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乐音产生装置、方法、提供媒体及数据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乐音产生装置、方法、提供媒体及数据记录媒体,尤其是关于一种藉助使用扩展产生一个乐音数据的开头部分时所花时间较少的压缩方法,或是不被压缩而使用在其他部分使用高压缩方法所压缩的乐音数据,使该数据的开头部分被扩展处理且在发音期间,处理其他部分,而在预定的乐音在被要求发音后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不被使用者所觉察的乐音产生装置、方法、提供媒体及数据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在电子乐器或游戏机等中,使用者的操作随机地进行,因此所发音的乐音很难预测,预先预测使用者的操作,就必须有发音要求,所以要预先产生乐音是很困难的。另外,在电子乐器或游戏机等中预定有乐音被要求发音之后,也会要求立即发音。为了实现该种不易预测的立即的发音要求,在电子乐器或游戏机等中所使用的乐音数据,可使用非压缩或是扩展时所花处理时间较少的压缩方法,例如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自适应微分脉冲码调制)来加以压缩。
例如在MD(Mini Disc)等中,已开始开发ATRAC(Adaptive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转换声音编码)或ATRAC 2等以作为高效率编码声音压缩方法,在这样的方式中,可获得高音质,而且正在实现可预见先前的数据(不受使用者操作左右)而先读取数据,以产生乐音的音乐再生装置。
在此,ADPCM将数据压缩成约4分之1,相对于此ATRAC2可压缩成约10分之1至20分之1。另外,扩展ATRAC2所压缩的数据的声音,会形成比以ADPCM所压缩的数据的声音还要接近原音(压缩前声音)的声音。
然而,由于ATRAC2花在压缩、扩展处理的负荷比ADPCM还重(约20倍),所以仍然不适合需按照使用者的发音要求而立即发音的电子乐器或游戏机等中。
另外,在电子乐器或游戏机等中,有数个乐音同时被要求发音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若使用ATRAC2等处理负荷较重的压缩方法时,会有无法立即产生(发音)全部的乐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产生一个乐音用的数据中的开头部分和其他部分,使用不同的压缩方法所压缩的乐音数据,或是存储扩展处理的数据中的一部分,藉此消除从发音要求后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可使用高效率编码声音压缩方式。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乐音产生装置,具有读出装置,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装置,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读出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装置,用以扩展输出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乐音产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读出步骤,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步骤,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读出步骤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步骤,用以扩展输出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提供媒体,提供可读取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的计算机的程序读出步骤,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步骤,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读出步骤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步骤,用以扩展输出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数据记录媒体,可记录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
本发明的乐音产生装置,具有第一存储装置,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装置,用以扩展由第一存储装置所读出的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装置,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装置,对应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装置,用以选择输出第二存储装置的输出或扩展装置的输出。
