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3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大功能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例如日光灯、照明 灯、台灯、吊灯、壁灯或霓虹灯等,甚至在电子产业或是医疗器材产业中 都有照明装置的存在。
请参阅图l所示,为现有习知照明装置中一种台灯l的一结构示意图。
台灯1主要包含一底座11、 一支撑架12以及一灯罩13,支撑架12设置于 底座ll上,灯罩13固定于支撑架12上。其中,灯罩13真有一灯管131,以 提供照明时所需的光线。底座11具有一开关111及一旋钮112,开关111 与一外部电源传输线14电性连接,以控制台灯l的亮暗。旋钮112经由设 置于支撑架12中的一电源传输线121与灯罩13中的灯管131电性连接,并 经由控制流经电源传输线121中的电流量来控制灯管131所发出的光线的 亮度大小。
然而,当使用者欲利用台灯1来观测、操作微小物品或字体时,虽有灯 管131来提供照明时所需的光线,但却无法提供使用者放大的功能。jtb^卜,因 台灯1中的灯管131为日光灯,其除了发光强度不足、无法调整发光强度 外,更因其寿命较短,常需进行更替,因而提升使用成本。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照明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摹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具有放大功能且体积小、省电以及寿 命长的照明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 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 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照明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照明装置,使 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 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型的照明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放大功能JL^ 、小、省电
以及寿命长的特点,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含 一底座;一支撑架,是立设
于该底座;以及一发光单元,是连接该支撑架,该发光車元具有一放大元
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是环设该放大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放大元件为一菲涅尔透镜。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各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具有一晶片及一
菲涅尔透镜,该晶片邻设于该菲涅尔透镜的一侧。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各发光二极管元件更具有一扩散片,其
邻设于该菲涅尔透镜的另 一侧。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晶片发出一红光、 一蓝光、 一绿光、一
白光或其组合。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发光单元呈一圆形、 一椭圆形、 一矩形 或一多边形。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更具有一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更包含 一控制单元,是设置于该底座的一表面 上,该控制单元是与该发光单元电性连接。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一亮度调控区及一显示区。 前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与该支撑架是一休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照明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承上所述,本发明的照 明装置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来提供照明时所需的光线,并配合放大元件 的使用,以利于使用者观察或进行操作。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发光二极 管元件因具有耗电低、寿命长、色彩饱和度佳以及高发光效率等优点,除了 能避免频繁地更换光源外,更可提供稳定的光线、节省电力以及降低使用 成本。另外,借由放大元件来放大待测物,使得使用者可快速且准确地观 测或操作待测物,以进行各种相关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底座、 一支撑架以及 一发光单元。支撑架立设于底座,发光单元连接支撑架。.发光单元具有一 放大元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二极管元件环设放大元件。本发 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 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照明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 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习知一种照明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2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一結构示意图3为图2中发光单元的的一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为沿图2的直线A-A的一剖面示意图。
1:台灯
111、 211:开关 12、 22:支撑架 13:灯罩
14:外部电源传输线
212 222 231
连接器
第二端部
放大元件
2321:晶片 2323:扩散片 241:亮度调控区 A-A:直线
11、 21:底座
112:旋钮
121:电源传输线
131:灯管
2:照明装置
221:第一端部
23:发光单元
232:发光二极管元件
2322:菲涅尔透镜
24:控制单元
242:显示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照明装置其具体实施 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2的一结 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2是以一具有放大功能的台灯为例,当 然,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亦可为一立灯、 一焊接灯或一手术灯。照明装置 2包含一底座21、 一支撑架22、 一发光单元23以及一控制单元24。
底座21可具有一开关211以及一连接器212。开关211是与一外部电 源线(图中未显示)电性连接,以控制照明装置2的开启或关闭,连接器212 是与一外部传输线(图中未显示)电性连接,以传输照明装置2的照明资料
