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场致发射显示器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场致发射显示器和其制造方法的发明,特别是,有关利用砂(GRIPTAPE防滑层),使其能够进行吊环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和其制造方法的发明。
背景技术:
最近,能够减少CRT(阴极射线管)的短处一重量和体积的各种平面显示器陆续得到开发。这样的平面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LCD)、场致发射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为了改善显示质量,旨在提高平面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Contrast)度及色纯度的研究开发正在积极进行。
其中,场致发射显示器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一样,是利用荧光体发光的显示器。于是,场致发射显示器体现既维持CRT显示器的卓越特性,也没有图像错位的低耗电的平面显示器的可能性较高。
一般来说,场致发射显示器与此前阴极射线管一样使用3极管,但不是使用热阴极,而是在尖锐的阴极一发射器集中高电场,使用因量子力学的隧道(Tunnel)效果放射电子的冷阴极。另外,从发射器放射的电子被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加速,与形成阳极的荧光体膜发生冲突,以此使荧光体发光。
图1和图2是表示此前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斜视图和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此前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维持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8间真空空间的隔离片40、形成在下部基板8的场致发射阵列32。
场致发射阵列32具有形成在下部基板8的负极电极10、电阻层12、形成在电阻层12上的门电介质层14、发射器22、在门电介质层14上形成的金属栅极16。
负极电极10给发射器22提供电源,电阻层12限制从负极电极10流向发射器22的超额电流,起着向发射器22提供均匀电流的作用。
门电介质层14是绝缘负极电极10和金属栅极16之间。金属栅极16作为旨在导出电子的导出电极使用。为了维持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之间高真空状态,隔离片40支持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
另外,形成场致发射阵列的下部基板8和形成正极电极4的上部基板被吊环层54粘合在一起。这一吊环层54至少形成在上部基板8和下部基板2中的一个。这样的吊环层54是以玻璃料(Frit Glass)形成。
为了显示画面,负(-)的负极电压进入负极电极10,正(+)的正极电压进入正极电极4。另外,正(+)的Gate电压进入金属栅极16。那么,从发射器22放射的电子束30与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体6发生冲突,以此激发荧光体6。这时,根据荧光体6,发光红色、绿色、蓝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可视光线。
图3是表示此前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吊环工程的顺序图。
首先,在旨在维持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间的间隙(Cell Gap)的隔离片40形成的上部基板2,如图4a所示那样,形成比隔离片40的高度高的吊环层54(玻璃料)步骤S12。吊环层54把混合玻璃粉末和溶剂及胶合剂(Binder)而形成的浆糊(Paste)利用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或喷射器(Dispenser)涂抹,以此形成吊环层54。
接着,压缩形成吊环层54的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对准(Align)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2步骤S14。
然后,如图4b所示那样,把对准的上部基板2和下部基板8插入在加热容器99,并进行烧成,以此消除吊环层内部含有的多量溶剂和胶合剂等有机物质,并粘合上/下部基板S6。这时,吊环层54的高度与隔离片40的高度相同。
现有场致发射显示器虽然具有旨在消除吊环层内部含有的多量溶剂和胶合剂等有机物质的加热和加压工程,但也残留少量的有机物质。这样的有机物质污染上/下基板上形成的电极,并且使显示器内部的真空度低下。
另外,以丝网印刷法形成的吊环层存在这样的弱点,即为了得到理想的厚度,多次反复进行印刷和干燥工程;利用喷射器形成的吊环层因喷射器喷射的吊环层的量不够均匀,存在吊环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厚度均匀,并且有机物质含有量少的吊环层,以此提供可以提高收率和生产性的场致发射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如下部份为特点上部基板;中间隔着电子放电空间,与上述上部基板对面的下部基板;夹在上述上部基板和上述下部基板的玻璃条;形成在上述玻璃条和上述上部基板之间的第1粘帖层;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和上述玻璃条之间的第2粘帖层。
上述玻璃条的厚度是约1700~1800μm为特点。
上述粘帖层的总厚度是约200~300μm为特点。
上述粘帖层以砂形成为特点。
