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4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构成为通过合成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的光照射模式,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车辆用前照灯均在上端缘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由此,就不会对迎面来的车的司机产生眩光,从而能够尽可能地确保本车司机的前方视线。
而且近年来,对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开发积极,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一种将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的光照射图案相重合,由此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
在专利文献1、2中,如图12所示,由于作为光源使用的发光元件2的光产生的热少,所以构成光源单元的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4或者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罩6为了轻型化的目的而由合成树脂构成,而对于安装光源即发光元件2的单元支撑元件即支架1,为了防止因温度上升而造成寿命降低,以免导致发光元件2的光束减少或光束颜色产生变化,所以由导热性更好的金属压铸件构成。
因此,透镜4和遮罩6通过焊接或粘结而连接,遮罩6和支架1通过金属紧固螺钉8固定在一起(通过紧固螺钉8将反射器7的支架7a和遮罩6的支架6a紧固在一起)。
专利文献1特开2004-9548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166588号公报这种前照灯中,要将形成多个光源单元的光照射图案相重合并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所以需要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4和遮罩6之间具有很好的位置精度(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还要求相对配光控制元件(透镜4和遮罩6)的支架1的位置精度,即需要各个光源单元的光轴一致。
因此,遮罩6的支架1的相对面上设置着定位突起6b,从而确保相对配光控制元件支架1的位置精度。
但是,由于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4和遮罩6中的任一个均由合成树脂构成,所以通过焊接或粘接使两者精度更好地构成一体(从而保证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然而相对树脂制成的配光控制元件(透镜4和遮罩6)的金属支架1的位置精度,遮罩6为了相对支架1不产生摇晃,希望通过合适的紧固力,将遮罩6和支架1固定在一起,若提高紧固力从而提高位置精度,则定位突起6b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反而导致了位置精度降低的问题产生。
另外,在树脂遮罩6和支架1之间的螺钉紧固结构的开发过程中,例如如本发明中实施例所示,在金属支架1上设置着螺纹通孔,从支架1的背面(图12右侧)将金属紧固螺钉(包括自攻螺钉)拧合(拧入)在树脂遮罩6中的支架1紧固部上,由此在采用将遮罩6紧固在支架1上的结构时,如果螺钉的紧固力过大,则设置在遮罩6中的支架1紧固部上的螺纹孔(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相对配光控制元件(透镜4和遮罩6)的支架1就没有了位置精度(光源单元的各个光轴彼此不一致),或者在周围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螺纹结合部就会产生蠕变现象等塑性变形(松弛),发生光轴混乱等新问题。
因此,申请人考虑到遮罩中的支架紧固部(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产生塑性变形(弯曲或松弛)的原因是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由树脂构成,从而不能承受紧固力造成的,如果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与树脂遮罩构成一体的话,紧固部(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就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能够保证相对配光控制元件支架的位置精度,由于遮罩中的透镜紧固部由树脂构成,所以不会妨碍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和遮罩之间的位置精度。因此,即使用如上构成的遮罩来验证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地证实,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就达到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问题点及按照发明人的想法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将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进行合成,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其特征在于构成光源单元的透镜和遮罩由树脂构成时,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以及各个光源单元的光轴位置精度都可以得到保证。