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84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度指向性,可将光线
集中在需求区域内的光反射罩。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灯照明装置多使用水银灯、高压钠灯或卤化金属灯等,并搭配半球形的 灯罩,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其显示传统的灯罩l,通过球形的反射面ll,将后方或侧面 的光线反射至前方。然而传统的灯罩l仅能将光线单纯的反射至前方,并不具有指向性,无 法有效将光线集中在需求照射的面积区域内,因此灯具的使用效率低,且有很多不必要的 散射光产生,对于道路上的驾驶人、行人甚至周围住家都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度指向 性,可将光线集中在需求区域内的光反射罩。 于是,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光反射罩,用以反射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 该光反射罩包括多数个反射片,组合成一锥体结构,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端 面及一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用以设置光源,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且第一端面与第二 端面的中心轴不重合。 其中,第一端面为一开放端或为设置反射片的封闭端,该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优
选为平行,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为椭圆形、圆形、矩形
或多边形平面。该第二端面优选为一矩形平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及相互平行的两
个短边,第一端面的中心轴与第二端面两个长边或两个短边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上述反射片包括至少一扣合件,用以组接相邻的反射片,该反射片进一步包括具
有卡勾的第一反射片及具有卡槽的第二反射片,该光反射罩纵向的截面为一梯形平面,该
反射片的材质优选为铝,其表面具有一高反射材质,借由镀膜或涂布方式形成,此高反射材
质优选为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光反射罩包括多数个反射片,组合成一锥体结构, 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其中该第一端面用以设置光源,该第二 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且该第二端面为一非矩形的四边形平面。上述第二端面优选为一梯形 平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由至少一照明模块排列组装而成,其中每一照 明模块包括至少一光源、至少一光反射罩、一基板及一散热器。该光反射罩对应于光源设 置,由多数个反射片所构成,每一光反射罩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用以 设置光源,该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基板用以提供光源设置在其上,散热器设置在基板下 方,用以提供基板散热。 其中,该光源优选为一发光二极管,该照明模块还包括一电源连接线、一壳体及一橡胶垫,该电源连接线电性连接该光源;该壳体的材质优选为铝,其连接散热器,用以包覆
光源、基板与光反射罩,并进一步包括一透明板,其材质优选为玻璃,设置在光源上方,以提
供光线射出;该橡胶垫设置在壳体与散热器之间,用以提供该光源防水功能。 上述多数个照明模块以共面或不共面方式排列组装,优选为一弧状方式组装。上
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环状框架,该多数个照明模块设置在该环状框架上。 上述第二端面优选为一矩形平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与相互平行的两个短
边,该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第二端面长边的连线与第一端面中心轴之间的最小夹角大于
或等于25度,小于或等于35度,且该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第二端面短边的连线与第一端
面中心轴之间的最小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


图1A和图IB显示传统技术的半球形光反射罩的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非对称性光反射罩的示意图; 图2B显示图2A的侧视图; 图2C显示图2A的上视图; 图2D和图2E显示图2A的非对称性光反射罩使用于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梯形光反射罩的示意图; 图3B显示图3A的侧视图; 图3C显示图3A的上视图; 图4A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矩形光反射罩的上视图; 图4B显示图4A短边方向的侧视图; 图4C显示图4A长边方向的侧视图; 图5A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5B显示图5A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显示图5A的光反射罩的示意图;以及 图7A和图7B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灯罩 11 :反射面 20 :反射片 21 :第一端面 22:第二端面 221 :长边 222 :短边 23 :路灯装置 24 :车用道路 25 :人行道路 5:照明模块 51 :光反射罩 511 :第一反射片
