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管头、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814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管、管头、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管、管头、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发挥功能的照明装置的一个 例子。其形成这样的结构在大致平板状的底座上安装连接金属件,在该连接金属件上安装 多根细长的放电管的端部,并且同样地在连接金属件上安装电源基板。并且,从放电管的端 部突出的外引线经由连接金属件与电源基板连接。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94592号公报 放电管形成外引线贯通玻璃管的端部的形态,但是连接金属件与玻璃管非接触, 仅嵌合在外引线上,所以在外引线上应力集中。该应力集中成为所谓在玻璃管的外引线的 贯通部分上产生微小的间隙,玻璃管内的气体向外部以微量漏出的缓慢泄漏现象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其目的是避免在外引线的应力的集中。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本发明的放电管的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外引线,
该外引线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突出形成,用于接受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和管头,该管头具
有主体和导电片。在此,所述主体组装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具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接触
部,并且通过支承部件支承。另外,所述导电片从所述主体延伸并与所述外引线连接。 根据这样的发明,放电管在管头的主体上被支承部件支承,所以该放电管的重量
不会成为对于外引线的负载。因此,能够避免外引线的应力集中。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导电片的延伸端缘上形成有槽,所 述外引线在嵌入所述槽的状态下与所述导电片连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导电片的延伸端的槽嵌入外引线,所以能够可靠地连接导电 片和外引线。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所述导电片由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细长部和 与所述细长部的延伸端相连的宽幅部构成,所述宽幅部与所述外引线抵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与外引线连接的宽幅部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确保较大的连接区域,所 以能够使其可靠地实现抵接。另一方面,由于与外引线不对应的细长部其宽度尺寸窄,容易 弹性挠曲,所以能够降低对外弓I线的接触压力。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保护片,该保护片以
位于所述导电片的基端部的两侧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上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保护片,能够防止异物的干涉引起的导电片的变形。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 弹性地抵接的弹性保持片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由于弹性保持片与玻璃管的外周弹性地抵接,所以即使玻璃管的外 径的尺寸公差大,也能够防止相对于玻璃管的管头在直径向上的晃动。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所述玻璃管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所述主体 形成为与所述玻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所述接触部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形成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接触部沿圆筒形的主体的周向形成,所以安装在中继连接器上时,能 够不用考虑放电管的绕轴线的朝向。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所述玻璃管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所述主体 形成为与所述玻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所述接触部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形成,并且在其周 向上连续并以肋状突出的形态,在所述主体上形成外径尺寸比所述接触部大的大直径部的 结构。 当放电管置于操作台等上时,有可能以肋状突出的接触部的表面因与操作台的接 触而受损,而根据前述的结构,由于形成比接触部外径大的大直径部,所以能够防止接触部 受损°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所述玻璃管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所述主体 形成为与所述玻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在所述主体上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抵接的弹 性保持片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和所述主体的内周之间确保 大致遍及整周存在间隙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在玻璃管的外周和主体的内周之间,存在大致遍及整周的间隙、即存 在比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导热率低的空气层,所以能够抑制从玻璃管向主体侧的热传导,能 够避免玻璃管的内部的温度低下。抑制该玻璃管内的温度降低意味着能够防止密封在玻璃 管内的水银的凝集,维持发光性能。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所述玻璃管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所述主体 形成为与所述玻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在所述主体上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抵接的弹 性保持片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和所述主体的内周之间确保 大致遍及整周存在间隙,所述多个弹性保持片,在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 位置上,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抵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弹性保持片相对于玻璃管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上抵
接,所以管头的主体相对于玻璃管不会以倾斜轴线的方式发生姿势变化。 在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导电片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外引
线以遍及整周地包围的方式连接的筒状部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导电片由于具有遍及整周地包围外引线的筒状部,所以导电片不会 从外引线离开,能够使导电片和外引线可靠地连接。 接着,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本发明的管头的特征在于,其是具备使外引线从
端部突出的玻璃管的形态,是相对于在上述外引线中接受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的放电管安
