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53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单元,特别涉及一种构成为形成具有 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的投射式车辆用灯具单元。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车辆用灯具单元,已知一种投射式灯具单元。该投射 式灯具单元构成为具有投射透镜,其配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
光轴上;光源,其配置在该投射透镜的后方侧焦点的后方侧;以及反 射镜,其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向前方反射至靠近光轴。
并且,在利用来自该投射式车辆用灯具单元的照射光,形成具有 会车用(近光用)配光图案这种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的情况下,在 投射透镜的后方侧焦点附近,配置遮蔽来自反射镜的反射光的一部分 的遮光部,作为其上端缘的反转投影像而形成明暗截止线(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4—95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在利用来自上述投射式车辆用灯具单元的照射光而形 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的情况下,该明暗截止线作为遮光部上
端边缘的反转投影像而非常清晰地形成,因此在该明暗截止线的上方 侧基本上没有光照射,存在容易产生车辆前方路面的远方区域的识别 性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单元以解决上述 课题,其可以在构成为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的投射式车辆 用灯具单元中,通过使明暗截止线模糊而提高驾驶员的识别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利用下述车辆用灯具实现,其具有投射透镜,其配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光源,其配置在该投射透镜 的后方侧焦点的后方侧;反射镜,其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向前方反射至 靠近前述光轴;以及遮光部,其配置为使上端缘穿过前述投射透镜的 后方侧焦点附近,以遮蔽来自该反射镜的反射光的一部分,该车辆用 灯具单元构成为,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该明暗截止线作
为前述遮光部的上端缘的反转投影像,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投射透镜的入射面上,设置由透镜元件构成的明暗截止线
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该透镜元件以相对于该入射面的基准面至
少形成为凸状或凹状中任一种的铅直剖面形状,与前述遮光部的上端
缘中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单元,由于在投射透镜的入射面上设
置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因此对于经由该上下方向扩
散部而向前方出射的光,可以使其向上下方向扩散,由此可以使明暗
截止线模糊。
另外,由于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由透镜元件构 成,该透镜元件以相对于投射透镜上的入射面的基准面至少形成为凸 状或凹状中任一种的铅直剖面形状,与遮光部的上端缘中的水平部分 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来自投射透镜的出射光的 沿上下方向的扩散程度,由此可以适当地使明暗截止线模糊。
因此,可以使明暗截止线的下方附近区域的亮度不被注意地减 少,且利用向明暗截止线上方扩散的光有效地抑制使逆向车驾驶员产 生目眩等情况的产生。
并且,由于上述上下方向扩散部中的光扩散在大致上下方向上进 行,因此,可以使明暗截止线的模糊效果不会由于该上下方向扩散部 中的光线入射位置而产生波动。
另外,明暗截止线必须相对于遮光部的上端缘中的水平部分正确 地在水平方向上模糊,但由于上述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 部设置在投射透镜入射面中,因此,与由投射透镜的出射面对进入透 镜而发生一次折射的光进行调整相比,由入射面对进入透镜之前的光 进行调整更加简单,透镜元件的形成及精细调整较容易。此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单元中,优选在前述投射透镜的 出射面上,设置由多个透镜元件构成的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 部,这些透镜元件以相对于该出射面的基准面形成为凹凸状的铅直剖 面形状,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单元,由于在投射透镜的出射面上设 置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因此,可以在明暗截止线的上方附 近,使由分光现象而产生的分光色度不刺眼,该分光现象是由反射镜 反射的来自光源的光通过投射透镜时产生的。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单元中,优选前述明暗截止线调 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由铅直剖面形状各不相同的多个透镜元件构 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单元,通过设置由各不相同的多个透 镜元件构成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可以形成各种明 暗截止线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量,防止在设置相同形状的多个透镜元 件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二层明暗截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单元,由于经由设置在投射透镜 的入射面上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向前方出射的光 向上下方向扩散,因此,可以使明暗截止线模糊。
