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具有寿命长、低耗电量、低发热 量、光颜色纯、无污染、体积小耐震动,容易配合应用上的需求制成阵列式发光元 件等优点,因此,已被大量应用于室内外照明、及各式汽、机车灯泡。
目前市面上一般的Fes toon系列及Rig id Loop系列灯泡,组成结构难以共用, 替换性不佳。而我国专利证号第M339088号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结构改良,请 先参阅图1,图1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有 一灯壳1、 一电路板2、复数个发光二极管3、 二接脚4及二侧套5,灯壳1的顶面 呈现一弧面ll,灯壳1的内壁并设有二凸缘12,可承载电路板2,电路板2的近两 端处各开设有穿孔21,请同时参照图2,图2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另一实施 例示意图,可选择一定位件22卡接进入穿孔21中,请再回到图l,在现有技术第 一实施例当中,不须卡接定位件22,电路板2底面承载于二凸缘12的顶面,由于 其容置方式相当不稳固,若用于汽、机车上,经常会因为震动,发生电路板2在灯 壳1内位移的情况。图2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与第一实施利差异在于二接脚4,的构造加以变化,二接脚4,是呈尖头圆盖状, 二接脚4,与电路板2 二端间分别焊接有一接线23,使所述二接脚4,与电路板2 形成电性连接,而电路板2的二穿孔21中分别卡接一定位件22,使所述二定位件 22竖立设置于电路板2上。综观所述设置穿孔及定位件的设计,不但耗费组装时间, 也相对增加生产成本,而其凸缘也无法稳固承载电路板,其设置的侧套将造成整体 元件数量过多,使生产成本提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以 克服现有的缺点。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是在灯罩上具有一 对滑槽,可固定基板,防止基板在灯罩内位移,使组装更加便捷,缩短组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灯罩底部为一平 面,所述平面可使灯罩便于装设在灯壳之上,并可确保光线的照射方向不致变动, 灯罩上的半圆弧状曲面,可使光线照射范围呈现最佳状态。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包括一灯罩,其是 由一平面及其上的圆弧状曲面组成的中空体,其中灯罩为透光元件,灯罩上的平面, 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泡易于安置固定在灯座上,侧端具有一开口面及一封闭面,封
闭面上具有一第一通孔,灯罩二侧内壁各设有一对相对应的滑槽; 一基板,其上设 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基板可安置进入滑槽当中;二导线,设置于141的二端,二 导线与基板电性连接;以及一盖体,是可盖覆于灯罩的开口面上,盖体上并具有一 第二通孔,可供导线露出,二导线可弯折成U型,当盖体盖覆于所述开口面时,导 线是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封闭面上具有一第三通孔,盖体上还具有一第四通孔, 可供导线露出,基板二端具有二接脚,二接脚还与基板电性连接,盖体盖覆于开口 面时,二接脚呈现圆盖尖头状,可盖覆于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上,并接触 所述二导线,导线是可穿过第四通孔,并接触二接脚,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组装稳固便捷,.缩短组装时间,同时此种结构可 使光线照射范围呈现最佳状态。
图1为现有的发光二^f及管灯泡的一实施例示意图2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未弯折导线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弯折导线示意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灯壳;ll-弧面;12-凸缘;2-电路板;21-穿孔;22-定位件; 23-接线;3-发光二极管;4-接脚;4,-接脚;5-侧套;60-灯罩;62-平面;64-曲 面;66-开口面;68-封闭面;70-第一通孔;72-滑槽;74-基板;76-发光二极管; 78-二导线;80-盖体;81-凸^^; 82-第二通孔;84-第三通孔;86-第四通孔;88-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灯罩60,其是 由一平面62及其上的圆弧状曲面64组成的中空体,其中灯罩60为透光元件,灯 罩60上的平面62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泡易于安置固定在灯座(图中未示)上,灯 罩60侧端具有一开口面66及一封闭面68,封闭面68上具有一第一通孔70,灯罩 60二侧内壁各设有一对相对应的滑槽72; —基板74,其上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 76,如图所示,基板74是已置进入滑槽72当中;二导线78,设置于基板74的二 端,二导线78与基板74电性连接;以及一盖体80,是可盖覆于灯罩60的开口面 66上,盖体80上还具有一第二通孔82,可供导线78露出,如图所示二导线78可 弯折成U型,穿过第一通孔70及第二通孔82,与基板74接触,形成电性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通过此图可更清楚观察本实施例 的细部结构,如图所示,灯罩60,具有平面62及其上的圆弧状曲面64,组成中空 体,灯罩60为透光元件,灯罩60上的圆弧状曲面64,其为半圆几何,如此的设计 可使光线照射范围呈现最佳状态,灯罩60侧端具有开口面66及封闭面68,封闭面 68上具有第一通孔70,灯罩60 二侧内壁各设有一对相对应的滑槽72;基板74上 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76, 二导线78与基板74电性连接;以及一盖体80,是可 盖覆于灯罩60的开口面66上,盖体80朝向盖合方向上具有一凸缘81,可使盖体 80盖覆于灯罩60上时更加契合,盖体80上还具有一第二通孔82,可供导线78露 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未弯折导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板 74已安置进入灯罩60的滑槽72当中,盖体80是已盖覆于灯罩60上的开口面66 上,而二导线78其中的一条已穿过第二通孔82的其中一通孔,二导线78其中的 另一条穿过第一通孔70的其中一通孔,所述二导线78均尚未弯折。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弯折导线示意图,如图所示,二导线 78可弯折成U型,穿过第一通孔70及第二通孔82,与基板74接触。