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夹具,所述夹具能够与长笛固定连接;提示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用于安装提示件,且所述提示架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所述提示件安装于其上时所述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观看;所述支撑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夹具连接的第一支撑体,和用于与所述提示架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转轴可转动连接。当演奏者演奏乐谱不熟练的乐曲时,使用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可以在保持正确演奏姿势的情况下,方便地观看乐谱,从而方便演奏,避免劳累,并且有利于初学者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提高学习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长笛演奏用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其外形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形长管。由于长笛的音质动感好听,声音婉转悠扬,吸引了众多的音乐爱好者争相吹奏。
[0003]对于初学长笛的演奏者来说,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长笛演奏姿势。如果在学习开始时没有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将会造成一连串的不良后果。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初学者对乐谱不够熟悉,因而在吹奏时往往要在正确的演奏姿势和看谱动作之间频繁切换,这不仅不利于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还使人容易疲劳。另外,对于一些能够十分熟练地演奏长笛的演奏者来说,当吹奏一些不够熟悉的乐曲时,也会出现在演奏姿势和看谱动作之间频繁切换的问题,这给演奏者的演奏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当演奏者对于所要吹奏的乐曲的乐谱不够熟悉时,演奏时需要在演奏姿势和看谱动作之间频繁切换,以致演奏不便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使演奏者在演奏姿势下即可看到乐谱,无需切换动作,因而演奏方便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
[000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包括:
[0006]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夹具,所述夹具能够与长笛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夹具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插入所述U形槽内部,所述U形槽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相对,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后,将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
[0007]提示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用于安装提示件,且所述提示架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所述提示件安装于其上时所述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观看。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示架包括:
[0009]固定框,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提示件;
[0010]支杆,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第一端,和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第二端。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转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的高低位置。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0013]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
[0014]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上;
[0015]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固定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杆转动,进而调节所述固定框相对于所述支杆的开合角度,和/或所述固定框相对于所述支杆的自转角度。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0018]连接体,具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
[0019]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
[0020]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
[0021 ]第四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
[0022]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孔内部。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轴同时与所述支杆和所述第三转轴垂直。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示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
[002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演奏时支撑在演奏者的臂弯处,以支撑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提示架。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所述托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转动,进而调节托架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角度。
[0027]本发明提供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28]1.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包括能够固定在长笛上的固定结构,和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提示架,提示架上能够安装提示件,并且提示架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所述提示件安装于其上时所述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观看;这样当演奏者使用长笛(也可以是类似于长笛的其他乐器)演奏乐谱不够熟练的乐曲时,可以在保持正确演奏姿势的情况下,方便地观看乐谱,从而方便演奏,避免劳累,并且有利于初学者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提尚学习效率。
[0029]2.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提示架包括固定框和支杆,支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固定框连接,支杆将固定框向着远离固定结构的方向伸出一段长度,不仅有利于演奏者观察,且能够方便地支撑固定框。
[0030]3.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支杆能够相对于固定结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第二端相对于固定结构的高低位置,进而能够调节固定框相对于固定结构的高低位置,从而可以方便调节固定在固定框上的提示件相对于演奏者的高低位置,使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更轻松方便地观看。
[0031 ] 4.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一通孔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穿过第一通孔后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部,需要调节支杆相对于固定结构转动时,操作支杆绕第一转轴转动即可,调节方便,调节后更便于演奏者观看提示件。
