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8743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特别涉及对放电空间的气 体(放电气体)填充以及荧光体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PDP的制造中,为了放电特性的稳定和特性老化的 抑制,提高面板内填充的放电气体的纯度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因此, 通常,在PDP的放电气体封入工序中,采用在对面板内进行真空排气 的同时进行加热,在除去面板内的不纯气体之后封入放电气体的方法。
但是,在上述封入放电气体的方法中,由于通过用于对面板内进 行排气的通气孔和芯管导入放电气体,从面板内被排气的不纯气体吸 附在真空排气系统的内壁,当导入放电气体时与放电气体一起再次被 输入到面板内。其结果是,由于该不纯气体,在靠近通气孔的显示区 域(画面)的一部分受到局部污染,由此造成显示不良(显示不均) 的问题。
作为应对上述不纯气体的影响的方法,例如有如下所述的现有技术。
(1) 在设置在面板的角落等用于气体封入等的通气孔和芯管的附 近,设置屏蔽的结构。该屏蔽是虚设肋(dummy rib)(设置在显示区 域的隔壁的外侧的隔壁)或者密封件等。
例如,日本专利第3564783号(专利文献l)中记载有如下结构, 在通气孔的附近,设置有用于使排气和气体填充的通路(流路)迂回 的防护壁。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防护壁的形状不一致的情况下 会引发显示不良的副作用、或者增加制作工序的问题。
(2) 有在面板的放电空间内,追加吸气剂材料(不纯气体的吸附 材料)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平11-329246号公报(专利文献 2)中记载有,在与面板连接的真空排气管(芯管)中,配置吸气剂材
料(吸附材料),通过使其活性化,除去不纯气体的结构。但是,在这 样的结构中,为了稳定地得到吸气剂的效果,吸气剂的配置方法,需 要有关于吸气剂的活性化不足等的对策的情况p

发明内容
关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点如下。在PDP中,根据产品,优选使 面板的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非显示区域)尽可能少。因此,通气孔 (芯管),相对于显示区域不能过于接近,但也尽可能地与显示区域接 近配置。
上述的结果,根据显示区域(尤其是保护层等)与通气孔的距离, 在通气孔的附近,会发生由放电气体导入时的不纯气体的混入造成的、 因显示区域的局部污染引发的不良影响。
关于上述显示不良,详细情况是,在通过通气孔和芯管对面板(放 电空间)内进行排气导入放电气体时,混入的不纯气体有可能进入该 面板内。由此,例如,显示区域的保护层(MgO等)受到不纯气体的 影响,保护层的膜质局部发生变化。因此发生电压上升不均(显示不 均)等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或者改善在 PDP中的上述显示不良(由放电气体导入时不纯气体混入造成的、由 显示区域的局部污染引起的不良影响)的技术。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简单地对代表性的内容的概要进行说 明的话如下所述。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PDP的特征在于具有 以下所示的结构。
本PDP,作为基础,在形成放电空间的基板结构体中,形成有电 极组、第一隔壁、和第一荧光体等,通过这些部件构成显示单元组及 基于此的显示区域。电极组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显示电极(第一电 极)、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地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隔壁对应于显 示单元组划分放电空间,例如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条纹状、或者在 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盒子状。第一荧光体,例如通过在第一隔壁 间涂敷等形成,至少是一种颜色的荧光体。另外,在该面板的密封区 域内,在该面板的外周(边缘)附近的一部分,设置有用于对放电空
间进行排气和气体填充等的孔部(通气孔)或者管部(芯管)。
并且,在本PDP中,作为特征,其结构是在密封区域内,在显示 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与此相对应的放电空间的区域)中,在孔 部(管部)的附近的一部分的区域上,通过局部涂敷等形成第二荧光 体。第二荧光体(与此相对应的区域)至少是一种颜色的荧光体,不 具有显示区域的显示单元的结构的功能,而是具有吸附不纯气体等的 功能。例如对于形成在显示区域的第一隔壁的区域的外侧的虚设肋区 域(第二隔壁的区域)的一部分(尤其是虚设肋的划分空间(单元结 构)的内部),通过涂敷等在该第二隔壁间形成第二荧光体(该区域),。
本PDP的结构是,例如通过形成放电空间的一对的基板构成,其
至少一方具有进行排气或者气体填充的通气孔等,划分放电空间的隔 壁,由显示区域的第一隔壁和其外侧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隔壁形成, 并在位于显示区域和通气孔之间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隔壁的区域的一 部分上,形成有在显示区域的第一荧光体的外侧的第二荧光体。由此, 可利用第二荧光体吸附在封入放电气体时从通气孔混入的不纯气体。
通过上述结构,当对本PDP的放电空间通过孔部(管部)进行气
体封入时混入不纯气体的情况下,该不纯气体由第二荧光体吸附(捕 获)。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改善上述的显示不良。
另外例如,在第二荧光体(其区域)中,形成一种同样颜色的荧
