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及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49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及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及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发明,更具体的说是利用具有弯曲半径的电介质,集聚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空间释放的光线,从而防止光损失、最大限度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发明。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板(PDPPlasma Display Panne1)是配备利用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等离子释放的光线,显示文字或图表的元件的影像装置.
这种等离子显示板具有可实现40英寸以上的大型化或颜色化效果,且具有宽视角等其他影像装置无法达到的数多固有优点,因此在第二代高清晰壁挂式TV,多媒体用大型影像装置中大显身手,最近对其的关注越来越高,正在实施大规模量产,不断进行对等离子显示板的配件及技术的研究。
以下,以附加的图片为参考,介绍采用传统技术的等离子显示板电介质。
图1所示为采用传统技术的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简单模式图。如图所示,采用传统技术的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1)通常由后面玻璃基板(Back Glass Substrate)(10)和,前面玻璃基板(Front GlassSubstrate)(20)和,设在后面及前面玻璃基板(10,20)之间的放电部(30)组成。
其中,后面玻璃基板10中设有隔断膜11和,AD电极(AddressElectrode)12和白色介电膜(Under Layer)13。
上述前面玻璃基板20设有透明电极21及总线电极(Bus Electrode)22,涂有保护总线电极22且起到电容功能的电介质(Dielectric Layer)23,电介质23的表面蒸镀氧化镁(MgO)保护膜(Protection Layer)24。
上述放电部30由障壁31,由障壁31划分得到的放电空间32和,涂抹在放电空间32内壁的荧光体33组成。
障壁31规划及分割后面及前面玻璃基板10、20的空间,从而形成放电空间32,由障壁31形成的放电空间33内壁将涂抹荧光体33。
具有如上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1,在总线电极22和AD电极12识别电压时,在其中间的气体发生发电,由放电产生的包含在等离子中的紫外线将激发各荧光体(R,G,B)33及使其发光。
由此,荧光体33发出来的光线通过前面玻璃基板20释放,显现在用户的视角中。
但是,上述采用传统技术的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1中,电介质23设得很平坦,放电空间32产生的光无特定的方向性,会散射到四周,因此存在光会放出到电极和电极间,发生光损失的问题。
即,无法将释放到电极和电机之间空间(A)的光应用在等离子显示板1影像信息及照明上,因此等离子显示板影像的亮度降低,因此存在为了增加影像亮度,需要更大的电力,耗电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以提供利用具有弯曲半径的电介质,集聚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空间释放的光线,从而防止光损失、最大限度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为目的。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备了设在等离子显示板的透明基板一侧的一个以上的强制形成的弯曲部的电介质组成。
这是通过在电介质设弯曲部,使等离子显示板的电介质具有弯曲半径,由此实现折射通过电介质的光线而聚光的目的。
前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是从电介质一侧突出的突出部。
前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组成。
这是通过将电介质与凸透镜一同设置,可以聚集放电空间产生的光后通过等离子显示板的透明基板显现,由此实现防止光放出到电极和电极之间等无法利用空间的目的。
前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置于由障壁划分的放电空间的直上端,使其为聚集放电空间产生的光线提供了最佳条件。
前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由氧化铅,氧化硼,二氧化硅中的一个以上组成。
前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的可视光的透过率在80%以上为特点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前面玻璃基板和;(2)设在上述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的背面,从而保护电极的电介质;(4)且其电介质具有一个以上突出部。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组成。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置于由障壁划分的放电空间的直上端,使其为聚集放电空间产生的光线提供了最佳条件。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板,它还可以包括(1)等离子显示板的前面玻璃基板和;(2)设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从而保护电极及其形成绝缘层的电介质;和(4)电介质具有一个以上突出部的等离子显示板,划分电介质下端空间,从而形成一个以上放电空间的两个以上的障壁,且上述电介质配备,位于放电空间直上端,具有弯曲半径的透明突出部。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板,它还可以包括(1)前面玻璃基板和;