装的导电性管头,包括被组装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具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接触部,并
且通过支承部件支承的主体;和从所述主体延伸并与所述外引线连接的导电片。 根据这样的发明,放电管在管头的主体上被支承部件支承,所以该放电管的重量
4不会成为对外引线的负载。因此,能够避免外引线的应力集中。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导电片的延伸端缘上形成有槽,所述 导电片在所述槽中与所述外引线的外周连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由于导电片的延伸端的槽嵌入外引线的外周,所以能够可靠地连接 导电片和外引线。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所述导电片由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细长部和与
所述细长部的延伸端相连的宽幅部构成,所述宽幅部与所述外引线抵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由于与外引线连接的宽幅部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较大地确保连接区
域,所以能够实现可靠地抵接。另一方面,由于与外引线不对应的细长部其宽度尺寸窄,容
易弹性挠曲,所以能够降低对外弓I线的接触压力。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保护片,该保护片以位
于所述导电片的基端部的两侧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上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保护片,能够防止异物的干涉引起的导电片的变形。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弹性
抵接的弹性保持片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由于弹性保持片与玻璃管的外周弹性抵接,所以即使玻璃管的外径 的尺寸公差大,也能够防止管头相对于玻璃管在直径方向上的晃动。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所述主体形成为与形成大致圆筒形的所述玻 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所述接触部沿着周向形成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接触部沿圆筒形的主体的周向形成,所以安装在中继连接器上时,能 够不用考虑放电管的绕轴线的朝向。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所述接触部沿周向连续并以肋状突出的形 态,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外径尺寸比所述接触部大的大直径部的结构。 当放电管置于操作台等上时,会担心以肋状突出的接触部的表面因与操作台的抵 接而受损,而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形成有比接触部外径大的大直径部,所以能够防止接触 部受损。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所述主体形成与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的所述玻 璃管大致同心的圆筒形,在所述主体上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抵接的弹性保持片沿周向 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所述玻璃管被安装的状态下,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和所述主体 的内周之间确保大致遍及整周存在间隙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在玻璃管的外周和主体的内周之间,大致遍及整周存在间隙、即存在 比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导热率低的空气层,所以能够抑制从玻璃管向主体侧的导热,能够避 免玻璃管的内部的温度低下。抑制该玻璃管内的温度降低意味着能够防止密封在玻璃管内 的水银的凝集,维持发光性能。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所述多个弹性保持片,在所述主体的轴线方 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上,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外周抵接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弹性保持片相对于玻璃管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上抵
接,所以管头的主体相对于玻璃管不会以倾斜轴线的方式发生姿势变化。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头中,能够形成为在所述导电片上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外引线以包围整周的方式连接的筒状部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导电片由于具有整周地包围外引线的筒状部,所以导电片不会从外 引线离开,能够使导电片和外引线可靠地连接。 接着,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有电源;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管;和构成所述电源和所 述放电管的安装母体的底座。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照明装置;和配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正面侧的显 示面板。 另外,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具有上述的显示装置。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的立体图。 图2是放电管的局部正面图。 图3是放电管的局部平面图。 图4是放电管的侧面图。 图5是玻璃管的局部正面图。 图6是管头的立体图。 图7是管头的正面图。 图8是管头的背面图。 图9是管头的底面图。 图IO是管头的侧面图。 图11是显示装置的水平剖面图。 图12是正面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照明装置的背面图。 图14是照明装置的局部放大正面图。 图15是中继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6是中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基板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8是电视接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实施方式2的管头的立体图。 图20是管头的侧面图。 图21是管头的正面图。 图22是管头的背面图。 图23是表示管头组装在玻璃管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从正面侧看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照明装置的正面图。 图26是中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中继连接器和放电管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正面图。 图28是中继连接器的侧面图。 图29是表示放电管的管头能够与限制器卡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0是表示中继连接器和电源基板的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图31是放电管的立体图。 图32是管头的背面图。 图33是管头的平面图。 图34是管头的侧面图。 图35是从背面侧看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6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正面图。 图37是表示照明装置中拆下放电管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8是照明装置的背面图。 