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用前照灯,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安装在简单的金属制的支架上,并位于灯室内,合成所述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从而形成预定的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源单元至少包括紧固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罩;与所述遮罩相连且设置在该遮罩前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透镜,所述遮罩中的所述支架紧固部(紧固力作用的部位)至少有一部分由金属构成。
因此,所谓“发光元件”的意思是具有呈大致点状发光的发光部的元件状的光源,它的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
此外,“金属支架”如果由金属制成,则采用冲压成形品、切削成形品、压铸制品等利用任何方法制成的产品,但是最好是考虑导热性、轻量化和加工性能好的压铸铝制品。
(作用)由于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和遮罩中任一个由树脂构成,所以前照灯的轻型化自不用说,而且通过焊接或粘结还能够位置精度更好地将透镜和遮罩连接成一体。即,能够确保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和遮罩之间的位置精度(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
此外,树脂遮罩和金属支架被紧固在一起(螺纹紧固),但是为了提高相对配光控制元件即透镜和遮罩的支架的定位精度,如果加强遮罩和支架之间的紧固力,则会增加作用在树脂遮罩的金属支架紧固部(例如定位突起或螺纹结合部)的紧固力(负荷)。因此,如现有技术所述,该遮罩侧的紧固部(定位突起或螺纹结合部)由树脂构成,紧固部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而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由于该遮罩的紧固部(定位突起或螺纹结合部)由金属构成,所以紧固部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因而遮罩和支架之间可以保持很高的紧固力。也就是,通过提高遮罩和支架之间的紧固力,就可相对支架确保配光控制元件(透镜和遮罩)的位置精度。
在第二方面中,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在所述遮罩中的所述灯架紧固部上设置着相对所述支架的定位突起和金属紧固螺钉拧合的结合部,至少所述螺纹结合部由金属构成。
(作用)由于和金属紧固螺钉拧合的遮罩一侧的螺纹结合部由金属制成,所以即使提高所述遮罩和支架之间的紧固力,螺纹结合部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而是遮罩和支架之间被保持在作用着很高紧固力的状态,从而可以确保相对配光控制元件的支架的位置精度。
此外,如果包括定位突起的区域也由金属构成,则即使提高遮罩和支架之间的紧固力,定位突起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而是遮罩和支架之间被保持在作用着很高紧固力的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相对配光控制元件的支架的位置精度。
在第三方面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所述遮罩由将所述金属元件嵌入成形的树脂整体成形体构成。
(作用)螺纹结合部或定位突起的金属元件通过嵌入成形与树脂遮罩本体构成一体,所以遮罩在与透镜相连以及与支架相连时操作就非常容易,而且金属元件也不会从树脂遮罩本体上脱落,从而能够长期使用,因此具有耐久性。
在第四方面中,根据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所述各个光源单元分别由包括发光元件、反射器、遮罩和投影透镜的投射型光照射单元构成,使所述各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相重合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作用)通过具有某一程度扩散角度的照射光图案且比较均匀的光度分布的适于形成斑点照射光图案的投射型照射单元的照射光图暗的明暗截止线彼此相互重合,由此来形成具有醒目的截止线的中心辉度较高的配光。
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用前照灯,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轻型的车辆用前照灯,即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透镜和树脂遮罩可位置精度很好地构成一体,且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能够得以确保,并且配光控制元件相对金属支架可以位置精度更好地构成一体且各个光源单元的光轴一致,所以能够形成作为合成各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近光的合适的配光。
