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79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亮度较高的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块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其显示主要由控制外部光源所发出光束的通过或者不通过来实现,因此需要相应的背光或者前光模块,该背光或者前光模块可将外部光源所发出的光束导向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模块10的截面图,该液晶显示模块10包括一液晶面板11和一背光模块12。该背光模块12包括一光源121、一光源罩122、一反射板123、一导光板124和一反射偏光板125。其中该光源121位于导光板124之一侧,该光源罩122位于光源121相对导光板124的另一侧,反射该光源121发出的光束,以增加导入导光板124的光强度,该反射板123、导光板124和反射偏光板125依次层叠放置,该反射偏光板125位于导光板124和液晶面板11之间。由光源121发出的光束可视为由二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该导光板124和反射板123将该光束导向反射偏光板125,该反射偏光板125将平行于反射偏光板125极化态的S偏光导向液晶面板11,并反射垂直于反射偏光板125极化态的P偏光。该反射的P偏光穿过导光板124,并经过反射板123的反射后重新转换为强度相对较弱的P偏光和S偏光,如此可增加光源121发出光束的利用率。
但是,经由反射偏光板125反射至导光板124、反射板123的P偏光将大部分被光源121发出的光束所吸收,致使光源121发出光束之利用率提高较少。同时,由于该背光模块12未采用扩散板或相应功能组件,致使通过反射偏光板125的光束分布不均匀,从而液晶面板11显示效果较差。
请参阅图2,为2002年9月10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448,955号所揭示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块20截面图,该液晶显示模块20包括一液晶面板21和一背光模块22,该液晶面板21包括一第一基板211、一液晶层212和一第二基板213。该背光模块22包括两光源221、分别和二光源221相对应的两光源罩222、分别和光源221相对应的导光板224、一反射板223、一扩散板225、一增亮片(Brightness Enhance Film,BEF)226、一反射偏光板(DoubleBrightness Enhance Film,DBEF)227和一覆盖层228。
请一起参阅图3,该液晶显示模块20工作时,光源221发出一可视为由两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的光束,该光束经由导光板224、扩散板225和增亮片226后到达反射偏光板227,其中该P偏光的极化态垂直于反射偏光板227的极化态,该S偏光的极化态平行于反射偏光板227的极化态,所以仅S偏光能通过反射偏光板227,而P偏光被反射偏光板227反射,该反射的P偏光经增亮片226、扩散板225、导光板224和反射板223后重新转换成强度相对较弱的S偏光和P偏光,其中S偏光部分将通过反射偏光板227,P偏光被反射。该背光模块22采用扩散板225,可实现光束均匀出射。但是,由该反射偏光板227反射的P偏光大部分为光源221发出的光束所吸收,同时该反射的P偏光重新转换为S偏光和P偏光时经过多个界面,其能量将减弱,反射光束的重新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模块光源发光利用率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该液晶显示模块具有较高的光源发光利用率,从而亮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液晶显示模块,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导光板、一用以将导光板导出的光束扩散后导出的扩散板和一反射偏光板,该反射偏光板将该光束的S偏光导向液晶面板,而反射该光束的P偏光部分,其中,该导光板、扩散板和反射偏光板依序层叠放置,导光板位于该光源一侧,该扩散板朝向该反射偏光方向的表面设置多个棱镜结构。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的扩散板与该反射偏光板相邻,从该反射偏光板反射回来的P偏光直接照射到该扩散板表面,而该扩散板表面设置多个棱镜结构,该棱镜结构可将反射偏光板反射的一部分P偏光重新转换为一具P偏光和S偏光的光束,无需经过该扩散板和该扩散板下的导光板,并借助该导光板下的反射板的作用进行偏光转换,可减少该反射偏光板反射的P偏光重新形成一具P偏光和S偏光的光束而需经过的界面,减少界面损失,从而提高光源发光利用率,进而增加液晶面板的显示亮度。另外,该表面为棱镜结构的扩散板可聚集光线,进而提高经其出射的背光亮度。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模块的截面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模块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光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图4所示液晶显示模块的光路图。
图6是图4所示扩散板的棱镜结构立体图。
图7是图4所示扩散板的棱镜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一实施方式截面图,该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液晶面板31和一背光模块32。该背光模块32包括一光源321、一光源罩322、一反射板323、一导光板324、一扩散板325和一反射偏光板326。光源321位于导光板324一侧,光源罩322位于光源32 1相对导光板324的另一侧,反射板323、导光板324、扩散板325和反射偏光板326依序叠放。扩散板325相对反射偏光板326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V形槽(图未标示),形成多个棱镜结构1。