(2)设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从而保护电极形成绝缘层的电介质和;(4)划分电介质下端空间,从而形成一个以上放电空间的两个以上的障壁;(5)附着在位于放电空间直上端的电介质背面的凸透镜。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可视光的透过率在80%以上。
有益效果这是,制造时不使全部电介质设有具备弯曲半径的电介质,而是在平坦设置的电介质的背面附着凸透镜,从而使其发挥如上所述的同等功能。即,不是为在电介质设置突出部而进行在电介质设置突出部的另一个工序,而是在通过电介质上附着凸透镜,从而简化制造工序,只需经常更换凸透镜。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利用具有弯曲半径的电介质,集聚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空间释放的光线,从而防止光损失、最大限度提高亮度的电介质。
而且,本发明提供不仅通过配备上述电介质提高亮度,而且只更换凸透镜从而可以防止费用损失的等离子显示板。但是,并不是发挥如上所述的所有效果才能成立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为采用传统技术的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简单模式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简单模式片主要部分符号说明110后面玻璃基板111隔断膜112AD电极 113白色介电膜120前面玻璃基板121支持电极122总线电极123电介质124氧化镁保护膜130放电部
131障壁132放电空间133荧光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附加的图片为参考,具体介绍等离子显示板的电介质。
但是,在介绍本发明时,为了明确本发明的要旨将省略关于已共知的功能或结构的介绍。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简单模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配备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由后面玻璃基板(Back Glass Substrate)110和,前面玻璃基板(Front GlassSubstrate)120和,设在后面玻璃基板110和前面玻璃基板120之间的放电部130组成。
其中,后面玻璃基板110和前面玻璃基板120具有大小在40至55英寸之间的对角长,考虑制造价格,平坦度,平行度,热特性等因素,通常采用由Float制造的厚度在3mm左右的苏打玻璃基板,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
其中,后面玻璃基板110设有防止碱性离子侵入的隔断膜111和,设在各单位的串(cell)中央的AD电极(Address Electrode)112和,将光线反射到上方向的白色介电膜(Under Layer)113。
上述AD电极112通常采用具有70至80μm线宽的银(Ag)膏制造,AD电极112的制造有直接印刷法和蚀刻法,不过有报告指出蚀刻法得到的电极可以使其在烧成后更薄、更细,具有对荧光体小的优点。
上述前面玻璃基板120,设有支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121及总线电极(Bus Electrode)122,涂有保护总线电极122且起到电容作用的电介质(Dielectric Layer)123,在电介质123的表面蒸镀氧化镁(MgO)保护膜(Protection Layer)124。
此时,上述支持电极121由透明电极组成,大多采用具有90%以上可视光透过率的ITO透明电极膏。
上述总线电极122,在支持电极121电阻值过高时,将成为补助电极降低电阻,从而起到防止脉冲信号的变形的作用。虽然曾开发过组成总线电极122的膏,但是因为存在很难具有充分高的电导度的问题,因此通常采用由溅射法得到的铜(Cu)金属薄膜制造。
上述电介质123为电极121、电极122绝缘膜用绝缘体,绝缘电阻和高光透过率必须高。最好可视光的透过率在80%以上,绝缘内压在105V/cm以上,主成分为PbO,B2O3,SiO2中的一个以上,在530至580℃烧成10分左右时,与由银(Ag)形成的电极配合良好。
尤其是,上述电介质123如图2中的具体介绍,应弯曲设置使其在下述的放电空间132的直上端形成突出部,即,在由2个障壁131组成的一个放电空间132的直上端设置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距的凸透镜等突出部,使其能够聚集放电空间132产生的光线。凸透镜折射光线,使光线集中到焦点,因此可以通过凸透镜集中光线,使放电空间产生的光线不会散射到四周。
其中,上述突出部也可以与电介质123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另行制造的凸透镜附着或粘着在平坦的电介质123一侧。将凸透镜附着在电介质123时,与采用传统技术时混合气体的加速电子在放电空间持续冲击电介质使电介质发生损伤必须更换电介质整体的情况相反,具有只需更换凸透镜防止费用浪费的优点。
此时,凸透镜最好采用与电介质123相同的材质制造。而且,凸透镜最好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
据图2的显示,障壁131和电介质123之间无缝隙,但是通常需要放电空间132内部混合气体的排气空间。即,可以通过障壁131和电介质123间的缝隙排出混合气体,也可以另行配置排气工具排出混合气体。因此,应说障壁131和电介质123之间不是紧凑,而是有缝隙(间隔),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上述氧化镁保护膜124蒸镀在电介质123的一侧,这是为了防止放电空间132内部中激发的混合气体的电子直接冲击电介质123而损伤电介质123的现象发生。而且,通常电介质123由主成分为氧化铅的低熔点玻璃制造,但是若这种电介质123露在等离子,则存在随着铅的还原析出,加高放电电压,发生不平均放电的问题。因此是为了使电介质123不直接露到等离子。
