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31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乐器中,作为可任意上下调节发音中的乐音的音高的操作子,众所周知有滑音器装置。该滑音器装置设置在具有键盘的电子乐器的操作面板上,一般用一只手演奏键盘,用另一只手操作该滑音器装置。
特许345302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滑音器装置是通过操作子来改变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的装置,检测出该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并控制乐音的特性。该滑音器装置的操作子在正常状态下被保持在成为操作范围的中点位置的位置上,与电阻值变大的方向相反地,可向电阻值变小的方向操作,若手离开,则通过弹簧等的作用而回复到中点位置。
专利文献1特许3453026号公报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中,为了使可变电阻器的旋转轴与操作面板面平行地配置而需要使电子乐器主体的厚度为相当的厚度,所以存在不能较薄地形成电子乐器的问题。此外,因为需要使操作子回复到中点位置上的弹簧等,所以存在结构变得复杂且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成就可使滑音器装置的厚度形成得较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方案1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包括键顶,以设于长度方向的中央的支点为中心而进行摆动;弹性部件,具有中空的2个球状部,通过弹性体而形成,所述2个球状部分别抵接在该键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下部,朝向下方呈凸状;感压片,具有2个导电感压部,所述2个导电感压部分别抵接在该弹性部件的2个球状部上,根据按压的压力而使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印刷基板,分别与形成在该感压片上的2个导电感压部对置,输出与施加于各导电感压部上的压力相对应的电气特性。
方案2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在方案1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中,前述键顶具有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前述弹性部件组装成在未通过前述操作部来操作前述键顶的状态下,对键顶的两端向上方施力。
方案3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在方案1或2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中,备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包括将前述键顶的操作部露出的操作部孔;对前述键顶的支点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对前述弹性部件、前述感压片、前述印刷基板进行固定的凸出部。
根据方案1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键顶,以设于长度方向的中央的支点为中心而进行摆动,弹性部件,分别抵接在该键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下部,朝向下方呈凸状,具有中空的2个球状部,通过弹性体而形成;感压片,具有2个导电感压部,所述2个导电感压部分别抵接在该弹性部件的2个球状部上,根据按压的压力而使电气特性发生变化。
因此,与使用可变电阻器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具有构成简单且可较薄地形成滑音器的厚度的效果。此外,在操作了键顶的情况下,球状部与按压力相对应地变形,因为按压力越大则其与感压片的接触面积越大,所以可得到与按压力相对应的电阻。此外,因为球状部中空地形成,所以即使以较弱的按压力也可使之变形,可使键顶的位移(行程)较大。
此外,因为印刷基板分别与形成在感压片上的2个导电感压部对置,输出与施加于各导电感压部上的压力相对应的电气特性,所以不像根据操作来操作可变电阻器的以往滑音器装置那样具有滑动部,也具有耐久性优良的效果。
根据方案2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除了方案1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得到的效果之外,因为键顶具有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弹性部件组装成在未通过前述操作部来操作前述键顶的状态下,对键顶的两端向上方施力,所以得到以下效果在开始操作键顶时没有游隙,无停滞感地进行平滑的操作。
