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68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大画面、薄且轻的显示装置而周知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与液晶屏相比,因其可显示高速运动且视角宽、易实现大画面、因是自发光型所以显示质量高等缘故,在平屏显示器技术中最近特别受到关注。
一般,在这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利用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再用该紫外线激励荧光体进行发光而实现彩色显示。在基板上设置有由隔壁区分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中形成有荧光体层。
这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大致进行区分,有驱动形式的AC型和DC型,在放电形式中有面放电型和对向放电型2种。从高精细化、大画面化及制造的简便性出发,目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主流是3电极结构的面放电型。其结构是,在一方的基板上具有平行地邻接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所谓显示电极对,在另一方的基板上具有沿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配列的地址电极、隔壁和荧光体。相对而言,可以加厚荧光体层,有利于荧光体的彩色显示。
下面,参照图7说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的屏幕本体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玻璃等透明的前面侧的基板1上,形成有多列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成对的条纹状显示电极2,并形成有覆盖该电极群的诱电体层3,在该诱电体层3上形成有保护膜4。
另外,在与所述前面侧的基板1对向配置的背面侧的基板5上,与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显示电极2交叉地,形成有被外涂(overcoat)层6覆盖的多列条纹状的地址电极7。在该地址电极7间的外涂层6上,与地址电极7平行地配置有多个隔壁8,在该隔壁8间的侧面及外涂层6的表面设有荧光体层9。
这些基板1与基板5,夹有微小放电空间地被对向配置,并且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显示电极2与地址电极7大致正交,同时其周围被密封,而在所述放电空间中,作为放电气体被封入了氦、氖、氩、氙中的一种或混合气体。另外,放电空间由隔壁8区分成多个区域,从而形成在显示电极2与地址电极7的交点所处位置的多个放电单元。在上述各放电单元中,以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顺序配置有荧光体层9。
图8示出了屏幕本体的电极配置。如图8所示,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及地址电极,构成了M行×N列的矩阵,在行方向配置了M行的扫描电极SCN1~SCNM及维持电极SUS1~SUSM,在列方向配置了N列的地址电极D1~DN(参照特开2000-47636号公报)。
在这种电极结构的屏幕本体中,通过在地址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施加写入脉冲,在地址电极与扫描电极间进行地址放电,选择放电单元后,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通过施加交替倒相的周期维持脉冲,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进行维持放电,从而实现所定的显示。
另外,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以1张挠性布线板(以下称为FPC)的端子数的单位被分成多个连接块,这种连接块的每一个连接FPC。
另外,当驱动维持电极的波形为1种时,为了防止因不需要的阻抗、感抗而引起的波形失真,FPC的铜箔部被作成连片图形。
但是,在这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因流入维持电极驱动用的FPC的电流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利后果。例如,假设将放电区域的维持电极等分分割并与6张FPC连接,有效显示区域的上部的1/12为黑色显示,有效显示区域的其余部分为全白显示的图像。这时,只有最上部的FPC流入的电流较少,因阻抗和感抗引起的驱动波形电压损耗变小,因此会造成在最上部的FPC向电流流入的放电单元的实际施加电压比其它地方高。因此,虽然本来应表现为相同的亮度,但却造成那部分的亮度升高,而产生亮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原因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消除维持电极侧的连接结构引起的亮度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由将所述多列的所有的维持电极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外共同连接的公共连接图形,和与该公共连接图形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布线板连接的多个连接块构成,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设置所述连接块。
也就是说,通过将屏幕本体的所有的维持电极在连接有布线板的连接块附近连接,并且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配置连接块,从而使流到与维持电极连接的布线板的每一个的电流大致相等。从而可以减轻因布线板内部铜箔图形的外表的阻抗和感抗变化而产生的波形失真量的差。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内部配置结构一例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屏幕的简要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评价影像图形的平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屏幕的简要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屏幕的电极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并不局限于此。