根据第二方面,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轻质的车辆用前照灯,即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透镜和树脂遮罩可位置精度很好地构成一体,且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能够得以确保,并且各个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透镜和树脂支架相对金属支架可以进一步位置精度更好地构成一体且各个光源单元的光轴一致,所以能够形成作为合成各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近光的更合适的配光。
根据第三方面,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即能够将光源单元简单且位置精度更好地安装在支架上,并且可以保证遮罩的耐久性,所以能够长时间形成作为合成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近光的合适的配光。
根据第四方面,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即提供作为具有醒目的明暗截止线且中心辉度很高、远视性能优良的近光的合适的配光。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即汽车前照灯的正面图;图2为同一前照灯的立体图;图3是同一前照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图4是金属支架的正面立体图;图5是同一金属支架的背面立体图;图6是构成近光灯的光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构成近光灯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即遮罩的立体图,a为正面立体图,b为背面立体图;图8是遮罩中的支架的紧固部的纵向剖面图;图9是构成转向灯的光源单元的纵向剖面图;图10是构成转向灯的上侧光源单元的纵向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构成车辆用前照灯的近光灯的光源单元主要部分即遮罩中的支架的紧固部的纵向剖面图;图12是构成现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近光灯的光源单元的纵向剖面图。
符号说明A远光灯B近光灯C转向灯10车辆用前照灯12灯体14透光盖16内板16a筒状开口部
18近光灯壳18A远光灯支架18C转向灯支架20近光灯支架20A垂直板部20B单元安装部20C散热器30构成远光灯的光源单元40金属制紧固螺钉50构成近光灯的光源单元AX光轴52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投影透镜54发光元件58配光控制元件即明暗截至线形成用的遮罩58A树脂制遮罩前端侧58B金属制遮罩后端侧61构成支架的紧固部的定位突起62构成之间的紧固部的阴螺纹部62A嵌入螺母70构成转向灯的光源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图1~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用前照灯,图1为该前照灯的正面图。图2为同一前照灯的立体图。图3是同一前照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图4是金属支架的正面立体图。图5是同一金属支架的背面立体图。图6是构成近光灯的光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构成近光灯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即遮罩的立体图,(a)为正面立体图,(b)为背面立体图。图8是遮罩中的支架的紧固部的纵向剖面图。图9是构成转向灯的光源单元的纵向剖面图。图10是构成同一转向灯的上侧光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车辆用前照灯10为在车辆前端部右侧(从驾驶室观察的右侧)设置的灯具,包括在灯体12及其前端开口部上安装透明状透光盖14形成的灯室内,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依次容纳着的远光灯A、近光灯B和转向灯C。远光灯A由以发光元件34(未示出)作为光源的上下两段配置的共五个光源单元30构成,合成各个光源单元30的照射光图案,从而形成远光配光图案。近光灯B由以发光元件54为光源的环状设置的一共五个的光源单元50构成,合成各个光源单元50的照射光图案,从而形成近光配光图案。转向灯C由以发光元件74为光源的上下设置的两个光源单元70(70A,70B)构成,合成各个光源单元70的照射光图案,从而形成用于路肩光的配光图案。
在所述灯室内,沿着透光盖14设有称为聚光环(ベゼル)的内板16(参考图3),在该内板16的与各个光源单元30、50、7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着环绕它们的筒状开口部16a。