至一电子装置(图中未显示)中。其中,开关211可为一旋钮开关、 一触控 开关或一按压开关,连接器212可为一通用序列汇流排(USB)、 一 RS-232 (Recommended Standard-232)、 一红外线连接器、一IEEE1394或任 何具有资料传输功能的连接器,且开关211及连接器212可设置于底座21 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另外,底座21的材质及形状并不受限制,可依实际需 求来设计。
支撑架22是立设于底座21上,支撑架22的一第一端部221与底座21 连接,以使支撑架22立设于底座21之上,俾使照明装皇2中的发光单元 23与底座21间具有一高度。其中,支撑架22与底座21可为一体成型的结 构。另外,支撑架22的长度并不限制,且可为可调整式,以方便使用者调 整发光单元23与底座21之间的距离。
再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中,图3为图2中发光单元 23的一俯视示意图,图4为沿图2的直线A-A的一剖面示意图。发光单元 23与支撑架22的一第二端部222连接,以使发光单元23设置于支撑架22 上其中,发光单元23具有一放大元件231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232,发 光二极管元件232是环设放大元件231。
放大元件231是用以放大待测物以方便使用者观测或进行操作。在本 实施例中,放大元件231为一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其具有重量轻、厚 度薄及体积小等优点。其中,菲涅尔透镜的材质通常为高分子材料,故可 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制作,因而可大量制作以降低制作成本。另外,放大元 件231并不以菲涅尔透镜为限,其亦可为具有放大功能的一光学元件,例如 为一凸透镜。
发光二极管元件232是提供照明时所需的光线,各发光二极管元件232 分别具有一晶片2321、 一菲涅尔透镜2322及一扩散片2^23,晶片2321是 邻设于菲涅尔透镜2322的一侧,扩散片2323是邻设于菲涅尔透镜2322的 另一侧。其中,光线是由发光二极管元件232的晶片2321射出,菲涅尔透 镜2322是接收晶片2321所发射的光线并将光线进行聚光,使光线能垂直射 出发光二极管元件232。另外,扩散片2323是将射出的光线略作均匀化,可 避免使用者产生视觉疲劳的感觉。
在本实施例中,晶片2321为一发光二极管晶片,因发光二极管晶片具 有耗电低、寿命长、色饱和佳及高发光效率等优点,使得发光单元23可长 时间提供使用者较佳的照明光线。其中,晶片2321是发出一红光、 一絲、一 绿光、 一白光或其组合,故可利用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的晶片2321来进行 混光,以提供使用者各种情境状态的照明效果。
再者,发光单元23的形状不受限制,其可为一圆形、 一椭圆形、 一矩 形或一多边形。 再请参阅图2AS 4所示,控制单元24是设置于底座h的一表面上,并 与发光单元23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单元24具有一亮度调控区241及一 显示区242。
亮度调控区241是与发光单元23中的j^t二极管元件232电性连结,以 调控发光单元23的亮度。其中,亮度调控区241可为一触控面板、 一旋钮 或一机械式控制器。当亮度调控区241为触控面板时,使用者可利用手指 或触控笔等方式碰触亮度调控区241,以调控发光单元23中发光二极管元 件232的照明亮度。当亮度调控区241为旋钮或机械式控制器时,使用者 可利用旋转旋钮或移动机械式控制器的方式来调控发光单元23中发光二极 管元件232的照明亮度。
显示区242是与发光单元23中的发光二极管元件23.2电性连接,以显 示发光二极管元件232的照明亮度。其中,显示区242可为一液晶显示面 板、多个光源或液晶显示面板与发光二极管的组合,以表示各发光二极管 元件232的照明亮度的大小。当显示区242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其显示方 式可利用液晶显示面板中颜色亮暗的改变或利用数字方式均可显示各发光 二极管元件232的照明亮度。当然,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两者同时使用 的显示方式。换句话说,使用液晶显示面板来显示发光单元23中各发光二 极管元件232的照明亮度的方法并不限上述任何一种,任何使用液晶显示 面板来显示发光单元23中各发光二极管元件232的照明亮度的方法,皆为 本实施例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来提供照明时所 需的光线并配合放大元件的使用,以利于使用者观察或进行操作。与现有 习知技术相较,发光二极管元件因具有耗电低、寿命长、色彩饱和度佳以 及高发光效率等优点,除了能避免频繁地更换光源外,更可提供稳定的光 线、节省电力以及降低使用成本。另外,借由放大元件来放大待测物,使得 使用者可快速且准确地观测或操作待测物内容,以进行相关的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包含一底座;一支撑架,是立设于该底座;以及一发光单元,是连接该支撑架,该发光单元具有一放大元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是环设该放大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放大元件 为一菲涅尔透镜。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发光二 极管元件分别具有 一 晶片及一菲涅尔透镜,该晶片邻设于该菲涅尔透镜的 一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发光二 极管元件更具有一扩散片,其邻设于该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晶片发出 一红光、 一蓝光、 一绿光、 一白光或其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申所述的发光单元 呈一圆形、 一椭圆形、 一矩形或一多边形。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更具 有一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一控制单元,是设置于该底座的一表面上,该控制单元是与该发光单元电性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 具有 一 亮度调控区及一显示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与 该支撑架是一体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底座、一支撑架以及一发光单元,支撑架立设于底座,发光单元连接支撑架,发光单元具有一放大元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二极管元件环设放大元件。本发明除了能避免频繁地更换光源外,更可提供稳定的光线、节省电力以及降低使用成本,另外可以借由放大元件来放大待测物,使得使用者可快速且准确地观测或操作待测物,以进行各种相关动作。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1344235SQ20071012941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李瑀瑄, 邓国欣, 陈宏伦 申请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