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31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凭借其耗能少、无污染、启动时间短、光电转换 效率高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照明领域当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照明装置通常会包括一用来供发光二极管安装的灯体。为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散 热,该灯体一般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此,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灯体快速地散 发至空气当中,从而确保其工作在正常的温度之内。灯体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开设有穿 孔的套筒。多数发光二极管通过一电路板安装在套筒的一环状底面,以将热量传输给套筒。 该套筒在其外侧周面上辐射出若干鳍片,用于增加灯体的散热面积。必要时,该套筒还会在 其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鳍片,以进一步提升灯体的散热效率。由于电路板的存在,发光二极管的热量只能通过电路板间接地传导至灯体。然而, 由于电路板仅与灯体通过一环状的底面相接触,二者间的接触面积极其有限。即使在套筒 内侧周面上形成的鳍片亦与电路板相接触,由于与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对应的鳍片 的厚度过小,而对应电路板的其他位置处的鳍片又距离发光二极管太远,均无法有效地传 递热量。因此,该种结构的灯体的散热效率有限,无法适应发热量日益增大的发光二极管的 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照明装置。—种照明装置,包括一中空的散热器、一电路板及若干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 极管,该散热器具有二相对的表面及位于该二表面间的一内侧周面及一外侧周面,该电路 板安装于散热器的其中一表面上,该散热器的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与电路板接触的导热 块,这些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相对应。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内的散热器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导热块被设置为与发光二极管 相对应,以将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间的距离压缩至最短,由此,这些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 量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导热块,进而传输到套筒上。与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鳍片相比, 本发明的导热块的厚度较大,其可充分地与电路板接触,从而确保热量的快速传递。因此,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可适应高发热量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组装后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 开以方便观察。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 开以方便观察。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 开以方便观察。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一灯体10及一安装于灯体10 顶部的发光二极管模组20。该发光二极管模组20包括一圆形的电路板22及若干安装于 电路板22顶面的发光二极管24。该电路板22的中部开设一圆孔220,以将灯体10的顶端 与外界连通。这些安装于电路板22上的发光二极管24根据其位置可分成四组。该四组发 光二极管24将电路板22分隔成四均等的区域,其中每两组发光二极管24间彼此形成一 90 度的夹角。每一组发光二极管24均包括沿电路板22径向布设的二发光二极管24。该电路 板22在每二相邻的发光二极管24间开设一穿孔222,以供螺丝30穿设(如图3)。该灯体10包括一中空的套筒12。该套筒12由热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所制成, 其在本发明中同时充当散热器及支架的作用。该套筒12沿其高度方向开设一贯通的开口 120,从而在其底部及顶部分别形成二环状的表面。该灯体10在其套筒12的外侧周面上向 外辐射出若干鳍片14,在内侧周面上向内形成与四组发光二极管24—一对应的四导热块 16。该四导热块16的自由端均彼此隔开而在套筒10的中轴线附近形成一通道。这些导热 块16要低于套筒12的顶面,其与发光二极管模组20的电路板22底面接触以将电路板22 完全收容于灯体10内。每一导热块16的顶面均开设一与电路板22相应穿孔222对齐的 螺孔160,以供螺丝30穿入而将发光二极管模组20固定于灯体10上。每一导热块16的厚 度大于每一发光二极管24的直径,长度亦大于每组发光二极管24所跨设的最长距离,即是 说,每一导热块16在电路板22上的投影均覆盖相应一组发光二极管24。由此,发光二极 管24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最短的距离被充分地传导至导热块16上,并进一步通过导 热块16传输至套筒12而散发出去。相比于传统技术中所采用的鳍片,本发明的导热块16 的厚度较大,可确保与电路板22有充足的面积接触,从而使热量能够被快速地从发光二极 管24传递至套筒12上。由此,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可适应高功率的发光二 极管24的散热需求。并且,由于套筒12仅在对应于发光二极管24的位置处形成有导热块 16,本发明的灯体10无需耗费太多的材料即可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导热 块16还被设计成宽度自上至下递减的三角形,以确保与电路板22充分接触的同时进一步 节省材料。当然,矩形的导热块亦可适用于本发明中。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区别在 于在电路板22上沿径向均勻地排设有六组发光二极管24,而灯体10亦在套筒12的内侧周 面上对应形成有六导热块16。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更在图2的灯体10 的各导热块16之间形成若干鳍片14。这些鳍片14的末端亦彼此隔开而在套筒12的中轴线附近空出一通道。当然,图4中所示的套筒12亦可在其六导热块16间形成若干鳍片14, 以提供更高的散热效率。上述各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24均是沿电路板22的径向设置,因此灯体10的导热 块16亦均沿径向延伸以与这些发光二极管24相对应。可以理解地,当发光二极管24在电 路板22上以其他形态设置时,导热块16亦须重新排列以确保能兼顾所有的发光二极管24。 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由于发光二极管24被以4X4的阵列设 置于一圆形的电路板22上,显然仅仅沿径向延伸的导热块16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该实 施例中不仅在套筒12的内侧周面上形 成有四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导热块16a,还在这些第一 导热块16a之间形成四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导热块16b。该四第一导热块16a与四第二导热 块16b交替排列于套筒12的开口 120内,其中每一第一导热块16a沿径向与对角方向设置 的发光二极管组以最短的距离热导性接触,每一第二导热块16b沿周向与边长方向设置的 发光二极管组以最短的距离热导性接触。由此,所有的发光二极管24均有导热块16与之 对应,从而使热量可被均勻地散发出去。上述各实施例仅列出了有限的几种导热块16的排列方式,由于发光二极管24在 电路板22上的排列千变万化,本发明不可能一一穷举出所有的实施方式。但是,只要确保 每一发光二极管24均有导热块16与之对应,无论发光二极管24如何排列,本发明的照明 装置都可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散热器、一安装于该散热器上的电路板及若干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散热器具有二相对的表面及位于该二表面间的一内侧周面及一外侧周面,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安装于散热器的其中一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在其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与电路板接触的导热块,这些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相互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热块在电路板上的投影均覆盖 住相应的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板上排列成若 干组,每一导热块沿相应一组的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板上的排列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导热块包括若干沿径向延伸的第 一导热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发光二极管沿径向设置于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导热块还包括若干与第一导热块 不同的第二导热块,这些第二导热块与第一导热块交替设置于散热器的内侧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导热块沿周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发光二极管以矩阵排列于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还包括若干鳍片, 每一导热块的厚度大于每一鳍片的厚度。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形成于散热器的外侧周面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形成于散热器的内外两侧周 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导热块的宽度沿远离 电路板的方向递减。
全文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散热器、一安装于该散热器上的电路板及若干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散热器具有二相对的表面及位于该二表面间的一内侧周面及一外侧周面,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安装于其中一表面上,该散热器在其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与电路板接触的导热块,这些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相互对应。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可适应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1858504SQ20091030151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余光, 陈永东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