图39是接地部件的立体图。 图40是接地端子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放电管的管头能够与限制器卡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2是表示接地端子和放电管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正面图。 图43是表示管头的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4是图43的侧面图。 图45是接地端子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使用图45的接地端子的情况下的与管头的连接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0 照明装置 11 显示面板 14 中继连接器 15 放电管 16 电源基板 40 玻璃管 42 外引线 50 管头 51 主体 53 大直径部 54 弹性保持片 55 保护片 57 导电片 58 细长部 59 宽幅部 59G 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 图18说明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1。
7[Cms]〔显示装置D的概要〕 图18是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该电视接收装置TV具有的显示装置D是整体构成横向长的方形,如图11所示,具有显示面板11和照明装置10而构成,被称为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11配置在照明装置10的正面侧,照明装置10作为背光源从背面侧照射显示面板ll。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8所示,具有显示装置D、夹持收容显示装置D的表背两壳体Ca、Cb、与后述的电源基板16(作为本发明的构成要件的电源)不同的电源P、调谐器T、支架S。另外,图11是模式地表示显示装置D的附图,所以关于中继连接器14和基板连接器18等的形状,与其他附图的形状局部不同。 显示面板11是在透明的TFT基板和透明的CF基板的间隙间密封作为随着电压施加而光学特性变化的物质的液晶的公知结构,在TFT基板上设置有作为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和与TFT连接的像素电极,在CF基板上设置有将红(R)、绿(G)、蓝(B)三原色的着色部配置成矩阵状的彩色滤光片、和共用电极。
〔照明装置10的概要〕 照明装置10具有灯单元12和电源基板16而构成。灯单元12包括作为整体形成横向长方形的板状并起到作为反射板功能的金属制的底座13、以水平姿势在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在底座13的正面侧的多根放电管15、和以沿着底座13的左右两侧缘与各放电管15对应的方式上下并列配置的多个中继连接器14(作为本发明的结构要件的支承部件)。电源基板16配置在底座13的背面侧,经由中继连接器14而对放电管15进行电力供给。
在底座13上,如图14和图15所示,作为与各放电管15相同高度的在与放电管15的端部对应的位置从正面向背面贯通的方式的多个安装孔13H在上下方向并列的形成,在各安装孔13H上分别贯通安装有中继连接器14。中继连接器14由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20和收容在保持器20内的金属制的中继端子30构成(参照图16)。 在保持器20的外面,如图14 16所示,形成有上下一对的弹性止脱片25、和左右一对的卡止面26。保持器20从底座13的正面侧插入安装孔13H,使卡止面26与底座13的正面的安装孔13H的开口缘部抵接,并且使弹性止脱片25的止脱突起卡止在底座13的背面的安装孔13H的开口缘部,从而固定在底座13上。在安装于底座13上的状态下,形成保持器20的前端侧部分向底座13的正面侧突出,并且保持器20的后端侧部分向底座13的背面侧突出的状态。另外,在保持器20中从底座13向正面侧突出的部分上形成具有切开其正面和其一个侧面的形态的收容室23,在保持器20中从底座13向背面侧突出的部分上形成有板状的壁部27,在保持器20的内部收容有中继端子30。 中继端子30是将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具有通过由大致圆弧形的板片构成的上下一对的弹性夹持片32构成的放电管用连接部31、和向背面侧以平板状突出的基板用连接部33。放电管用连接部31被收容在收容室23内,基板用连接部33沿壁部27配置。 电源基板16,如图11 13所示,具有背面(与底座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电路的电路基板17、安装在电路基板17的背面上的电子部件19、和安装在电路基板17的背面的多个基板连接器18。 基板连接器18,以沿着电路基板17的左右两侧缘、且与上述中继连接器14对应的方式上下并列配置。另外,基板连接器18,如图17所示由合成树脂制的外壳60、和收容在外壳60内的金属制的输出端子70构成。在外壳60上,在其正面形成以纵向长的方形状开口的嵌合凹部63,该嵌合凹部63的开口部与在电路基板17上以从其正面向背面贯通的方式形成的嵌合孔17H匹配。 输出端子70是将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具有弹性可挠曲的构成大致U字形的连接片73。该连接片73以其一部分位于嵌合凹部63内的方式配置。另外,输出端子70的与连接片73相反一侧的端部与电路基板17的电路连接。
〔放电管15〕 用于照明装置10的放电管15由冷阴极线管构成,如图1 5所示,由整体细长且为圆形剖面的直线状的玻璃管40、从玻璃管40的两端与玻璃管40同轴状且直线状突出的圆形剖面的细长的外引线42、由安装在玻璃管40的两端部40a上的管头50构成。在玻璃管40的内部密封水银,玻璃管40的两端部40a通过加热熔融而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并且,外引线42贯通该半球部41。 管头50,如图6 图10所示,是通过对表面实施镀金并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制(例如铜合金制)的板材实施弯曲加工或打击加工而形成的单一部件。管头50具有一个主体51和一片导电片57。主体51整体构成与玻璃管40同心的圆筒形,主体51的内径设定为比玻璃管40的外径稍大的尺寸。在主体51上形成向外周侧突出的形态的接触部52,该接触部52整周地跨越比主体51的前端缘稍后方的部分形成为肋状且与主体51同心的圆形。接触部52的剖面形状大致形成为半圆形,该接触部52的外面线与中继连接器14接触。在主体51上形成向外周侧突出的形态的大直径部53,该大直径部53整周地跨越比主体51的前端缘稍后方的部分形成为肋状且与主体51同心的圆形。大直径部53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半圆形,大直径部53的外径尺寸形成为比接触部52的外径大。另外,接触部52和大直径部53在主体51的轴线方向上离开主体51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配置。
在主体51上,通过将其板部切口成大致U字形而形成弹性保持片54。弹性保持片54是整体向后方(详细地说稍稍在直径方向朝内倾斜的方向)以悬臂状延伸的形态,能够以其基端(前端)为支点沿直径方向弹性挠曲。在弹性保持片54的延伸端部(后端部)形成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倾斜地弯曲的折曲部54a,该折曲部54a的弯曲的外侧的面(即、面对内侧的面)与玻璃管40的外周面抵接。弹性保持片54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形成三片,将该三片弹性保持片54的折曲部54a彼此连接的假想圆是与主体51同心的圆形,该假想圆的直径尺寸形成为在弹性保持片54未弹性挠曲的自由状态时比玻璃管40的外径小的尺寸。另外,在主体51的轴线方向上弹性保持片54的折曲部54a和大直径部53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即、主体51的后端部)上。因此,大直径部53形成为在整周不连续,而在形成弹性保持片54的部分断开的形态。 在主体51上形成有从其前端缘向前方以悬臂状突出的一对保护片55。 一对保护片55在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相对于主体51形成一个面地直线地延伸。另外,在主体51上形成从其前端缘向前方以悬臂状突出的三片前止片56。三片前止片56其基端侧(后端侧)与主体51构成一个面,延伸端侧(前端侧)相对于与主体5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朝向斜方向内侧延伸。该三片的前止片56和上述一对保护片55配置在夹着主体51的轴心而几乎正反相对的位置。
9
