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3988发布日期:2023-03-15 05:5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面板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各种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显示面板,除了可正常对画面进行显示外,还具有众多其他功能。如现有的显示面板及装置中,通常设置一透光区域,并在透光区域对应位置处设置感应器件,透光区域内的感应器件接收外界光线,并进行成像而实现摄像功能。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中,该透光区域不进行挖孔处理,并且在设置该透光区域时,通常不设置触控等金属走线。由于透光区域与正常显示区域采用不同的结构设置。因此,在大角度无挡光观察条件下,对屏幕进行点亮,该透光区域内的亮度衰减程度较正常显示区域内的屏幕的亮度衰减缓慢许多,从而使得透光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具有较明显的亮度及显示差异,当用户在使用时,整个显示屏幕的不同显示区域内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显示效果,进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全面屏显示面板,该透光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的衰减小于正常显示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的衰减,进而造成面板存在两种不同的显示效果,不利于显示面板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全面屏显示面板的不同显示区域内显示亮度不一致,显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7.阵列基板;
8.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电极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电极;
9.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且所述像素开口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设置;
10.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1.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凹槽结构。
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4.触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对应
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第一开口;
15.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至少部分尺寸不同。
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底部对应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侧壁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底部对应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侧壁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
°

17.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具有第二高度;
18.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底部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底部具有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二高度所形成的三个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对应关系内的参数值互不相同。
1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相同;
20.其中,所述第一宽度设置为1um~5um。
2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2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23.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2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夹角设置为20
°
~60
°
,且所述第二夹角设置为0
°
~60
°

2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数量。
2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相对对应的所述像素开口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凹槽结构相对对应的所述像素开口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2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28.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所述平坦化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结构设置的第三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凹槽结构设置的第四凹槽结构,所述第三凹槽结构和所述第四凹槽结构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坦化层的厚度。
2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阳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阳极的面积,且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阳极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阳极的数量;
30.或者,
31.所述第一阳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阳极的面积,且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阳极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阳极的数量。
3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与透光区域具有一致的显示亮度。
33.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像素定义层以及发光层,第一电极层包括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凹槽结构。显示面板正常显示时,面板中的光线可经该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中对应的凹槽结构多次作用,以使得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具有一致的亮度衰减,从而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不同区域内的显示效果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b为现有面板中在不同视角下观察其亮度变化示意图;
37.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38.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凹槽结构以及第二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凹槽结构简化示意图;
