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4321发布日期:2022-05-18 14:1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拇指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


背景技术:

2.拇指琴的发声体部份就是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声音,下面则用木或葫芦瓜作为共鸣箱,拇指琴主要用来伴唱,演奏的时候,要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目前箱式拇指琴制作以胶粘为主,拇指琴的面板、背板、侧板通过胶水黏合,各块板材之间由凝固的胶水连接,此制作工艺存在开胶的风险,且声音在板材传导时为间接传导,震动产生了衰竭。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包括共鸣体,所述共鸣体由面板、背板、侧边板及前后板组成,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榫卯结构由榫卯条和对应的榫卯槽组成,所述榫卯条分别与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的内侧面,所述榫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上,所述榫卯槽与所述榫卯条之间保持一一相对并可紧密贴合。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分别设置有前琴枕和后琴枕。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琴枕、后琴枕及固定支架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隙。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琴枕的顶部通过卡槽镶嵌有铁条,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开孔贯穿有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前后分别与所述铁条和所述后琴枕接触。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还开设有音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拇指琴的共鸣体内的各个板块之间通过榫卯连接,采用榫卯连接替代了过去胶水黏合连接,不仅避免了开胶的风险,且弹奏声传播时少了胶的介质干扰,由间接传导变为了直接传导,使震动直接在各面板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
附图说明
14.图1为拇指琴的的侧视图;
15.图2为拇指琴的俯视图;
16.图3为拇指琴中的共鸣体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拇指琴中的共鸣体俯视剖开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拇指琴中的侧边板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共鸣体;101、面板;102、背板;103、侧边板;104、前后板;2、前琴枕;3、后琴枕;4、固定支架;5、铁条;6、弹片;7、音孔;8、榫卯结构;801、榫卯条;802、榫卯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安装”、
“ꢀ
相连”、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包括共鸣体1、面板101、背板102、侧边板103、前后板104、前琴枕2、后琴枕3、固定支架4、铁条5、弹片6、音孔7、榫卯结构8、榫卯条801、榫卯槽802。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5,共鸣体1由面板101、背板102、侧边板103及前后板104组成,面板101、背板102、侧边板103及前后板104之间通过榫卯结构8连接,榫卯结构8由榫卯条801和对应的榫卯槽802组成,榫卯条801分别与面板101、背板102、侧边板103及前后板104的内侧面,榫卯槽802分别设置于侧边板103及前后板104上,榫卯槽802与榫卯条801之间保持一一相对并可紧密贴合,共鸣体1内的各个板块之间通过榫卯连接,采用榫卯连接替代了过去胶水黏合连接,不仅避免了开胶的风险,且弹奏声传播时少了胶的介质干扰,由间接传导变为了直接传导,使震动直接在面板101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
25.实施例2
26.请参阅图1-4,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共鸣体1的弹奏面分别设置有前琴枕2和后琴枕3,共鸣体1的弹奏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4,前琴枕2、后琴枕3及固定支架4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隙,前琴枕2的顶部通过卡槽镶嵌有铁条5,固定支架4通过开孔贯穿有若干个弹片6,弹片6前后分别与铁条5和后琴枕3接触,共鸣体1的弹奏面还开设有音孔7,共鸣体1的弹奏面即为面板101。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双手握住共鸣体1,用两个大拇指拨动弹片6,由于共鸣体1的面板101和背板102是通过榫卯而成,且前琴枕2和后琴枕3与共鸣体1也是榫卯而成,则使震动直接在各面板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包括共鸣体(1),所述共鸣体(1)由面板(101)、背板(102)、侧边板(103)及前后板(104)组成,所述面板(101)、所述背板(102)、所述侧边板(103)及所述前后板(104)之间通过榫卯结构(8)连接,所述榫卯结构(8)由榫卯条(801)和对应的榫卯槽(802)组成,所述榫卯条(801)分别与所述面板(101)、所述背板(102)、所述侧边板(103)及所述前后板(104)的内侧面,所述榫卯槽(802)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边板(103)及所述前后板(104)上,所述榫卯槽(802)与所述榫卯条(801)之间保持一一相对并可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体(1)的弹奏面分别设置有前琴枕(2)和后琴枕(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体(1)的弹奏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4),所述前琴枕(2)、后琴枕(3)及固定支架(4)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琴枕(2)的顶部通过卡槽镶嵌有铁条(5),所述固定支架(4)通过开孔贯穿有若干个弹片(6),所述弹片(6)前后分别与所述铁条(5)和所述后琴枕(3)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体(1)的弹奏面还开设有音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包括共鸣体,所述共鸣体,所述共鸣体由面板、背板、侧边板及前后板组成,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榫卯结构由榫卯条和对应的榫卯槽组成,所述榫卯条分别与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的内侧面,所述榫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上。本实用新型拇指琴的共鸣体内的各个板块之间通过榫卯连接,采用榫卯连接替代了过去胶水黏合连接,不仅避免了开胶的风险,且弹奏声传播时少了胶的介质干扰,由间接传导变为了直接传导,使震动直接在各面板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提升拇指琴音色。提升拇指琴音色。


技术研发人员:熊廖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熊廖君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