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防止出现被称为“污点(smudge)”的图象缺陷、减小该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保持产量和可靠生、消除等待成象过程开始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的防止由于加压辊的变形而出现的被称为“模糊(smear)”的图象紊乱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成象装置,该成象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使具有热源的定影器件和具有弹性层的加压器件相互接触完成定影过程的定影单元,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和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当所述的成象装置在一个成象操作过程被中断的状态下业已被允许长时间停滞时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了所述的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使模式由维修人员调试该装置或检修故障所采用的专用模式恢复或将节能模式确定为允许所述的成象装置作长时间停滞的状态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转印件的引导端紧接在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通过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之后被引入所述的定影器件和所述的加压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只对连续的成象操作之中的第一张加以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
8.一种成象装置,该成象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使具有热源的定影器件和具有弹性层的加压器件相互接触完成定影过程的定影单元,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被制动,结果使所述的加压辊的变形部分离开同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和相对于它停止的位置附近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就在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和就在前一次成象操作开始之前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是当所述的成象装置在一个成象操作过程被中断的状态下业已被允许长时间停滞时与所述的定影器件接触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了所述的成象装置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和使模式由维修人员调试该装置或检修故障所采用的专用模式恢复或将节能模式确定为允许所述的成象装置作长时间停滞状态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要对所述的加压器件进行控制,使得紧接在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通过与定影器件接触的一部分之后所述的加压器件立即被制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所述的操作的控制装置根据主马达的编码器脉冲计数值完成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所述的操作的控制装置根据主马达的编码器脉冲计数值完成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象装置,该成象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使具有热源的定影器件和具有弹性层的加压器件相互接触完成定影过程的定影单元,在其中,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的加压器件的变形部分附近的一部分和转印件的引导端彼此不重合。
文档编号G03G15/20GK1206859SQ9811726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5日
发明者古山哲也, 原谦治 申请人:富士全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