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94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绕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辅助照明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标示连 接器的插拔位置,以及兼具发光装饰效果的环绕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A所示,为一种习用环绕发光装置,类似的环绕发光装置多 配合连接器使用,用以标示连接器的插拔位置,以及同时产生发光装 饰效果;如图所示,此习用环绕发光装置在一基板l的上侧板面固设有 至少一发光组件2,以及一供与该至少一发光组件2接合的出光体3,该 基板l的上侧板面同样用以供装设连接器4,该出光体3为呈一可相对包 覆围绕在连接器4壳罩外围的环框状形体。
至于,该至少一发光组件2可以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并且如图1A所 示,设于出光体3背面;或如图2A所示,设于出光体3侧面的方式与出 光体3构成接合,而且该出光体3在其主体与该至少 一发光组件2之间设 有相关的导光机制,使该至少 一发光组件2的光源得以被引导至出光体 3的主体处,如图1B及图2B所示,进而使连 接器的壳罩外围产生发光效 果。
再者,由于一般连接器4多采用近乎贴在基板1的方式焊接在基板1 的板端,因此该出光体3的下缘必定会低于基板1的板面,并且被基板l 的板缘所遮蔽,如此将使得发光组件2能够与出光体3相对应配置的高 度大受限制,尤其在基板l下侧板面无任何光源的状况下,该出光体3 下缘的亮度表现将不及其它部位,导致整体环绕发光装置的效果不如 预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得以呈现均匀亮度表现效果的环绕照明装置。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环绕照明装置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一 出光体;其中,基板的下侧板面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出光体主要的 部位相对位于基板的上侧板面,其另外设有一相对伸出基板下侧板面 的板块供与相对设于基板下侧板面的发光组件接合,整个出光体并且 设有与发光组件相对应配置的反射机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构成全反射导光运作,进而让整个
环绕照明装置的出光体得以呈现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图1 A为第 一种习用环绕照明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1B为第 一种习用环绕照明装置的光线反射图; 图2A为第二种习用环绕照明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2B为第二种习用环绕照明装置的光线反射图; 图3 A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光线反射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光线反射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光线反射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绕照明装置光线反射图图号说明
l基板 2发光组件 3出光体 IO基板 ll发光组件 20出光体 21板块 22反射机制 23凹口 24导光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 清楚地了解。
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绕照明装置包括有 一基板IO、 一 出光体20;其中;
基板10至少在其下侧板面设有至少 一发光组件11 ,该发光组件11 可以由发光二极管构成;该出光体20主要的部位相对位于基板10的上 侧板面并且呈环框状的型体,该出光体20另外设有一相对伸出基板10
以及设有与该至少 一发光组件11相对应配置的反射机制22,再请同时 参照图3B所示,使构成全反射导光运作,进而让整个环绕照明装置的 出光体20得以呈现均勻的亮度表现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环绕照明装置具有下列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如图3A、 B所示,整体环绕照明装置当中,该基板IO 仅在其下侧板面设至少一发光组件ll (本实施例设有两组发光组件 11),该至少一发光组件ll并且采用自板块21尾端向出光体20正面照 射的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22则由 一设于出光体20正面与板块21 转角处的斜面所构成,在该反射机制22的反射作用下,使该至少一发 光组件11进入板块22的光源得以完全反射于整体出光体20的正面,使 出光体20产生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第二实施例如图4A、 B所示,该出光体20在其两侧相对位于基板10 上侧板面的位置设有可供发光组件ll伸入的凹口 23;整体环绕照明装 置当中,该基板10在其下側板面,以及在其上侧板相对应于出光体20 其中 一侧的凹口 23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11 ,该设于基板10下侧板面的 发光组件ll并且采用自出光体20板块21侧面朝向板块21中央照射的方 式配置,该设于基板10上侧板面的发光组件11側采用自出凹口23朝向 出光体20上方照射的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22则由一设于出光体 20正面与板块21转角处的斜面,以及一设于该出光体20两侧与顶面转 角处的斜面所构成,而使出光体20得以产生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第三实施例如图5A、 B所示,该出光体20在其两侧相对位于基板10 上侧板面的位置设有可供发光组件l l伸入的凹口23;整体环绕照明装置当中,该基板10在其下侧板面,以及在其上侧板相对应于出光体20 两侧的凹口 23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l 