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灯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76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化灯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立体化灯组技术领域本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立体化灯组,尤指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立体 化灯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发光装置l,其包括复数排列的聚光 座11、发光二极管12及电路板13。各聚光座11均设有一孔洞111, 一般为求 整体外观的立体感,该等聚光座11是呈阶梯状、高低起伏的形式排列(如图1 所示)或是略有高低差、角度差的形式排列而构成曲面状(图式未显示)。该 等发光二极管12为配合聚光座11的高低起伏结构,在其安装前是预先插设于 该电路板13上为焊接固定后,再将整列该电路板13的发光二极管12对应插入 各该聚光座11的孔洞111内,但该发光二极管12的接脚121插入电路板13的 深度无法控制,导致经焊固的该发光二极管12的高度常与原需求不符,使得该 电路板13与该等聚光灯11组合时,常会发生部分发光二极管12已伸入聚光座 11内,而部分发光二极管12则尚未伸入聚光座11的情况,致使该电路板13的 发光二极管12与该聚光座11的高度无法配合。续请参阅图3所示,为解决发光二极管12插入电路板13的深度无法控制 的问题,有现有技术将各该发光二极管12与该电路板3之间,视所需的高度需 求加装一斜垫片14,以控制发光二极管12插入电路板13的深度。然而此一做 法则必须额外增加该斜垫片14的制造成本费用。续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另一种不需加装前述该斜垫片14的现有技术,即 缩小前述该聚光座11的孔洞111的孔径,使该孔径略小于发光二极管12的直 径,并预先将该发光二极管12嵌入该聚光座11的孔洞111,使各该发光二极管 12被固定于各聚光座11后,再将该电路板13与结合有该聚光座11的发光二极 管12焊接固定。然而该孔洞111的孔径是略小于该发光二极管12的直径,使 该发光二才及管12经常难以插入孔洞111内,且即4吏各该发光二极管12已固定住,与该电路板13进行焊接结合时,其接脚121也较难以对应插设于该电路板13,致使增加生产过程的不便利。有鉴于此,发明人是藉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产制经验,乃萌思实用新型 改良,期能设计出一种改善现有技术中些许未能尽理想之处,始有本实用新型 的产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立体化灯组的新型,用以利于灯组结合组 装,减少生产工时,进而控制产品的生产品质及达到灯组立体化的需求。 为能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化灯组,其包含有一壳体;若干个聚光座,其排列设于该壳体中,各聚光座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若干 个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能伸入该定位孔的发光本体,该发光本体 设有至少二个接脚;若干个连接体,该连接体具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至少一 个插槽,用以供该发光二极管的接脚插设,该本体延伸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接脚, 且该辅助接脚设有突出部;以及至少一电路板,用以供该等连接体的各辅助接 脚插设。依据上述构想,其中各该聚光座呈碗形,各定位孔是位于各聚光座底部中 央处。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连接体的插槽是呈n字型或口字型。 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连接体设有二个插槽,并使该等插槽呈对称排列设 于该连接体的本体,且该连接体的辅助接脚相对于该插槽是呈垂直状。 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连接体的本体是呈L型。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辅助接脚设有至少二个呈对称状的突出部,该突出 部是位于辅助接脚的不同位置,用以控制该辅助接脚插入电路板的深度。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等聚光座的排列非位于同 一平面而彼此略有高低或 角度差,该电路板具有一侧板缘,该侧板缘是对应于该等聚光座呈高低起伏。依据上述构想,其中该等聚光座是以高低差排列而呈阶梯状,而该电路板 的侧板缘亦对应该等聚光座呈阶梯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通过该连接 体设有插槽及辅助接脚,该插槽相对于该辅助接脚呈垂直状,该辅助接脚设有突出部,且该突出部是自该辅助接脚的末端而间隔成型于该辅助接脚,用以控 制该连接体插设该电路板的深度。同时该发光二极管插设于该连接体的插槽, 使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电路板是呈平行状,当聚光座以其高低起伏的排列方式呈 立体化,且该电路板亦配合该聚光座的立体化做对应变化设计时,则有利于灯 组结合组装,减少生产工时,进而控制该发光二极管伸入该聚光座的深度达到 一致,控制产品的生产品质及达到灯组立体化的需求。