导电片57从主体51的前端缘的一对保护片55间的位置向前方以悬臂状延伸。导电片57由与主体51的前端相连的细长部58、和从细长部58的前端(延伸端)更向前方突出的宽幅部59构成,能够弹性变形。 细长部58的基端侧部分,相对于主体51连成一个面,与主体51的轴心平行地延伸。细长部58的延伸端侧部分相对于主体51的轴心沿斜方向朝内延伸,其假想延长线通过主体51的轴心或其附近。另外,细长部58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细长部58的长度尺寸充分小,因此,细长部58能够向主体51的直径方向弹性变形,向与直径方向交叉的方向(与细长部58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以及能够进行以细长部58自身为轴的弹性的扭转变形。另外,主体51的前端缘的两保护片55间的区域与前端缘的其他区域相比向后方深入,由此,较大地确保细长部58的基端侧部分的长度尺寸。另外,细长部58的基端侧部分在周向上夹在一对保护片55间而配置,保护片55的前端(延伸端)比细长部58的基端侧部分的前端(即、与延伸端侧部分相连的折曲部)更向前方延伸。
宽幅部59相对于细长部58的延伸端侧部分连成一个面。因此,宽幅部59相对于主体51的轴心倾斜方向朝内地延伸。宽幅部59是从细长部58的左右两侧缘进一步向外侧方且左右对称地增幅的形态,整体形成大致方形,但是其延伸端缘(前端缘)形成切口成V字形的形态的槽59G。槽59G左右对称,向前方逐渐增幅。槽59G的最大宽度是比外引线42的外径尺寸充分大的尺寸。另外,关于导电片57未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的宽幅部59的大小和位置,如图10所示,在与主体51的轴线平行看的投影面上外引线42的一部分设定为与宽幅部59重合。
〔管头50和玻璃管40的组装〕
接着,说明将管头50组装在玻璃管40上的工序。 在组装时,在玻璃管40和管头50分别由把持装置(未图示)保持的状态下,使管头50和玻璃管40在同轴上相对地接近,使主体51外嵌在玻璃管40上。当主体51开始被外嵌时,形成在三片弹性保持片54的延伸端的折曲部54a相对于玻璃管40的外周弹性地接触,随着组装的进行,折曲部54a在玻璃管40的外周面上滑动接触。
然后,使外引线42的前端贯通主体51,则外引线42的前端与导电片57的宽幅部59抵接,之后,随着组装的进行,宽幅部59通过外引线42被向前方压动,并且导电片57弹性变形使得细长部58挠曲。在此期间,宽幅部59由于在向前方移动的同时向直径方向外侧发生变位,所以当组装进一步进行时,宽幅部59的前端缘(延伸端缘)移进到与外引线42的外周接触的状态。在移进时,由于在宽幅部59的前端缘上形成有槽59G,所以外引线42的外周与宽幅部59的前端缘中构成槽59G的倾斜缘抵接。因此,即使外引线42相对于玻璃管40在直径方向上偏心,或者相对于玻璃管40的轴线朝向倾斜方向,通过槽59G的倾斜缘引导,也能够使宽幅部59相对于外引线42相对地向宽度方向移动,外引线42必然保持在嵌入槽59G的里端的状态。 之后,组装进一步进行,两者的把持装置到达规定的组装位置,则管头50和玻璃管40在轴线方向上定位在正规的组装位置上。之后,宽幅部59和外引线42通过熔接而能够被电导通地固定,管头50和玻璃管40被一体化。由上所述,完成组装,完成放电管15。
在已组装有管头50和玻璃管40的状态下,通过基于三片弹性保持片54的弹性保持作用使主体51相对于玻璃管40保持大致同轴状,在玻璃管40的外周和主体51的内周
10之间,确保大致遍及整周的间隙(空气层)。另外,前止片56和玻璃管40为非接触。
这样制造的放电管15安装在中继连接器14上。在组装时,使放电管15在朝向水 平的状态下接近底座13的正面,使玻璃管40的两端部和管头5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的 收容室23从正面侧嵌入。这时, 一对弹性夹持片32被上下地张开而弹性挠曲,形成弹性地 夹紧管头50的主体51的状态。由此,放电管15在其两端部被放电管用连接部31保持,经 由中继端子30和作为该中继端子30的安装母体的保持器20安装在底座13上。在安装于 底座13上的状态下,放电管15的重量仅是经由中继连接器14作用于底座13,放电管15的 重量不会作为负载作用于外引线42。另外,一对弹性夹持片32以弹性夹持的方式与接触部 52接触,由此,外引线42经由管头50能够电导通地与中继端子30连接。
另外,在底座13的背面侧安装有电源基板16。安装时,电路基板17以与底座13 平行的朝向使电源基板16接近底座13,中继连接器14的壁部27和沿着该壁部27配置的 基板用连接部33贯通电路基板17的嵌合板17H插入基板连接器18的嵌合凹部63。这时 基板连接器18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的组装方向与上述的放电管15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 的组装方向是正反相对,换言之,两个组装方向平行。并且,基板连接器18相对于中继连接 器14到达正规的嵌合状态时,通过螺纹固定将电源基板16固定在底座13上。
在基板连接器18嵌合在中继连接器14上的状态下,基板连接器18的连接片73 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的形成板状的基板用连接部33弹性地接触,由此中继连接器14的中 继端子30和基板连接器18的输出端子70能够电导通。由此,电源基板16和放电管15经 由中继连接器14连接,能够从电源基板16对放电管15供给电力。 [OH4]〔实施方式的作用 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管15在玻璃管40的端部上经由管头50的主体51 被安装(被支承)在中继连接器14,所以放电管15的重量不作为相对于外引线42的负载 作用。另外,导电片57在外引线42上仅仅是弹性接触。因此,能够避免在外引线42中的 应力集中。 另外,在导电片57的延伸端缘上形成槽59G,导电片57在槽59G中与外引线42的 外周抵接,所以能够可靠地使导电片57和外引线42接触。 另外,导电片57由与主体51相连的细长部58和与细长部58的延伸端相连的宽 幅部59构成,宽幅部59与外引线42抵接,通过形成这样的形态,与外引线42接触的宽幅 部59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确保大的接触区域,所以能够可靠地实现接触。另一方面,由于与 外引线42不接触的细长部58宽度尺寸窄容易弹性挠曲,所以降低对外引线42的接触压, 能够实现外引线42的应力的降低。 另外,在主体51上,保护片55以位于导电片57的基端部的两侧的方式突出形成, 所以能够保护导电片57的细长部58的基端部不受异物的干涉,能够防止因异物的干涉引 起的导电片57的变形。 另外,在主体51上,形成有相对于玻璃管40的外周弹性地接触的弹性保持片54, 所以即使玻璃管40的外径的尺寸公差大,也能够防止管头50相对于玻璃管40的向径方向 的晃动。 另外,注意到玻璃管40形成大致圆筒形的情况,由于形成为在将主体51形成与玻 璃管40大致同心的圆筒形的基础上,使接触部52沿着周向形成的形态,所以与中继连接器14连接时,不必考虑放电管15的绕轴线的朝向。 另外,由于将接触部52形成为在周向上连续并肋状地突出的形态,所以放电管15 被放置于操作台等上时,肋状地突出的接触部52的表面因与操作台的接触会受损,或者, 将多根放电管15捆束时,接触部52也会接触其他放电管15的主体51的外周面而受损。这 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比接触部52外径大的大直径部53,所以能够防止接触 部52受损。 另外,形成有上述那样的大直径部53的情况下,在捆束多个放电管15的状态下放 电管15彼此在轴线方向上错位时,会使大径部53和其他放电管15的接触部52撞上,但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大径部53和接触部52形成在主体51的前后两端部上并在轴线方向 上相互离间的配置,所以能够避免大直径部53和接触部52的干涉。 另外,使在主体51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弹性保持片54与玻璃管40的外 周抵接,从而在玻璃管40的外周和主体51的内周之间确保大致遍及整周的间隙(即,与金 属或合成树脂等相比导热率低的空气层),所以能够抑制从玻璃管40向主体51侧导热,能 够避免玻璃管40的内部的温度降低。通过这样抑制玻璃管40内的温度降低,从而能够防 止封入玻璃管40内的水银凝聚,进而维持发光性能。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9 图23说明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2为将弹性 保持片54A、54B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的方式。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 相同,所以关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结构、作用和效果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中,通过在主体51上6片弹性保持片54A、54B通过冲裁形成。