构成远光灯A的光源单元30和构成近光灯B的光源单元50作为在前端分别具有投影透镜32、52的投射型光照射单元而构成,转向灯C的两个光源单元70(上侧光源单元70A,下侧光源单元70B)任一个都由反射型光照射单元构成。
将构成近光灯B的光源单元50一体化安装的压铸铝制的近光灯支架20可相对于矩形架状的压铸铝制灯壳18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支承。灯壳18是在侧面将远光灯A的远光支架18A和转向灯C的转向灯支架18C整体形成的压铸铝制品,通过未示出的对光机构(对光螺钉或枢轴支点)相对灯体12,可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进行可转动调整地支承。
在灯壳18的下壁18a上,设置着旋转电机M,并且电机M的输出轴和近光灯支架20的下部相连,近光灯B(整体安装光源单元50的近光灯支架20)在转轴(铅直轴)Lz周围能够转动(摇动)地构成。例如,电机M的驱动通过未示出的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根据手柄的转向角度进行控制,,近光灯B的光轴(近光灯B的照射方向)与手柄转向角相关联地朝向水平方向变化,从而在车辆拐弯时保持良好的视觉。
整体安装光源单元30的压铸铝制的远光灯支架18A和整体安装光源单元70的压铸铝制的转向灯支架18C在可旋转支承整体安装光源单元50的近光灯支架20的灯壳18的侧面整体形成。
如图3,4所示,近光灯支架20包括垂直板部20A;在周向等分的五个位置上从该垂直板部20A向前架状延伸的单元安装部20B;由沿着垂直板部20A的背面侧和前面侧上下延伸的多个散热扇21构成的散热器20C、20D。进而,在远光灯支架18A和转向灯支架18C上,还设置着由散热扇21构成的散热器120C(参考图9)。另外省略了由远光灯支架18A背面上设置的散热扇所构成的散热器。
即,各个光源单元30、50、70的发光元件34、54、74作为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壳体内容纳白色发光二极管的LED部件(参考图6、10),任一个都是随着开灯发热,但是由于这些各个发光元件34、54、74分别安装在由压铸铝制品构成的支架18A、灯支架20、支架18C上,所以各个发光元件34、54、74产生的热通过热传导作用能够被快速地传递到具有大的热容量的支架18A、支架20和支架18C上,进而借助于散热扇21促进向灯室空间的散热,从而能够防止发光元件34、54、74的温度上升。由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光元件34、54、74的光源光束减少而使发光颜色变化。
此外,对于近光灯支架20中的散热器20C来说,如图5所示,在散热扇21长度方向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裂缝22,近光灯B(整体安装光源单元50的近光灯支架20)在转轴Lz周围转动(摇动)时,在相邻的散热扇21、21之间通过裂缝22可以导入新鲜的空气,散热器20C中的散热作用提高了。
此外,如图6,10所示,在发光元件54、74上,能够从支架20A、18C的前面将供电连接器54c、74c可拆卸地插入到在LED部件壳54a、74a前方开口的连接器插口54b、74b内(在图中也同样没有示出对发光元件34的供电线的连接)。因此,在灯体12的下面设置有开灯电路单元13,所述开灯电路单元13整体容纳着控制各个灯A、B、C中发光元件34、54、74的开灯的电路,从开灯电路单元13(参考图3)导出到灯室内的供电线延长到各个灯A、B、C的发光元件34、54、74。特别是,如图3、4所示,沿着近光灯B中的发光元件54延伸的线C由线夹13a支承,所以通过近光灯B(可整体安装光源单元50的近光灯支架20)的转动(摇动)就可以使线C不会和其他元件发生干涉。所述线夹13a设置在灯壳18下壁18a中的转轴Lz附近。
下面,对光源单元5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6,7,8所示,光源单元50包括相对于单元安装部20B分别进行固定且设置在光轴Ax上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投影透镜52;在该投影透镜52后向上设置的光源即发光元件54(白色发光二极管);覆盖该发光元件54上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反射器56;在发光元件54和投影透镜52之间设置的配光控制元件即一部分由金属构成且形成明暗截止线的树脂遮罩58。
如图7(a)所示,在遮罩58的上面设置着形成明暗截止线的前缘侧台阶部58a,如图7(b)所示,在遮罩58的背面还设置着在左右两侧的两个及在左右中间下方的一个共三个定位突起60,并且三个定位突起60的大致中间部上突出设置着具有阴螺纹部62的凸起63。此外,在单元安装部20B的垂直前端壁面20B0上,设置着围绕螺纹插孔42和孔42的圆筒形凸起卡合部43。因此如图6、8所示,凸起63卡合在凸起卡合部43上,并且从单元安装部20B背面插入的紧固螺钉40拧合在阴螺纹部62上,由此遮罩58背面的三个定位突起60压接在与单元安装部20B相对应的三个前端垂直抵接面20B1上,光源单元50的光轴Ax以与前端垂直抵接面20B1(垂直板部20A)相垂直的状态被紧固。
此外,如图6、7(a)、(b)所示,在遮罩58上面的后侧延伸部59的左右外侧面上,设置着矩形钩子59a,该钩子59a能够和反射器56侧的左右一对支脚57上形成的矩形开口部57a相互凹凸地进行卡合。进而在遮罩58的钩子59a附近的后侧延伸部59的上表面上,设置着可以和卡合凸部57b相对应的卡合凹部59b,该卡合凸部57b设在反射器56的开口部57a附近的下表面上。因此,相对于可安装在单元安装部20B(螺纹紧固)的遮罩58,卡合凸部57b和卡合凹部59b相卡合而将反射器56的周缘下端部从上方与后侧延伸部59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通过支脚57的开口部57a和遮罩58的钩子59a相互凹凸地进行卡合,由此反射器56固定在定位精度更好的覆盖在单元安装部20B上表面安装的发光元件54的上方的状态中(参看图3)。符号55是插在单元安装部20B上设置的裂缝20B2、20B3中,并固定保持着单元安装部20B上表面中容纳的发光元件54的板状弹簧元件。
