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LED灯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低能耗、高光效、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照明灯管逐渐取代传统的荧光灯管,而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 现有的LED灯管中,通常采用至少一排等间距排列的LEDIO作为灯管的光源,如图1所示, 一排中相邻两个LED10之间的距离相等,与该排LED10相邻的一排中的LED10与该排LEDIO—一相对。由于LED自身光束的发散角较小,现有的以LED作为光源的灯管与传统的荧光灯管相比,LED灯管的某些区域亮度高,某些区域亮度低,LED灯管出射光的均匀性不佳且亮度较低;由于LED自身功率限制,如果采用现有的LED的排列方式,通过增加LED的数量以提高LED灯管的亮度,这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总之,现有的LED灯管在节能的前提下,光照均匀性不好且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管,能够在节能的前提下,提高光照的均匀性和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种LED灯管,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包括一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灯板、LED、一
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和灯帽; 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卡接于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上; 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直径的方向固定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的内侧; 所述LED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灯板朝向上半管体的一面;[0011] 所述灯帽固定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和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的两端。[0012] 上述灯管中,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排列成两排以上;每排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相等、且相邻两排中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等于每排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 上述灯管中,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包括两上边缘的外侧向内折弯形成的第
一卡槽、位于第一卡槽下方沿平行于下半管体直径方向固定于下半管体内侧的铝基板、在
下半管体内侧由第一卡槽的下表面与铝基板上表面形成的第二卡槽和半圆形壳体。 上述灯管中,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包含由上半管体两下边缘向内折弯形成的
固定于所述下半管体第一卡槽的卡勾。 上述灯管中,所述固定于下半管体的灯板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下半管体的第二卡槽中。
3[0016] 上述灯管中,所述灯帽采用螺钉的方式固定于下半管体外侧的两端。 上述灯管中,所述相邻两个LED间的距离与LED的光束角成正比。 上述灯管中,所述非透明的下半管体为铝合金;所述透明的上半管体为塑料或玻璃。
较佳地,所述灯管进一步包括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将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恒定的直流电流,输出至所述灯板。 上述灯管中,所述灯板将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恒定的直流电流输出至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 ; 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包括N组串联连接的LED,且N组串联连接的LED中每一组包括M个并联连接的LED ;[0023] 所述N为大于l的整数;[0024] 所述M为大于1的偶数。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灯管,该灯管包括一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灯板、LED、一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和灯帽;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卡接于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上;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直径的方向固定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的内侧;所述LED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灯板朝向上半管体的一面;所述灯帽固定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和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灯管中LED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实现了相邻LED之间的发光互补,提高了光照的亮度和均匀性。