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种凹槽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4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内对应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下文的公开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下文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46.随着显示设备及装置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的性能以及显示效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7.全面屏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整个屏幕均可进行正常显示。但是,随着面板使用功能的多样化,通常需要在面板上设置一透光区域,并在透光区域内设置感光模组,以实现面板的摄像功能。而该透光区域内的结构与显示区域内的结构不同,进而使得透光区域内的亮度衰减与显示区域内的亮度衰减不一致,而影响显示效果。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全面屏显示面板中透光区域内的显示亮度与透光区域内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49.如图1a所示,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6以及第二显示区17。具体的,该第二显示区17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6的至少一侧,如该第一显示区16可设置在该显示面板10的边缘区域处,或者第一显示区16设置在显示屏幕的中部位置处。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显示区17围绕该第一显示区16设
置,且该第一显示区16为摄像区域,第二显示区17为正常发光显示区为例进行说明。
50.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显示区16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7的透光率,从而实现较好的摄像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在进行正常显示时,该第一显示区16与第二显示区17均可正常显示,且第一显示区16与第二显示区17内的显示亮度具有一致的衰减性,如图1b所示,图1b为现有面板中在不同视角下观察,其亮度变化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制备的面板,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时,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透光区域以及显示区域,透光区域内亮度的衰减程度与显示区域的衰减程度不同,即图中两曲线在不同的角度下无法完全重合,因此,造成了透光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不均。而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当用户从不同角度,如在大视角下或者小视角下对显示面板进行观察时,该透光区域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无差别,两者对应的亮度衰减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而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51.如图2a-图2b所示,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主要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其中,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101、第一缓冲层102、第二缓冲层103、第一绝缘层104、第二绝缘层105、第一介质层106、第三绝缘层107、第二介质层108。
52.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阵列基板对应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一薄膜晶体管202、第二薄膜晶体管4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202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6内,第二薄膜晶体管402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7内。且各薄膜晶体管均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漏金属层。同时,以下实施例中,两薄膜晶体管均以双栅极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具体产品,还可将薄膜晶体管设置为单栅极薄膜晶体管。以及顶栅或者底栅薄膜晶体管均适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
53.其中,在第一薄膜晶体管202中,其包括第一有源层204、第一栅极205、第二栅极206、第一源极208以及第一漏极207。在第二薄膜晶体管402中,其包括第二有源层404、第三栅极405、第四栅极406、第二源极408以及第二漏极407。
54.具体的,在设置该阵列基板的各膜层时,衬底101可设置为柔性衬底或者刚性衬底,如玻璃衬底。从而对阵列基板支撑。同时,第一缓冲层102设置在衬底101上,第二缓冲层103设置在第一缓冲层102。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缓冲层102与第二缓冲层103的厚度可设置为相同,或者第一缓冲层102的厚度大于第二缓冲层103的厚度,还可设置其他数量或者厚度的缓冲层,以满足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
55.同时,该第一绝缘层104设置在第二缓冲层103上,第一有源层204以及第二有源层404均同层的设置在第二缓冲层103上,并被该第一绝缘层104完全覆盖。第二绝缘层105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4上,且第一栅极205与第三栅极405均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104上,并被第二绝缘层105完全覆盖。进一步的,该第一介质层106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05上,同时,第二栅极206以及第四栅极406均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05上,并同时被该第一介质层106完全覆盖。
56.进一步的,第三绝缘层107设置在该第一介质层106上,第二介质层108设置在该第一介质层106上。同时,第一源极208以及第一漏极207均设置在该第二介质层108上,第二源极408以及第二漏极407均设置在该第二介质层108上。且该第一源极208以及第一漏极207
均通过对应的过孔结构,与第一有源层204电性连接,最终形成该第一薄膜晶体管202。第二源极408以及第二漏极407也通过对应的另一过孔与第二有源层404电性连接,并最终形成第二薄膜晶体管402。
57.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各功能层可与第二薄膜晶体管402中的各功能层同层设置,如栅极与栅极同层、有源层与有源层同层设置。或者根据实际产品的结构,将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栅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栅极分别设置在不同膜层上,以满足不同产品的使用需求,这里不再赘述。
58.进一步的,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以及像素定义层111,平坦化层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以下实施例中,平坦化层以第一平坦化层109和第二平坦化层110为例进行说明。
