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簧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5735发布日期:2022-09-17 01:0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气簧乐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容易地发出声音的气簧乐器。


背景技术:

2.作为气簧(air reed)乐器例如有长笛和竖笛等。长笛演奏者将下唇压在唇板上以形成特定的口型(嘴唇的形状),并将呼气体吹到的吹口的内壁来进行演奏。长笛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唇形(embouchure)、呼气、音孔的开闭等从而在宽广音域上产生丰富的声音。
3.然而,对唇形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的能力。因此,对于初学者等缺乏演奏能力的人来说,吹出笛音是很困难的。
4.另一方面,竖笛中设置有风道(呼气的流通路径)。因此,当演奏者从风道的吹气口吹入呼气时,呼气会从其他的吐出口喷出并被引导到边缘,从而可以容易地发出声音。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实用昭和52-14472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实用昭和63-157800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3-18408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4-1128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5-3526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平5-197370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平7-129152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17-68109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17-68110号公报专利文献10:米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13925号说明书
6.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安藤由典著《乐器的音响学》音乐之友社1971年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要解决的问题是初学者等缺乏演奏能力的人很难使气簧乐器发出声音。解决问题的方案:
8.本发明的最主要特征是在头部管的吹口上设置有吹气口。发明的效果:
9.在本发明的气簧乐器中,通过在吹口上设置吹气口从而形成风道,在吹入呼气时容易发出声音。此外,这种气簧乐器具有与传统乐器相同的音色和键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包括示出了本气簧乐器的吹气口截面的草图。图2是示出了本气簧乐器的吹气口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本气簧乐器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头部管2.吹口3.吹气口4.开口端5.吐出口6.侧壁7.吹口的内壁8.头部管的内壁9.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11.通过在吹口上设置吹气口,不用改变音色和键操作也能实现使气簧乐器容易发出声音的目的。实施例
12.图1是包含将本气簧乐器的吹气口在相对于头部管轴的垂直面处切断时的截面的接合部侧的示意图。图2为与图1相同状态的截面图。图3为在将包含头部管轴的垂直面平行移动到吐出口的面处切断时的截面图。
13.本发明的气簧乐器的实施例的结构为在厚的圆筒管的吹口2上设置有吹气口3。在传统的气簧乐器的头部管中,在薄的圆筒管上钎焊有唇板,中间夹设有立板。本发明的头部管1是厚的圆筒管,其厚度等于传统头部管的薄的圆筒管、立板和唇板的总厚度,其外表面具有与传统的唇板表面相同的高度,并实现与唇板相同的功能。除此之外,其具有与传统的头部管相同的结构。
14.头部管1的吹口2中,与现有的气簧乐器相同的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角为圆孔。图1至图3示出了吹口2为椭圆形时的形状。椭圆的长轴位于与头部管轴平行的方向,短轴位于与头部管轴垂直的方向。
15.吹口3包括:从开口端4到吐出口5的通气孔、对呼气从吹口2流出的方向进行控制的凸部9、将吹口2的上部开口端堵住的半椭圆形的底面、将吹气口3固定到吹口2的侧壁6。
16.从开口端4到吐出口5的通气孔的结构为:截面逐渐变狭使呼气的流速加快。吐出口5为细长的间隙(狭缝),使呼气集中并喷出。吐出口5位于从吹口2的中心向周边侧错开的位置之上,吐出口5的长边与吹口2的椭圆的长轴相平行。在包含吐出口5的面上,如果沿吐出口5的中心画一条垂直线并延伸,则与内壁7相交。
17.凸部9的截面为近似的扇形。扇形的弧的上端与吐出口5的下侧长边相接合,弧的下端与吹口2的长轴上方重叠。使凸部9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与侧壁相接合。在凸部9的弧的下端长边上连接着吹气口3的底面。该底面在由长轴将吹口2的椭圆形分割时成为半椭圆
形,将与吐出口5相对侧的吹口2的上部开口端覆盖。凸部9及与其相连的半椭圆形的底面控制从吹口2流出的呼气的方向。
18.侧壁6的上部的结构为:与从开口端4到吐出口5的通气孔相连,支撑着通气孔。另外,侧壁6的结构为:将凸部9及与其相连的半椭圆形的底面部分包围,连续成一体。侧壁6的底面部具有与头部管1的外表面的曲率相同的圆筒状的凹面,固定于吹口2的上部开口端的周围。如此,侧壁6与吹气口3的各部分结构一体结合并支撑,同时将吹气口3固定在头部管1上。
19.本发明的气簧乐器采用在厚的圆筒管的吹口2上设置吹气口3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圆筒管与吹气口3一体构成。另外,在现有的气簧乐器的唇板上固定吹气口3也能达到同样的功能。
20.在实施本发明时,与现有气簧乐器不同的点在于形成了风道。在从开口端4吹入呼气时,会从另一侧的吐出口5喷出,进而流入吹口2与内壁7碰撞。接下来,呼气在头部管1的内部巡回之后,从吹口2的上部开口端被堵塞的面沿凸部9流动。该呼气相对于流入的呼气几乎从正侧方碰撞,进行合体并排出到吹口2之外。从开口端4流入并排出到吹口2之外的地方是本气簧乐器的风道,通过在头部管1上设置吹气口3而形成。
21.形成了风道后,头部管1的管内的空气压由流入吹口2的呼气加压,并由流出的呼气减压。管内的空气压的加压-减压反复进行成为声音。在发挥该气簧功能的状态时,沿凸部9从吹口2流出的呼气与流入的呼气相碰撞、合体,向吹口2的外部挤出的效率较高。通过适当调节吹气口3的结构来产生该状态。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22.在头部管的吹口上设置有吹气口的气簧乐器使声音容易发出,因此,会增加初学者的使用。此外,可以期待使中断了气簧乐器的人再次尝试演奏。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簧乐器,其特征在于,在唇板的吹口或者在具有相当于唇板的外表面的圆筒管的吹口上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包括:通气孔,使吹入到一方的开口端的呼气从另一方的吐出口吐出,然后吹入到吹口中;凸部,沿吐出口的下侧长边具有长度方向,截面为近似的扇形;以及覆盖吹口的上部开口端的面,与凸部下端的长边相连。

技术总结
通过气簧乐器的结构,即使是初学者等缺乏演奏能力的人也能够容易地发出声音。气簧乐器是在具有相当于唇板的外表面的圆筒管的吹口(2)上设置有吹气口(3)的结构。吹气口(3)包括:从吹入呼气的开口端(4)到吐出口(5)的孔;对从吹口2流出的呼气的方向进行控制的凸部(9);与凸部(9)相连堵塞吹口2的上部开口端的面;以及,将吹气口(3)固定到吹口(2)的侧壁(6)。被吹入开口端(4)的呼气从吐出口(5)喷出并流入吹口(2)。然后,在头部管(1)的内部进行巡回,沿凸部(9)从吹口(2)流出。流入吹口(2)的呼气与流出的呼气在凸部(9)的表面附近碰撞、合体,排出到吹口(2)之外,发挥气簧功能发出声音。被吹入到开口端(4)的呼气到排出吹口(2)之外的路径为风道,形成有该路径使气簧乐器容易发出声音。音。音。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野亮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