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琴乐器的范围,尤其涉及一种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其特征在于: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琴码可采用过码桥设计或压码桥设计。制作容易,易于上弦、音量大、音质感强,成本低的可成为普及乐器的一种古琴。
【专利说明】一种古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琴乐器的范围,尤其涉及一种古琴。
【背景技术】
[0002]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本文统称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0003]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0004]传统古琴一般长约120—125公分,宽约20公分,厚约6公分。琴体前广后狭,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现代称为琴码,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0005]从上可知,传统古琴采用整板掏空制作法,由此琴体厚,表面弧度大,制作过程中合适的弧度很难控制;而且上漆工序多,工艺非常复杂。发音以琴体内的掏空部分为共鸣箱,空间小,使古琴几乎是世界上音量最小的乐器。上弦时采用手拉式上弦方式,将七条弦分为两组,一组三条弦、一组四条弦缠在琴体背面的两只雁足上(即缚弦)。但如果断一条弦或更换某一条弦,整组琴弦必须重新调整;而且上弦时需要手指、手臂至少承受20公斤以上的拉力才能完成上弦,导致很多爱好者甚至相当一部分专业演奏者无法完成换弦。另外,传统古琴中两只雁足同时还起”琴脚”的作用,使琴可固定放置于桌面,但由于“两只”的不稳定性,几乎所有演奏者都在雁足和琴头下放置防滑垫,不方便使用,演奏过程中容易出错
坐寸ο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容易,易于上弦、音量大、音质感强,成本低的可成为普及乐器的一种古琴。[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一种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其特征在于: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琴码可采用过码桥设计或压码桥设计。
[0008]琴码采用压码桥设计,琴弦的压力全部压在琴码上,弹奏时使琴弦和琴码震动达到最大状态。琴码开6孔,使琴弦的震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琴体主板,使之参与共振,声音和演奏效果好。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琴底还设有雁足,雁足> 2个。
[0010]其中,所述雁足可为3个,在琴底形成一个三角形。从放置稳定性来讲,采用小型三只独立雁足设计,琴头、琴尾以“一对二”呈三角形排列,稳定性好。
[0011]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这个孔可增加外观美观,又可以用来不弹奏时悬挂古琴,放置方便和安全。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琴项处还设有内置拾音器,前端装置包括输出插孔,配有一个音量旋钮,可外接音箱等扩大器,音量可任意调节。使除正常演奏外,还可插电演奏。
[0013]本实用新型中琴体采用整板设计,以琴体整板共振发音,自身音量与传统古琴无异。琴体薄,表面弧度小易制作,采用中高档木料如黄花梨木材质等只需涂表面清漆,而且如果不需显露原木纹可随意上色,制作工艺简单;另外,如果不采用高档木材如抱桐树等材质,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在琴头末端增加一根开有七个弦槽的弦枕,每条弦都是通过对应的独立弦槽,极大增强了琴弦在震动中的稳定性,完全杜绝横向滑动的可能。
[0014]雁足、缚弦分离,且每条弦有自己独立的缚弦。琴弦末端套在对应缚弦上,另一端通过下附齿轮组的琴轴上的上弦孔,轻拧琴轴即可完成上弦及调音。这一过程手指所需力量不超过50克,彻底解决上弦、换弦问题。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的古琴是一款“板、电”两用琴,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它可以外接目前世界上任何品牌、任何型号的效果器,使音色变化无穷,同时也大幅提升演奏法与趣味性。更有利于推广普及。琴体重量可减轻,易携带。利于推广普及。
[0016]整板琴体,琴身薄,压码桥设计,弦枕,琴码开孔(6个),独立缚弦,三只小型雁足,金属齿轮组琴轴(整组进口),“板、电”两用(内置拾音器,可外接音箱等扩大器及效果器)。
[0017]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1]其中,附图中具体图标为:1.琴体2.琴身3.琴头4.琴尾5.琴项6.琴弦
7.琴码8.弦枕9.固定螺钉10.琴轴齿轮11.微12.龙龈13.挂孔14.内置拾音器插孔15.内置拾音器音量旋钮16.雁足17.缚弦18.琴底19.下附齿轮20.琴头端21.琴尾端22.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用新型中的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琴码采用过码桥设计。
[002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琴底还设有雁足,雁足> 2个。
[0025]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
[0026]整板为黄花梨木材质,古琴长120厘米,宽11一 17.5厘米,厚1—2,5厘米,总重量约3.5公斤。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一种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其特征在于: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