由此,在构成为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的投射式车辆用 灯具单元中,可以通过使明暗截止线模糊而提高驾驶员的识别性。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单 元的车辆用灯具的正视图。
图2是图i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n—n剖面向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投射透镜的纵剖面中的光线追踪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投射透镜的要部放大剖面图。图6是图4所示的投射透镜的后视图。
图7是说明在将图3所示的投射透镜一体成型时,在将投射透镜
的后方侧表面成型的模具表面上形成的槽的形成条件的说明图。
图8是透视地示出由来自图l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光照射而在配 置于灯具前方25m的位置上的假想铅直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的配光图案。
图9是将图8所示的配光图案中的拐点的附近区域放大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单元的最佳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单
元的车辆用灯具的正视图,图2是图i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n — n剖
面向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放大图,图4是图3 所示的投射透镜24的纵剖面中的光线追踪图,图5是图4所示的投 射透镜的要部放大剖面图,图6是图4所示的投射透镜的后视图,此 夕卜,在图4及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投射透镜24的光学功能,部分 地示出从配置于其后方侧焦点上的假想点光源入射至投射透镜24的 光的光路。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是例如安装在车辆的前端部分上, 可以选择性地切换远光及近光而进行点灯/熄灯的前照灯。在图1中, 作为例子示出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右前方的前照灯单元(前灯单元) 作为车辆用灯具10。
该车辆用灯具10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透光性的透光罩12 和灯体14。并且,在由透光罩12和灯体14包围的灯室10a内,3个 车辆用灯具单元(第1单元20、第2单元40、第3单元60)固定配 置在支撑部件15上。另外,在3个车辆用灯具单元20、 40、 60和透 光罩12之间,为了覆盖从灯具前方观察时的间隙而配置延伸部16。
支撑部件15固定在灯体14上,具有支撑面15a,其安装第l单元20的第1光源即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LED) 22的安装面22b; 以及支撑面15b,其安装第2单元40的第2光源即第2半导体发光元 件(LED) 42的安装面42b。该支撑部件15经由未图示的校平机构 固定在灯体14上,可以进行各车辆用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下面,对各车辆用灯具单元20、 40、 6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IO构成为,使从第1单元20及第2 单元40出射的光重叠而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利用从第3单元60出 射的光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
下面,首先对第1单元20进行说明。
第1单元20是与后述的第2单元40 —起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 PL的车辆用灯具单元,如图1所示,大致相同结构的3个子单元20A、 20B、 20C,分别沿宽度方向并列地设置在支撑部件15的上方的设置部上。
子单元20A形成上端缘具有水平及倾斜的明暗截止线CL1、CL2 的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 (参照图8)。子单元20B在明暗截止线的 下方形成与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相比较大的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 光图案Pa (参照图8)。子单元20C在明暗截止线的下方形成扩散区 域形成用配光图案Pc,其与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和明暗截止线形 成用配光图案Pa重叠,与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相比更宽(参 照图8)。
如图2及图3所示,子单元20B (子单元20A、 20C也大致相同) 具有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22,其固定配置在支撑部 件15的支撑面15a上;第1主反射镜26,其将来自该第l半导体发 光元件22的光向前方反射;底座部件21,其配置于支撑部件15的前 方;以及投射透镜24,其保持在底座部件21上。
