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及具有该散热组件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7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组件及具有该散热组件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散热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散热组件的表 面上形成有压花散热部的散热器及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散热器应用是非常的广泛,其一般是用于会产生热源的电子组件上(如
CPU)或灯具(如卤素、LED灯)内等以达到协助散热的目的,以具有散热鳍片 的散热器是最为普遍,如图11所示,为公知一种散热器,其在一座体l l的 顶面l 1 l,借助焊料l 2而使用回焊的方式将多数个并排等距设置的散热鳍 片1 3固接于座体1 1的顶面1 1 1上。
而散热鳍片l 3的用意在于大量增加散热的面积,借助座体l l的底面 112能接触热源,进而由座体l 1吸收后迅速传导至每一散热鳍片1 3的各表 面l 3 1 ,借以达成协助散热的目的。
但由于散热鳍片1 3是借助焊料1 2焊接于座体1 1的顶面1 1 1上,而 焊料1 2的热传导系数与座体1 1和散热鳍片1 3不同,因而使得热源传导至 散热鳍片l 3时,焊料l 2将造成有热传导损失的情形,令热源传导至散热鳍 片l3散热的效果变差。
其次,上述散热鳍片1 3的各表面1 3 1皆为一平整的平面,虽可达成协 助散热的目的,但为平整的平面其散热表面积仍有不足,从而使得散热效果仍 不佳;因此,如何构思出一种能使热源作有效的散热的散热器,及提升散热鳍 片等的散热组件散热效果,为一可作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及具有该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免 除使用焊料以避免热传导损失及具有提升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其于形成该散热组件的至少一表面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包括至 少一基板件,其包含一基部及多数个自该基部延伸的延伸臂,每一延伸臂与其 相邻的另两延伸臂间具有插槽;以及多数个散热组件,其插设于该基板件相对 应的插槽,该基板件形成每一延伸臂相对的两侧壁面的一侧壁面紧迫抵接形成 每一散热组件相对的两表面的一表面,形成每一散热组件的至少一表面突伸有 多数个压花散热部,且每一散热组件具有的顶端部及底端部突伸该基板件具有 的顶面及底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散热组件的表面形成压花散热部,这样,具有增 进散热组件的散热表面积,则与公知为一平整的平面如散热鳍片等的散热组件 相比下,可增进散热的速率,借以再提升电子组件的散热效果。再有,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散热器,其经基板件的每一延伸臂间的插槽供 散热组件插设,并借助每一延伸臂的两侧壁面紧迫固定住散热组件而使其能稳 固地固定,则与公知以焊接固定散热组件的方式相比下,本实用新型免除使用 焊料则具有避免热传导损失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散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3的A部份的前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绘示刀刃要压迫基板件的延伸臂使其塑性变形的实施 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B部份的前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部份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另一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公知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顶面 焊料
座体 1 1
底面 1 1 散热鳍片
基板件 2
基部2 1
底面2 1
一 2
2 3 散热组件
顶端部 3
表面3 1
连接片 4 刀刃 5
延伸臂
2
1 3
、2 ' 、21'
2
2 、 2 2 、23,
3
0 1
1 1 1 1 2 1 3 1
顶面
则壁面
2 11、 2 1 3 2 2 1
2 1 1
2 2 1
底端部3 0 2 压花散热部3 i
实施方式