1 ,该设于基板10下侧板面的发光 组件ll采用自板块21尾端向出光体20正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该设于基 板10上侧板面的发光组件11侧分别采用自出凹口23朝向出光体20上方 照射的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22则由 一设于出光体20正面与板块 21转角处的斜面,以及一设于该出光体20两侧与顶面转角处的斜面所 构成,而使出光体20得以产生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第四实施例如图6A、 B所示,该出光体20的顶面及两侧延伸一特定 深度之后聚集成一尾端朝向基板10上侧板面渐缩的导光区块24,该出 光体20伸出基板10下侧板面的板块21则呈宽度渐缩的形状延伸 一特定 深度,整体环绕照明装置当中,该基板10在其下侧板面位于的出光体 20的板块21尾端处,以及在其上侧板面位于出光体20的导光区块24尾 端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l 1,该设于基板10下侧板面的发光组件l l采用 自板块21尾端朝向出光体20正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该设于基板10上侧 板面的发光组件ll采用自出导光区块24尾端朝向出光体20正面照射的 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22则由该板块21两侧的斜面,以及该导光 区块24连接于该出光体20顶面与两侧之间的斜面所构成,而使出光体 20得以产生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可行的环绕照明装置,于是依 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巳揭示如 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 不背离本案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 及修饰,并为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出光体,其呈环框状的型体,该出光体底部设有一板块,以及设有一反射机制;至少一发光组件,设于出光体板块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中更包括一基板,该发光组件设于基板的下侧板面,出光体其主要的部位相对位于该基板的上侧板面,而其板块则相对伸出基板下侧板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机制设与该发光组件相对应配置。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仅在其下侧板面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该至少一发光组件采用自板块尾端向出光体正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该反射机制由一设于该出光体正面与该板块转角处的斜面所构成。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体在其两侧相对位于该基板上侧板面的位置设有可供发光组件伸入的凹口;该基板在其下侧板面,以及在其上侧板相对应于该出光体其中 一侧的凹口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该设于基板下侧板面的发光组件采用自该板块侧面朝向板块中央照射的方式配置,该设于基板上侧板面的发光组件采用自出该凹口朝向出光体上方照射的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由一设于该出光体正面与该板块转角处的斜面,以及一设于该出光体两侧与顶面转角处的斜面所构成。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体在其两侧相对位于该基板上侧板面的位置设有可供发光组件伸入的凹口;该基板在其下侧板面,以及在其上侧板相对应于该出光体两侧的凹口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该设于基板下側板面的发光组件采用自该板块尾端向出光体正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该设于基板上侧板面的发光組件侧分别采用自出该凹口朝向出光体上方照射的方式配置; 至于该反射机制则由一设于该出光体正面与该板块转角处的斜面,以 及一设于该出光体两侧与顶面转角处的斜面所构成。
7、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 光体的顶面及两侧延伸 一深度之后聚集成一尾端朝向基板上侧板面 渐缩的导光区块,该出光体伸出基板下侧板面的板块则呈宽度渐缩的 形状延伸一深度,该基板其下侧板面位于该出光体的板块尾端处,以 及在其上侧板面位于该出光体的导光区块尾端处皆设有一发光组件, 该设于基板下侧板面的发光组件采用自该板块尾端朝向该出光体正 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该设于基板上侧板面的发光组件采用自该导光区 块尾端朝向该出光体正面照射的方式配置;至于该反射机制由该板块 两侧的斜面,以及该导光区块连接于该出光体顶面与两侧之间的斜面 所构成。
8、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 少一发光组件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环绕照明装置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一出光体;其中,基板的下侧板面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出光体主要的部位相对位于基板的上侧板面,其另外设有一相对伸出基板下侧板面的板块供与相对设于基板下侧板面的发光组件接合,整个出光体并且设有与发光组件相对应配置的反射机制,使构成全反射导光运作,进而让整个环绕照明装置的出光体得以呈现均匀的亮度表现效果。
文档编号F21V8/00GK201281294SQ20082013621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7日
发明者廖翔霖, 李孝贻, 杨允斌, 王嘉庆 申请人:正飞光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