59.该第一平坦化层109设置在第二介质层108上,且第一平坦化层109完全覆盖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漏金属层。
60.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像素定义层111设置在第二平坦化层110上,且该像素定义层111还包括图案化设置的像素开口。具体的,在该第一显示区16内,像素定义层111上设置有第一像素开口201,在第二显示区17内,像素定义层111上设置有第二像素开口401。
61.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层3。具体的,该第一电极层3设置在第二平坦化层110上,像素定义层111覆盖部分第一电极层3,且第一电极层对应的设置在像素开口区域内。
62.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层199、第二电极层191、封装层192以及触控层193,该发光层199设置在第一电极层3上,并对应设置在像素开口区域内。同时,该第二电极层191设置在像素定义层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如该第二电极层191设置在像素定义层111上,并与该发光层199电性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层191可为阴极层,通过与阳极共同对发光层进行作用,从而实现对发光层199的驱动控制。
63.进一步的,该封装层192设置在该第二电极层191上,以对各膜层进行密封。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该封装层192上还设置有一触控层193。其中,该触控层193在该第一显示区16内设置有第一开口22,该第一开口22可对应像素定义层的开口设置,从而通过将第一显示区16内的触控层开口,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64.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层为显示面板的阳极,通过该阳极向发光层提供控制信号。同时,该第一电极层3包括第一电极112和第二电极412为例进行说明。
65.具体的,该第一电极112对应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6内,第二电极对应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7内,第一电极112设置在第一像素开口201对应的第二平坦化层110上,第二电极412设置在第二像素开口401对应的平坦化层110上。
66.详见图2b中,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112的图案化结构与第二电极412的图案化结构至少部分尺寸不同,具体的,该第一电极112的表面结构与第二电极412的表面结构差异化设置,且第一电极112的表面结构包括多个凹槽结构,从而通过不同的图案化结构对该区域内的光线进行改变。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112的表面结构为朝向面板出光一侧的表面。当显示面板正常发光显示时,不同图案化结构的图案电极可对光线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上述不同的电极结构,进而使第一显示区16内的光线衰减效果与第二显示区17内的光线衰减效果一致,并保证面板的发光显示效果。
67.具体的,在设置第一电极112以及第二电极412时,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412的
表面结构对应的凹槽结构可设置凹陷微结构、梯形凹陷结构等。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412以梯形凹槽结构为例进行说明。通过不同形状的凹槽结构以提高两不同区域内光线的作用效果,并有效的提高第一显示区内的光线取出率,保证全面屏的显示效果。同时,在设置该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电极412时,该第二电极412可只设置在靠近该第一显示区,或者将整个第二显示区均设置为该第二电极的结构,以下实施例中,整个第二显示区内均设置相同的第二电极为例进行说明。
68.同时,为了保证各图案化结构的作用效果,在设置时,第一显示区16以及第二显示区17内的凹槽结构相对对应的像素开口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从而保证从各区域中射出的光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69.详见图2b中,该第一电极1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1121,第二电极4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4121。其中,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的至少部分尺寸不同,且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数量大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数量。
70.详见图2b中的膜层结构,在第一显示区16内,该第二平坦化层110上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1121相对应。如在该第二平坦化层110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其中,第一凹槽结构1121与第三凹槽对应设置,第二凹槽结构4121对应设置在第四凹槽内。同时,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坦层的厚度。
71.因此,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底部所对应的平面与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1,同理,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底部所对应的平面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α2,其中,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
°
,即侧壁与底平面所形成的较小的夹角。
72.同时,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底部到其上表面之间的第一高度为h1,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底部到其上表面之间的第二高度为h2。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底部的第一宽度为w1,第二凹槽结构4121底部的第二宽度为w2,详见图2a中的示意。
73.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凹槽结构1121以及第二凹槽结构4121对应的上述参数进行设置,从而使不同区域内的光线能尽可能多的射向外界,并保证第一显示区16与第二显示区17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效果。
74.具体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凹槽结构1121以及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示意图。具体的,图3中的a图为透光区域内的膜层结构简化示意图,图3中的b图为正常第二显示区17内的膜层结构简化示意图。
75.其中,a图中下部轮廓线为第一凹槽结构1121对应的第一电极的上表面,上部轮廓线为第一电极上的其他膜层。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199。发光层199发出光线后,该光线会被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作用。同理,b图中,该轮廓线为第二凹槽结构4121对应的第二电极的上表面。