此外,如图6、7(a)所示,在遮罩58中的半圆弧状前缘部上,设置着左右一对的卡合凸部61,而且在投影透镜52的周缘部的背侧,设置着与遮罩58侧的卡合凸部61相对应的卡合凹部53(参考图6),通过卡合凸部61和卡合凹部53相互卡合,就可以正确地定位投影透镜52和遮罩58。
因此相对投影透镜52是由丙稀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元件,遮罩58的连接投影透镜52的其前端58A由聚碳酸脂树脂构成,并且成为紧固在近光灯支架20上的紧固部,包括后侧延伸部59和阴螺纹部62的遮罩后端侧58B由金属构成,通过粘结或焊接方式就能够将投影透镜52和遮罩58位置精度更好地连接成一体,并且提高遮罩58和金属近光灯支架20之间的紧固强度,就可以保证配光控制元件即投影透镜52和遮罩58的近光灯支架20的位置精度。
即,作为遮罩58中的近光灯支架20(单元安装部20B)的紧固部,包括阴螺纹部62和后侧延伸部59(定位突起60)的遮罩后端侧58B由压铸铝制品构成,通过嵌入成形,该压铸铝制品即遮罩后端侧58B就可以和丙稀树脂遮罩前端侧58A构成一体。
因此如图8所示,和投影透镜52构成一体的遮罩58通过紧固螺钉40紧固到支架20(单元安装部20B的垂直前端壁面20B0)上,但是为了提高相对配光控制元件即投影透镜52和遮罩58的支架20的位置精度,如果由紧固螺钉40提高遮罩58和近光灯支架20之间的紧固力,则作用在遮罩58中的近光灯支架20的紧固部(定位突起60或阴螺纹部62)上的紧固力(负荷)就会增加。因此,如现有技术所述,如果该遮罩的紧固部(定位突起或螺纹结合部)由树脂构成,则在紧固部(定位突起或螺纹结合部)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在周围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环境下,就会因蠕变现象而在紧固部(螺纹结合部)产生塑性变形(松弛)。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该遮罩58中的紧固部(包括定位突起60或阴螺纹部62的遮罩后端侧58B)由金属构成(作为压铸铝制品,和丙稀树脂遮罩本体构成一体),所以在紧固部(定位突起60或阴螺纹部62)上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弯曲或松弛等塑性变形),就能够在遮罩58和支架20之间保持着很高的紧固力。因此,通过紧固螺钉40就能够提高遮罩58和支架20之间的的紧固力,由此就可以确保相对支架20的配光控制元件(透镜34和遮罩38)的位置精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光源单元50的光轴Ax可以完全正确地一致,各个光源单元50的明暗截止线也彼此正确地重合在一起,从而作为保持醒目的明暗截止线并具有视觉优良的近光而形成合适的配光。
下面,对构成转向灯C的光源单元70的具体结构来进行说明。
详细内容如图9、10所示,安装光源单元70的转向灯支架18C包括垂直板部120A、从该垂直板部120A在上下两个位置上设置的并向前成架状延伸的单元安装部120B,由在垂直板部120A的背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散热扇21所构成的散热器120C。
光源单元70(70A,70B)包括在单元安装部120B下面向下设置的光源即发光元件74(白色发光二极管);螺纹紧固到垂直板部120A上且设置在发光元件74下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抛物线形的树脂反射器76(76A,76B)。符号155是这样一种板状弹簧元件,即插入到设置在单元安装部120B上的裂缝120B3内且可以固定保持着容纳在单元安装部120B下面内的发光元件54。
在构成光源单元70(70A,70B)的树脂反射器76(76A,76B)背面侧的大致中央部上,延伸着圆柱状凸起77,在它的前端部通过嵌入成形一体形成着设有阴螺纹部162的圆柱状金属凸起前端部77a。此外,在垂直板部120A的单元安装部120B下方,形成着相对于垂直板部120A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仅倾斜预定角度的反射器安装面120A1、120A2,和相对于反射器安装面120A1、120A2垂直的圆筒形凸起卡合部120B1、120B2。在反射器安装面120A1、120A2上设置着螺纹插孔142。因此,从垂直板部120A的背面,通过将插入到螺纹插孔142内的紧固螺钉140拧合到阴螺纹部162上,卡合在凸起卡合部120B1、120B2上的凸起前端部77a的端面就压接保持在反射器安装面120A1、120A2上,光源单元70的光轴Ax被固定在相对于垂直板部20A仅能倾斜预定角度的状态中。
对于下侧的光源单元70B,抛物线形状的反射器76B向前大大地伸出,以使三维角度比较大。并且垂直板部120A的一部分向前膨胀出,在它的前端部形成反射器安装面120A2。进而,螺纹连接反射器76B的反射器安装面120A2(卡合凸起77的凸起卡合部120B2)相比上侧光源单元70A的反射器安装面120A1(凸起卡合部120B1)更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很大地倾斜,相对于上侧光源单元70A形成更大范围的对车辆斜前向照明的配光图案,下侧光源单元70B形成的配光图案仅在有限范围内对车辆斜前方向进行照明。