光体。例如,在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多种颜色(例如红(R)、绿(G)、 蓝(B))的荧光体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在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 在第一荧光体的多种颜色中,形成比表面积(露出放电空间的表面积) 最大的一种颜色的荧光体(例如R荧光体)。
另外例如,在第二荧光体(其区域)中,形成多种颜色的荧光体。 例如,在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多种颜色(例如红(R)、绿(G)、蓝
(B))的荧光体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在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 形成与第一荧光体的多种颜色的组相同的荧光体。
另外例如,第二荧光体的区域,形成与显示区域中应该处理不纯 气体的地方邻接的一部分区域。另外例如,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与显示 区域的一边对应形成为带状。或者,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从该面板前面 侧看对称地形成。 在PDP制造方法中,作为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形成工序,对于非 显示区域(第二隔壁的区域等)的一部分的对象区域,通过使用荧光 体膏、和设置有与该荧光体区域对应的开口图案的印刷掩模(荧光体 掩模图案)的丝网印刷法等形成第二荧光体。
当在第一和第二的荧光体(其区域)中使用相同荧光体的情况下, 至少是这些中的一部分的工序共通化,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形成工序, 伴随第一荧光体的形成工序的同时或者作为连续的(延长的)工序实 现。S卩,对于现有制造方法,使第一和第二荧光体的形成中的掩模图 案共通化或者很少变更。
对于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通过代表性的方法得到的效果进
行简单的说明如下。依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或者改善PDP中的上述显
示不良(由放电气体导入时的不纯气体混入造成的、因显示区域的局
部污染引起的不良影响),提供高品质的PDP。
另外,关于利用第二荧光体的形成对不纯气体的处理的结构和制 造方法,对于现有技术,通过使材料或者印刷掩模工序的共通化,由 于没有追加新的大工序且变更很少,所以能够实现低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 第一结构例)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截面结构例(一部分) 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平面结构中的、包括 通气孔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 第二结构例)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 第三结构例)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 第四结构例)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二荧光体的区域的
第五结构例)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PDP 42:虚设肋区域
40:显示区域 50:荧光体 41:非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 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附图中,原则上对同一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 省略其重复说明。
〈PDP-平面〉
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DP (第一结构例)的 外观,即从前面侧看的平面结构。本PDP (面板)10,是将第一基板 (前面玻璃基板)21和第二基板(后面玻璃基板)22的构造体(第一 基板构造体201、第二基板构造体202)相对组合,利用成为密封区域 203的玻璃料(frit)(密封材料)密封之后,通过通气孔60,对面板内 部(成为放电空间的区域)进行真空排气,然后导入放电气体进行密 封而完成。
通气孔60在密封区域203内,例如,形成于面板背面侧的第二基 板22的构造体的边缘部的一个地方(本例中是右下角)。通气孔60可 以设置在显示区域40和密封区域203之间的任意位置。在通气孔60 上安装芯管的一端。芯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在密封区域203 的外侧,具有用于电极组的端子和外部的驱动电路侧的电连接等的区 域。
从面板前面侧看到的大部分是利用显示单元组构成的矩形的显示 区域(画面)40。在显示区域40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41中具有虚设 肋区域(虚设区域、第二隔壁的区域)42。并且,在显示区域40和通 气孔60之间,在虚设肋区域42的一部分,具有第二荧光体(虚设荧 光体)50的区域。
此外,现有技术的PDP的外观,与图1同样是除去虚设荧光体50 后的结构。
〈PDP-截面〉
在图2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PDP的基板结构例,表示与显示单 元(像素)对应的一部分。
