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75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双面发光的照明装置。这种照明装置被安装在背靠背放置的液晶显示器(LCD)之间,作为背光照亮LCD。
近年来,一种厚度很薄的LCD照明装置被作为照明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个人电脑、文字处理器、视频游戏机和手提电话等。将其安装在具有两个背靠背放置的LCD的电子设备内,如此可以在机身的两侧都安装显示器。
迄今为止,各种各样厚度很薄且亮度均匀的照明装置应运而生,例如在日本专利2739730、2747241中,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4-78047、2004-87409中,和在Sumitomo Three-M Co.Ltd.,Catalogue of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亮度增强电影的目录)(BEF系列,RBEF系列)中都有这样的装置。
但是,如果有两组照明装置被用于LCD的背光照明,则零件的数量就会增加,照明装置的厚度会增大,组装步骤会增多,使得照明装置的成本也会提高。此外,其重量会增大,设备的便携性也会变差。由于双面照明装置有其专用的光源,因此,消耗了大量的电力。
另一方面,在一种两侧都安装了照明板的照明装置内,该照明板是为显示区域内相对放置的不同LCD提供背光的,一块小面积显示屏上的光线反射特性在显示屏和显示屏的周围部分内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块大面积显示屏接收用小显示屏所反射的光线,那么投射在大显示屏上的光的强度就会因为所接收到反射光的光线强度的不同而不均匀。
为了消除这个弊端,有必要在照明装置的外部覆盖一层漫射的薄片。但是这层漫射的薄片会削弱光照的强度。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供给显示屏区域内相对放置的不同显示屏相同光照的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电子设备可以安装一种双面照明装置,此种电子设备的机身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块大显示屏和一块小显示屏,它们是背靠背放置的,照明装置含有一块内置的照明板,而且其两边都有光投射面,照明板的一边有一个作为边光的光源,至少一块含有多个棱镜且被安装在靠近照明板一侧的亮度增强薄片,和一块安装在除与小显示屏相对的区域外的靠近小显示屏处的吸光薄片。
亮度增强薄片上的棱镜被安装在面向照明板的一侧。
大显示屏和小显示屏重置在一个光轴内。
吸光薄片是黑色或灰色的。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双面照明装置还包含了一块安置在大显示屏和亮度增强薄片之间的半透射反射薄片。
半透射反射薄片是一块半镀银的镜面薄片。
亮度增强薄片可以包括一块两边都有多个棱镜的双层增强亮度薄片,这些棱镜彼此垂直地设置。
另一方面,双面照明装置还包括在照明板的至少一面设置了很多棱镜。
棱镜是不等边的棱镜。
以下参照附图的具体描述将会使本发明的以上的和其它的目的及特点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简述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有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1b是另一电子设备示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A部分的另一个示例的放大视图。
图4是装配有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5是装配有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6是装配有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发明详述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装配有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图2是图1a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是A部分的另一个示例的放大视图。
电子设备1内,一个LCD的大显示屏2和另一个LCD的小显示屏3分别安装在机身4的开孔5和6上。小显示屏3的显示区域小于大显示屏2的。显示屏2和3背靠背放置,并重叠在一个光轴内。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7包含一块矩形的照明板8,它由透明树脂制成,支撑在机身4内;和多个由LED构成的光源10,其被安装在矩形照明板8的短边一侧。在照明板8的上、下表面上形成了反射面11。每个反射面上都有如图2所示的多个棱镜12,或如图3所示的圆柱面13。棱镜12是不等边的棱镜,其长面12a向着光源侧。
由PET制成的亮度增强薄片15和16被安装在照明板8的下表面与大显示屏2之间和照明板8的上表面与小显示屏3之间。在每个亮度增强薄片15、16的面向照明板8的一边,为了增加光的强度,形成了多个棱镜19。
一个吸光薄片17被安装在照明板8和小显示屏3之间。吸光薄片由PET制成呈黑色。吸光薄片17的大小基本上与大显示屏2相同,且有一个对应于小显示屏3的开孔18。吸光薄片17的作用是吸收入射的光线。
在工作时,光线由光源10发出进入照明板8,然后在照明板内传播。照明板8内的光线被反射面11反射并从照明板8的上、下表面射出。此时,反射面11的长面12a均匀地反射了光线,并由此补偿了释放的光线量。
大多数光线从照明板8放出、通过亮度增强薄片15、16,使得大显示屏2和小显示屏3的下部背光。从照明板8斜向射出的光线被棱镜19反射,使得光线垂直地投射在大显示屏2和小显示屏3上,并由此增加了显示屏上的亮度。