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本图与图 3的差异为,基板74上的发光二极管76可为单排式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灯罩60、 _|^反 7《导线78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灯罩60为透光元件,灯罩60上具有平面62, 使发光二极管灯泡易于安置固定于灯座(图中未示)上,灯罩60侧端具有开口面 66及封闭面68,封闭面68上还具有第三通孔84,灯罩60 二侧内壁各设有滑槽72; 基板"上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76,本图中_|^反74是已置入滑槽72当中;二导 线78,设置于基板74的二端并与基板74电性连接;盖体80盖覆于灯罩60的开口 面66上,盖体80上还具有一第四通孔86,可供导线78露出,基板74 二端具有二 接脚88, 二接脚88呈现圆盖尖头状,是已盖覆于第三通孔84及第四通孔86上, 并与基板74上的二导线78电性连接。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灯罩60上具有平面 62,灯罩60 二侧内壁各设有滑槽72,侧端具有开口面66及封闭面68,封闭面68 上并具有第三通孔84,基板74上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76, 74可置入滑槽
72当中,二导线78设置于基板74的二端并与基板74电性连接;盖体80是可盖覆 于灯罩60的开口面66上,盖体80朝向盖合方向上具有凸缘81,可使盖体80盖覆 于灯罩60上时更加契合,盖体80上还具有第四通孔86可供导线78露出,基板74 二端具有二接脚88, 二接脚88呈现圆盖尖头状,并可盖覆于第三通孔84及第四通 孔86上。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状态未盖覆接脚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板 74已安置进入灯罩60的滑槽72当中,盖体80已盖覆于灯罩60上的开口面66上, 导线78是露出于盖体80上的第四通孔86之外,而二接脚88尚未盖覆于第四通孔 86及第三通孔84上。
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状态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7,本图与图 7的差异为,基板74上的发光二极管76可为单排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在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灯罩上,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可安 置基板,4t基板更稳固容置于灯罩之内,而灯罩的底面为一平面,由于LED光源有 方向性,若装置方向错误,会影响照射功能,故平面的设计可确保LED光线照射方 向朝向使用者,而灯罩上的圆弧状曲面,可使照射范围更佳。由于滑槽的设置,若产生震动也不会使基板于灯罩内位移,产生摇晃或松动情形,本实用新型具有二实
施例, 一为导线可弯折成u形状, 一为导线与盖覆于外的接脚接触,均可适用于本
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由于滑槽的设置,不但使组装更加稳固便捷,也 缩短组装时间。
以上说明对实用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 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灯罩,其是由一平面及其上的圆弧状曲面组成的中空体,侧端具有一开口面及一封闭面,所述封闭面上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灯罩二侧内壁各设有一对相对应的滑槽;一基板,其上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基板安置进入所述滑槽当中;二导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二端,所述二导线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以及一盖体,是盖覆于所述灯罩的开口面上,所述盖体上有一第二通孔,供所述导线露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透光 元件。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上的平 面,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泡安置固定在灯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导线弯折 成U型,当所述盖体盖覆于所迷开口面时,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面上具 有一第三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迷盖体上还具 有一第四通孔,供所述导线露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二端具 有二接脚,所述二接脚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盖覆于 所述开口面时,所述导线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接触所述二接脚,形成电性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接脚呈现 圆盖尖头状,盖覆于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上,并接触所述二导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包括一灯罩,由一平面及其上的圆弧状曲面组成的中空体,灯罩二侧内壁各设有一对相对应的滑槽;一基板上设有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基板可安置进入滑槽当中;二导线设置于基板的二端并与基板电性连接;以及一盖体可盖覆于灯罩开口面上,盖体上具有通孔,可供导线露出,导线可弯折成U型,另一实施例中基板二端具有二接脚,二接脚与基板电性连接,二接脚呈现圆盖尖头状。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灯罩设计,其上的平面可确保光源的照射方向,灯罩上的圆弧状曲面,可使照射范围更佳,而滑槽的设置,使基板更稳固固定于灯罩内。
文档编号F21S2/00GK201273475SQ20082013707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6日
发明者吴嘉烨 申请人:劦星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