在第一基板结构体201中,在第一基板(前面玻璃基板)21上, 显示电极(第一电极)30组与第一方向(横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设 置。显示电极30例如是维持电极(X) 31和扫描电极(Y) 32。显示 电极30 (31、 32)的对,与第二方向(纵方向)的显示线和显示单元 的数目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基板21上,设置有覆盖这些显示电极30 组的电介质层23。并且,在电介质层23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膜(保 护层)24。保护层24与显示区域40对应设置在整个面上,露出于放 电空间,受到不纯气体的影响。
在第二基板结构体202中,在第二基板(背面玻璃基板)22上, 地址电极(第二电极)33组,与第二方向(纵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设置。在第二基板22上,设置有覆盖这些地址电极33组的电介质层 25。在电介质层25上,在地址电极33组的两侧的位置上设置有隔壁 (第一隔壁)26。隔壁26例如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形成的条纹状。或 者,隔壁26是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盒子状。在基板之间,在隔 壁26的侧面和电介质层25上,在每个显示列中按照色别顺序重复形 成红(R)、绿(G)、蓝(B)的各色的荧光体(第一荧光体)27 (27r、 27g、 27b)。这些荧光体27 (27r、 27g、 27b)的组对应于第--方向上 像素(P)的数目设置有多个。
另夕卜,例如,第一基板21的厚度大约为2-3mm,与此相对,电 介质层23的厚度为几十nm,保护膜24的厚度大约为lHm。因此,也 有包括第一基板21、显示电极30组、电介质层23、和保护膜24等称 为第一基板的情况。
另外,例如,第二基板22的厚度大约为2 3mm,与此相对,电 介质层25的厚度为几十)am,隔壁26的厚度大约为100 200^1i。因此, 也有包括第二基板22、地址电极33组、电介质层25、隔壁26、和荧 光体27等称为第二基板的情况。
<区域>
本说明书的显示区域40等的各区域的定义如下。在PDP中,通过
对显示电极组施加电压并发生放电(维持放电),从而进行显示,但是 利用该放电的发光(或者来自被该放电激起的荧光体的发光)存在的 区域,即,利用显示单元中的点亮/非点亮能够进行显示的区域,称为
显示区域40。另外,在显示区域40的外侧存在的、不进行显示的区域 (或者即使能够显示也不被使用的区域等)称为非显示区域41。
另外,非显示区域41中,与显示区域40的隔壁(第一隔壁)26 的区域连接形成但不被使用的区域成为虚设肋区域(第二隔壁区域) 42。非显示区域41设置至密封区域203内。
对荧光体(荧光体的区域)进行区别为,将形成显示区域40中的 用于原本的显示的物质作为第一荧光体(27);将形成在非显示区域41 的一部分上的本特征的吸附(吸气剂)用的物质作为第二荧光体(50) 进行区别。
<荧光体(1) >
在上述图1的PDP10的第一结构例中,作为特征,在与通气孔60 接近的虚设肋区域42的一部分的区域、例如在基于虚设肋区域42的 划分空间(单元图案)的内部,通过涂敷而形成第二荧光体50。通过 本结构,当存在封入放电气体时通过通气孔60混入的不纯气体的情况 下,能够利用第二荧光体50吸附该不纯气体(捕获)。由此,防止-抑 制显示不良的发生。
形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是在显示区域40和通气孔60之间、 靠近应该对显示区域40中的不纯气体的影响进行处理的地方的一部 分。在本例中,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是,在虚设肋区域42中、相对 于显示区域40的右下角右侧相邻的小区域。
向虚设肋区域42的一部分对象区域的第二荧光体50的涂敷形成, 例如,通过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丝网印刷法而能够简单地实现。以能够 在虚设肋区域42的一部分对象区域中涂敷荧光体的方式设计荧光体的 印刷掩模图案。基于该第二荧光体50的结构和工序,相对于现有技术 能够不追加新的工序并以较少变更而实现,能够通过对不纯气体的影 响的处理实现改善。另外,根据荧光体的印刷掩模图案,在一部分对 象区域上涂敷形成的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形状能够任意设定。也可 以根据形成在非显示区域41中的虚设肋区域42、屏蔽等的图案、通气
孔60的位置等,来设计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 <扩大>
在图3中,对应于上述图1中的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第一结构 例,对于包括面板的通气孔60的右下角的部分扩大表示。并且,表示 隔壁(26、 42)为盒子状的情况,但是条纹状的情况也是同样。
作为通气孔60和显示区域40之间的通路(气体的流路)的一个 例子,通路91表示通气孔60和与其最接近的位置上的显示区域40的 右下角之间的通路。在该通路91上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荧光体50。
另外,表示通路92,比通路91长,且从通气孔60的上侧迂回进 入达到显示区域40的右边的通路的一个例子。在通路92上的一部分, 形成第二荧光体50。关于对通路的结构和显示区域40 (保护膜24等) 的不纯气体的影响的程度,详细情况是,不仅与通路长短,还与基板 间的非显示区域41的虚设肋区域42等的构造物的形状有关。可以考 虑这些情况,设计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形状。
<荧光体(2) >
在图4中表示,形成在虚设肋区域42中的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 的形状的变形例(第二结构例)。构成为,在相对于显示区域40的右 下角右边相邻处,以小的长方形的形状,具有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 是仅仅在上述显示区域40右下角和通气孔60之间的通路91上,最小 限度地设置第二荧光体50的结构。
<荧光体(3) >