请先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组件3,其在形成该 散热组件3之至少一表面3 1突伸多数个压花散热部3 11,借以增加散热组 件3的散热表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率,而每一压花散热部3 1 l呈菱形体; 其中,如图1A所示,该散热组件3为一散热鳍片,较佳的,在相对的两表面 3 1皆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3 1 1,而达成最佳的提升散热效果;或者, 如图1B所示,该散热组件3为一金属灯杯,在其外表面形成所述的压花散热 部3 1 1,以提升此金属灯杯被使用时,能更进一步增加散热表面积,以提升 散热效果。但,在散热组件3表面上形成多数个压花散热部3 1 l大约可再提 升约5%的散热效率。
请再参考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包括 有一基板件2及多数个散热组件3 。
基板件2包含有一基部2 l及多数个延伸臂2 2,该基部2 l具有顶面211、底面2 1 2及侧壁2 1 3,每一延伸臂2 2间隔的自基部2 1的侧壁213 延伸而成型,而每一延伸臂2 2与其相邻的另两延伸臂2 2间具有插槽2 3 。 其中,基部2 1可为一圆形板体或一多边形板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图式中,其 以圆形板体为例。
每一散热组件3为一散热鳍片,其可呈一圆形板体(如图2所示)或一多边 形板体(如图5所示)皆可,而每--散热组件3都具有相对的顶端部3 0 1及底 端部3 0 2 ,且具有相对的两表面3 1 ,每一散热组件3的至少一表面3 1突 伸有多数个的压花散热部3 1 1 ,较佳的,相对的两表面3 1都伸有压花散热 部3 1 1 ,并且每一散热组件3的压花散热部3 1 l都呈菱形体,其以压花的 技术方式所成型。
每一散热组件3插设入基板件2相对应的插槽2 3中,基板件2形成每一 延伸臂2 2的两侧壁面2 2 1的一侧壁面2 2 1紧迫抵接形成每一散热组件 3的两表面3 1的一表面3 1 ,借以直接固定住每一散热组件3 ,且每一散热 组件3的顶端部3 0 l及底端部3 0 2皆伸出基板件2的顶面2 1 1及底面 2 1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散热组件3与基板件2之间的结合可以铆合的技术方 式以压迫基板件2的每一延伸臂2 2 ,以使其紧迫抵接相对应的散热组件3的 表面3 1 。
请配合参考图7,上述铆合的技术方式由多数个刀刃5以双向的压迫方 式,分别压迫于该基板件2相对应之延伸臂2 2的顶面及底面,使延伸臂2 2 塑性变形,以使每一延伸臂2 2的两侧壁面2 2 1紧迫抵接于相对应的散热组 件3的表面3 1 。
请参考图7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与上述的实施例 不同之处在于,该基板件2的每一延伸臂2 2自该基部2 1的侧壁2 1 3弯折 的延伸而成型。
此外,每两个散热组件3之间可还具有一连接片4,其两侧为一体连接该 两散热组件3 ,以使该两散热组件3能成对的连结一起。
每一散热组件3同样的插设于基板件2相对应的插槽2 3中,且如同上述 的说明,基板件2形成每一延伸臂2 2的相对两侧壁面2 2 l的一侧壁面221 紧迫抵接形成每一散热组件3相对的两表面3 1的一表面3 1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基板件2的延伸臂2 2的自由端朝基部2 l反折,以
使每一延伸臂2 2弯折的延伸,并压合每一延伸臂2 2以使其两侧壁面2 2 1 都能紧迫抵接有相对应的散热组件3 ,从而使每一散热组件3能直接稳固的固 定于基板件2的侧缘处。
请参考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其与上述的各实 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两个为相对称的基板件2、 2',该两基板件2、 2,相互堆栈,其中一该基板件2,的每一延伸臂2 2,对应于另一该基板件 2的插槽2 3,该两基板件2、 2,的每一延伸臂2 2、 2 2'自该两基部 21的侧壁2 13、 213,弯折的延伸而成型。
每一散热组件3即设于两基板件2 、 2 '间相对应的插槽2 3 、 2 3 '中, 且同样的两基板件2 、 2 ,形成每一延伸臂2 2 、 2 2 ,的相对两侧壁面221、 2 2 1,的一侧壁面2 2 1、 2 2 1,紧迫抵接形成每一散热组件3相对的两 表面3 1的一表面3 1 。
这样,如图9所示,两基板件2、 2'的延伸臂2 2、 2 2'的自由端可 同向的延伸;或者,如图10所示,两基板件2、 2'的延伸臂2 2、 2 2' 的自由端相互反向的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两基板件2、 2,的延伸臂2 2、 2 2'的自由端朝 两基部2 1 、 2 1 ,反折,以使每一延伸臂2 2 、 2 2 ,弯折的延伸,并压合 每一延伸臂2 2 、 2 2 ,以使其两侧壁面2 2 1、 2 2 1,都能紧迫抵接有相 对应的散热组件3 ,从而使每 一散热组件3能直接稳固的固定于两基板件2 、 2'的侧缘处。
借此,经由上述的每一实施例即可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3,其在 形成该散热组件3相对的两表面3 1皆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3 1 1 ,借以 增加该散热组件3的散热表面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 件3可应用于任何型态的散热器上,并不以本实用新型所提的散热器为限。