本发明的乐音产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存储步骤,用以存储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步骤,用以扩展由第一存储装置所读出的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装置,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步骤,对应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步骤,用以选择输出第二存储步骤的输出或扩展步骤的输出。
本发明的提供媒体,提供可读取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第一存储步骤,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步骤,用以扩展由第一存储步骤所读出的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步骤,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步骤,对应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步骤,用以选择输出第二存储步骤的输出或扩展步骤的输出。
在最初的乐音产生装置、第2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方法、及第3项所记载的提供媒体中,可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可按照需要扩展输出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可扩展输出第二数据。
在数据记录媒体中,可记录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
在第5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装置、第6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方法、及第7项所记载的提供媒体中,可扩展从存储有被压缩的乐音数据的存储部中所读出的乐音数据;可判定是否存储被扩展的乐音数据;对应该判定结果存储被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可选择输出其被存储的数据或被扩展数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乐音产生装置的计算机娱乐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构成的方块图。
图2为乐音产生装置的构成的方块图。
图3为包封处理用的说明图。
图4为关于扩展处理的数据流程的说明图。
图5为以图4的扩展处理而进行处理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6为说明图4的扩展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关于其他扩展处理的数据流程的说明图。
图8为以图7的扩展处理而进行处理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9为说明图7的扩展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说明其他扩展的流程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虽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是为了使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发明的各装置与以下实施形态的对应关系得以明确,而在各装置的后面的括弧内,附加其所对应的实施形态(只是一例),而本发明的特征则如以下所述。但是此记载当然不意味着限定所记载的各装置。
如第1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读出装置(例如,图6的步骤S1),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少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装置(例如,图6的步骤S6),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读出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装置(例如,图6的步骤S7),用以扩展输出第二数据。
如第5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第一存储装置(例如,图7的压缩数据部5b),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装置(例如,图7的扩展部52),用以扩展由第一存储装置所读出的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装置(例如,图9的步骤S13),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装置(例如,图7的存储部53,图9的步骤S15),对应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装置(例如,图9的步骤S16、S20),用以选择输出第二存储装置的输出或扩展装置的输出。
图1为本发明的乐音产生装置适用于计算机娱乐装置时的构成例的方块图。在该计算机娱乐装置中,主CPU57上通过主总线55连接由一个LSI所构成的媒体处理器60。媒体处理器60的主接口1,由FIF031、寄存器32、及直接总线33所构成,并各自与主总线55相连接。