在图5中,同样地,表示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第三结构例。构 成为,在虚设肋区域42中,相对于显示区域40右下角,包括右边相 邻处和下边相邻处,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围通气孔60的周边的方式具有 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
<荧光体(4)〉
在图6中,同样地,表示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第四结构例。构 成为,相对于与通气孔60对应的显示区域40的右边,在虚设肋区域 42的从上到下连续的带状的一部分区域中,形成第二荧光体50。在该 情况下,与如图4、 5所示在面板的角等局部地形成的情况相比,从面 板前面侧看,虚设肋区域42的第二荧光体50的有无的边界变得不明
显,能够不损害外观上的品质而得到处理不纯气体的效果。 <荧光体(5) >
在图7中,同样地,表示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第五结构例。构 成为,不仅在存在通气孔60的一侧,相对于显示区域40的左右边, 以例如从上到下的大致矩形形状而形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这样, 从面板前面侧看,对称地形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本结构,是重视 面板的外观上的对称性的情况,不损害外观上的品质而提高效果。
此外,关于如图6、 7那样考虑外观的结构和不考虑外观的结构, 例如,在利用框体等,使非显示区域41从前面侧看被隐藏的情况下, 可以不注意其外观上的效果。
<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本PDP10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对形成第一和第二荧 光体(27、 50)的区域的方法说明如下。涂布形成在虚设肋区域42的 一部分对象区域上的第二荧光体50为一种颜色(例如R荧光体)、两 种颜色、或者三种颜色(R、 G、 B荧光体)等。在第--和第二荧光体 (27、 50)的区域的形成中,至少使使用的荧光体的颜色的一部分共 通,通过至少使工序的一部分共通,能够提高效率。
例如使用丝网印刷法的第一和第二荧光体(27、 50)的形成方法 如下。(1)在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中也同样适用,在第一荧光体27 的区域中使用的与现有技术同样的印刷掩模。(2)使用对现有技术进 行变更的印刷掩模,其不仅包括第一荧光体27的区域而扩张使得也包 括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3)使用与第一荧光体27的区域的印刷掩 模不同的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用的印刷掩模。
通过上述(1)和(2),在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中,与第一荧光 体27的区域同样地,按照色别顺次重复地形成R、 G、 B三种荧光体。 或者,在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中,与第一荧光体27的区域不同,形 成R、 G、 B三种中的一种荧光体。
在使第二荧光体50为与显示区域40的第一荧光体27同样的结构 的情况下,即,在对象区域中,将R、 G、 B三种颜色的荧光体按顺序 分颜色涂敷在每个显示列中,而构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情况下, 用于这些各种颜色的形成的各印刷掩模能够三种颜色使用共通的掩
模。具体地说,使用R荧光体的掩模同时或者连续地形成第一和第二
荧光体(27、 50)的R部分,同时顺次形成G荧光体、B荧光体。
另外,与此相对,使第二荧光体50为与显示区域40的第一荧光 体27不同的结构的情况下,g卩,例如在将一种颜色(R荧光体)涂敷 在对象区域而构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的情况下,需要两种印刷掩模, 即形成第一荧光体27的区域用,和形成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用。具 体地,使用第一种掩模形成第一荧光体27 (27r、 27g、 27b)的区域, 随之,使用第二种掩模形成第二荧光体50。例如,同时或者连续地形 成第一荧光体27种的R荧光体(27r)和第二荧光体50的R荧光体。 或者,形成第一荧光体27 (27r、 27g、 27b)的区域之后,形成第二荧 光体50的R荧光体。
由于第二荧光体50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不纯气体,所以优选不纯气 体的吸附性高的荧光体材料(荧光体膏等)。由此,例如,在显示区域 40中使用的R、 G、 B的荧光体27 (27r、 27g、 27b)中,选择适用吸 附性最高的颜色的荧光体,从而能够更加提高效果。
在上述内容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比表面积最大的R荧光体27r 作为第二荧光体50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最好的吸附效果。此外, 这时的各色的荧光体的比表面积大致的比例为R:G:B=2:1: 1。
<荧光体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和第二荧光体(27、 50)使用的荧光体 材料如下
R荧光体(27r)……(Y, Gd) B03:Eu G荧光体(27g)……Zn2Si04:Mn B荧光体(27b) BaMgAl1Q017:Eu
如上所述,依据各实施方式,利用第二荧光体50吸附不纯气体, 从而抑制对显示区域40的影响,防止显示不良的发生。另外,相对于 现有的制造方法仅有很少的变更,所以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对不纯气体 的处理。