追加具有上述上部基板上形成的正极电极、形成在上述正极电极的荧光体、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与上述正极电极对面的负极电极、根据上述负极电极的电压,放射电子的发射器、旨在导出上述发射器电子的金属栅极等为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是包括如下步骤为特点准备玻璃条的步骤;在上述玻璃条和基板中的一个,形成粘帖层的步骤;中间隔着上述粘帖层,把上述玻璃条粘在上述基板的步骤。
上述玻璃条的厚度是1700~1800μm为特点。
形成上述粘帖层的步骤是以上述玻璃条的两侧形成上述粘帖层为特点。
把上述玻璃条粘在上述基板的步骤是以中间隔着粘帖层,把上述玻璃条夹在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之间,粘在上述基板为特点。
上述粘帖层的总厚度是200~300μm为特点。
上述粘帖层是砂(GRIPTAPE防滑层)为特点。
上述砂是在至少混合55~65[重量%](也可标示为wt%)的玻璃粉末、25~35[重量%]的溶剂、1~3[重量%]的增塑剂、3~5[重量%]的胶合剂、1~2[重量%]的分散剂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上,添加具有粘性的粘合剂而形成为特点。
上述粘合剂占上述混合物的比率是1~10%为特点。
还追加具有如下步骤为特点在上述上部基板上形成正极电极的步骤;在上述正极电极上形成荧光体的步骤;在上述下部基板上形成负极电极的步骤;根据上述负极电极的电压,把放射电子的发射器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上的步骤;在上述下部基板上形成电介质层的步骤;在上述下部基板的电介质层上形成金属栅极的步骤。
除了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点可以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砂和玻璃条组成的厚度均匀的吊环条。利用这一吊环条,粘合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使工程变得简单。另外,因本发明的砂要求具有最少量的溶剂和胶合剂,进行烧成工程后,可以减少胶合剂等有机物质导致的显示器内部的污染问题。
图1是表示此前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此前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此前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吊环(Sling)法的顺序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为说明此前吊环法的工程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吊环法的顺序图。
图7a至图7d是依次表示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的粘合步骤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7d,说明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截面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维持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间真空空间的隔离片140、形成在下部基板108的场致发射阵列132。
场致发射阵列132具有形成在下部基板108的负极电极110和电阻层112、形成在电阻层112上的门电介质层114和发射器122、形成在门电介质114上的金属栅极116。
负极电极110给发射器122提供电源,电阻层112限制从负极电极110流向发射器122的超额电流,起着向发射器122提供均匀电流的作用。
门电介质层114是绝缘负极电极110和金属栅极116之间。金属栅极116作为旨在导出电子的导出电极使用。使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之间维持高真空状态,隔离片140支持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
形成场致发射阵列的下部基板108和形成正极电极104的上部基板108被吊环条95粘合在一起。这一吊环条95至少形成在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中的一个。这样的吊环条95是以砂80和玻璃条90形成。
为了显示画面,负(-)的负极电压进入负极电极110,正(+)的正极电压进入正极电极104。另外,正(+)的Gate电压进入金属栅极116。那么,从发射器122放射的电子束130与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体106发生冲突,激发荧光体6。这时,根据荧光体106,发光红色、绿色、蓝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可视光线。
位于吊环条95的最上下,并具有粘性的第1和第2砂80、81与上部基板102、下部基板108容易粘合,这样的砂80、81比现有的浆糊,要求具有最小量的溶剂和胶合剂等,因此,可以减少进行烧成工程后,被胶合剂等有机物质发生的显示器内部的污染等问题。进一步说,因利用单独制造的吊环条95,粘在上/下基板上,其工程变得简单。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吊环工程的顺序图。
参照图6,形成以第1和第2砂80、81及玻璃条90组成的吊环条95步骤S22。
吊环条95中间隔着玻璃条90,两侧粘帖砂80。这样的砂80、81的制造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砂80、81用泥浆(Slurry)以如下表1的组成制造。
表1
混合55~65[重量%]的玻璃粉末、25~35[重量%]的溶剂、1~3[重量%]的增塑剂、3~5[重量%]的胶合剂、1~2[重量%]的分散剂,以泥浆形状制造。
在这里,玻璃粉末在烧结工程起着粘合上部/下部基板的作用;作为溶剂,使用乙醇和丁酮(Methyl-ethyl-ketone),起着使其它有机物均匀涂抹在玻璃粉末的作用;作为增塑剂,使用酞酸丁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使泥浆具有柔软性,起着防止泥浆硬化的作用;作为胶合剂,主要使用聚乙烯缩丁醛(poly vinyl butiral),起着维持玻璃粉末粘性的作用;分散剂起着防止玻璃粉末的凝固,可以使其均匀分散的作用。