大多数投射在小显示屏3周边部分的光线被吸光薄片17吸收,而少数光线被吸光薄片17反射出去。反射的光线量几乎等于小显示屏3反射的光线量。因此,小显示屏3侧的光线的分布基本是均匀的。这样反射光线对照射大显示屏2的光的影响就减小了,所以不会发生亮度不均的现象。
图1b示出了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
在照明装置中,具有与开孔18基本上相同的小尺寸的亮度增强膜片16a取代了图1a中的亮度增强膜片16。
在结构和工作方面,其它部件与图1a的相同,并用与图1a相同的标号进行标记,且略去对这些部件的描述。
图4是装配有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照明装置具有一块在大显示屏2和亮度增强薄片15之间安装的作为半透射反射薄片的半镀银的镜面薄片21。其他部件都与附图1a的相同,且附图1a中相同的部件用如图1a同样的标记表示。
半镀银的镜面薄片21中透射光线的强度等于反射光线的强度。减弱了强度的透射光线投射在大显示屏2上。
另一方面,反射光线f叠加到作用于小显示屏3的光线相,因此,高强度的光线透射在小显示屏3上。这样,作用于两个显示屏的光线强度都将被大大地改变。比如,为了明亮地照射手机的下侧小显示屏,最好采用尺寸较小的显示屏。
图5是装配有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在该照明装置中,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黑色吸光薄片17被吸光薄片22所取代。吸光薄片22放置在照明板8和小显示屏3之间。该吸光薄片由PET制成呈灰色。吸光薄片22的大小基本上与大显示屏2的相同,并具有一个与小显示屏3对应的开孔23。
灰色吸光薄片22的功能是吸收一部分光线并反射其余的光线。
此外,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每个亮度增强薄片15、16分别被双层亮度增强薄片25、26所取代。每个双层吸光薄片25、26面向显示屏2(3)的一面都有多个棱镜27,而且面向照明板8的一面也有棱镜28,沿垂直于棱镜27的方向延伸。
双层亮度增强薄片25、26内的入射光线被外侧的棱镜27反射,并被折反成再利用的光线r。另一方面,被吸光薄片22所反射的光线f投射在照明板8上。吸光薄片22的吸光效率被设置成这样一个值,使得吸光薄片22所反射光线f的强度用再利用光线r的强度进行补偿。因此,大显示屏2表面的亮度分布均匀。
图6是装配有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在该照明装置中,图4中第二个实施例的半镀银镜面薄片21被安放在图5中第三个实施例的大显示屏2和双层亮度增强薄片25之间。其余部件和图5中的照明装置的相同,并用与图5中同样的标记表示。
与第三个实施例相同,大显示屏2的亮度分布均匀。
此外,因为安装有半镀银镜面薄片21,所以大显示屏2的亮度减小了,小显示屏3的亮度由于半镀银镜面薄片21反射的光线而增大了。因此,两个显示屏的亮度都被大大地改变了。
在第二和第四个实施例中,半镀银镜面薄片21可以被与其作用相同的白色的半透射的漫射薄片所替代。
此外,为了替代吸光薄片17、22,可以把与薄片17(22)对应的机身4的部分更换成一块与吸光薄片作用相同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安装有一块亮度增强薄片,所以背照光聚集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屏上,使显示屏得到了明亮均匀的光照。
在已结合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了描述的同时,将会明白该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是由下面的权利要求定义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该电子设备具有一大显示屏和一小显示屏,且两块显示屏均设置在在机身两侧且是背靠背放置的,该照明装置包括机身内部有一块照明板,其两侧都有光投射面,照明板一侧有一个作为边光的光源,至少一块含有多个棱镜的亮度增强薄片,其被安装在靠近照明板一侧的地方,一块吸光薄片,其被安装在除与小显示屏相对的区域外的靠近小显示屏的地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亮度增强薄片的棱镜被安装在面向照明板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大显示屏和小显示屏重叠在一个光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吸光薄片呈黑色。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吸光薄片呈灰色。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亮度增强薄片的棱镜被安装在面向显示屏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还包含了一块安装在大显示屏和亮度增强薄片之间的半透射反射薄片。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照明板的至少一侧上的多个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半透射反射薄片是一块半镀银的镜面薄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每个突起都是一个棱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双面照明装置,其中,棱镜是不等边的棱镜。
全文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块两面都有光投射面的照明板,和至少一块含有多个棱镜的亮度增强薄片,被靠近照明板一侧地安装。
文档编号F21V8/00GK1580906SQ2004100684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8日
发明者志村崇 申请人: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