方案3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在方案1或2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中,备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包括将键顶的操作部露出的操作部孔;对键顶的支点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对弹性部件、感压片、印刷基板进行固定的凸出部,所以得到以下效果滑音器装置的所有构成零件都组装在操作面板上,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音器装置的键盘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滑音器装置的图,(a)是图1中的II-II线剖视图,(b)是局部放大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操作面板的滑音器装置部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键顶的立体图,(a)是从斜上方观察时的图,(b)是从斜下方观察时的图。
图5是表示弹性部件的图,(a)是立体图,(b)是(a)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感压片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形成在印刷基板上的电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滑音器装置1的电子乐器9的立体图。电子乐器9包括具有多个白键与黑键的键盘6、操作面板2、以及底板8,在操作面板2上包括滑音器装置1、多个音量旋钮3、显示器4、各种开关5、调制装置7。
操作面板2组装在底板8上而构成电子乐器的筐体,并且备有各种操作子。在底板8的背面上备有未图示的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或各种电源开关等。此外,电子乐器9在筐体内备有由未图示的CPU、ROM、RAM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
通过演奏者来操作键盘6、滑音器装置1、各种操作子,通过微型计算机来检测这些装置的操作状态,经由USB端子而输出击键释键或控制转变等的MIDI讯息。这些MIDI讯息输入到个人计算机等中,在个人计算机等中进行作曲或编曲。
音量旋钮3任意地设定各种参数,显示器4对设定的参数值进行显示,3行的7小格与显示各种功能的圆点由LCD构成。
各种开关5设定有以下功能对键盘等的操作子分配MIDI信道、或对设定上述参数的音量旋钮3分配MIDI讯息。
滑音器装置1配置在键盘6的左侧,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右手演奏键盘6,同时用左手操作滑音器装置1。滑音器装置1在操作面板2上沿键的排列方向具有长椭圆形的操作部,是在键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摆动操作的操作于。在未通过演奏者进行操作时,滑音器装置1被保持在中点,若向左或向右进行摆动操作,则通过微型计算机来检测其操作量。该检测出的检测值作为MIDI讯息的滑音器信息而从USB端子输出。一般来说,根据该滑音器信息来控制乐音的音高的上下,但有时也控制其他的参数。
调制装置7配置在滑音器装置1的正前方,大多用左手进行操作。调制装置7在操作面板2上具有沿键的排列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的操作部,是相对于操作面板2施加垂直的按压力的操作子。若通过演奏者对操作面板2施加垂直的按压力,则通过微型计算机来检测该按压力。该检测出的检测值作为MIDI讯息的调制信息而从USB端子输出。
接着,参照图2对滑音器装置1进行说明。图2(a)是表示图1中的滑音器装置1的II-II线剖视图,图2(b)是由图2(a)的虚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滑音器装置1包括操作面板2、键顶10、弹性部件11、感压片12、印刷基板13。
如图2(a)所示,在操作面板2中的形成滑音器装置1的部分中,稍稍向上凸出地隆起,形成操作部孔2d,使得键顶10的操作部10b(参照图4)在操作面板2的上方露出。
在键顶10的上部中央形成大致圆弧的凹陷部10a(参照图4),使得演奏者容易用手指进行操作,键顶10形成为以形成于凹陷部10a下方的摆动轴10e(参照图4)为中心,在图中左右地进行摆动操作。在键顶10的两端形成有与按压面11b抵接的抵接部10c,所述按压面11b具有形成于弹性部件11上且向下方凸出的球状部11c。
弹性部件11通过硅酮橡胶而形成,是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有由抵接部10c向下方按压的按压面11b,所述抵接部10c形成在键顶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该按压面11b的下方形成向下凸出的球状部11c,球状部11c的内部是中空的。
在正常状态下,2个球状部11c的最前端分别抵接在感压片12上。即、在未操作键顶10的状态下,键顶10的两端的抵接部10c通过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而被向上方施力。由此,键顶10在开始操作时没有游隙,可平滑地向左或向右进行摆动操作。
若操作键顶10而对按压面11b向下方施加按压力,则球状部11c对感压片12进行按压,球状部11c变形为平面。其结果,球状部11c与感压片12所抵接的面积增加。