图1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一例。图中,11是图7、图8所示构成的屏幕本体。收放该屏幕本体11的壳体,由前面框12和金属制的后盖13构成。在前面框12的开口部配置有兼作光学滤镜及屏幕本体保护的玻璃等形成的前面罩14。另外,在该前面罩14上例如实施了银蒸镀,以防止不必要的电子辐射。另外,在后盖13上,设有用于将屏幕本体11等产生的热排放到外部的多个通气孔13a。
所述屏幕本体11,经热传导片16粘接在由铝等组成的底架部件15的前面而被保持,并且在底架部件15的后面侧,安装有用于使屏幕本体显示驱动的多个电路块17。所述热传导片16,用于将屏幕本体11产生的热高效率地传递到底架部件15而进行散热。另外,电路块17具有实现屏幕本体11的显示驱动和其控制的电路,通过越过底架部件15四周缘部而延伸的多个挠性布线基板(未图示),电连接在屏幕本体11的缘部引出的电极引出部上。
另外,在底架部件15的后面,通过模铸等一体成型而突设有用于安装电路块17和固定后盖13的突出部15a。此外,该底架部件15也可以通过在铝平板上固定固定销而构成。
图2示出了在这种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取下后盖13的内部配置结构的平面图。在图2中,扫描电极的驱动电路所构成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块21,将所定信号电压供给到屏幕本体11的扫描电极。地址电极的驱动电路所构成的地址驱动电路块23,将所定信号电压供给到屏幕本体11的地址电极。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块21、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22,分别配置在底架部件1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另外,地址驱动电路块23配置在底架部件14高度方向的下端部。
控制电路块24,根据具有用于连接到电视机调谐器等外部机器的与可脱卸的连接电缆连接的输入端子部的输入信号电路块25送来的视频信号,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对应屏幕本体11的象素数的图像数据信号并供给地址驱动电路块23,同时,产生放电控制时序信号供给到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块21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22,还进行灰度控制等的显示驱动控制。控制电路块24,配置在底架部件15的大致中央部。
电源块26,向所述各电路块供给电压,与所述控制电路块24同样,配置在底架部件15的大致中央部,通过具有装有电源电缆(未图示)的连接器27的电源输入块28得到商用电源电压。
支架29是用于装到托架立柱上的,安装在底架部件15的高度方向的下端部位置。将安装在摆放用托架上的托架立柱的前端部插入支架29的孔中,用螺钉等将托架立柱固定在支架29上而安装托架,这样,就能以直立状态保持屏幕本体。
FPC30、31将屏幕本体11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与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块21和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22的印刷布线板连接。另外,FPC32将屏幕本体11的地址电极的端子取出部与载置有地址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印刷布线板连接。分别经过屏幕本体11的外周部,从前面侧弯曲180度至背面侧进行迂回配置。
图3示出了图2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侧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22,在基板33上配置分别连接FPC31的多个连接器34,在该连接器34上插入FPC31的一方,将另一方连接到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以使其与基板的电路图形连接。另外,在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22中,需要减轻由电路元件或基板上的铜箔引起的施加在维持电极上的驱动波形的波形失真。因此,作为用于将在电路上产生的维持驱动波形电压传递到多个连接器34的所有针端子的导电图形的铜箔(未图示),构成为宽度较宽的公共图形、即所谓的连片图形,以便将多个元件的输出汇总成一个进行连接。
图4示出了屏幕本体11的前面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屏幕本体11,在形成放电空间的对向的一方的基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多列维持电极及扫描电极,同时在另一方的基板上,与所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交叉地设有多列地址电极,从而具有多个放电单元。
在图4中,41是屏幕本体11的前面板,42是扫描电极,43是扫描电极42的端子取出部,44是维持电极,45是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与该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45连接的FPC31,虽然在连接部分的端子被分割成多个以便对应各维持电极44,但在薄膜(film)内的图形部分,由宽度较宽的铜箔形成的公共图形、即所谓连片图形构成,并共同连接。
另外,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45,由将多列的所有维持电极44在屏幕本体11的有效显示区域D外共同连接的公共连接图形46,和与该公共连接图形46连接且分别连接有所述多个FPC31的多个连接块47构成。此外,连接块47,以1张FPC31的端子数的单位分成多个块进行设置。另外,公共连接图形46,为了降低阻抗·感抗而由Ag薄膜形成,处于前面板41的有效显示区域D内的所有维持电极44在屏幕本体11短边侧的有效显示区域D外共同连接。
另外,所述多个连接块47的间隙,当假设所述屏幕本体11的公共连接图形46的长度为L1、配设有屏幕本体11的端子取出部45的一侧的短边长度为L2、连接块47的数量为N时,配置成满足L1/N±(L2-L1)/N的间距。然后,在其上连接用于实现与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块电连接的FPC31。这里,所谓配置有端子取出部45的一侧的短边长度L2是指,配置有构成屏幕本体11的要素的实质性的屏幕上的长度,简单而言就是,当将屏幕本体11配置成横长状态进行观察时,在形成在背面板侧的隔壁的上端位置与下端位置之间,或前面板与背面板之间的放电空间的上端位置与下端位置之间。
实际上,在42英寸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单元数是纵向489根,横向852根×3)中,在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45设有长49.5cm宽0.4cm的公共连接图形46,并且作为连接块47,试做了块数为6个、间隙为相等的8.6cm的样品。此外,屏幕本体11的短边长度为51.8cm,使连接块47的各间隙为8.6cm的数值,是要满足49.5cm/6张±(51.8cm-49.5cm)/6张=8.25cm±0.38cm的条件。