上述放电部130,由障壁(Barrier)131和,由障壁131划分的放电空间132和,涂在放电空间132内壁的荧光体(Phosphors)133组成。
其中,上述障壁31规划及分割后面玻璃基板10与及前面玻璃基板20的空间,从而形成放电空间32,障壁131膏漆的主成分为PbO,B2O3,SiO2中的一个以上,在580℃烧成时需要10 左右。
通常上述放电空间(132)内注入He-Xe(氦-氙)混合气体或Ne-Xe(氖-氙)混合气体,通过位于其放电空间132的上端122、下端112的电位差使混合气体放电。
上述放电空间132的内壁涂有红色(R),绿(G),蓝色(B)的荧光体133。即,荧光体133垂直涂抹在障壁131侧面使其向下流涂,从而涂抹又2个障壁131形成的一个放电空间132内壁(两侧,下侧)。荧光体l33的涂抹通常采用印刷法或喷砂法(Sand Blasting)。
介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电介质的作用原理如下在各自位于放电空间132的上,下端的总线电极122和AD电极112中施加电压时,则将在上,下端发生以放电空间132为基准的大电位差。
这种大电位差将产生电场,由此加速注入放电空间132内的He-Xe混合气体或Ne-Xe混合气体的电子,相互发生冲击,因其冲击混合气体将按照如下公式(1)被激发或离子化。
M+hυ->M++e………………………………………(1)其中,M为混合气体粒子,h为普朗克常数,υ为振动频率,e为电子。
此时,当混合气体成分中Xe被激发时,开始放出真空紫外线(VUVVacuumUltra Violet)200。此真空紫外线200将释放到放电空间132内的四周,尤其是入射到涂抹内壁的荧光体133上。入射了真空紫外线200的荧光体133将被激发为各个颜色(R,G,B)相应的共振频率,发出各自的颜色。发光的光线300将透过电介质123和前面玻璃基板120,显现在等离子显示板100的前面,进入人的视角中。此时,通过放电空间132的下端放出的光线300通过层积在后面玻璃基板110上端的白色介电膜113反射到上方向。
如上所述,通常荧光体133发出的光线300是无特定方向性的散射到四周,但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的电介质123是以凸透镜形式配置在放电空间132的直上端,因此光线能通过电介质123聚集到特定的焦点。
因此,消除了透过如电极和电机之间等光损失部位的光线,大大降低了光损失,由此可以防止传统技术中的为提高等离子显示板影像亮度而追加耗费的电力浪费。
此时,等离子显示板前面玻璃基板120的前面可以另设光学器具,由此调节电介质123聚集的光线射向适当的焦点。即,可以适当调节电介质123的弯曲半径和光学器具焦距的补正等,可以使显现在用户的视角中的影像保持干净和明亮。
以上,以本发明的最佳实例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发明的范畴不限于上述特定实例,可以在专利申请范围总记载的范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备了设在等离子显示板的透明基板一侧的一个以上的强制形成的弯曲部的电介质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部是从电介质一侧突出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置于由障壁划分的放电空间的直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由氧化铅,氧化硼,二氧化硅中的一个以上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的可视光的透过率在80%以上为特点的提高亮度的电介质。
7.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前面玻璃基板和;(2)设在上述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的背面,从而保护电极的电介质;(4)且其电介质具有一个以上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置于由障壁划分的放电空间的直上端。
10.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前面玻璃基板和;(2)设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从而保护电极形成绝缘层的电介质和;(4)划分电介质下端空间,从而形成一个以上放电空间的两个以上的障壁,且上述电介质配备,位于放电空间直上端,具有弯曲半径的透明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由具有特定弯曲半径和焦点的凸透镜形成。
12.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前面玻璃基板和;(2)设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的电极和;(3)层积在前面玻璃基板背面,从而保护电极形成绝缘层的电介质和;(4)划分电介质下端空间,从而形成一个以上放电空间的两个以上的障壁;(5)附着在上述位于放电空间直上端的上述电介质的背面的凸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可视光的透过率在80%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及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发明,本发明提供由配备了设在等离子显示板的透明基板一侧的一个以上的强制形成的弯曲部的电介质组成,利用具有弯曲半径的电介质,集聚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空间释放的光线,从而防止光损失、最大限度提高亮度的电介质其配备其电介质的等离子显示板。
文档编号H01J17/02GK101026072SQ20061013945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
发明者金卿九, 申东午, 金济奭, 柳炳吉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