6 片中的3片第一弹性保持片54A,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向后方以悬臂状地延伸的形态,在 周向上以等角度(120° )的间距配置。剩余的3片第二弹性保持片54B,是与第一弹性保 持片54A相反地,向前方悬臂状地延伸的形态,在周向上以等角度(120° )的间距配置。另 外,该第一弹性保持片54A和第二弹性保持片54B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第 一弹性保持片54A和第二弹性保持片54B隔开60°的间距配置。 另外,在轴线方向(前后方向)中,第一弹性保持片54A和第二弹性保持片54B配 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即,在轴线方向上,第一弹性保持片54A的基端部(前端部)和第 二弹性保持片54B的延伸端部(前端部)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并且第一弹性保持片 54A的延伸端部(后端部)和第二弹性保持片54B的基端部(后端部)配置在大致相同的 位置上。这6片弹性保持片54A、54B与实施方式1的弹性保持片同样,在延伸端部上相对 于玻璃管的外周弹性地抵接,通过该弹性抵接作用,管头50的主体51配置成相对于玻璃管 40大致同心状,并且在其与玻璃管40的外周之间遍及整周隔开大致均等的圆筒状的空间 而配置。另外,3片中的1片第一弹性保持片54A在周向上以与导电片57对应的方式配置。
该实施方式2中,6片弹性保持片54A、54B相对于玻璃管40在周向上隔开等角度 间隔地抵接,所以管头50能够相对于玻璃管40稳定地被保持。另外,弹性保持片54A、54B 相对于玻璃管40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前后两处抵接,所以不必担心管头50的主体51 相对于玻璃管40以倾斜轴线的方式使姿势变化。这样通过使管头50相对于玻璃管40的 姿势稳定化,从而导电片57对外引线42的弹性按压力不会出现不均。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24 图35说明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3中将照明 装置110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关于 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记,其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说明。
〔照明装置110的概要〕 照明装置110,如图24、图25和图35所示,具有灯单元112和电源基板116而构 成。灯单元112具有作为整体形成横长方形的板状并起到作为反射板的功能的金属制的 底座113、以水平姿势沿上下方向并列配置在底座113的正面侧的多个放电管115、和沿着 底座113的左右两侧缘与各放电管115对应的方式上下并列配置的多个中继连接器114。 电源基板116配置在底座113的背面侧,通过中继连接器114对放电管115供给电力。
在底座113上,如图29和图30所示,上下方向并列形成多个安装孔113H,该安装 孔与各放电管115为相同高度并在与放电管115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形成从正面向背面贯通 的形态的大致方形,在各安装孔113H中分别贯通安装有中继连接器114。
[中继连接器114] 中继连接器114,如图26 30所示,由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120、和收容在保持器 120内的金属制(例如不锈钢)的中继端子131构成。 保持器120由作为整体构成块状的箱状部121和从箱状部12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 的壁部122构成。 在箱状部121上,形成有从其正面跨越到侧面(与底座113的侧缘部相反一侧的 侧面)而开口的收容室123。收容室123的开口部中正面侧的开口部成为用于从正面侧使 放电管115的端部(管头136)嵌入的接受口 124,侧面侧的开口部成为在将放电管115的 端部收容在收容室123中的状态下用于避免与玻璃管134的干涉的避让口 125。该避让口 125中形成有其开口缘向内侧以板状伸出的形态的限制器126,通过该限制器126使避让口 125的开口形状狭窄成大致U字形。形成该大致U字形的避让口 125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尺 寸形成为比管头136的主体137的内径小且与放电管115的玻璃管134的外径相同或比其 稍大。避让口 125的开口缘的里端部成为半圆形的凹部127,该凹部127的曲率半径形成为 与玻璃管134的外周的曲率半径相同或比其稍大的尺寸。另外,比避让口 125的开口缘的 凹部127靠正面侧的区域成为上下一对的引导部128。 另外,在箱状部121上形成有从箱状部121中避让口 125开口的外侧面与底座113 平行地突出的伸出部129。该伸出部129形成将底座113的正面和避让口 125之间分隔的 形态。箱状部121的外面(上面和下面)上形成一对止脱突起130。 中继端子131保持在保持器120的内部。中继端子131是将冲裁成规定形状的 金属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得的结构,具有由弯曲的板片构成的上下对称的一对弹性按压片 132、和向背面侧以平板状突出的基板用连接部133。 一对弹性按压片132在容许向上下方 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的弹性挠曲的状态下收容在收容室123内,一对弹性按压片132的上下 方向的间隔在比限制器126的凹部127靠正面侧的位置最小。弹性按压片132在未弹性挠 曲的自由状态下的弹性按压片132间的最小间隔为比放电管115的管头136的主体137的 外径小的尺寸。另一方面,基板用连接部133从箱状部121的背面向保持器120外露出,沿 着壁部122向后方突出。将该中继连接器114组装在底座113中时,从底座113的正面侧将保持器120的
13壁部122插入安装孔113H中,箱状部121的外面与底座113的正面的安装孔113H的开口 缘部抵接,并且止脱突起130与底座113的背面的安装孔113H的开口缘部卡止。由此,底 座113被箱状部121的外面和止脱突起130从前后夹住,由此保持器120相对于底座113 以被限制向组装方向(安装孔113H的贯通方向)移动的状态被固定,中继连接器114被组 装在底座113中。中继连接器114在组装在底座113上的状态下,构成保持器120的前端 侧部分的箱状部121向底座113的正面侧突出(露出),并且作为保持器120的后端侧的壁 部122向底座113的背面侧突出(露出)。
〔放电管115〕 放电管115,如图31所示,由冷阴极线管构成,通过整体细长的圆形剖面的直线状 的玻璃管134、从玻璃管134的两端与玻璃管134同轴状且以直线状突出的圆形剖面的细长 的金属制(例如镍类或钴类的金属)的外引线135、安装在玻璃管134的两端部的管头136 构成。在玻璃管134内部封入水银,玻璃管134的两端部通过加热熔融而形成大致半球状。 并且,外引线135贯通该半球部。 管头136通过对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的板材实施弯曲加工 或打击加工而形成的单一部件。如图32 图34所示,管头136具有一个主体137和1片 的导电片140。主体137整体构成与玻璃管134同心的圆筒形,主体137的内径设定为比玻 璃管134的外径稍大的尺寸。 在主体137上形成为,通过将其一部分切开为狭缝状而在周向以等角度的间距配 置三对弹性保持片138A、138B。 成对的弹性保持片138A、138B中一方的第一弹性保持片138A构成整体向后方 (详细地,稍微在径方向朝内倾斜的方向)以悬臂状延伸出的形态,能够以其基端(前端) 为支点向直径方向弹性挠曲。在第一弹性保持片138A的延伸端部(后端部)上形成向直 径方向外侧倾斜弯曲的折曲部139,该折曲部139的弯曲的外侧的面(即面临内侧的面)成 为与玻璃管134的外周面抵接的接点。连接该三根第一弹性保持片138A的接点的假想圆 为与主体137同心的圆形,该假想圆的直径尺寸是在第一弹性保持片138A未弹性挠曲的自 由状态时比玻璃管134的外直径小的尺寸。 成对的弹性保持片138A、138B中另一方的第二弹性保持片138B以相对于第一弹 性保持片138A在周向相邻的方式配置,整体与第一弹性保持片138A相反地向前方(详细 地,稍微在径方向朝内倾斜的方向)构成以悬臂状延伸的形态,能够以其基端(后端)为支 点在直径方向上弹性挠曲。第二弹性保持片138B的延伸端成为与玻璃管134的外周面抵接 的接点,连接该3片的第二弹性保持片138B的接点的假想圆为与主体137同心的圆形,该 假想圆的直径方向尺寸在第二弹性保持片138B未弹性挠曲的自由状态时为比玻璃管134 的外直径小的尺寸。 在主体137上形成从其前端缘向前方以悬臂状突出的一对保护片。 一对保护片在
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相对于主体137构成同一平面状并直线地延伸。并且,导电片140从该
一对的保持片之间向前方以悬臂状延伸。导电片140由与主体137的前端相连的细长部
141和从细长部141的前端(延伸端)进一步向前方突出的筒状部142构成。 细长部141相对于主体137构成同一平面状,由从主体137与其轴线平行地延伸