[0029]所述琴码上设有6个孔。琴码采用压码桥设计,使琴码震动达到最大状态。琴码开6孔,使琴弦的震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琴体主板,使之参与共振。
[0030]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琴底还设有雁足,雁足> 2个。
[0031 ] 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
[003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琴项处还设有内置拾音器,前端装置包括输出插孔,配有一个音量旋钮,可外接音箱等扩大器,音量可任意调节。使除正常演奏外,还可插电演奏。
[0033]整板为黄花梨木材质,古琴长120厘米,宽11一 17.5厘米,厚1—2,5厘米,总重量约3公斤。
[0034]实施例3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一种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其特征在于: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
[0036]所述琴码上设有6个孔。琴码采用压码桥设计,使琴码震动达到最大状态。琴码开6孔,使琴弦的震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琴体主板,使之参与共振。
[003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琴底还设有雁足,雁足为3个,在琴底形成一个三角形。从放置稳定性来讲,采用小型三只独立雁足设计,琴头、琴尾以“一对二”呈三角形排列,稳定性好。
[0038]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
[0039]整板为抱桐树木材质,古琴长120厘米,宽11一 17.5厘米,厚I一2,5厘米,总重量约3公斤,成本低。
[0040]实施例4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一种古琴,包括琴体本体,其中琴底扁平、琴面呈弧形凸起、琴头宽、琴尾窄、琴项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面上设有琴码和微,其特征在于:琴头上还依次设有弦枕和下附齿轮,弦枕和下附齿轮设在琴码一侧,靠近琴头端;下附齿轮分为琴轴齿轮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垂直穿过琴面到琴底与琴轴齿轮固定相连;在琴尾端设有龙龈,琴底设有缚弦;上弦时琴弦先固定在缚弦上,依次经过龙龈和琴码,再穿过弦枕与下附齿轮固定,琴轴齿轮用以调节琴弦松紧。
[0042]所述琴码上设有6个孔。琴码采用压码桥设计,使琴码震动达到最大状态。琴码开6孔,使琴弦的震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琴体主板,使之参与共振。
[004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琴底还设有雁足,雁足为3个,在琴底形成一个三角形。从放置稳定性来讲,采用小型三只独立雁足设计,琴头、琴尾以“一对二”呈三角形排列,稳定性好。
[0044]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
[004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琴项处还设有内置拾音器,前端装置包括输出插孔,配有一个音量旋钮,可外接音箱等扩大器,音量可任意调节。使除正常演奏外,还可插电演奏。
[0046]整板为黄花梨木材质,古琴长120厘米,宽11一 17.5厘米,厚I一2,5厘米,总重量约3.5公斤。
[0047]就构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古琴,包括琴体(I)本体,其中琴底(18)扁平、琴面(22)呈弧形凸起、琴头(3)宽、琴尾(4)窄、琴项(5)为左右呈弧形凹进,琴头(3)面上设有琴码(7)和微(11),其特征在于:琴头(3)上还依次设有弦枕(8)和下附齿轮(19),弦枕(8)和下附齿轮(19)设在琴码(7)—侧,靠近琴头端(20);下附齿轮(19)分为琴轴齿轮(10)和固定螺钉(9),固定螺钉(9)垂直穿过琴面(22)到琴底(18)与琴轴齿轮(10)固定相连;在琴尾端(21)设有龙龈(12),琴底(18)设有缚弦(17);上弦时琴弦(6)先固定在缚弦(17)上,依次经过龙龈(12)和琴码(7),再穿过弦枕(8)与下附齿轮(19)固定,其中琴轴齿轮(10)用以调节琴弦(6)松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码(7)采用过码桥或压码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码(7)采用压码桥时琴码(7)上设有6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底(18)还设有雁足(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雁足(16)> 2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雁足(16)为3个,在琴底(18)形成一个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尾还设有一个挂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项(5)处设有内置拾音器。
【文档编号】G10D1/00GK203721171SQ20142007955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沈非, 刘晶 申请人: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