媒体处理器60的CPU总线11上,连接有寄存器32、直接总线33、CPU3、命令捕捉器6、SRAM7、及位转换部10。媒体处理器60的主总线12上,分别连接有主接口1(尤其是FIF031)、总线仲裁器2、命令捕捉器6、SRAM7、位转换部10、DMAC(Direct Memory AccessController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4、DRAM5、及DSP8-1至8-4。
主CPU57,按照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内的程序,进行各种的处理。例如,主CPU57,从未图示的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Memory光盘只存储器)等的记录媒体中,将程序或数据存储在DRAM5内,或是反之可取得存储在DRAM5内的程序或数据。此时,主CPU57,会要求DMAC4,在FIF031和DRAM5之间执行DMA转送。另外,主CPU57,亦可通过直接总线33,直接存取于DRAM5、及其他的装置中。
总线仲裁器2用以仲裁主总线12的使用权。例如,从主CPU57对DMAC4要求数据转送等时,总线仲裁器2,会从主CPU57中将DMA数据转送至DRAM5内,且将总线使用权给予DMAC4。
FIF031,暂时存储由主CPU57所输出的数据,且通过主总线12输出至DRAM5上,并暂时存储由DRAM5所转送来的数据,输出至主CPU57内。寄存器32是在主CPU57和CPU3之间进行同步交换时所使用的寄存器,用以暂存表示命令或处理的状态数据等。
CPU3,用以存取于命令捕捉器6内,且装入存储在该处的程序并执行它,且按照需要存取于SRAM7内,以接受预定数据的供给。另外,CPU3,在SRAM7内没有所需数据时,会要求DMAC4,从DRAM5对SRAM7执行DMA数据的转送。另外,CPU3,在命令捕捉器6内没有所需的程序时,会要求DMAC4,从DRAM5对命令捕捉器6执行DMA程序的转送。
SRAM7,可同时从CPU和DMAC4双方,存取于任意的地址内且读写数据,例如,它是一种双通道的SRAM,且设计成数据捕捉用,用以存储其存储在DRAM5内的数据中的自CPU3中存取频率很高的数据。SRAM7,形成二个存储组结构,可一方连接在CPU总线11上,而另一方连接在主总线12上。
命令捕捉器6,为可存取于任意的地址内以读写数据的捕捉存储器,并可存储其存储在DRAM5内的程序中的自CPU3中存取频率很高的程序。
位转换电路10,将通过CPU总线11输入的数据的位宽,变更成对应主总线12的位宽(例如,128位)并予以输出,或是将通过主总线12输入的数据的位宽(例如,32位),变更成对应CPU总线11的位宽并予以输出。
DSP8-1,由存储着DSP芯片(core)23-1进行各种的动作时所使用的程序的程序RAM21-1、存储着数据的数据RAM22-1、进行存储有这些程序或数据的转送管理的DMAC20-1、及将DSP芯片23-1所产生的音频数据输出至多路转换器9的音频接口24-1所构成。
虽然省略了说明,但是DSP8-2至8-4,也分别具有与DSP8-1相同的内部结构。多路转换器9,选择由音频接口24-1至24-4所输出的音频数据,并输出至喇叭50。
图2从图1中抽出乐音产生装置的相关部分,且记入在各部所进行的处理和数据的流程图。主CPU57(图1),将未图示的CD-ROM等记录媒体中所读出的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存储在DRAM5的压缩数据部5a内。被存储的数据,通过主总线12转送至DSP8-1。DSP8-1,将被转送的压缩数据予以解码(扩展)。然后,此被扩展的数据,转送并存储在DRAM5的扩展后数据部5b,或是按照需要通过多路转换器9而利用喇叭50予以再生。
存储在扩展后数据部5b内的数据,被DSP8-2读出,进行位转换,所谓位转换,是指产生乐音时,例如以下音为原音,并藉助使其原音的频率产生变化,以产生其他的音程(音高)。例如,在卡座录音机中,进行快速放带时(在单位时间内再生比通常还多的数据时),可听到声音变高,从此事中可知,要使声音变高,就必须使读取速度(间距)变化,并读取先前的数据,以增多数据量。反之,在以低于原音的声音发音时,则用比原音所发音的情况还少的数据即可完成。
利用DSP8-2而进行间距转换的数据,被转送并存储在DRAM5的间距转换完成数据部5c内,或是按照需要通过多路转换器9利用喇叭50予以再生。
存储在间距转换完成数据部5c内的数据,利用DSP8-3读出,且施予包封处理,该包封处理,是为了要改变(设定)音色而进行。为了使音程的声音的音色产生变化,只要使发音和消音的音量产生变化即可。例如,图3(A)所示,发音后,其音量马上达到最大值,而在持续一定的音量之后,在消音后,其音量就会马上变成最小值(消失),若利用上述方式使音量产生变化的话,则风琴的音色就可再现,如图3(B)所示,发音后,会慢慢地达到最大音量,且在逐渐衰减后,在消音后,其音量就会慢慢地变小,若利用上述方式使音量产生变化的话,则钢琴的音色就可再现。
在DSP8-3中,施予包封处理的数据,被转送并存储在DRAM5的包封完成数据部5d内,或是按照需要通过多路转换器9利用喇叭50予以再生。
存储在包封完成数据部5d内的数据,利用DSP8-4读出,且施予音效处理。音效处理,是指例如,对声音的回音或失真等施加变化的处理。施予了音效处理的数据,被转送存储在DRAM5的音效完成数据部5e内。在音效处理只施予一次就结束的情况下,施予了音效处理的数据,通过多路转换器9利用喇叭50予以发音。
在音效处理施予二次以上的情况下,首先藉助DSP8-4施予第一次音效处理,其数据可一次转送存储在音效完成数据部5e内。然后在进一步施予第二次音效处理的情况下,DSP8-4,读出存储在音效完成数据部5e内的数据,并施予第二次音效处理。这样就可在DSP8-4和音效完成数据部5e之间,藉助进行数据的授受而施予多次的音效处理。