然后,如图5所示,在该样品上接收有效显示区域的上部1/12为黑色显示、有效显示区域的剩余部分为全白显示的视频图像。其结果,在下方5张的FPC31中流动的电流,对于最上部的FPC31流入了0.6A,在连接块47观察的驱动电压波形与在其它FPC31观察的波形成为相等。
另外,作为比较样品试做了没有公共连接图形的如图6所示的屏幕,并与本发明的屏幕之间的亮度差进行比较,在图6所示的结构的屏幕中,图5中的观察点(B)的亮度为134.7cd/m2、观察点(A)的亮度为140.7cd/m2,观察点(A)的亮度高4.5%。此外,图6中,48是对应FPC31的连接块图形。
应用本发明后,对于观察点(B)的亮度为137.7cd/m2,观察点(A)的亮度为138.7cd/m2,其差仅有1cd/m2,作为上升率可以做到0.7%。在实验结果中,大多数人在亮度差超过3.5%时,一眼就能感觉这种差异的存在,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可以得到感觉不到亮度差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表1中示出了各屏幕的公共连接图形46的长度L1、配设有屏幕本体的端子取出部的一侧的短边长度L2、连接块数N的一例。
表1

接着,表2示出了采用本发明时,FPC间隙范围与实际导入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的FPC实测间隙的一览表。
表2

表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全部在观察点(B)与观察点(A)的亮度差为3.5%以下。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45,由将多列的所有维持电极44在屏幕本体11的有效显示区域外共同连接的公共连接图形46,和与该公共连接图形46连接且分别与FPC31连接的多个连接块47构成。通过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设置连接块47,使流到与维持电极44连接的FPC31的每一个中的电流大致相等,从而可以减轻因FPC31内部铜箔图形的外表的阻抗和感抗变化而产生的波形失真量的差,由此可以减轻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亮度差。尤其是,当设公共连接图形46的长度为L1、配设有屏幕本体11的端子取出部45的一侧的边的长度为L2、连接块47的数量为N时,通过使连接块47的间隙处于满足L1/N±(L2-L1)/N的范围,可以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是用Ag薄膜形成公共连接图形46,但形成该公共连接图形46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取得了以下效果,即,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流到维持电极侧FPC中的电流不同而产生的亮度差。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一方的基板上具有设置了多列维持电极及扫描电极的屏幕本体,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外的一边配设用于连接所述维持电极的驱动电路的端子取出部,并且在该端子取出部将多个布线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由将所述多列的所有的维持电极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外共同连接的公共连接图形,和与该公共连接图形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布线板连接的多个连接块构成,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设置所述连接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公共连接图形的长度为L1、配设有屏幕本体的端子取出部的一侧的边的长度为L2、连接块的数量为N时,使连接块的间隙处于满足L1/N±(L2-L1)/N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Ag形成公共连接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线板是挠性布线板。
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一方的基板上具有设置了多列维持电极及扫描电极的屏幕本体,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外的一边配设用于连接所述维持电极的驱动电路的端子取出部,并且在该端子取出部将多个布线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电极的端子取出部,由将所述多列的所有的维持电极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外共同连接的公共连接图形,和与该公共连接图形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布线板连接的多个连接块构成,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设置所述连接块,并且将连接有所述多个布线板的驱动电路的基板导电图形作为公共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公共连接图形的长度为L1、配设有屏幕本体的端子取出部的一侧的边的长度为L2、连接块的数量为N时,使连接块的间隙处于满足L1/N±(L2-L1)/N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Ag形成公共连接图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线板是挠性布线板。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一方的基板(41)上设置了多列维持电极(44)及扫描电极(42),将共同连接所有的维持电极(44)的公共连接图形(46)设在屏幕本体的有效显示区域(D)外,同时,以大致等间隔的间隙将连接有挠性布线板(FPC)(31)的多个连接块(47),连接到公共连接图形(46),从而构成维持电极(44)的端子取出部(45)。这样,可以改善因流入挠性布线板(FPC)(31)的电流不同而产生的亮度差。
文档编号H01J17/18GK1511331SQ038002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4日
发明者增田真司, 小川兼司, 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