而且,构成远光灯A的光源单元30包括设在光轴Ax上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投影透镜32;设在远光灯壳18A上的单元安装部上向上设置的光源即未示出的发光元件34(白色发光二极管);以从上方覆盖该发光元件34的方式设置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反射器36(未示出);在发光元件34和投影透镜32之间设置的且一部分由金属构成的树脂透镜支架(未示出)。
构成该光源单元30的透镜支架和构成光源单元50的遮罩58相同,设置有阴螺纹和定位突起的透镜支架后端通过紧固螺钉被紧固到金属支架18A的垂直板部上,但是连接丙稀树脂投影透镜32的透镜支架前端由聚碳酸脂树脂构成,并且螺纹连接到金属支架18A上的透镜支架中包含紧固部(定位突起和阴螺纹部)的后端由金属(压铸铝制品)构成。因此,通过粘结或焊接,就可以使透镜支架和丙稀树脂投影透镜32位置精度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并且提高透镜支架和金属支架20之间的紧固强度,就可以确保相对配光控制元件即投影透镜32的支架18A的位置精度。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构成汽车前照灯近光灯的光源单元主要部分即遮罩中的支架紧固部的纵向剖面图。
尽管所述第一实施例中,遮罩58中的支架20(单元安装部20B)的紧固部即包括阴螺纹部62和后侧延伸部59(定位突起60)的遮罩后端侧58B由压铸铝制品构成,但是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大致整体用聚碳酸脂树脂构成的遮罩58的阴螺纹部62却和由金属嵌入螺母62A构成的结构不同。
即,构成阴螺纹部62的嵌入螺母62A通过嵌入成形和聚碳酸脂树脂遮罩58本体形成一体。因此,遮罩58中的支架20的紧固部即定位突起60由聚碳酸脂树脂构成。
此外,紧固螺钉44A由带垫圈螺钉(在前端阳螺纹部45和基端部46之间设置座靠面47的连接螺钉)构成,该螺钉仅在前端设有阳螺纹部45且在大径的基端部46上却没有设置阳螺纹部,并且设在单元安装部20B的垂直前端壁面20B0上的螺纹插孔42的周缘部和紧固螺钉44A的头部48之间还安装着防松垫圈49,在将遮罩58固定在单元安装部20B的垂直前端壁面20B0上时,使紧固螺钉44(带垫圈螺钉)在固紧之前和对应于定位突起60的单元安装部20B的前端垂直抵接面20B1抵接,和防松垫圈49所产生弹力相当的合适紧固力(压接力)就被保持在作用于定位突起60和前端垂直抵接面20B1之间的状态,从而就可以保证相对配光控制元件即投影透镜52和遮罩58的支架20的定位精度,并且又可以防止定位突起60产生弯曲。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安装在简单的金属制的支架上,并位于灯室内,合成所述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从而形成预定的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源单元至少包括紧固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罩;与所述遮罩相连且设置在该遮罩前方的配光控制元件即树脂透镜,所述遮罩中的所述支架的紧固部至少有一部分由金属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罩中的所述灯架的紧固部上,设置着相对所述支架的定位突起,以及金属紧固螺钉拧合的螺纹结合部,至少所述螺纹结合部由金属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由将所述金属元件嵌入成形的树脂一体成形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源单元分别由包括发光元件、反射器、遮罩及投影透镜的投射型光照射单元构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而使所述各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源单元由分别包括发光元件、反射器、遮罩和投影透镜的投射型光照射单元构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而使所述各个光源单元的照射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相重合。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包括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构成光源单元的透镜和遮罩由树脂构成时,各个光源单元的配光精度自不用说,而且还可以保证各个光源单元的光轴位置精度。以LED54作为光源的多个光源单元50安装在单一金属制的支架20上,并位于灯室内,合成所述光源单元50的照射光模式,从而形成预定的配光,所述各个光源单元50至少包括紧固在所述支架20上且设置在所述LED54前方的树脂遮罩58,和所述遮罩58相连的树脂透镜52,所述遮罩58和所述支架20的紧固部至少有一部分由金属构成。通过焊接或者粘接可以将透镜52和遮罩58以位置精度更好的方式连接,且即使提高遮罩58和支架20之间的紧固力,紧固部也不会产生形成塑性变形,所以就能够确保透镜52和遮罩58的支架20的定位精度。
文档编号F21W101/02GK1912452SQ20061014223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渡边重之, 稻叶彻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