以上,关于实施由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的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其主要内容的范 围内能够有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是通过电极组和形成有放电空间的基板构造体来构成基于显示单元组的显示区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具有与所述显示单元组对应地划分所述放电空间的第一隔壁、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隔壁间的第一荧光体,在所述显示区域外侧的非显示区域中,具有用于对所述放电空间进行排气和气体填充的孔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孔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了具备吸附不纯气体的性质的第二荧光体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具有与所述第一隔壁的外侧连续地形成的第二隔壁的区域,在所述第二隔壁的区域的一部分上,在该第二隔壁间形成有所述第二荧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形成有一种颜色的荧光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多种颜色的荧光体相区分地按顺序 重复形成,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形成有所述第一荧光体的所述多种 颜色中比表面积最大的一种颜色的荧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多种颜色的荧光体相区分地按顺序 重复形成,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与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相同的多 种颜色的荧光体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一边相对应地形成为带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从该面板前面侧看形成为对称的形状。
8. —种利用形成有电极组和放电空间的基板构造体构成基于显示 单元组的显示区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 有如下工序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具有与所述显示单元组对应地划分所述放 电空间的第一隔壁、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隔壁间的第一荧光体,在所述显示区域外侧的非显示区域中,具有用于对所述放电空间 进行排气和气体填充的孔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孔部之间的位置上 形成具备吸附不纯气体的性质的第二荧光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有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隔壁的外侧连续地形成第二隔 壁的区域的工序,和在所述第二隔壁的区域的一部分上,在该第二隔壁间形成所述第 二荧光体的工序。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形成一种颜色的荧光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多种颜色的荧光体的工序,和伴随形成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工序,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 形成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的所述多种颜色中的比表面积最大的一种 颜色的荧光体的工序。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中,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多种颜色 的荧光体的工序,和伴随形成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工序,在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中, 相区分地按顺序重复形成与所述第一荧光体的区域相同的多种颜色的 荧光体的工序。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体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所述丝网印刷法使用设置 有与所述第二荧光体的区域对应的开口图案的印刷掩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防止或者改善PDP中的显示不良(由放电气体导入时的不纯气体的混入造成的,因显示区域的局部污染引起的不良影响)。在本PDP(10)中,与显示区域(40)对应具有第一隔壁和在第一隔壁间形成的第一荧光体,在显示区域(40)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41)中,在该面板的外周附近的一部分,具有对放电空间排气或者填充气体的通气孔(60)。并且,在非显示区域(41)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虚设肋(42)的一部分,在显示区域(40)和通气孔(60)之间的位置上,具有形成具备吸附不纯气体的性质的第二荧光体(50)的区域。
文档编号H01J11/12GK101350282SQ20081013333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大平浩史, 山本泰助, 村瀬友彦, 福井稔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