76.当显示面板正常发光显示时,在面板内部的光线会被第一显示区16以及第二显示区17内的不同图案电极所作用。如第一显示区16内的光线1、第二显示区17内的光线2所形成的光线传播路径效果。光线1以及光线2经过不同的凹槽结构作用,如凹槽结构的底部以及侧壁作用,其一方面可以通过凹槽结构底部将一部分波导模式光提取出来,从而提高显示器件光提取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凹槽结构的侧壁将器件内部光线进行重新分配,改变光出射的角度,从而改变器件不同视角下的亮度分布情况,并使更多的光线能从像素
开口中射出,使得不同区域内的发光亮度一致,并提高其显示效果。
77.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凹槽结构1121以及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不同结构参数进行改进,以提高光线的作用效果。
78.具体的,上述各对应关系中,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高度h1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高度h2、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第一夹角α1与第二夹角α2,上述3组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组对应关系中的参数值互不相同,如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不同。
79.具体的,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高度h1大于等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高度h2,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夹角α1大于等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夹角α2。
80.其中,第一夹角α1设置为20
°
~60
°
,第二夹角α2设置为0
°
~60
°
。可选的,该第一夹角α1设置为30
°
、40
°
、45
°
、50
°
以及55
°
等不同的参数,且该第二夹角α2设置为10
°
、15
°
、20
°
、30
°
、35
°
、40
°
、45
°
、50
°
以及55
°
。如第一夹角α1设置为50
°
,第二夹角α2设置为30
°
、40
°
或者15
°
等。上述参数可对应进行设置,从而实现不同的凹槽结构具有较好的光线作用效果,并实现不同类型面板的需求。
81.同时,该第一高度h1设置为0.1um~1um,第二高度h2设置为0.1um~1um。具体的,第一高度h1设置为1um,第二高度h2设置为0.5um。该第一宽度w1设置为1um~5um,第二宽度w2设置为1um~5um。可选的,第一宽度w1设置为4um,第二宽度w2设置为4um或3um。或者根据具体的产品进行设置,这里不在赘述。
82.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内的显示效果。当保持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设置为相同的高度,即h1=h2,同时,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相同,即w1=w2,此时使第一夹角α1大于第二夹角α2。即:h1=h2,w1=w2,α1>α2。此时,该第一显示区16在大视角下的光线1能更多的以小角度出射,同时保证第二显示区17内的光线2的出射效果。由于不同的凹槽结构会对光线造成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本技术可通过上述不同的凹槽结构加快第一显示区内大角度下的亮度衰减,并减小与第二显示区内大角度下的亮度差异。保证显示面板的一致性。
83.本技术实施例中,当保证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相同时,可使第一高度h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高度h2,和/或,所述第一夹角α1大于或等于第二夹角α2。
84.当第一宽度w1小于第二宽度时,可使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和/或,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85.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凹槽结构上简化示意图。结合图3中的凹槽结构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图3中的各参数进行改变。具体的,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宽度w1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宽度w2相同,且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夹角α1与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二夹角α2相同,同时,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二高度h2。即α1=α2,w1=w2,h1>h2。此时,该第一显示区内对应的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凹槽结构深度大于第二显示区内对应的第二凹槽结构的深度。
86.当面板内的光线在传播时,透光区域内的光线1会传播到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侧壁,显示区域内的光线2会传播到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侧壁,在该侧壁处,光线1以及光线2均会被再次反射,详见图4中的光线路径效果图。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内的凹槽结构的宽度以及与侧壁之间的夹角存在差别。因此,作用在第一凹槽结构1121侧壁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其光线更偏向透光区域的中轴线,即光线1的反射光线更相
区域中心聚拢,而在正常显示区域中,由于该第二夹角α较小,因此,光线2被反射后,其反射的光线会向更向两侧偏转,即光线2被反射后,射向第二像素开口中心处的光线量小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开口中心处的光线,从而使得大角度下的亮度衰减大于小角度下的亮度衰减,并使得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亮度衰减后,具有一致的亮度,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8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凹槽结构以及第二凹槽结构的高度时,其高度不超过对应的第二平坦化层厚度的四分之三,从而保证该平坦化层的平台化效果,并保证显示面板可靠性。
88.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种凹槽结构的简化示意图。结合图3以及图4中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对第一凹槽结构以及第二凹槽结构的各参数进行改进,以提高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亮度一致性。具体的,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宽度w1小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宽度w2,同时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第二高度h2。即w1<w2,h1>h2,α1=α2。
