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6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显示装置的,更具体讲是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由其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形成的隔层组成一个单位信元(cell),各个信元(cell)内填充了氖(Ne),氦(He),或氖与氦的混合气体(Ne+He)等主放电气体与少量含有氙(Xe)的惰性气体。高频电压导致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 Ultraviolet ray),使隔层间形成的荧光体发光,显示画面。如上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既轻又薄的结构,可以实现大型化,高画质。因此,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备受瞩目。
图1是现有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等离子显示面板,由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既正面玻璃板101中排列由扫描电极102与维持电极103对形成的多个维持电极对的正面基板100;及排列组成背面的背面基板111上与上述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地排列的多个寻址电极113的背面基板110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结合而成。
正面基板100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中相互放电,由维持信元(cell)发光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即由透明ITO(Indium Thin Oxide)物质形成的透明电极(a)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汇流电极(b)组成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成双组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限制放电电流,由绝缘各电极对的一个以上上部电介质层104覆盖,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面,为了简化放电条件,而形成电镀氧化镁(MgO)的保护层105。
背面基板110上排列多个放电空间,即,排列形成放电信元(cell)的条(stripe)型(或井(well)型)隔层112,并保持平衡。又,进行定位放电,产生真空紫外线的多个寻址电极113与隔层112平行地分布。背面基板110的上面喷涂,为在定位放电期间显示画面而放射可视光的R,G,B荧光体114。寻址电极113与荧光体114间形成保护寻址电极113的下部电介质层115。
一方面,等离子显示面板,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内,产生光的发光领域越宽,其放电效率也越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结构中,与放电信元(cell)相邻的放电信元(cell)间的非发光领域比发光领域宽。从而,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效率,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
又,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为了产生等离子放电,向上述电极提供高电压,因此导致消耗电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结构与电机结构,从而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效率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而发明的,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以透明电极与汇流电极形成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及位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以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或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面向放电信元(cell)的中心方向,在相对的一侧形成一定的槽。
又,在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形成的一定的槽,与在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形成的一定的槽相对应。
又,形成一定的槽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比未形成槽的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宽。
又,形成槽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为100μm以上。
又,未形成槽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为60μm以上80μm以下。
又,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与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相同。
又,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比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宽。
又,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一侧的一定的槽,其形状不同。
又,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一侧的一定的槽,其形状相同。
又,一定的槽, 位于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一侧的中央部分。
又,汇流电极位于隔层上,并与隔层的宽度相同或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如上详细说明,改善了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结构与电极结构,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消耗电量,增加亮度,提高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效率;而且本发明改善了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结构,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费用。


图1是现有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电信元结构在有效领域中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放电信元中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放电信元中的电极间的间距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明电极的宽度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汇流电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多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示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202扫描电极 203维持电极212隔层 216放电信元(cell)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详细说明如下。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电信元(cell)结构在有效领域中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正面基板201与背面基板211相结合,形成面板。正面基板201与背面基板211相结合的部分,划分为有效领域230与非有效领域。有效领域230是,在正面基板201上形成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未图示)与背面基板211上形成的寻址电极(未图示)相互交叉的位置上,用隔层划分的放电信元(cell)216形成的领域。非有效领域是,虽然形成了放电信元(cell)216,但并不影响图像,仅起到面板的缓冲作用及保护有效领域230的作用的领域。
如上所述的有效领域230划分为发光领域与非发光领域。发光领域是,为了显示图像,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216中,由电极间的放电产生光的领域。因此,放电信元(cell)216越多,相对地产生的光也越多,将增加等离子显示面板整体的亮度。非发光领域是,不产生光的领域。因此,非发光领域越宽,将更加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整体的亮度。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划分放电信元(cell)216的多种类型的隔层结构中,在有效领域230中,用放电信元(cell)216增加的类型,即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划分隔层。图2中显示了以六角形(蜂窝形)划分的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放电信元(cell)216,但并非受限于此。对如上形成的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进行说明如下图3。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放电信元(cell)中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以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划分的放电信元(cell)216内部,具有正面基板(未图示)上形成的扫描电极202与维持电极203。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由透明电极(a)与汇流电极(b)形成。扫描电极202的透明电极(a)或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在面向放电信元(cell)216的中心方向,在相对的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形成一定的槽。
如上所述,在透明电极(a)上形成一定的槽,是因为位于放电信元(cell)216内部的扫描电极202与维持电极203间的间距若窄,将降低放电效率。增加电极间的间距,提高放电效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增加放电信元(cell)216自身的大小,从而加宽电极间的间距,则将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清晰度。又,不改变放电信元(cell)216的大小,加宽整个电极的间距,则将影响放电,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在放电信元(cell)216内部的透明电极(a)一侧形成槽,则可以不改变放电信元(cell)216大小,亦可以增加放电效率,放电也很正常。
又,扫描电极202的透明电极(a)上形成的一定的槽,与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形成的一定的槽相互对应。这是为了有效地增加电极间的间距。若扫描电极202的透明电极(a)一侧形成的一定的槽,与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形成的一定的槽不对应,则无法充分地增加电极间距,从而将降低放电效率。
如上所述的,一定的槽若位于透明电极(a)一侧的两侧边缘,则放电将不稳定,导致工作的失误率增加。因此,一定的槽应位于透明电极(a)一侧的中央部分,才可以进行稳定的放电。因此,一定的槽应位于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的中央部分。对形成如上所述的一定的槽的电极间间距,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4。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放电信元(cell)中的电极间的间距示意图。