图1是为现有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说明现有发光装置包含复数聚光座、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图2是为现有发光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发光装置其发光二极管插 入该电路板的深度不同;图3是为现有发光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发光装置在发光二极管与 该电路板之间装设有一斜垫片;图4是为现有发光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说明另一种现有发光装置其发光二 极管是先置于聚光座内再与电路板焊接;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说明本实用 新型立体化灯组的较佳实施例;图6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说明本 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包含有聚光座、发光二极管、连接体及电路板 的对应连接关系;图7是图6的连接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说明该连接体的结构特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的连接体立体示意图,说明连接 体的结构;图9是图7所示的连接体与其他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的组装示意图,说明连 接体与发光二极管的对应连接关系;图10是图7所示的连接体与其他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的组装示意图,说明连 接体与发光二极管的对应连接关系;图1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连接体的立体外观示意 图,说明连接体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特征;图1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较佳实施例的另 一种连接体与其他形式的发 光二极管的组装示意图,说明连接体与发光二极管的对应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l-发光装置;ll-聚光座;111-孔洞;12-发光二极管; 121-接脚;13-电路板;14-斜垫片;2-立体化灯组;21-外壳;22-聚光座;221-定位孔;23-发光二极管;231-发光本体;232-接脚;24-连接体;241-本体;242-插槽;243-辅助接脚;244-突出部;25-电路板;251-侧板缘;252-端面;26-发 光二极管;261-发光本体;262-主体座;263-接脚;27-发光二极管;271-发光本 体;272-主体座;273-接脚;28-连接体;281-本体;282-插槽;283-辅助接脚; 284-突出部;29-连接体;291-本体;2911-第一端部;2912-第二端部;292-插槽; 293-辅助4妄脚;294-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做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2是适用于一般照 明用的灯具或汽、机车的照明灯具。该立体化灯组2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外壳 21、若干个聚光座22、若干个发光二极管23、若干个连接体24及若干个电路 板25,其中
该外壳21在本实施例中呈中空状,用以供该聚光座22容置。
该聚光座22在本实施例中呈碗形,且各聚光座22的底部设有一定位孔221 。 该聚光座22的开口端及其底部的内侧面均朝向同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等 聚光座22是以阵列方式排列且呈阶梯状,使各该聚光座22皆非位于同一平面, 并容置于该外壳21。该聚光座22亦可视实际需求加强灯光效果呈立体化,即其 排列方式是以其高低起伏再配合角度差而构成一曲面。
该发光二极管23是包括呈柱状的发光本体231,在该发光本体231底部延 伸设有二接脚232。该发光二极管23是以其发光本体231对应穿设该聚光座22 的定位孔221,而^:该发光本体231是相对位于该聚光座22的内侧底部。
该连接体24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本体241,该本体241的端面设 有呈n字型,并以其开口边呈相对状而对称排列的二个插槽242,用以供该发光 二极管23的接脚232插设。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体24的本体241向外延伸设 有一个辅助接脚243 (该连接体24亦可设二个辅助接脚243 ),该辅助接脚243相对于该插槽242呈垂直状,且该辅助接脚243两侧向外成型有四个呈左右对 称排列的突出部244 (该突出部244的数目亦可为二个),其中二个呈对称排列 的该突出部244是自该辅助接脚243的末端而间隔成型于该辅助接脚243,用以 调整该连接体24插设于该电路板的深度。
各该电路板25在本实施例中呈长条状,并具有呈阶梯状的侧板缘251。该 电路板25是以其侧板缘251是朝向该聚光座22外侧的底部,而相对位于该聚 光座22的下方。该电路板25的侧板缘251外型轮廓是可随该聚光座22排列的 高低起伏不同,而对应变化设计。各该电路板25是以其端面252供该连接体24 间隔插设,且该连接体24是以其该辅助接脚243末端到该突出部244间的部分 插设于该电路板25,使该突出部244抵挚于该电路板25。
当组装时,该等聚光座22以阵列方式排列且呈阶梯状,而容置于该外壳21 内部。将该等连接体24通过其的该突出部244调整该连接体24插设于该电路 板25的深度,并以间隔插设方式使该等连接体24焊固于该电路板25的端面252。 再将该发光二极管23以其二个接脚232各别对应插设于一个连接体24的一个 插槽242的方式组装,使该发光二极管23的发光本体231与该电路板25的侧 板缘251朝向同一方向。最后将该等插设有发光二极管23的该电路板25与该 聚光座22连接,以该电路板25的侧板缘251及该发光二极管23的发光本体231 朝向该等聚光座22的定位孔221,且该电路板25呈直立状,使该等发光二极管 23的发光本体231对应穿设该等聚光座22的定位孔221,令该发光本体231相 对位于该聚光座22的内侧底部。而该等电路板25的呈阶梯状的侧板缘251的 每一阶梯高度差则恰可对应于两两该聚光座22之间的高度差,使各发光二极管 23的发光本体231伸入该聚光座22的深度相同。
当使用时,该等电路板25电连接一个电源,使该电路板25经该连接体24 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3呈发光状态,并使其发光本体231所产生的光线经该聚光 座22的内侧面向前方反射。