使具有粘性的粘合剂占整个泥浆中的1~10%,把粘合剂添加在这一泥浆。接着,利用没有图示的刮刀成形(Tape Casting)设备进行加工和干燥后,如图8a所示那样,形成薄片形状的上下面都具有粘性的第1和第2砂80、81。第1和第2砂80、81的总厚度约为200~300μm。
把这样制造的砂80粘在单独制造的玻璃条90的上下面,以此如图8b所示那样,形成第1和第2砂80、81与玻璃条90结合为一体的吊环条95。在这里,玻璃条90以玻璃为主要成份,并以1700~1800μm左右的厚度制造。
接着,在形成隔离片140的上/下部基板102、108中至少一个,如图8c所示那样,粘合吊环条95。这时,吊环条95的高度与隔离片140的高度相似。
然后,压缩形成吊环条95的上部基板102和下部玻璃基板108,对准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步骤S24。之后,以一定温度烧成对准的上部基板102和下部玻璃基板108,如图8d所示那样,以此上/下部基板102、108被吊环条95粘合步骤S26。这时,上部基板102和下部基板108被位于吊环条95的最上下部,并具有粘性的砂容易粘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是在实施例,把砂粘在玻璃条后,再把吊环条粘在基板的方法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先把砂粘在基板上后,把玻璃条放在砂上,并粘合基板。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比如,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实施例,以场致发射显示器为中心展开,但也可以同样适用于除了场致发射显示器以外的其它平面显示器。因此,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场致发射显示器,包括上部基板;中间隔着电子放电空间,与上述上部基板对面的下部基板;夹在上述上部基板和上述下部基板的玻璃条;上述玻璃条和上述上部基板之间形成的第1粘帖层;上述下部基板和上述玻璃条之间形成的第2粘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玻璃条的厚度是约1700~18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帖层的总厚度是约200~3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帖层是以砂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追加具有上述上部基板上形成的正极电极、形成在上述正极电极的荧光体、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与上述正极电极对面的负极电极、根据上述负极电极的电压,放射电子的发射器、旨在导出上述发射器电子的金属栅极等。
6.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玻璃条;在上述玻璃条和基板中的一个,形成粘帖层;中间隔着粘帖层,把上述玻璃条粘在上述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玻璃条的厚度是约1700~1800μ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粘帖层的步骤是把上述粘帖层形成在上述玻璃条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玻璃条粘合在上述基板的步骤是中间隔着粘帖层,把上述玻璃条夹在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之间,并把上述玻璃条粘在上述基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帖层的总厚度是约200~300μm。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帖层是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砂是在至少混合55~65重量%的玻璃粉末、25~35重量%的溶剂、1~3重量%的增塑剂、3~5重量%的胶合剂、1~2重量%的分散剂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上,添加具有粘性的粘合剂而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剂是占1~10%的上述混合物。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上述上部基板上形成正极电极;在上述正极电极上形成荧光体;在上述下部基板上形成负极电极;根据上述负极电极的电压,把放射电子的发射器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上;在上述下部基板上形成电介质层;在上述下部基板的电介质层上,形成金属栅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以提高收率(Yield)和生产性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和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部分为特点上部基板;中间隔着电子放电空间,与上述上部基板对面的下部基板;夹在上述上部基板和上述下部基板之间的玻璃条(Glass Bar);形成在上述玻璃条和上述上部基板之间的第1粘帖层;形成在上述下部基板和上述玻璃条之间的第2粘帖层。
文档编号H01J9/02GK1755886SQ20041006691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0日
发明者朴大铉, 李明远 申请人:南京Lg同创彩色显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