综合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经由一或两基板件2、 2'的每一延伸臂 22、 2 2 ,间的插槽2 3、 23,供散热组件3插设,并借助每 一延伸臂2 2 、 2 2 ,的两侧壁面2 2 1、 2 2 1,紧迫固定住散热组件3而使其能稳固地固 定,则与公知以焊接固定散热组件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免除使用焊料,则 有避免热传导损失的效果,同时,免除焊料的使用,更具有环保的功能性(通常焊料含有铅;无铅焊料则提高成本)。
其次,而基板件2其中的顶面2 1 1或底面2 1 2,或两基板件2、 2' 中的一顶面2 1 1 '或一底面2 1 2 ,都可用以贴触会产生热源的电子组件(如 LED灯等),每一散热组件3的顶、底端部3 0 1 、 3 0 2都伸出于一或两基 板件2 、 2 ,的顶面2 11、 2 11,及底面2 12,这样,使得冷却/热源 的气流可双向地导流入/出于基板2、 2 ,的顶面2 11、 2 11,及底面212 的方向,从而更易达成电子组件的散热功效。
再有,每一散热组件3的至少一表面3 l形成压花散热部3 1 1,这样, 具有增进每一散热组件3的散热表面积,与公知为一平整的平面如散热鳍片等 的散热组件相比下,可增进散热的速率,约可提升5%左右的散热效果,借以 再提升电子组件的散热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 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形成该散热组件的至少一表面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压花散热部呈菱形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组件为一散热 鳍片或为一金属灯杯。
4、 一种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基板件,其包含一基部及多数个自该基部延伸的延伸臂,每一延伸臂与其相邻的另两延伸臂间具有插槽;以及多数个散热组件,其插设于该基板件相对应的插槽,该基板件形成每一延 伸臂相对的两侧壁面的一侧壁面紧迫抵接形成每一散热组件相对的两表面的 一表面,形成每一散热组件的至少一表面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且每一散 热组件具有的顶端部及底端部突伸该基板件具有的顶面及底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 组件与该基板件间的结合以铆合的技术方式压迫该基板件的每一延伸臂,以使 其紧迫抵接相对应的散热组件的表面,由多数个刀刃以双向的压迫方式,分别 压迫于该基板件相对应的延伸臂的顶面及底面,该延伸臂塑性变形,每一延伸 臂的两侧壁面紧迫抵接相对应的散热组件的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件 的每一延伸臂自该基部具有的侧壁弯折的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 个基板件,该两基板件相互堆栈,其中一该基板件的每一延伸臂对应于另一该 基板件的插槽,该两基板件的每一延伸臂自该两基部的侧壁弯折的延伸,每一 散热组件设于该两基板件间相对应的插槽。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散热组件间还具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两侧一体连接该两散热组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两基板 件的延伸臂的自由端同向的延伸,或该两基板的延伸臂的自由端相互反向的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 5、 6或7所述的具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散热组件为散热鳍片,每一散热组件的压花散热部皆呈菱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及具有该散热组件的散热器,其中散热器包括至少一基板件及多数个散热组件,基板件包含一基部及多数个延伸臂,每一延伸臂与其相邻的另两延伸臂间具有插槽;每一散热组件插设于基板件相对应的插槽,形成每一延伸臂相对的两侧壁面的一侧壁面紧迫抵接形成每一散热组件相对的两表面的一表面,而每一散热组件的至少一表面皆突伸有多数个压花散热部,且每一散热组件具有的顶端部及底端部突伸该基板件具有的顶面及底面,由上述,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免除使用焊料以避免热传导损失,及借压花散热部增加散热组件散热表面积,具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163855SQ20082000285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日
发明者魏文珍 申请人:能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