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22是具有约lmm见方的大小的发光部(发 光芯片)22a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以在其照射轴Ll朝向与子单元20B 的照射方向(图3中的左方向)大致垂直的大致铅直上方的状态,置 载在支撑部件15的支撑面15a上。另外,发光部22a也可以构成为, 与其发光部形状或照射至前方的配光对应而具有一些角度进行配置。另外,也可以在一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中设置多个发光部(发光芯片)。 第1主反射镜26是在内侧形成反射面27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面 的铅直剖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状、水平剖面形状具有以椭圆为基础的
自由曲面形状。第l反射镜26设计配置为,使其第1焦点F1位于第 1半导体发光元件22的发光部22a附近,并且其第2焦点F2位于底 座部件21的弯曲面21a和水平面21b所成的棱线21c附近。
从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22的发光部22a出射的光X,在第1主 反射镜26的反射面27上反射,经过第2焦点F2附近而入射至投射 透镜24中。另外,在子单元20B (子单元20A、 20C)中构成遮光部, 其以底座部件21的棱线21c作为边界线,通过一部分光在水平面21b 上反射,选择性地遮蔽光,从而在向车辆前方投影的配光图案上形成 倾斜明暗截止线。即,棱线21c作为遮光部的上端缘构成子单元20B (子单元20A、 20C)的明暗边界线。
另外,优选在第1主反射镜26的反射面27上反射,进而在底座 部件21的水平面21b上反射的光X2的一部分,也向前方作为有效光 照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件21的水平面21b的车辆前 方侧,具有考虑投射透镜24和第1主反射镜26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设 定适当的反射角度的光学形状。
投射透镜24是作为入射面的后方侧表面为平面、作为出射面的 前方侧表面为凸面的丙烯酸树脂制的平凸非球面透镜,为了将由第1 主反射镜26的反射面27反射的光X投影至车辆前方,投射透镜24 固定于底座部件21的车辆前方侧前端部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投 射透镜24的后方侧焦点,以与第1主反射镜26的第2焦点F2大致 一致的方式构成。
由此,由第1主反射镜26反射而入射至投射透镜24中的光X, 作为大致平行光向前方投影。即,本实施方式的第l单元20的子单 元20A、 20B、 20C,分别构成聚光截止形成用的反射型的投射式灯具 单元。另外,在该投射透镜24的入射面24a及出射面24b上,形成 后述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及色差调整用的上下 方向扩散部51。下面,对第2单元40进行说明。
第2单元40是与上述第1单元20—起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车 辆用灯具单元,配置于上述子单元20C的下方。
第2单元40形成大扩散区域形成用配光图案Pd,其与由第1单 元20的子单元20C形成的扩散区域形成用配光图案Pc相比更宽(参 照图8)。
如图2及图3所示,第2单元40具有作为第2光源的第2半 导体发光元件42,其固定配置在支撑部件15的支撑面15b上;以及 第2主反射镜46,其将来自该第2半导体发光元件42的光向前方反射。
第2半导体发光元件42,与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22相同地,是 具有发光部42a的白色二极管,以其照射轴L2朝向与第2单元40的 照射方向(图3中的下方)大致垂直的大致铅直下方的状态,置载在 支撑部件15的支撑面15b上。
第2主反射镜46是在内侧形成反射面46a的反射部件,该反射 面46a将以通过发光部42a的轴为焦点的抛物柱面作为基准面。从第 2半导体发光元件42的发光部42a出射的光Y,在第2主反射镜46 的反射面46a上反射,向车辆前方照射。即,本实施方式的第2单元 40,构成反射型的车辆用灯具单元。
另外,第3单元60是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具单元, 其具有作为第3光源的第3半导体发光元件(未图示),其固定配 置在支撑部件15上;以及投射透镜64。
投射透镜64是将从第3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出射的光投影 至车辆前方的凸透镜型非球面透镜,投射透镜64的后方焦点,构成 为与第3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大致一致(参照图l)。由此,在 投射透镜64上,从第3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出射的光直接入射, 入射的光形成大致平行光而沿光轴向前方投影。即,本实施方式的第 3单元60构成直射型的投射式灯具单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6所示,在第1单元20的子单元 20B中的投射透镜24的入射面24a上,设有使来自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在上下方向上扩散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 该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由多个透镜元件
30A、 30B、 30C、 30D构成,这些透镜元件以相对于入射面24a的基 准面(投射透镜24的后方侧表面)33形成为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 与底座部件21的棱线21c中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艮口,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形成为,多个透镜 元件一条一条地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间隔相互平行。此外,透镜元件 30B、 30C、 30D隔着通过光轴Ax的中央透镜元件30A而上下对称地 成对形成。
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它们的铅直剖面形状设定为 圆弧状,各自的上下方向的光扩散角度均沿水平方向设定为相同值。