另外前述的该发光二极管23可为其他形式种类的发光二极管,而与前述的 该连接体24连接结合。如图9所示,该发光二极管26具有一发光本体261,该 发光本体261底部i殳有一主体座262,该主体座262底部延伸设有二个呈片状的 接脚263。当该发光二极管26与该连接体24连接结合时,该发光二极管26的 二个接脚263各别对应插设于该连接体24的插槽242的方式连接结合,使该接脚263为二个该等插槽242所夹持,令该接脚263与该等插槽242呈紧配合状。 如图IO所示,该发光二极管27是为另一种形式的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 极管27具有一发光本体271,该发光本体271底部设有一主体座272,该主体 座272底部延伸设有四个接脚273。当该发光二极管27与该连接体24连接结合 时,该发光二极管27的四个接脚273分别以二个接脚273各别对应插设于一个 该连接体24的二个插槽242的方式连接结合。
如图ll所示,该连接体28是有别于前述的连接体24,且该连接体28亦适 用于前述具有二个接脚232的发光二极管23,或具有四个接脚273的发光二极 管27连接结合。该连接体28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本体281,该本体 281的端面设有呈口字型并对称排列的二个插槽282,该本体281向外延伸设有 二个辅助接脚283,该辅助接脚283相对于该插槽282呈垂直状,且各该辅助接 脚283两侧向外成型有四个呈左右对称排列的突出部284,其中二个呈对称排列 的该突出部284是自该辅助接脚283的末端而间隔成型于该辅助接脚283。
如图12所示,该连接体29是有别于前述的连接体24,且该连接体29适用 于前述具有二个呈片状接脚263的发光二极管26连接结合。该连接体29是以 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本体291,该本体291是呈L字型而具有第一端部2911 及第二端部2912,该第一端部2911的端面设有一个呈n字型的插槽292,用以 供该接脚263嵌入卡固,该第二端部2912向外延伸设有二个辅助接脚293。各 该辅助接脚293两侧向外成型有四个呈左右对称排列的突出部294,其中二个呈 对称排列的该突出部294是自该辅助接脚293的末端而间隔成型于该辅助接脚 29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本实用新型立体化灯组通过该连接体设有插槽及辅助接脚,该插槽相对于 该辅助接脚呈垂直状,该辅助接脚设有突出部,且该突出部是自该辅助接脚的 末端而间隔成型于该辅助接脚,用以控制该连接体插设该电路板的深度。同时 该发光二极管插设于该连接体的插槽,使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电路板是呈平行状, 当聚光座以其高低起伏的排列方式呈立体化,且该电路板亦配合该聚光座的立 体化做对应变化设计时,则有利于灯组结合组装,减少生产工时,进而控制该 发光二极管伸入该聚光座的深度达到 一致,控制产品的生产品质及达到灯组立 体化的需求。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以其整体的组合及特征而言,既未曾见诸于同类产 品中,申请前亦未见公开,诚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 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 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若干个聚光座,其排列设于该壳体中,各聚光座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各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伸入该定位孔的发光本体,该发光本体设有至少二个接脚;若干个连接体,各连接体具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插槽,用以供该发光二极管的接脚插设,该本体延伸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接脚,且该辅助接脚设有突出部;以及至少一电路板,用以供该等连接体的各该辅助接脚插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聚光座呈碗形,该定 位孔是位于该聚光座底部中央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的插槽是呈 n字型或口字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设有二个插 槽,并使该等插槽呈对称排列设于该连接体的本体,且该连接体的辅助接脚相 对于该插槽是呈垂直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的本体是呈 L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接脚设有至少 二个呈对称状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是位于辅助接脚的不同位置,用以控制该辅 助接脚插入电路板的深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等聚光座的排列非 位于同一平面而彼此略有高低或角度差,该电路板具有一侧板缘,该侧板缘是 对应于该等聚光座呈高低起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化灯组,其特征在于,该等聚光座是以高低 差排列而呈阶梯状,而该电路板的侧板缘亦对应该等聚光座呈阶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立体化灯组,其包含有壳体、聚光座、发光二极管、连接体及电路板,其中该连接体设有插槽及辅助接脚,该辅助接脚相对于该插槽呈垂直状;通过发光二极管、连接体及电路板的连接结合,有利于灯组结合组装,减少生产工时,进而控制产品的生产品质及达到灯组立体化的需求。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152506SQ20082000315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0日
发明者吴享珍 申请人:欧普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