感压片12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基膜12a,在与抵接于球状部11c的面相反的面上印刷有感压油墨12b。印刷基板13是在合成树脂的板13a上贴合有电极13b、13c所得的基板。如图2(b)所示,感压油墨12与电极13b、13c配置在对置的位置上,印刷有感压油墨12b的面比基膜12a的下表面更为凹陷,在正常状态下,感压油墨12b与电极13b、13c之间保持着间隔C。
在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被向下方按压的情况下,弹性部件11的球状部11c向下方推感压片12,感压片12挠曲,由此使感压油墨12b将印刷基板13的电极13b、13c连接起来。
感压油墨12b具有以下性质若按压力以及感压油墨12b与电极13b、13c的接触面积增加,则电阻降低。如上所述,若施加在按压面11b上的按压力变大,则按压面11b的球状部11c变形为平面,球状部11c与感压片12两者的接触面积增加。与之相伴,感压片12的感压油墨12b、与、印刷基板13的电极13b、13c的接触面积增加。
因此,形成在印刷基板13上的电极13b、13c间的电阻值随着施加在球状部11c上的力的增加而变小,通过测定该电阻值而能够检测出按压力。
弹性部件11、感压片12以及印刷基板13通过螺纹件14而固定在形成于操作面板2的凸出部2a上。
接着,参照图3,对操作面板2中的形成滑音器装置1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是从背面观察操作面板2中形成滑音器装置1及调制装置7的部分时的立体图。因为操作面板2通过树脂而成形,所以在其背面上形成4个备有螺纹孔的凸出部2a,通过螺纹件14将弹性部件11、感压片12以及印刷基板13固定在所述螺纹孔中。在这些凸出部2a上,加强肋2b以与凸出部2a相连结的方式沿纵向及横向形成。在组装好弹性部件11之际,这些加强肋2b的前端抵接在弹性部件11的板状部11a(参照图5)的上表面上。
在操作面板2上形成有椭圆形的操作部孔2d,使得键顶10的操作部10b从操作面板2的上表面露出。在该椭圆形的操作部孔2d的短径方向(前后方向)的两侧形成有支点板2c,所述支点板2c具有用于使键顶10摆动的支点。该支点是在支点板2c的前端面上形成大致半圆形的凹陷而成,在该凹陷中嵌合有键顶10的摆动轴10e。
另外,在操作面板2的、形成滑音器装置1的部分 的后部,形成用于形成调制装置7的部分2e,在形成滑音器装置1的部分的近前一侧,形成有凸出部2f,其具有将操作面板2组装在底板8上的螺纹孔。
接着,参照图4,对键顶10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a)是从斜上方观察键顶10时的立体图,图4(b)是从斜下方观察键顶10时的立体图。
键顶10通过树脂而成形,从平面看去形成为大致椭圆形。操作部10b从抵接部10c向上方突出地形成,在组装于操作面板2上之际,从形成于操作面板2上的操作部孔2d露出。
在键顶10的抵接部10c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与圆形的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参照图5)抵接的抵接面,在其中央形成有空气孔10d。该空气孔10d用于在按下按压面11b之际使形成为中空的球状部11c内侧的空气逃出到外部,由于使空气逃出,所以不会妨碍球状部11c的变形。
在键顶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沿着椭圆形的短径而形成摆动轴10e,该摆动轴10e嵌合在形成于操作面板2的支点板2c的凹陷处,键顶10以该摆动轴10e为中心而进行摆动操作。
在操作部10b的上表面中央,与该摆动轴10e平行地形成具有圆筒面的凹陷部10a。通过形成该凹陷部10a,使得可以容易地通过演奏者的手指来对键顶10在其长度方向上左右地进行操作。
接着,参照图5来对弹性部件11详细地进行说明。图5(a)是弹性部件11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中的V-V线剖视图。
弹性部件11通过硅酮橡胶而成形,具有平板部11a、按压面11b、球状部11c、调制部11e。平板部11a呈长方形的板状,将形成滑音器装置1的两个按压面11b以及调制部11e连接起来,其上形成有与形成于操作面板2的凸出部2a嵌合的4个凸出部孔11d。
按压面11b是从平板部11a突出地形成的圆筒的上表面,抵接在键顶10的抵接部10c上。按压面11b具有球状部11c,所述球状部11c形成了向下方凸出的球状面,内部是中空的。该球状部11c在正常状态下,其前端抵接在感压片12的上表面上。若对按压面11b施加向下方的按压力,则球状部11c变形,球状部11c与感压片12两者的接触面积增加。
接着,参照图6对感压片12详细地进行说明。图6是感压片12的立体图。感压片12由聚酰亚胺或聚酯等树脂制成,通过长方形且厚度为40μm的基膜12a而成形。在被滑音器装置1的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所按压的两个部分上印刷着感压油墨12b,在被调制装置7按压的部分上印刷着感压油墨12d。这些印刷有感压油墨12b、12d的面如图2(b)所示,是比基膜12a的底面更凹入一些的面,在按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形成为不与对置地配置的印刷基板的电极相接触。此外,在基膜12a上,形成有与形成于操作面板2的凸出部2a嵌合的2个凸出部孔12c。
接着,参照图7对印刷基板13详细地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印刷基板13中与调制装置7及滑音器装置1相对应的部分的电极图形的图。在该印刷基板上,也具有对邻接调制装置7地配置的开关5的动作进行检测的电路,但图中省略了该部分。