89.此时,当光线1在第一凹槽结构1121内作用时,会被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侧壁反射,同理,光线2会被第二凹槽结构4121的侧壁反射,反射后,光线1更偏向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开口的中轴线,而光线2远离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开口的中轴线。进而使得更多的光线1能从第一显示区的中心射出,而第一显示区边缘处的光线相对较少,这样,在大视角下对该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进行观察时,其第一显示区对应的大角度下的亮度衰减会变快,从而与第二显示区处的小角度下的亮度衰减相同,进而使得两不同区域内具有一致的显示亮度,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90.同时,由于在对应的像素开口区域内设置有多个不同凹槽结构,一方面,该凹槽结构的侧壁可对面板内的光线再次作用,从而保证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具有一致的显示亮度,同时,光线经过该凹槽结构作用后,还可进一步提高面板内光线的出光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不同区域亮度的一致性。
91.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透光区域内对应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a中的膜层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设置该透光区域内的第一像素开口201时,第一像素开口201的开口大小可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设置。同时,该第一像素开口201的开口面积可大于显示区域内的第二像素开口的开口面积。从而使更多的光线从第一像素开口201中射出。
92.进一步的,该第一电极112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像素开口的面积,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也大于第二像素开口的面积。同时,在第一像素开口201中,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1121。优选的,该第一凹槽结构1121可设置为偶数个,如至少设置为两个,或者设置为四个第一凹槽结构等。同时,相对于第二显示区,该第一显示区16内对应的第一电极112的图案化区域的面积可大于第二电极的图案化区域的面积,从而保证可第一凹槽结构1121的数量大于第二凹槽结构的数量。以有效的保证该第一显示区内的凹槽结构对光线的作用效果。
93.进一步的,在设置显示区域以及透光区域内对应的图案电极时,同一区域内的图案电极中的凹槽结构均可设置为相同的结构,如凹槽结构的表面结构设置为相同的起伏。从而保证其对光线作用效果的一致性。可选的,还可根据透光区域的开口面积大小,将该透
光区域内中心区域处的第一凹槽结构的宽度设置小于边缘区域处对应的第一凹槽结构的宽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区域处的光量,以提高其衰减程度并保证亮度的一致性。可选的,上述第一凹槽结构的排布还可根据实际产品的类型进行设定,这里不再赘述。
94.进一步的,该第一电极还可包括多个第一微凸起1125,同理,在第二电极中还可包括多个第二微凸起。其中,图6中,仅示意出透光区域内的第一微凸起1125,该显示区域内的第二微凸起可参考该第一微凸起进行设置。为了保证微凸起对光线的作用效果,该第一微凸起1125与第二微凸起可均设置为弧形凸起,或者球形凸起结构,从而通过弧形外轮廓有效的提高面板的光线出光率,并提高显示效果。
95.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微凸起的数量可大于第二微凸起的数量,同时,该第一微凸起的高度可大于第二微凸起的高度,从而通过微凸起与凹槽结构的凹陷结构相配合以有效的提高光线的出光率,并保证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内亮度的一致性。
96.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图6中的膜层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内不设置像素走线而导致其对应的光线在大视角下其亮度衰减程度更慢,而第二显示区内在大视角下其亮度衰减程度较快。根据上述衰减规律,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只对第一显示区内对应的电极进行设置。
97.具体的,该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电极112包括凹槽结构,而在设置第二显示区内对应的第二电极412时,该第二电极412设置为一水平膜层结构。此时,该第二电极412的上表面为一平整面,且平整面与第二平坦化层110的上表面平行,这样,当光线在第一显示区内时,可被凹槽结构作用,通过该凹槽结构,进而使得在大视角下,光线能更快的进行衰减。而在第二显示区内的光线,会被第二电极412的表面直接反射,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内对应的光线具有一致的衰减程度,并保证显示面板具有一致的发光亮度。
98.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112的厚度可与第二电极412的厚度相同,或者根据需要,将两图案电极设置为不同的厚度以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进一步的,该第一电极112的面积小于第二电极412的面积,且单位面积内,第一电极112的数量等于第二电极的数量,从而保证两不同显示区内具有相同的显示亮度及效果。或者,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对上述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412的数量进行调整,如,使该第一电极112的面积大于第二电极412的面积,且单位面积内该第一电极112的数量小于第二电极412的数量,以满足不同的显示需求。
99.进一步的,在该显示面板中,还包括连接电极230,该连接电极230设置在第一平坦化层109与第二平坦化层110之间,在与连接电极23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过孔,通过过孔以及该连接电极230,使第一电极112与连接电极230电性连接,并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漏极207电性连接,第二电极412与连接电极230电性连接,并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漏极407电性连接。从而通过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向不同的图案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100.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412均为阳极,且该阳极的材料可选用现有面板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如ag等金属材料。在该阳极上,还依次层叠设置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以及封装。最终形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当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发光层发出的光线部分会被该不同图案化结构的阳极再次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透光区域与显示区域的亮度衰减以及出光效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两不同区域内显示亮度的一致性。
101.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当显示面板发光显示时,在不同的视角下进行观察,其显示区域与透光区域具有一致的发光亮度,从而有效保证了全面屏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提高了装置的综合性能。
102.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及对应的显示装置可为手机、电脑、电子纸、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以及摄像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制。
103.综上所述,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虽然本发明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