5111 :卡勾 512:第二反射片 5121 :卡槽 52 :光源 53 :基板 54 :散热器 55 :壳体 551 :透明板 56 :橡胶垫 57 :电源连接线 7:照明装置 71 :环状框架 Al:第一端面的中心轴 A2:第二端面的中心轴 h :照明装置设置的高度 Pl :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第二端面长边的连线 P2 :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第二端面短边的连线 wl :车用道路宽度 w2 :人行道路宽度 x、yl、y2:长度 9 :P1与A1之间的夹角 小:P2与A1之间的夹角 S :照明装置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以说明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 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2A至图2C,其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非对称性光反射罩,图2B为图 2A的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上视图,其包括多数个反射片20,组合成一锥体结构;或由单 一反射片弯折成一锥体结构。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端面21及一第二端面22,其 中第一端面21用以设置光源,第二端面22则为一光出射端,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均为一开 放端,且第一端面21的中心轴Al及第二端面22的中心轴A2不重合。
上述第二端面为一矩形平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221及相互平行的两个短 边222,该第一端面21的中心轴Al与该第二端面两个长边221的垂直距离分别为yl和y2, 且yl不等于y2,而第一端面中心轴与两个短边222的垂直距离均为x,两者相等。另请参 阅图2D和图2E,其显示本发明的非对称性光反射罩使用在照明装置23上,该照明装置一般 设置在车用道路24与人行道路25之间,车用道路的宽度wl加上人行道路的宽度w2等于 照明装置设置的高度h,即wl+w2 = h,两照明装置之间的间距为3h,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 为水平设置,但照明装置亦可设置为倾斜一角度S,此角度S优选为小于15度。在第一
6端面的面积固定的情况下,控制yl和y2的长度即可控制路宽方向的光线角度,其中yl为 控制车用道路24 —侧的光线角度,而y2控制人行道路25 —侧的光线角度。通过此设计可 得到二相向性的光形分布,达到路面平均照度和光均匀度的需求。此外,亦可改变第一端面 21中心轴A1至第二端面22两个短边222的垂直距离,来控制路长方向的光线角度。
请参阅图3A至图3C,其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梯形光反射罩,图3B为图3A 的侧视图,图3C为图3A的上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非对称性光反射罩的区别在于第一端面 21与第二端面22为一梯形平面。此梯形光反射罩的主要作用在于,当照明装置的灯头倾斜 一仰角S (S <15° )时,会有部分的光线超出需求照射区域,而为了提升灯具的使用效 率,通过此梯形光反射罩所呈现锥体结构的四个锥面,可修正光形,使光线集中在需求的照 射区域内。 请参阅图4A至图4C,其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矩形光反射罩,图4A为上视 图,图4B为短边方向的侧视图,图4C为长边方向的侧视图,本发明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 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均为矩形平面,两者的中心轴A1重合,其中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 第二端面长边221的连线P1与第一端面中心轴A1之间的夹角为e ,其中优选者为25。 < 9 <35° ,且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第二端面短边222的连线P2与第一端面中心轴A1 之间的夹角为小,其中优选者为30。 <小<60° 。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端面可为一开放端或一设置有反射片的封闭端,该第一端面 与该第二端面可视实际需要为椭圆形、圆形、矩形、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两者可相互平 行或不平行,该光反射罩纵向的截面为一梯形平面,该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面,且该 反射片包括至少一扣合件,用以组接相邻的反射片,形成一锥体结构。 请参阅图5A和图5B,其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照明模块,此照明模块5包括 一光反射罩51 、 一光源52、 一基板53、 一散热器54、 一壳体55、 一透明板551 、 一橡胶垫56及 一电源连接线57。光反射罩51对应于光源52设置,由多数个反射片所构成,每一光反射罩 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用以设置光源52,该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该 基板53提供光源52设置在其上,该散热器54设置在基板53下方,用以提供基板53散热, 该壳体55连接散热器54,用以包覆光源52、基板53与光反射罩51,其材质为铝,壳体55的 上方具有一透明板551,用以提供光源52的光线射出。该基板的表面可粘贴一导热材料。
该光源52为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该电源连接线57,该橡胶垫56设置在壳体 55与散热器54之间,用以提供防水功能,该光反射罩51的材质为铝,表面具有一高反射材 质以镀膜或涂布方式形成,其材质优选为银。 请参阅图6A和图6B,其显示图5A的光反射罩,此组装结构可形成两组光反射罩 51,由两个第一反射片511和一个第二反射片512所组成,第一反射片511具有多数个卡勾 5111,而第二反射片512具有多数个对应该卡勾5111的卡槽5121,通过第一反射片511的 卡勾5111嵌合该第二反射片512的卡槽5121,而组装成该光反射罩51。
请参阅图7A和图7B,其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其包括一环状框架 71,多数个如图5B的照明模块5设置在该环状框架71上,该多数个照明模块5以共面或不 共面方式排列组装,本实施例中为弧状排列,共有三排结构,中央排的照明模块5以水平角 度排列,左右两排则分别向中央倾斜一个角度,而呈一弧状。此照明装置7优选为一路灯装 置、探照灯或投射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具有高度指向性,可将光线集中在需 求区域内,并通过不规则多边形设计,使锥体结构的多数个锥面去修正光形,让光线集中, 以提供灯具的使用效率。