印刷基板13是在由酚醛塑料或环氧树脂等形成的绝缘板13a上贴合由铜箔形成的电极13b、13c、13d、13f而成。电极13b、13c与感压片12的感压油墨12b、12d对置地配置,是在操作滑音器装置1时对压力进行检测的电极。电极13b、13c是通过穿过圆形图形中心的直线而四等分的电极,电极13b、13c相邻地配置。这些电极在圆形的中心部分形成为较细的宽度。这是在施加于键顶10的按压力处于较小阶段时,用于防止按压面积与按压力相应地急剧增大。
电极13d对调制装置7的按压力进行检测,与印刷在感压片12上的感压油墨12d对置地配置,形成为梳齿状的两个电极图形。
在正常状态下,这些电极相互不连接,通过对印刷在感压片12上的感压油墨12b、12d进行按压而使相邻的电极接触并导通。感压油墨12b、12d随着按压的压力变大及按压面积的变大而电阻减小。另外,电极13f是接地电极,在印刷基板13上形成有4个与形成于操作面板2的凸出部2a嵌合的凸出部孔13e。
如以上说明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音器装置1在外形呈大致椭圆的键顶10的长度方向中央具有摆动轴12e,摆动自如地嵌合在形成于操作面板2背面的支点板2c上。在键顶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抵接部10c,该抵接部10c抵接在配置于键顶10下方的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上。
在按压面11b上形成向下方凸出且中空的球状部11c,球状部11c的前端抵接在感压片12上。在处于与球状部11c对置的位置上的感压片12上,印刷着感压油墨12b,印刷有感压油墨12b的面与印刷基板13的电极13b对置。因此,在向左右的任一方向摆动键顶10来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摆动的方向的抵接部10c向下方对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进行按压。球状部11c与按压力对应地变形,按压力越大则对感压片12b进行按压的面积越大。因为感压油墨12b的电阻值与按压力及接触面积成反比地变化,所以通过测定该电阻值可以正确地检测出按压力。
以上,虽然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容易地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改良及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弹性部件11中,2个按压面11b与球状部11c通过平板部11a而一体形成,但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形成按压面11b与球状部11c。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弹性部件11、感压片12、印刷基板13与滑音器装置1、调制装置7作成一体的零件,但也可以作成分别独立的零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其包括键顶,以设于长度方向的中央的支点为中心而进行摆动;弹性部件,具有中空的2个球状部,通过弹性体而形成,所述2个球状部分别抵接在该键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下部,朝向下方呈凸状;感压片,具有2个导电感压部,所述2个导电感压部分别抵接在该弹性部件的2个球状部上,根据按压的压力而使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印刷基板,分别与形成在该感压片上的2个导电感压部对置,输出与施加于各导电感压部上的压力相对应的电气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键顶具有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前述弹性部件组装成在未通过前述操作部来操作前述键顶的状态下,对键顶的两端向上方施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包括将前述键顶的操作部露出的操作部孔;对前述键顶的支点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对前述弹性部件、前述感压片、前述印刷基板进行固定的凸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的构成来较薄地形成装置的厚度的电子乐器的滑音器装置。在键顶(10)的两端形成有与形成于弹性部件(11)的按压面(11b)抵接的抵接部(10d)。弹性部件(11)是通过硅酮橡胶而形成且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有分别被形成于键顶(10)长度方向两端的抵接部(10d)按压的按压面(11b)。在按压面(11b)的下部,形成具有向下方凸出的球状面的球状部(11c),球状部(11c)的内部是中空的。在正常状态下,球状部(11c)的最前端抵接在感压片(12)上。若按压力施加在按压面(11b)上,则球状部(11c)的球状面与该按压力相对应地变形为平面,抵接在感压片(12)上的面积增加。
文档编号G10H1/053GK1770259SQ200510062710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5日
发明者井上利秋, 泽田茂 申请人:罗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