出的基端部141a、从基端部141a的延伸端朝向主体137的轴线在直径方向朝内延伸的中间
14部141b、从中间部141b的延伸端与主体137的轴线平行地延伸的前端部141c构成,在前端 部141c的延伸端连接筒状部142。细长部141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细长部141的长度尺寸充 分小,因此,细长部141能够进行向主体137的直径方向的弹性变形、向与直径方向交叉的 方向(与细长部14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弹性变形,以及以细长部141自身为轴的 弹性扭曲变形。 筒状部142是将从细长部141的延伸端向横方向伸出的部分弯曲加工成圆筒状而
得,轴线与主体137大致配置成同轴状。该筒状部142能够使细长部141弹性挠曲,同时向
管头136的绕轴方向和直径方向变位。〔管头136和玻璃管134的组装〕 接着,说明将管头136组装在玻璃管134上的工序。 在组装时,在将玻璃管134和管头136分别由把持装置(未图示)保持的状态下, 使管头136和玻璃管134相对地同轴状地接近,使主体137外嵌在玻璃管134上。当主体 137开始被外嵌时,三对弹性保持片138A、138B的延伸端部的接点相对于玻璃管134的外周 弹性地抵接,随着组装的进行接点在玻璃管134的外周面上滑动接触。然后,贯通主体137 的外引线135的前端开始进入筒状部142的中空内。之后,双方的保持装置到达规定的组装 位置时,管头136和玻璃管134在轴线方向上被定位在正规的组装位置上,形成外引线135 的前端部由筒状部142整周地包围的方式。这时,外引线135的前端部不会从筒状部142 的前端较大地突出,而是从筒状部142稍稍突出,或位于与筒状部142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 置上,或位于筒状部142的内部。 之后,相对于筒状部142以縮径变形的方式进行铆接,将铆接的筒状部142和外引 线135通过熔接而能够电导通地固定,使管头136和玻璃管134—体化。根据以上内容,组 装完成,放电管115完成。 在已组装有管头136和玻璃管134的状态下,通过三对弹性保持片138A、138B的 弹性保持作用使主体137相对于玻璃管134大致保持同心状,在玻璃管134的外周和主体 137的内周之间,确保大致遍及整周存在间隙(空气层)。 另外,如图43和图44所示,能够将筒状部142形成U字形的连接部142a。在这种 情况下,相对于管头136嵌入玻璃管134后,通过将U字状的连接部142a沿着外引线135 进行弯曲加工,从而能够将这些外引线135和连接部142a实现电连接。根据将这样的U字 状的连接部142a弯曲加工的方式,能够使相对于外引线135的电连接性更加良好。
〔相对中继连接器114的放电管115的安装〕 如上所述制造的放电管115安装在中继连接器114上。在安装时,使放电管115在 朝向水平的状态下与底座113的正面接近,使玻璃管134的两端部和管头136从正面侧嵌 入中继连接器114的收容室123。这时,一对弹性按压片132通过管头136的主体137以上 下扩开的方式弹性挠曲,主体137通过一对弹性按压片132的最小间隔部分后,两弹性按压 片132通过其弹性恢复力将主体137拉入收容室123的里侧,使主体137与收容室123的 底部抵接,由此完成放电管115的安装。 被安装的放电管115在其两端部被一对弹性按压片132保持,经由中继端子131 和作为该中继端子131的安装母体的保持器120安装在底座113上。该状态下,放电管115 的重量仅是经由中继连接器114作用于底座113上,放电管115的重量不作为负载作用于外引线135。 另外,一对弹性按压片132与主体137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由此外引线135经由 管头136能够与中继端子131电导通。进而,通过一对弹性按压片132的弹性恢复力,玻璃 管134以被按压在限制器126的凹部127上的状态被保持,从放电管115的轴方向看时,主 体137的一部分位于与限制器126重叠的位置。S卩,形成主体137的与导电片140相反侧 的端缘的一部分相对于限制器126在轴线方向上接近并相对的状态。
另外,在保持器120的外面中与底座113的板面呈直角并且收容室123的避让口 125开口的外面,形成使底座113和避让口 125之间的部分沿着底座113的板面突出的形态 的伸出部129,所以从收容室123的内部到底座113的正面的沿面距离变长。因此,能够防 止从收容室123内的放电管115向保持器120外的底座113发生泄露。
〔电源基板116的概要〕 电源基板116具备在背面(与底座1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电路的电路基板 117、安装在电路基板117的背面的电子部件119、和安装在电路基板117的背面的多个基板 连接器118。 电路基板117整体构成纵长的方形,使用纸基材酚树脂覆铜层叠板(称为纸酚)。 在电路基板117上形成为纵长的方形的多个嵌合孔117H以从正面侧向背面侧贯通的方式 形成。多个嵌合孔117H与上述的中继端子131(中继连接器114)对应地沿着电路基板117 的左右两侧的侧缘部上下并列地配置。基板连接器118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外壳、和整体被 收容在外壳内的金属制(例如锌白铜合金制)的输出端子(未图示)而构成,与各嵌合孔 117H对应地沿着电路基板117的左右两侧缘配置。在外壳的外面形成与嵌合孔117H对应 的嵌合空间(未图示),输出端子的一部分面对嵌合空间内。 电源基板116中,电路基板117在与底座113平行的朝向上从背面侧接近并安装 在底座113上。在组装时,中继连接器114的壁部122和沿着该壁部122配置的基板用连 接部133贯通电路基板117的嵌合孔117H插入基板连接器118的嵌合凹部127。由此,中 继连接器114和基板连接器118嵌合,中继端子131和输出端子能够导通地连接。
〔实施方式3的作用 效果〕 本实施方式3中,在放电管115支承在中继连接器114上的状态下,管头136卡止 在限制器126上,所以放电管115不会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1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S卩,相对 于放电管115施加向右方向移动的动力的情况下,组装在放电管115的左侧的端部的管头 136相对于限制器126从左侧挂住,所以限制了放电管115向右方的移动。当相对于放电管 115施加向左方向的移动力的情况下,在放电管115的右侧的端部,管头136相对于限制器 126从右侧卡止,所以限制了放电管115向左方的移动。这样,放电管115向沿着其轴线的 左右任一个方向的移动都被限制,所以外引线135的前端不会与收容室123的避让口 125 的相反侧的壁部122相撞。 另外,限制器126卡止在管头136的端缘,所以在管头136的外周不用形成用于卡 止限制器126的孔,就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且能够避免管头136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限制器126卡止在管头136的导电片140侧的端缘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 管头136的周向的朝向,从管头136的端缘延伸出的导电片140成为障碍,有可能使管头 136的端缘和限制器126不能卡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限制器126卡止在与导电
16片140相反侧的端缘,所以不会担心被导电片140妨碍而使管头136和限制器126不能被 卡止,能够可靠地使管头136和限制器126卡止。 另外,在导电片140上,形成相对于外引线135以包围整周的方式连接的筒状部 142,所以导电片140不会从外引线135脱离。因此,铆接筒状部142时,筒状部142不会从 外引线135脱离,能够可靠地连接导电片140和外引线135。 另外,由于管头136和限制器126的卡止量相当于玻璃管134的外径和管头136的 外径的尺寸差的1/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通过弹性保持片138A、138B使管头136 相对于玻璃管134保持同心状,所以能够增大管头136确保该内径和玻璃管134的外径的 尺寸差较大。由此,能够增大管头136和限制器126的卡止量,可靠地限制放电管115的移 动。 另外,在限制器126中,在使管头136卡止在限制器126的状态下,形成使玻璃管 134的外周抵接的凹部127,在中继连接器114上设置有能够将放电管115向凹部127侧按 压的一对弹性按压片132,但是由于该一对弹性按压片132从斜上方和斜下方上下对称地 将放电管115向凹部127侧按压,所以玻璃管134不会从凹部127脱离,能够可靠地使管头 136相对于限制器126卡止。 另外,中继连接器114形成中继端子131组装在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120内的形
态,但是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限制器126形成在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120上,所以没有必