在相同照度的需求下,通过灯具使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散 射光的产生,可减少光源的数量,进一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 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一种光反射罩,用以反射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其包括至少一反射片,形成一锥体结构,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其中该第一端面用以设置该光源,该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且该第一端面及该第二端面的中心轴不重合或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为一椭圆形、梯形、圆形、矩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二端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及相互平行的两个短边,该第一端面中心轴与该第二端面两个长边的垂直距离不相等,或与该第二端面两个短边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4. 一种光反射罩,用以反射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其包括至少一反射片,形成一锥体结构,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其中该第一端面用以设置该光源,该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且该第二端面为一非矩形的四边形平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二端面为一梯形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面,且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相互平行或不平行。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一端面为一椭圆形、梯形、圆形、矩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且该第一端面为一开放端或一封闭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反射片包括至少一扣合件,用以组接成一锥体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至少一反射片包括一第一反射片及一第二反射片,该第一反射片具有至少一卡勾,该第二反射片具有对应该卡勾的至少一卡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光反射罩纵向的截面为一梯形平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反射片的材质为铝或金属,该反射片表面具有一高反射材质,借由镀膜或涂布方式形成,该高反射材质为银或为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罩,其中该第二端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及相互平行的两个短边,该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该第二端面长边的连线与该第一端面中心轴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25度,小于或等于35度,且该第一端面中心点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短边的连线与该第一端面中心轴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
13. —种照明装置,由至少一照明模块排列组装而成,其中每一照明模块包括至少一光源;至少一光反射罩,对应于该光源设置,由至少一反射片所构成,该光反射罩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用以设置该光源,该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一基板,提供该光源设置在其上;以及一散热器,设置在该基板的一侧,以提供该基板的散热。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模块还包括一壳体,连接该散热器,用以包覆该光源、该基板与该光反射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透明板,设置在该光源的光路径上,以提供光线射出。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壳体的材质为铝,该透明板的材质为玻璃。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模块还包括一橡胶垫,设置在该壳体与该散热器之间,用以提供防水功能。
1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多数个照明模块以共面、不共面或弧状方式排列组装。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还包括一框架,该多数个照明模块设置在该框架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为一路灯装置、探照灯或投射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装置为一路灯装置,该第二端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及相互平行的两个短边,该第一端面中心轴与该第二端面两个长边的垂直距离,可控制道路路宽方向的光线角度,该第一端面中心轴与该第二端面两个短边的垂直距离,可控制道路路长方向的光线角度。
22.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光源为一发光二极管,且该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连接线,电性连接该光源。
23.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基板的表面粘贴一导热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反射罩,用以反射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该光反射罩包括至少一反射片,形成一锥体结构,该锥体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用以设置光源,第二端面为一光出射端,且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中心轴不重合或重合。
文档编号F21V7/04GK101718415SQ2008101664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梁乃悦, 许汉忠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