其中,这些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在使宽度为p,高 度为d,铅直剖面形状的圆弧半径为r时,满足p二2rsin15。及d=r(l 一cosl5。),同时铅直剖面形状各不相同地形成。并且,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的宽度p及圆弧半径r,从中央透镜元件30A越向上 下方向离开,依次越小,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的高度d, 从中央透镜元件30A越向上下方向离开,依次越高。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投射透镜24的出射面24b上,在沿 上下方向远离光轴Ax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未图示)中,设有使 来自该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向上下方向扩散的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 向扩散部51。
该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由多个透镜元件50A、 50B、 50C、 50D构成,这些透镜元件以相对于出射面24b的基准面(投射 透镜24的前方侧表面)55形成为凹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在大致水
平方向上延伸。
艮口,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形成为,多个透镜元件 50A、 50B、 50C、 50D—条一条地在上下方向上彼此以规定间隔分离 地形成。此时,这些透镜元件50A、 50B、 50C、 50D,其铅直剖面形 状设定为波形形状,各自的上下方向的光扩散角度均设定为相同值。 其中,这些各透镜元件50A、 50B、 50C、 50D相互之间,在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中,透镜元件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越从光轴AX离开, 其上下方向的光扩散角度的值设定得越大。
此外,上述各透镜元件50A、 50B、 50C、 50D的上下方向的光 扩散角度的设定,是通过调整构成其波形的铅直剖面形状的凹部及凸 部的曲率大小而进行的。
图8是透视地示出利用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向 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的位置上的假想铅直屏幕上形 成的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图。
如图8所示,该近光的配光图案PL作为下述配光图案的合成配 光图案而形成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其上端缘具有水平及倾斜 明暗截止线CL1、 CL2;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其位于明暗 截止线的下方,与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相比更大;扩散区域形成 用配光图案Pc,其在明暗截止线的下方,与热区形成用配光图案Pb 和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重叠,与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 案Pa相比更宽;以及大扩散区域形成用配光图案Pd,其与扩散区域 形成用配光图案Pc相比更宽。
上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中的明暗截止线CL1、 CL2 是所谓Z型明暗截止线,g卩,比V — V线更靠右侧的逆向车线侧明暗 截止线CL1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该V — V线是通过灯具正 面方向的消隐点H — V的铅直线,比V—V线更靠左侧的本车线侧明 暗截止线CL2形成为,从该逆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CL1以规定角度 (例如15° )倾斜上升至作为通过H—V的水平线的H—H线的略上 方,然后水平地延伸。
在该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中,作为逆向车线侧明暗截 止线CL1和V—V线的交点的拐点E的位置,设定在H—V的0.5-0.6 °左右下方的位置上。这是由于车辆用灯具10的光轴Ax在相对于在 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向下约0.5~0.6°左右的方向上延伸。
图9是放大表示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中的拐点E的附 近区域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是使其明暗截止线CL1、 CL2适度模糊的配光图案。
艮P,在该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中的明暗截止线CL1、 CL2的附近,形成隔着该明暗截止线CL1、 CL2以各不相同的上下宽 度D1、 D2、 D3以带状延伸的扩散部D。此时,该扩散部D形成为, 使得扩散光以上下宽度D1、D2、D3的顺序逐渐扩大而使模糊量变大。
该扩散部D由各不相同的上下宽度D1、 D2、 D3的扩散光形成, 是由于形成在投射透镜24的入射面24a上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 下方向扩散部31中的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的铅直剖面 形状(宽度p、圆弧半径r及高度d),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形成。