图4是从图2中抽出有关扩展处理部分的方块图。DSP8-1,从机能性方面在内部包含有运算处理部51和扩展部52。运算处理部51和扩展部52,相当于图1的DSP芯片23-1和数字音频部24-1。
利用主CPU57从CD-ROM61中读出,而转送至DRAM5内的数据,存储在压缩数据5a内。存储在压缩数据部5a内的数据,利用DSP8-1的运算处理部51读出。运算处理部51,对扩展部52或多路转换器9转送读出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的数据,被施予扩展处理,并送回运算处理部51。然后,运算处理部51,按照需要将被送回的数据转送并存储在DRAM5的扩展后数据部5b内。另外,被转送至多路转换器9内的数据,利用喇叭50而发音。
图5为显示记录在CD-ROM61内的乐音数据,及存储在压缩数据部5a内的数据的结构。图5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例如是发出一个效果音的数据(以下记为1效果音)。这时,1效果音,是由一个块的非压缩数据部、及四个块的高压缩数据部所构成。非压缩数据部,是由页首部H1和数据部D1所构成。同样地,高压缩数据部的各块,是由页首部H2至H5和数据部D2至D5所构成。
例如,1效果音为“咚锵”时,将“咚”的部分作为数据部D1的数据(非压缩数据),而将“锵”的部分作为数据部D2至D5的数据(高压缩数据)。因而,构成1效果音的乐音数据的总块数,会因效果音的时间长短,或非压缩数据、高压缩数据的各数据量而异。另外,非压缩数据部和高压缩数据部的块数,也非各自被限定在1个块、4个块。
在页首部H1至H5中,有写入各自对应的数据部D1至D5的尺寸,该数据部是否被压缩或非压缩,而在压缩时其压缩方法等。数据部D1至D5的尺寸,若各块统一成同一尺寸的话,则没有写入的必要。例如,在使用ATRAC2作为高压缩方法时,通常1个块的数据部的尺寸为2048Ts(由于ITs=1/44100秒,所以可得2048/44100秒部分的数据),藉助此尺寸来统一非压缩数据部的数据部和高压缩数据部的数据部的尺寸,就没有写入对应页首部H1至H5的数据部D1至D5的尺寸的必要。
参照图6的流程图,说明图4所示的乐音产生装置,尤其是其进行扩展处理时的动作,首先,前提是假设预先从CD-ROM61中读出的数个乐音数据,被存储在DRAM5的压缩数据部5a中。
在步骤S1,运算处理部51,从压缩数据部5a中,读出1效果音的乐音数据(图5中为5个块)。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2,读取记载于已读出的乐音数据的各个块的页首部内的数据。首先,页首部H1的数据被读取。运算处理部51,使用已读取的数据,在步骤S3中,判断数据部D1的数据是否被压缩。
这时,数据部D1可依页首部H1的信息判断为非压缩数据,并前进至步骤S6。在步骤S6中,数据部D1的数据,被转送至多路转换器9,利用多路转换器9再进一步转送至喇叭50。然后,利用喇叭50予以发音。当步骤S6的处理结束时,就前进至步骤S8,运算处理部51,判断已处理的数据是否为最终块。现在的情况,由于为非最终块,所以回到步骤S2。
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2,读取被写入于页首部H2内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3,以被读取的数据为基础,判断是否为压缩数据。现在的情况,在页首部H2上由于写入有数据部D2为压缩数据的情形,所以数据部D2,被判断为压缩数据,前进至步骤S4。在步骤S4,运算处理部51,将数据部D2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并施予扩展处理,然后,施予扩展处理过的数据,再次送回运算处理部51。
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5,判断被送回的扩展处理过的数据,是否存储在DRAM5内。换言之,判断是否为不必要进行后段的处理(DSP8-2至8-4的处理)的数据。结果,在判断没有必要存储于DRAM5内时,就会前进至步骤S6。该步骤S6的处理,由于已说明过,所以其说明省略。
另一方面,在步骤S5,当判断为存储于SRAM5内时,就前进至步骤S7。在步骤S7,运算处理部51,将施予扩展处理过的数据,转送并存储在DRAM5的扩展后数据部5b。
存储在扩展后数据部5b内的数据,依序由后段的DSP8-2至8-4,施予声音产生用的处理。这样首先立即利用喇叭使非压缩的数据部D1发音,在此期间藉助处理高压缩的数据部D2至D5,就不会发生预定的乐音自发音要求起至被发音为止的延迟,而且,相对于数据部D2至D5,也可使用象ATRAC2等的压缩率虽然很高,但是在扩展处理上需要花时间的压缩方法。
若步骤S7中的处理结束的话,则前进至步骤S8,而已处理过的数据,可判断是否为最终块。在判断为非最终块时,回到步骤S2,并反复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8,判断为最终块时,现在的情况,当判断已处理过的数据为数据部D5的数据时,此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在上述说明中,虽是使用非压缩的数据和高压缩的数据,但是亦可使用低压缩的数据以取代非压缩的数据。在此,虽是针对非压缩或低压缩、和高压缩加以叙述,但是非压缩或低压缩,是施行扩展处理时所需的时间较少的压缩,而高压缩,则反之,意味着施行扩展处理时所需的时间较长的压缩来使用。因而,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即使是高压缩在扩展处理时所需要的时间为较少的压缩,亦记为非压缩或是低压缩。
其次,如图7所示,是就藉助在DSP8-1内设置存储部53,则即使为使用高压缩的数据,亦不会发生从发音要求至发音的延迟的扩展方法加以说明。该存储部53,在图1中相当于数据RAM22-1。