要在中继端子131上形成限制器,与此相应地,中继端子131的制造所需要的材料也减少。
一般,合成树脂与金属比材料费便宜,鉴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3,能够降低中继连接器114
的材料成本。〈实施方式4> 接着,参照图36 图42说明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4是用于支 承放电管115的结构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3的方式。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 3相同,所以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记,其结构、作用和效果的说明省略。
〔接地部件150的概要〕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通过由保持器120和中继端子131构成的中继连接器114 支承放电管115的两端部,但是本实施方式4中,如图36 38所示,放电管115的两端部 中一方的端部与实施方式3相同由中继连接器114支承,相对于此,关于放电管115的另一 端部,通过接地部件150支承。 接地部件150如图39所示,由沿着底座113的一方的侧缘部安装的细长的支承板 151、和能够导通地安装在该支承板151的正面的多个接地端子152构成。在支承板151上, 如图41所示,与各接地端子152对应地每三个安装孔151H贯通地形成。另外,支承板151 通过基板或金属板构成。 另一方面,接地端子152,如图40所示,通过对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制(例如锌 白铜合金)的板材实施弯曲加工而得,由基体部153、从基体部153的上下两缘部向正面侧 延伸出的上下对称的一对弹性按压片154、和从基体部153的一方的侧缘部向正面侧延伸 出的限制器155构成。 —对弹性按压片154配置在与限制器155相反侧的侧缘部上,构成以向对方一侧 的弹性按压片154侧膨胀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弹性按压片154能够以扩开其间隔的方式弹性挠曲,弹性按压片154未弹性挠曲的状态下的一对弹性按压片154的最小间隔形成比放 电管115的玻璃管134的外径小的尺寸。 限制器155从基体部153以与放电管115的轴线成直角地立起,在限制器155上 形成有大致圆弧状凹陷的形态的凹部156。实施方式3的中继连接器114中,在限制器126 的凹部127的上下两侧立起一对引导部128,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凹部156的上下两侧 中从基体部153立起的尺寸被抑制得较小,不设置相当于实施方式3的引导部128的结构。 因此,与设置引导部的结构比较,接地端子152所必要的金属材料少。 另外,在基体部153上一体形成3片脚部157。 3片中的2片脚部157在弹性按压 片154和限制器155之间,从基体部153的上下两缘部向弹性按压片部154和限制器155 的相反侧(背面侧)突出,剩余的1片脚部157从基体部153中与限制器155相反侧的侧 缘的两弹性按压片154的中间位置向弹性按压片154和限制器155的相反侧(背面侧)突出。 该接地端子152不收容在合成树脂制的外壳等部件中,而以裸露的状态使脚部 157贯通安装孔151H并通过焊接等相对于支承板151能够导通地固定(参照图42)。由此, 安装在一个支承板151上的多个接地端子152能够经由支承板151相互能够导通地连接。 另外,在接地部件150上不连接电源基板,支承板151相对于底座能够导通地连接。
〔放电管115对接地端子152的安装〕 将放电管115安装在接地端子152上时,放电管115以朝向水平的状态与底座113 的正面接近,使玻璃管134的端部和管头136从正面侧嵌入上下一对的弹性按压片154之 间。这时,一对弹性按压片154通过管头136的主体137以上下扩开的方式弹性挠曲,主体 137通过一对弹性按压片154的最小间隔部分后,两弹性按压片154通过其弹性恢复力将主 体137拉入基体部153侧,使主体137与基体部153抵接,由此完成放电管115的安装。另 外,放电管115的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安装在中继连接器114上。
被安装的放电管115在其两端部由中继连接器114和接地部件150支承。 一对弹 性按压片132、 154在管头136的主体137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所以外引线135经由管头 136能够电导通地连接中继端子131和接地端子152。另外,通过一对弹性按压片154的弹 性恢复力使玻璃管134被保持在按压在限制器126、 155的凹部127、156上的状态,当从放 电管115的轴方向看时,主体137的一部分与限制器126U55重叠。S卩,形成与主体137的 导电片40的相反侧的端缘的一部分相对于限制器126、155在轴线方向上接近并相对的状 态。 另外,如图45和图46所示,也可以相对于接地端子152设置保护部551。该保护 部551具有弹性按压片限制部552和支承板抵接部553,接地端子152安装固定在支承板 151上时,形成支承板抵接部553抵接或接近支承板151的状态。并且,在弹性按压片154上 施加某些将其扩张的外力的情况下,扩张的过程中,首先抵接到弹性按压片限制部553。之 后,施加在此之上的负荷的情况下,支承板抵接部553起到支承保护部551不倒下的作用。 另外,保护部551从弹性按压片154的根部相连,为了使支承板抵接部553发挥作用,需要 将支承板抵接部553构成在其连接的部分的外侧。另外,通过在更外侧构成支承板抵接部 553 ,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果。
〔实施方式4的作用 效果〕
18
本实施方式4中,在将放电管115支承在中继连接器114和接地部件150上的状 态下,放电管115的两端的管头136卡止在保持器120的限制器126和接地端子152的限 制器155上,所以放电管115不会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14向轴线方向移动。
S卩,当对放电管115施加从中继连接器114侧向接地部件150侧的移动力的情况 下,组装在放电管115的中继连接器114侧的端部上的管头136与保持器120的限制器126 卡止,从而限制放电管115向接地部件150侧的移动。当对放电管115施加从接地部件150 侧向中继连接器114侧的移动力的情况下,在放电管115的接地部件150侧的端部,管头 136卡止在接地端子152的限制器155,所以放电管115向中继连接器114侧的移动被限制。 这样,放电管115向沿其轴线的左右任一方向的移动都被限制,所以外引线135的前端不会 撞击到与收容室123中的避让口 125相反侧的壁部或底座113的侧壁。
另外,在接地端子150的限制器155上,在使管头卡止在限制器155上的状态下形 成使玻璃管134的外周抵接的凹部156,在接地端子152上设置有能够将放电管115向凹部 156侧按压的一对弹性按压片154,但是该一对弹性按压片154从斜上方和斜下方上下对称 地将放电管115向凹部156侧按压,所以玻璃管134不会从凹部156脱离,管头136能够可 靠地卡止在限制器155上。 另外,在接地部件150中,限制器155与作为与管头136的导通结构的接地端子 152 —体形成,所以与设置与接地端子不同部件的限制器的结构相比较,本实施方式4中部 件数少。〈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和

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 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作为放电管不限于冷阴极线管,也可以使用热阴极线管、氙气管、荧光灯等。
(2)作为管头的材料不限于金属,也可以使用导电性树脂、或导电性橡胶。
(3)从玻璃管以直线状突出的外引线不限于与玻璃管同心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 相对于玻璃管的轴心在直径方向偏心的位置上。 (4)从玻璃管以直线状突出的外引线不限于与玻璃管的轴心平行,也可以是相对 于玻璃管的轴心倾斜的方向。
(5)外引线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是弯曲的形态。
(6)导电片也可以不在外引线的外周,而相对于外弓I线的前端从前方连接。
(7)将导电片的延伸端缘与外引线的外周连接,但是也可以在导电片的延伸端部 形成折曲部,将该折曲部的弯曲的外侧的面与外引线的外周连接。 (8)也可以不在导电片的延伸端缘形成槽,将直线状的延伸端缘与外引线的外周 连接。
(9)导电片的延伸端缘的槽不限于V字形,也可以以U字形或方形或半圆形形成。
(10)导电片也可以在其整个长度上形成一定的宽度。
(11)管头也可以是不形成保护片的形态。
(12)导电片不限于1片,也可以是多片。这种情况下,多个导电片也可以在周向上 隔开间隔而配置,也可以是在轴线方向(与外引线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错开的位置。