[0032]5.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同样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能够调节固定框相对于支杆的开合角度,和/或固定框相对于支杆的自转角度,从而可以使固定在固定框上的提示件能够更好地面向演奏者。
[0033]6.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第二转轴同时与支杆和第三转轴垂直,调节固定框绕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转动,能够更有效率地调节固定框与支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以及固定框相对于支杆的自转角度,使指示件能够很好地面向演奏者。
[0034]7.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还包括托架,托架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演奏时支撑在演奏者的臂弯处(前臂和上臂之间),以支撑固定结构和提示架的重量;使用托架来支撑固定结构和提示架的重量,可以降低手指的负荷,避免手指在大负荷下对于弹奏的不利影响。
[0035]8.本发明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也是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第三连接结构,托架能够相对于固定结构转动,进而调节托架和固定结构之间的角度,从而方便演奏者以更加舒适的姿势演奏。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长笛演奏辅助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1_固定结构,10-支撑体,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转轴,13-夹具,2-长笛,3-提不架,4-固定框,40-本体,41-第四安装孔,42-压条,5-支杆,51-第一端,52-第二端,53-第一通孔,54-第二通孔,6-连接体,61-第二安装孔,62-第三安装孔,63-第二转轴,64-第三转轴,7-托架,71-第三通孔,8-手柄,101-U形槽,102-连接板,103-第一连接通孔,104-第二连接通孔,105-连接轴,106-第一支撑体,107-第二支撑体,108-连接转轴,201-安装孔,202-操作部,203-通孔,20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40]实施例
[004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结构I和提示架3,其中固定结构I能够固定在长笛2上;提示架3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用于安装提示件,且所述提示架3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所述提示件安装于其上时所述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观看。
[0042]本实施例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当演奏者演奏乐谱不够熟练的乐曲时,可以在保持正确演奏姿势的情况下,方便地观看乐谱,从而方便演奏,避免劳累,并且有利于初学者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提高学习效率。
[004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架3包括固定框4和支杆5,其中,固定框4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提示件;支杆5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的第一端51,和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框4连接的第二端52。
[0044]图中,固定框4包括本体40,以及压条42,压条42弹性安装在固定框4内部,图中压条42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当向外拉动压条42时,压条42在弹力作用下有恢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提示件可以是写有乐谱的提示板,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具体安装时,向外拉动压条42,将提示板、手机或者平板安装进入到本体40和压条42之间,慢慢释放压条42,压条42在弹力的作用下回缩,并将提示板、手机或者平板挤压固定在固定框4内部。
[0045]本实施例中,支杆5将固定框4向着远离固定结构I的方向伸出一段长度,不仅有利于演奏者观察提示件,且能够方便地支撑固定框4。
[004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杆5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转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二端52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的高低位置。
[0047]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孔11,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I上;第一通孔5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51上;第一转轴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部。支杆5通过绕第一转轴12转动即可实现相对固定结构I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第二端52相对于固定结构I的高低位置。
[0048]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转轴1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部,可以是在第一转轴12上设置外螺纹,在第一安装孔11内部设置内螺纹,二者螺纹配合;也可以是在第一安装孔11外侧设置螺母,使用螺母与第一转轴12配合螺接,从而将第一转轴1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部。本实施例中列举的上述方式仅是诸多可实现方式中的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安装方式。
[0049]所述支杆5的第二端52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框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固定框4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杆5转动,进而调节所述固定框4相对于所述支杆5的开合角度α,和/或所述固定框4相对于所述支杆5的自转角度。
[0050]第二连接结构可以是仅调节固定框4相对于支杆5的开合角度α的大小,从而调整固定框4的远离支杆5的一端距离演奏者的远近;也可以是仅调节固定框4相对于支杆5的自转角度,如图中所示,自转角度是指固定框4绕第三转轴62旋转时的旋转角度。
[0051]在本实施中,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能够同时实现上述两种调整方式;具体包括:连接体6,具有第二安装孔61和第三安装孔62;第二通孔54,设置在所述第二端52上,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1相对;第二转轴6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4后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61内部;第四安装孔41,设置在所述固定框4上,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62相对;第三转轴64,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62后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孔41内部。
[0052]与第一转轴1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部的说明相同,第二转轴63安装在第二安装孔61内部,可以是在第二转轴63上设置外螺纹,在第二安装孔61内部设置内螺纹,二者螺纹配合;也可以是在第二安装孔61外侧设置螺母,使用螺母与第二转轴63配合螺接,从而将第二转轴63安装在第二安装孔61内部。本实施例中列举的上述方式仅是诸多可实现方式中的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安装方式。第三转轴64安装在第四安装孔41内部的说明相同。
[005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63同时与所述支杆5和所述第三转轴64垂直。调节固定框4绕第二转轴63、第三转轴64转动,能够更有效率地调节固定框4与支杆5之间的开合角度,以及固定框4相对于支杆5的自转角度,使指示件能够很好地面向演奏者。
[0054]所述固定结构I包括支撑体10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体10上的夹具13,所述夹具13适于夹持所述长笛2,所述提示架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撑体10上。通过开合夹具13以夹持住长笛2,操作方便。