具有图7所示的DSP8-1的乐音产生装置,用以处理具有图8(A)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亦即,1效果音全部(数据部D11至D15),使用同一压缩方法加以压缩,且可在其各数据部D11至D15中装有页首部H11至H15。在扩展图8(A)所示的数据的扩展数据d11至d15(图8(B))中,扩展数据d11的块被存储在DSP8-1的存储部53内(存储数据部),而剩余的扩展数据d12至d15,在转送至后段(DSP8-2至8-4,或是多路转换器9)的时刻被解放(解放数据部)。
图8(A)中,压缩数据部虽由5个块所构成,但如图5处所说明的那样,其总块数,依构成1效果音的乐音数据的量而变化。另外,图8(B)中,虽是显示将1个块作为存储数据,但是亦可将1个块以上的块作为存储数据。存储于此存储部53的数据量,被写入于图8(A)所示的各页首部H11至H15内。在此页首部H11至H15内,除了写入有存储于此存储部53的数据量之外,亦写入有数据部D11至D15的数据尺寸或压缩方法等。
其次,参照图9的流程图,就关于图7所示的乐音产生装置的扩展处理部分的动作加以说明。首先,在步骤S11中,运算处理部51,从压缩数据部5a中,读出具有图8(A)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
在步骤S12中,运算处理部51,依序看到已读出的数据的各页首部H11至H15。首先看到页首部H11,并读出在该处所写的数据。在步骤S13中,以已读出的页首部H11的数据为基础,判断数据部D11的数据是否为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现在的情况是,在页首部H11中,数据部D11的数据由于为写入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所以在步骤S13中,数据部D11的数据,被判断为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并前进至步骤S14。
在步骤S13,被判断为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的数据,在后述的步骤S15的处理中,存在已在存储部53内存储着已扩展过的数据的情况。因而,在步骤S14,现在的情况是,判断是否在存储部53内存储有数据部D11的扩展数据d11。此判断,使用附在数据部D11中的固有的编号来进行。
亦即,在各页首部H11至H15中,写入其各自对应的数据部D11至D15所固有的编号。然后,在后述的步骤S15,在存储部53上存储有已扩展过的数据时,也存储有此数据部固有的编号。因而,在步骤S14所进行的处理是指运算处理部51判断具有与被写入于已读出的数据部的页首部内的数据部所固有的编号相同的编号的数据,是否存在于存储部53内的处理。
结果,在判断为存储部53内没有存储扩展数据d11的情况时,就前进至步骤S15。然后,在步骤S15中,运算处理部51,将数据部D11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并使之进行扩展处理。施予了扩展处理的扩展数据d11,被送回运算处理部51。然后,运算处理部51,使已送回的扩展数据d11存储在存储部53内。于是,被送回到运算处理部51的扩展数据d11,在步骤S16,被转送至多路转换器9。然后,转送至多路转换器9的扩展数据d11,被转送至喇叭50,并予以发音。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在判断为存储部53中已存储有扩展数据d11时,其数据就会被读出。然后,在步骤S16,被读出的扩展数据d11,会通过多路转换器9转送至喇叭50,并予以发音。
当步骤S16中的处理结束时,前进至步骤S17,并判断已处理过的数据部,是否为最后块数据部。现在的情况,由于为非最后的块的数据部D15,所以回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读出写入于下一个块的页首部(现在情况,为页首部H12)内的数据。在页首部H12内,由于数据部D12的数据,写入成未存储于存储部53内的数据,所以在步骤S12中,数据部D12的数据,被判断为未存储于存储部53内的数据,前进至步骤S18。
在步骤S18,运算处理部51,将数据部D12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并使之进行扩展处理。施予了扩展处理的扩展数据d12,送回到运算处理部51。然后,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19,判断是否使被送回的数据存储在DRAM5内。在判断为存储在DRAM5内时,就前进至步骤S20,扩展数据d11,被存储在DRAM5的扩展后数据部5b内。然后,当存储处理结束时,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17,判断已处理的数据是否为最终块。现在的情况,由于已处理过数据部D12,所以会判断非为最终块,回到步骤S12,以后的处理也可在数据部D12以后的数据中进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9,在判断为不是存储在DRAM5内的数据,换言之,是没有必要进行后段处理,而藉助喇叭50使之发音的数据时,就前进至步骤S16。步骤S16以后的处理,由于已说明过,所以其说明省略。
藉助对数据部D11至D15进行上述的处理,就可产生1效果音的乐音,且可利用喇叭50予以发音。这样将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作为1效果音的开头部分的乐音数据,且有此效果的发音要求时,就可立即藉助喇叭50使在此存储着的数据发音。然后,在此存储着的数据的发音期间,处理剩余部分的乐音数据,并藉助产生乐音,可将预定的1效果音从发音要求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抑制在使用者无法觉察的程度内。