(13)管头的主体不限于圆筒形,也可以是环形或大致C字形的形状。
19
(14)管头的接触部不限于在周向上连续的肋状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周向上隔开间 隔的多个位置上并列的多个突起。 (15)管头的接触部不限于以肋状突出的形态,也可以不使主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 变形而保持原状作为接触部发挥作用,也可以是以切起主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弹性片起到作 为接触部的作用。 (16)弹性保持片的数量不限于3片或6片,也可以是2片以下、4片、5片、或7片。
(17)弹性保持片不限于以悬臂状向前方或后方延伸的方式,也可以是前后两端支 承在主体上的两端支承方式。
(18)多个弹性保持片也可以不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而以非等间隔配置。
(19)在玻璃管的外周和管头的主体的内周之间作为确保周向的空气层的机构,不 限于使多个弹性保持片与玻璃管的外周弹性抵接的方式,也可以是1片或多片弹性保持片 和l或多片非弹性接受部(例如将主体的一部分向内侧敲打起来的结构)与玻璃管的外周 抵接的方式。
(20)管头也可以是在主体上不形成大直径部的形态。 (21)管头的接触部和大直径部也可以不分离在主体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而配置,而 相互接近配置。
(22)主体的轴线方向的接触部和大直径部的位置也可以前后相反。
(23)关于导电片未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的宽幅部的大小和位置,也可以是主体
的轴线(假想线)从槽的切开区域离开而以贯通宽幅部的方式设定。这种情况下,在与主
体的轴线平行看的投影面上可以使外引线的一部分与宽幅部重叠,也可以是外引线的整体
与宽幅部重叠。 (24)导电片也可以不直接抵接在外引线,通过焊接或熔接使导电片和外引线间接 连接。这种情况下,不从导电片对外引线施加弹性按压力。
(25)在实施方式2中,弹性保持片在沿主体的轴线方向上分离的两处与玻璃管的 外周抵接,但是弹性保持片也可以在沿轴线方向上分离的3处以上与玻璃管抵接。
(26)在实施方式2中,两种弹性保持片的延伸方向向后相反,使弹性保持片相对 于玻璃管的抵接位置为沿轴线方向隔开间隔的两处,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将延伸方向相 互同向的两种(多种)弹性保持片在轴线方向上错开配置。
(27)输出端子也可以仅是将金属材料冲裁为规定形状的结构而不实施弯曲加工。 (28)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不限于开关元件为TFT,也可以是开关元件为
MIM(Metal Insulator Metal :金属-绝缘体_金属)等、TFT以外的部件。 (29)作为显示装置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需要照
明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 (30)作为电源不限于在电路基板上安装电子部件的电源基板,也可以是不使用电 路基板而以配线连接电子部件。 (31)作为支承管头的主体的机构,不限于中继连接器,也可以采用直接在电源基 板上安装的连接器(例如变换器连接器)上直接组装管头的机构(不使用中继连接器的方 式)、或在与从电源到外引线的电力供给路径分体设置的专用的支承机构上组装管头的机 构。
(32)也可以在电路基板上不设置基板连接器,经由电缆将中继连接器与电源(电 源基板)连接。
(3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电片和外引线通过熔接固定,但是也可以在使导电片弹 性接触(抵接)外引线的情况下不通过熔接等固定,而仅以导电片的弹力确保连接状态。
(34)也可以通过焊接将导电片的筒状部和外引线能够导通地连接。
权利要求
一种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外引线,其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突出形成,用于接受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和管头,该管头包括组装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具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接触部,并且通过支承部件被支承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电连接并且相对于所述外引线电连接的导电部,并且,所述主体与所述导电部之间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导电部之间,以对于所述导电部允许沿着所述外引线的轴线方向的位 置变化的方式构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导电部之间,以能够弹性扭转变形的方式构成。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以包围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构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以包围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构成与所述外引线连接的结构, 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外弓I线被铆接安装而成。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以包围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构成与所述外引线连接的结构, 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外引线通过熔接被固定。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以包围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构成与所述外引线连接的结构, 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外引线被铆接安装,并通过熔接被固定。
8. —种显示装置用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管;禾口 作为所述电源与所述放电管的安装母体的底座。
9.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用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电源;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 电管;以及作为所述电源和所述放电管的安装母体的底座;禾口 配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正面侧的显示面板。
10. —种电视接收装置,其包括显示装置,该电视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用的照明装置和配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正面侧的显示面板,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电源;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管;以及作为所述电源和所述放电管的 安装母体的底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管、管头、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在玻璃管(40)的端部设置有导电性的管头(50),该管头(50)具有主体(51)和导电片(57),该主体(51)具有接触部(52)并组装在玻璃管(40)的外周,该接触部(52)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支承部件)能够电导通地安装其上,导电片(57)从主体(51)延伸并与外引线(42)弹性接触。由于外引线(42)上不受放电管(15)的重量引起的负载,仅是导电片(57)与该外引线弹性接触,所以能够避免外引线(42)的应力集中。
文档编号H01J5/50GK101740310SQ20091025888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岩本健一, 工藤高明, 鷹田良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