[0055]所述支撑体10上开设有U形槽101,所述夹具13与连接板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U形槽101内部,所述U形槽101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03,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03相对,所述连接板10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04,连接轴105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0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4后,将所述连接板102固定在所述支撑体10上。
[0056]所述支撑体10包括用于与所述夹具13连接的第一支撑体106,和用于与所述提示架3连接的第二支撑体107,所述第一支撑体106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07之间通过连接转轴108可转动连接。
[0057]连接转轴108包括位于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体107上的安装孔201内部的操作部202,和穿过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体107上、一端与所述安装孔20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06相对的通孔203后与第一支撑体106螺接的连接部204;需要调节第一支撑体106相对于第二支撑体107转动时,先拧松连接转轴108,然后操作第一支撑体106相对于第二支撑体107转动至目标位置,然后保持住第一支撑体106和第二支撑体107的相对位置,操作连接转轴108的操作部202,使连接部204与第一支撑体106旋紧,从而将第一支撑体106和第二支撑体107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轴64采用与连接转轴108相同的方式连接连接体6和固定框4。
[0058]还包括托架7,所述托架7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演奏时支撑在演奏者的臂弯处,以支撑所述固定结构I和所述提示架3。使用托架7来支撑固定结构I和提示架3(可以包括安装在提示架3上的提示件)的重量,可以降低手指的负荷,避免手指在大负荷下对于弹奏的不利影响。托架7的自由端上还设有手柄8,手柄8可采用柔软的材料制作,当托架7的自由端支撑在演奏者的臂弯处时,手柄8与演奏者接触,使演奏者感觉更加舒适。
[0059]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所述托架7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转动,进而调节托架7与所述固定结构I之间角度。
[00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I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孔11,托架7—端设置有第三通孔71,第一转轴12穿过第一通孔53,第一安装孔11,第三通孔71和第一安装孔11后,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部,或者第一转轴12穿出第二个第一安装孔11后与螺母螺接,从而将第一转轴12固定在固定结构I上。
[006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结构(I),包括支撑体(10)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体(10)上的夹具(13),所述夹具(13)能够与长笛(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10)上开设有U形槽(101),所述夹具(13)与连接板(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U形槽(101)内部,所述U形槽(101)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03),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03)相对,所述连接板(10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04),连接轴(105)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0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4)后,将所述连接板(102)固定在所述支撑体(10)上; 提示架(3),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用于安装提示件,且所述提示架(3)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所述提示件安装于其上时所述提示件能够被演奏者观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架(3)包括: 固定框(4 ),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提示件; 支杆(5),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的第一端(51),和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框(4)连接的第二端(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杆(5)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转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二端(52)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的高低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孔(11),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I)上; 第一通孔(5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51)上; 第一转轴(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3)后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固定框(4)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杆(5)转动,进而调节所述固定框(4)相对于所述支杆(5)的开合角度(α),和/或所述固定框(4)相对于所述支杆(5)的自转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体(6),具有第二安装孔(61)和第三安装孔(62); 第二通孔(54),设置在所述第二端(52)上,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1)相对; 第二转轴(6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4)后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61)内部; 第四安装孔(41),设置在所述固定框(4)上,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62)相对; 第三转轴(64),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62)后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孔(41)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63)同时与所述支杆(5)和所述第三转轴(64)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架(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撑体(10)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7),所述托架(7)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I)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演奏时支撑在演奏者的臂弯处,以支撑所述固定结构(I)和所述提示架(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笛演奏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所述托架(7)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I)转动,进而调节托架(7)与所述固定结构(I)之间角度。
【文档编号】G10G5/00GK106023967SQ20161030175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乔正军
【申请人】乔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