另外,例如,在将此乐音产生装置使用于用以产生游戏机的效果音的情况下,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效果音,会将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量(块数),作为2个块的数据,而对于使用频率低的效果音,会作为1个块的数据,这样就可藉助数据的种类(效果音的种类)使存储在存储部33内的数据量产生变化。另外,如游戏的开放模式等所使用的故事说明所示,通常在只使用一次或是数次的数据的页首部上,可预先写入所谓1个块也不存储的数据。
其次,就图7显示在处理混合具有图5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及具有图8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的数据时的乐音产生装置的扩展动作,参照图10的流程图而加以说明。此情况,例如,图5所示的数据结构,如游戏的开放式故事(opening narration)那样,用于只使用一次或是数次的效果音的乐音的乐音数据中。这样,藉助具有乐音数据中的数据结构,就可产生使延迟时间缩短的乐音。
步骤S31至S37的处理,是具有图8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数据被读出时的处理,这些步骤的处理,由于是与图9的步骤S11至S17的处理同样的处理,所以其说明省略。
在步骤S33中,从压缩数据部5a中所读出的数据,在判断为不是存储在存储部53内的数据时,就前进至步骤S38。运算处理部51,在步骤S38中,判断已读出的数据是否为压缩数据。该判断,使用写入于各个块的页首部内的数据来加以判断,在判断被读出的数据为非压缩数据时,亦即,此情况,判断为非压缩数据时,前进至步骤S36,该数据被转送至多路转换器9,并再进一步转送至喇叭50,而予以发音。
另一方面,在步骤S38中,判断被读出的数据为压缩数据时,就前进至步骤S40。运算处理部51,将已读出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并施予扩展处理。然后,被扩展的数据,再次送回运算处理部51。
被送回到运算处理部的数据,在步骤S40,判断是否存储在DRAM5中。此步骤S40以后的处理流程,由于为与图9的步骤S19以后的处理流程同样的流程,所以其说明省略。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运算处理部51从压缩数据部5a读出数据时(图6的步骤S1,图9的步骤S11,图10的步骤S31),虽然已读出1效果音全部的数据(页首部和数据部),但是亦可只读出页首部,以进行自此以后的处理。另外,亦可在每一个块中读出。
另外,非压缩数据,或是存储在存储部53的数据,由于没有必要进行后段的处理,所以虽然作为不需要存储在扩展后数据中5b的数据来加以说明,但是亦可被存储。即使在存储在扩展后数据部5b内的情况,由于没有这些数据扩展处理所需的时间,所以作为压缩预定的乐音从发音要求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用的装置,本发明是相当有效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将执行上述处理用的计算机程序提供给使用者的提供媒体而言,除了磁盘、CD-ROM等信息记录媒体之外,亦可包含国际互联网、数字卫星等靠网络工作的传送媒体。
如以上所述,若依据第1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装置、第2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方法、及第3项所记载的提供媒体,及第4页所记载的数据记录媒体,则由于可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者,而该第二数据为根据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可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读出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以及可扩展输出的第二数据,所以可缩短要求预定的乐音的发音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且可在其乐音数据压缩中使用高效率编码声音压缩方式。
若依据第5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装置、第6项所记载的乐音产生方法、及第7项所记载的提供媒体,可扩展从存储有被压缩的乐音数据的存储部中所读出的乐音数据;可判定是否存储被扩展的乐音数据;对应该判定结果存储被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可选择输出其被存储的数据或被扩展数据,所以可缩短要求预定的乐音的发音至发音为止的延迟时间,且可在其乐音数据压缩中使用高效率编码声压缩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乐音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读出装置,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前述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装置,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前述读出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中的前述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装置,用以扩展输出前述第二数据。