另外,扩散部D的上下宽度D1、 D2、 D3的各扩散光分别以固 定的宽度形成,是由于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与底座部件 21的棱线21c上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此时,由于这些透镜元 件30A、 30B、 30C、 30D形成为,沿投射透镜24的后方侧表面和在 其后方侧焦点F2附近包含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的平面之间的交线 延伸,因此该扩散部D不仅在拐点E附近,而且沿明暗截止线CL1、 CL2的整个长度以大致固定宽度形成。
另外,扩散部D中的上下宽度D2、 D3的扩散光,以与上下宽 度D1的扩散光相比更宽的上下宽度形成,是由于在形成于投射透镜 24的后方侧表面上的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中,形成其 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的圆弧半径r设定为,从中央透镜元件30A越向
上下方向离开,就依次越小。
另外,在上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用配光图案Pa中的明暗截止线 CL1、 CL2的上方附近,沿该明暗截止线CL1、 CL2以大致固定宽度 形成以带状延伸的微光部(省略图示)。该微光部形成为,随着从明 暗截止线CL1、 CL2向上方远离而逐渐变暗。
该微光部是由来自形成于投射透镜24的出射面24b上的色差调 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的出射光形成的。此时,微光部以0.5。左 右的上下宽度形成,这是由于形成在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 上的各透镜元件50A、 50B、 50C、 50D形成波形的铅直剖面形状的凹 部及凸部的曲率,设定为使来自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在上下方向上扩散0.5°左右的值。
如以上详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中,其
第1单元20的子单元20B作为以第2半导体发光元件42的发光部 42a为光源的投射式灯具单元而构成,而且,在其投射透镜24的入射 面24a上,设有使来自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向上下方向扩散的明暗 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
因此,对于经由该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向前 方出射的光,可以使其向上下方向扩散,由此可以使明暗截止线CL1、 CL2模糊。
由此,在构成为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CL1、 CL2的近光的配光图 案PL的投射式车辆用灯具单元中,可以通过使明暗截止线CL1、CL2 模糊而提高驾驶员的识别性。
另外,由于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由多个透镜 元件30A、 30B、 30C、 30D构成,这些透镜元件相对于投射透镜24 中的入射面24a的基准面33,以至少形成为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与 底座部件21的棱线21c中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所以可以高 精度地控制来自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的上下方向的扩散程度,由此, 可以使明暗截止线CL1、 CL2适当地模糊。
因此,可以使明暗截止线CL1、 CL2的下方附近区域的亮度不被 注意地减少,且利用向明暗截止线CL1、 CL2上方的扩散光,有效地 抑制使逆向车驾驶员产生目眩等情况的产生。
并且,由于上述上下方向扩散部31中的光扩散,在大致上下方 向上进行,因此,可以利用该上下方向扩散部31中的光线入射位置, 使明暗截止线CL1、 CL2的模糊效果不会产生波动。
另外,明暗截止线CL1、CL2必须相对于底座部件21的棱线21c 上的水平部分正确地在水平方向上模糊,但由于上述明暗截止线调整 用的上下方向的扩散部31设置在投射透镜24的入射面24a上,因此, 与在入射面24a的出射面24b上对进入透镜而产生一次折射的光进行 调整相比,在入射面24a上对进入透镜之前的光进行调整的方法更简 单,容易进行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的形成及精细调节。艮P,例如在一体成型聚丙烯树脂制的投射透镜24时,如图7所
示,在使投射透镜24的后方侧表面成型的模具表面T上,形成与透 镜元件30A、 30B、 30C、 30D对应的槽G,如果将此时的刀具K的 刀刃圆的半径设定为r,槽深设定为d,槽宽设定为p,同时将与模具 表面T的交点A上的刀刃圆的切线s与模具表面T所成的夹角设定 为15° ,以满足p=2rsinl5°及d=r ( 1—cosl5° )的方式调整槽G的 剖面圆弧半径r、槽深d、槽宽p,则可以形成由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产生的明暗截止线上下方向的各种偏移量(上下宽度)Dl、 D2、 D3。另外,将与模具表面T所成的夹角设定为15°之外的值, 还可以形成明暗截止线上下方向的各种偏移量。
并且,通过如上述设置由铅直剖面形状各不相同的多个透镜元件 30A、 30B、 30C、 30D构成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 可以形成各种明暗截止线上下方向的偏移量,可以防止在设置相同形 状的多个透镜元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的二层明暗截止。
另外,在投射透镜24的出射面24b中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中, 设置使来自该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在上下方向上扩散的色差调整用 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