请参阅图5,光源321发出的光束进入导光板324,借助导光板324和反射板323将该光束导向扩散板325、反射偏光板326。该光束可视为由两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其中S偏光通过反射偏光板326,而P偏光则被反射偏光板326反射至扩散板325。随后扩散板325表面的棱镜结构1反射、散射该P偏光,重新形成能量相对较小的光束,该光束也可视为由两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该光束到达反射偏光板326后,其中S偏光通过反射偏光板326,P偏光被反射偏光板326反射。这样,光束中的P偏光在反射偏光板326、扩散板325之间循环转换为相应的P偏光和S偏光,无需经过该扩散板325和该扩散板325下的导光板324,并借助导光板324下的反射板323的作用进行偏光转换,从而可减少光束透过的界面,减少能量的界面损失,进而提高光源321发光利用率,达到增加液晶面板31显示亮度的目的。
请一起参阅图6和图7,该扩散板325可沿一平行方向均匀设置V形槽,形成平行的条形棱镜结构11。该扩散板325也可同时沿两垂直方向均匀设置V形槽,形成均匀分布的金字塔型棱镜结构12。
请参阅图8,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二实施方式截面图,该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液晶面板41和一背光模块42。该背光模块42包括一光源421、一光源罩422、一导光板424、形成于导光板424表面的反射膜423、一扩散板425、一增亮片426及一反射偏光板427。该液晶显示模块与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相比,区别在于导光板424为楔形,该导光板424具反射膜423以替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板323,其于扩散板425和反射偏光板427之间增设一增亮片426。该增亮片426可使该液晶显示模块获得更高的亮度。
光源421发出的光束进入导光板424,借助导光板424和反射膜423将该光束导向扩散板425、增亮片426和反射偏光板427。该光束可视为由两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其中S偏光通过反射偏光板427,P偏光被反射偏光板427反射。该反射的P偏光经由增亮片426到达扩散板425。扩散板425表面的棱镜结构2反射、散射该P偏光,重新形成能量相对较小的光束,该光束也可视为由两极化态相互垂直的P偏光和S偏光组成。该光束通过增亮片426后到达反射偏光板427,其中S偏光通过反射偏光板427,P偏光被反射偏光板427反射。这样,光束中的P偏光在反射偏光板427、增亮片426和扩散板425之间循环转换为相应的P偏光和S偏光,无需经过该扩散板425和该扩散板425下的导光板424,并借助导光板424下反射膜423的作用进行偏光转换,可减少光束透过的界面,减少能量的界面损失,进而提高光源421发光利用率,达到增加液晶面板41显示亮度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背光模块的光源可采用多个,该光源可为点光源或面光源,其相对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扩散板表面的棱镜结构不仅限于均匀分布,也可设置为不均匀分布。该导光板可为平板形或楔形,其相对扩散板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多个网点。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导光板、一用以将导光板导出的光束扩散后导出的扩散板和一反射偏光板,该光源位于导光板一侧,该反射偏光板将该光束的S偏光导向液晶面板,并反射该光束的P偏光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扩散板和反射偏光板依序层叠放置,该扩散板的表面设置多个棱镜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位于该液晶显示模块相对扩散板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的棱镜结构为均匀或不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棱镜结构为平行的条形结构或平行的金字塔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棱镜结构为条形结构或金字塔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光源罩,该光源罩位于光源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进一步包括一增亮片,该增亮片位于扩散板和反射偏光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中该液晶显示模块为平板形或楔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中该光源为点光源或线光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中该液晶显示模块相对扩散板的另一侧具反射膜或分布多个网点。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导光板、一用以将导光板导出的光束扩散后导出的扩散板和一反射偏光板,其中该反射偏光板将该光束的S偏光导向液晶面板,并反射该光束的P偏光部分。该扩散板的表面设置多个棱镜结构,该棱镜结构可将反射偏光板反射的P偏光部分反射、散射,重新形成一具P偏光及S偏光的光束,提高光源发光利用率,进而提高液晶面板的显示亮度。
文档编号F21V5/00GK2586979SQ02249980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余泰成, 吕昌岳, 陈杰良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