2.一种乐音产生方法,其特征为包含读出步骤,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根据前述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步骤,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前述读出步骤所读出的数据中的前述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步骤,用以扩展输出前述第二数据。
3.一种提供媒体,其特征为提供可读取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读出步骤,用以读出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为根据前述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第一输出步骤,按照需要扩展输出利用前述读出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中的前述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输出步骤,用以扩展输出前述第二数据。
4.一种数据记录媒体,其特征为可记录由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构成的乐音数据,该第一数据未被压缩或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第一压缩方法所压缩,而该第二数据为根据前述第一压缩方法利用扩展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的第二压缩方法所压缩。
5.一种乐音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第一存储装置,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装置,用以扩展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所读出的前述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装置,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前述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装置,对应前述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前述扩展装置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装置,用以选择输出前述第二存储装置的输出或前述扩展装置的输出。
6.一种乐音产生方法,其特征为包含有第一存储步骤,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步骤,用以扩展由第一存储步骤所读出的前述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步骤,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前述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步骤,对应前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前述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步骤,用以选择输出前述第二存储步骤的输出或前述扩展步骤的输出。
7.一种提供媒体,其特征为提供可读取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第一存储步骤,用以存储被压缩的乐音数据;扩展步骤,用以扩展由前述第一存储步骤所读出的前述被压缩的乐音数据;判定步骤,用以判定是否存储由前述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第二存储步骤,对应前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而存储由前述扩展步骤所扩展的乐音数据;以及输出步骤,用以选择输出前述第二存储步骤的输出或前述扩展步骤的输出。
全文摘要
用以产生一个效果音的数据的开头部分为非压缩的数据,而其余部分为被压缩的数据的乐音数据,被存储在压缩数据部5a内。运算处理部51,读出存储在压缩数据部5a内的数据,判断该数据是否为压缩数据。在判断为非压缩的数据时,该数据通过多路转换器9转送至喇叭50予以发音,在非压缩数据被发音的期间所剩余的数据,转送至扩展部52施行扩展处理。被施行扩展处理的数据,在有必要进行后段处理时,就存储在扩展后数据部51b中,在没有必要时,就通过多路转换器9转送至喇叭50予以发音。
文档编号G10H7/02GK1272197SQ99800745
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4日
发明者桥本武 申请人:索尼电脑娱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