因此,对于从该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51向前方出射的 光,可以使其在上下方向上扩散,由此,可以在明暗截止线CL1、 CL2 的上方附近,使由分光现象而产生的分光色度不刺眼,该分光现象在 是由反射镜26反射的来自第2半导体发光元件42的光通过投射透镜 24时产生的。
另外,也可以在投射透镜24的入射面24a中的上端部区域及下 端部区域,构成使来自投射透镜24的出射光在上下方向上较大地扩 散至OHS (高架标志)附近的OHS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
该OHS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例如由下述多个透镜元件构成, 这些透镜元件相对于入射面24a的基准面33以形成为凸状的圆弧状 的铅直剖面形状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该OHS的上下方向扩散部 由相同形状的多个透镜元件形成,这些透镜元件与上述明暗截止线调 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31的透镜元件30A、 30B、 30C、 30D相比,以更细且更狭窄的间隔互相平行地形成。
艮口,上述OHS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可以使来自投射透镜24 的出射光向上下较大地扩散至OHS附近,同时通过设置相同形状的 多个透镜元件,比较清晰地照射固定范围,从而可以照射OHS。
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单元中的投射透镜、光源、反射镜、 遮光部、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的扩散部及色差调整用的上下 方向扩散部等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根 据本发明的主旨采取多种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 部由铅直剖面形状形成为凸状的多个透镜元件构成,但也可以利用铅 直剖面形状形成为凹状的多个透镜元件构成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 下方向扩散部,也可以同时形成凸状的透镜元件和凹状的透镜元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对形成具有所谓Z型明 暗截止线的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也 可以应用于形成具有倾斜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 具单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中,第1单元20的第1 光源及第2单元40的第2光源,分别由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22及第 2半导体发光元件42构成。
因此,通过将通常为小型且消耗电力小的发光二极管(LED)这 样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2、 42作为车辆用灯具10的光源,可以有效地 利用有限的电力。
当然,本发明中的车辆用灯具的第1光源、第2光源及第3光源, 也可以使用将放电发光部作为光源的金属卤化物真空管等放电真空 管或卤化物真空管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用灯具单元,其具有投射透镜,其配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光源,其配置在该投射透镜的后方侧焦点的后方侧;反射镜,其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向前方反射至靠近前述光轴;以及遮光部,其配置为使上端缘穿过前述投射透镜的后方侧焦点附近,以遮蔽来自该反射镜的反射光的一部分,该车辆用灯具单元构成为,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该明暗截止线作为前述遮光部的上端缘的反转投影像,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投射透镜的入射面上,设置由透镜元件构成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该透镜元件以相对于该入射面的基准面至少形成为凸状或凹状中任一种的铅直剖面形状,与前述遮光部的上端缘中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投射透镜的出射面上,设置由多个透镜元件构成的色差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这些透镜元件以相对于该出射面的基准面形 成为凹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前述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由铅直剖面形状各不相同的多个透镜元件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射式的车辆用灯具,其可以通过使明暗截止线模糊而提高驾驶员的识别性。子单元具有投射透镜,其配置在光轴上;第1主反射镜,其使来自第1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向前方反射至靠近光轴;以及底座部件,其配置为使棱线穿过投射透镜的后方侧焦点附近,以遮蔽来自第1主反射镜的反射光的一部分,该子单元形成具有作为底座部件的棱线的反转投影像的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在投射透镜的入射面上,设置由透镜元件构成的明暗截止线调整用的上下方向扩散部,这些透镜元件以相对于该入射面的基准面形成为凸状的铅直剖面形状,与底座部件的棱线中的水平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文档编号F21V7/00GK101285561SQ20081008975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0日
发明者仲田裕介, 塚本三千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