对本发明中,位于放电信元(cell)中的电极结构,在图3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而在此略而不谈,仅对电极间的间距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形成了一定的槽的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其一侧间的间距(n),比未形成一定的槽的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间的间距(m)更宽。如上所述的,形成了一定的槽的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间的间距(n)应为100μm以上。这是因为,只有透明电极(a)一侧间的间距(n)为100μm以上,才可以保障填充在放电信元(cell)216内部的电子与离子的运动顺畅,从而提高放电效率。
又,未形成一定的槽的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一侧间的间距(m)应为60μm以上80μm以下。在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部分开始放电,其放电向形成了一定的槽的部分移动,因此,在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部分应进行稳定的放电。由于上述原因,透明电极(a)一侧间的间距(m)应为60μm以上80μm以下。除上述电极间的间距外,对透明电极(a)的宽度进行说明如下图5。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明电极的宽度示意图。
如图5所示,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一侧的宽度(k),比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另一侧的宽度(j)宽。这是因为,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一侧的宽度(k)是放电开始的部分,其宽度越宽,放电越稳定。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另一侧不是放电开始的部分,因此,透明电极(a)另一侧的宽度(j)较窄。如上所述,透明电极的宽度变窄,则较少使用造价高的透明电极(a),从而将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单价。如上所述的,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一侧的宽度(k)较宽,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另一侧的宽度(j)较窄的形状中,最为合理的形状是T字型。
若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一侧的宽度(k),与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a)另一侧的宽度(j)相同,则透明电极(a)的制造将更加简便。其中,透明电极的宽度是,位于放电信元(cell)216内部,向放电信元(cell)216中央部分突出的透明电极(a)的横向宽度。目前为止,我们对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透明电极(a)进行了说明,在下图6中将对扫描电极202及维持电极203的汇流电极(b)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汇流电极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的放电信元(cell)216,在一定的领域中形成多个放电信元(cell)216,其发光领域(未图示)变宽,而非发光领域(未图示)变窄。因此,现有技术中,仅在非发光领域中形成的汇流电极(b),在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的放电信元(cell)216中,不仅是非发光领域,在发光领域也形成。汇流电极(b)由金属物质组成,因此,若形成在发光领域中,则将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从而,汇流电极(b)沿着背面基板上形成的隔层212而形成,汇流电极(b)的宽度比隔层212上层部分的宽度相同或小。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的放电信元(cell)216中,隔层212结构是非发光领域,因此,汇流电极(b)仅在非发光领域中形成,从而将增加等离子显示面板整体的亮度。
目前为止,我们对用三角形类型(△delta type)改善放电信元(cell)212的结构,增加电极间间距的长间隙(long gap)电极结构进行了说明,而下面的图7是本发明中,多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中的多种实施例是,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与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相同的示意图。
首先,参考图7中的(a)与(b),三角形结构的放电信元(cell)中,在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形成一定的槽。如上所述,在某一侧的透明电极上形成时,一定的槽将以两倍以上的大小形成。又,图7中的(a)与(b),不仅可以使用(a)与(b)中的形状,还可以使用图7中的(c)至(h)中的形状。
如图7中的(c)至(h),形成在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的,一定的槽的形状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形状。如上所述的,一定的槽的形状,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中为相同的形状。如上所述,位于放电信元(cell)内部的,一定的槽的形状若相同,则可以进行均衡的放电,并且透明电极的制造也很简便。
如图7中的(i),一定的槽的形状,在形成在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上时,以不同的形状形成。图7中,位于放电信元(cell)内部的不同形状的一定的槽,仅图示了图7中的(i)一种情况,但并非受限于此。组合图7中的(c)至(h)的形状,则可以形成更多的,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如上所述,若位于放电信元(cell)内部的一定的槽具有不同的形状,则随着调整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面积,即可以调整负加脉冲时的放电程度。
图7中,对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具有一定的宽度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下面的图8是本发明中,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中图示的另一些实施例是,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比未形成一定的槽的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宽的示意图。
对上述实施例的说明,通过图5及图7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在此略而不谈。
目前为止,我们对本发明中的多种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下面的图9是将本发明的效果,用图表显示的示意图。
如图9a至图9c所示,图9a图示了本发明中的效率[lum/W],图9b图示了消耗电量[W],图9c图示了亮度[cd/m2]。这是,电极的宽度一定,调整电极间间距的图表。参考图示效率[lum/W]与亮度[cd/m2]的图9a,图9c,电极间的间距越宽,效率[lum/W]与亮度[cd/m2]也越增加。又,参考图示消耗电量[W]的图9b,电极间间距为80μm时,消耗电量[W]降至最低,而电极间距间距为100μm时,消耗电量[W]也在降低。因此,参考整体效果,电极间间距越宽,亮度[cd/m2],效率[lum/W],消耗电量[W]也越增加。
如上详细说明,改善了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结构与电极结构,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消耗电量,增加亮度,提高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效率。
又,改善了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结构,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费用。
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以透明电极与汇流电极形成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及位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以三角形类型划分放电信元的隔层;上述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或上述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面向上述放电信元的中心方向,在相对的一侧形成一定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形成的上述一定的槽,与在上述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形成的上述一定的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比未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槽的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为100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未形成上述槽的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一侧间的间距为60μm以上8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与未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透明电极一侧的宽度,比未形成上述一定的槽的上述透明电极另一侧的宽度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一侧的上述一定的槽,其形状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一侧的上述一定的槽,其形状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定的槽,位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一侧的中央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汇流电极位于上述隔层上,并与上述隔层的宽度相同或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含具有以透明电极与汇流电极形成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及位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以三角形类型(Δdelta type)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或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面向放电信元(cell)的中心方向,在相对的一侧形成一定的槽。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改善了放电结构与电极结构,从而降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小耗电量,增加亮度,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效率。
文档编号H01J17/49GK101071711SQ20061014385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安泳准, 金在声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