图1为现有的LED灯管的LED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LED灯管,该LED灯管包括一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灯板、LED、一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和灯帽;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卡接于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上;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 非透明下半管体直径的方向固定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的内侧;所述LED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灯板朝向上半管体的一面;所述灯帽固定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和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的两
丄山顺。 参照图2、图3、图4、图5及图6对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LED灯管包括管体、灯板12、 LED13、灯帽15、灯管脚16、螺钉17和驱动电路18。其中,管体包括下半管体11和上半管体14。 下半管体11为非透明半圆形管体,可采用铝合金或其他传导性较好的金属材质。沿下半管体11的两上边缘至圆弧形底面的方向,下半管体11包括第一卡槽1101、第二卡槽1102、铝基板1103、螺纹孔1104和半圆形壳体。其中,第一卡槽1101为下半管体11的两上边缘外侧向内折弯形成的凹槽,用于卡接上半管体14;第二卡槽1102位于下半管体11内侧,由第一卡槽1101下表面与铝基板1103上表面形成的凹槽,用于卡接灯板12 ;铝基板1103的上表面与卡接于第二卡槽1102的灯板12的下表面接触,用于将灯板12产生的热量通过下半管体11的半圆形壳体传导出去;螺纹孔1104位于铝基板1103的下表面,螺钉17通过螺纹孔1102将下半管体11固定于灯帽15中;下半管体11的半圆形壳体的外侧面包括多排弧形齿槽,用于增大下半管体11的圆弧形底面的面积,提高散热效果。[0037] 上半管体14为透明半圆形管体,可采用塑料、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上半管体14的两下边缘向内侧折弯形成卡勾1401,卡勾1401卡接于下半管体11的第一卡槽1101中,卡勾1401与第一卡槽1101的尺寸匹配。上半管体14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出光面。[0038] 灯板12卡接于下半管体11的第二卡槽1102中,灯板12的厚度与下半管体11的第二卡槽1102的尺寸匹配,灯板12的一面与下半管体11的铝基板1103的上表面贴合。灯板12中根据LED13的排列方式进行电路布线,用于将LED灯管驱动电路18输出的电流通过灯板12内部的布线输出至固定于灯板12表面的LED13。 多个LED13固定于灯板12未与铝基板1103贴合的表面,且排列成多排,每相邻两排LED 13错位排列,具体地,相邻两排的LED13中,任一相邻两个LED13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LED13为宽光束角LED,每排包括多个LED13,且每排中的相邻两个LED13间的距离相等,LED13的具体排列方式如图4,处于位置1、位置3和位置5的LED13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间隔距离与LED13的光束角成正比,处于位置2和位置4的LED13间的距离与处于位置1和位置3的LED13间的距离相等,且处于位置2的LED13与处于位置1的LED13和处于位置3的LED13分别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也就是说,处于位置1和位置2的LED13间的距离与处于位置1和位置3的LED13间的距离相等,处于位置2和位置3的LED13间的距离与处于位置1和位置3的LED13间的距离相等。 采用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交错式排列方式,充分利用了 LED13的宽光束角,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各位置LED13排列方式的缺失带来的光强不均匀,实现了相邻LED13间的发光互补,比如位置1和位置3之间存在光强较小的位置,该位置光强与其他位置光强的差值为该位置光强的损失,该光强的损失可由处于位置1、位置2和位置3的LED13弥补,处于位置1、位置2和位置3的LED13对位置1和位置3之前光强较小的位置实现了发光互补;位置2和位置4之间的光强损失可由处于位置2、位置3和位置4的LED 13弥补,位置2靠近位置1 一侧的光强损失可由处于位置1和位置2的LED13弥补。现有LED灯管由于采用图1的排列方式,需要通过减小相邻LED10间的距离或增加LED10的数量才能达到与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相同的亮度,因此,在相同照明亮度的前提下,采用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这种LED13排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LED灯管的LED13的数量,实现了节能环保且降低散热的要求,减少系统中能量的损失。[0041] 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较佳实施例中,LED13光束角范围在110度至120度之间, 相应地,相邻两个LED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毫米;对于上述LED13来说,若增加相邻LED 之间的距离,交错排列的LED13无法弥补相邻两个LED13之间的光损失,可能降低LED灯管 的亮度和均匀性。 灯帽15通过螺钉17固定于下半管体11的两侧螺纹孔1104。 灯管脚16 —端连接LED灯管的驱动电路18,另一端穿过灯帽15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 LED灯管的驱动电路18的输入端I。和输入端^通过灯管脚16连接为LED灯管 供电的交流电源,LED灯管的驱动电路18的输出端P。和输出端P工连接灯板12的输入端, 用于将外接交流电压通过交直流变换和降压处理,转换为恒定的直流电流输出至灯板12, 为固定于灯板12表面的LED13提供工作电流。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驱动电路18的结构 为现有技术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较佳实施例中,多个LED13在灯板12上采用图4的排列方 式;在电路连接方面,固定于灯板12上的多个LED13分为N组,N组LED13串联连接,N组 中的每一组包括M个LED13, M个LED13并联连接;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偶数; 相邻两排LED13中每M/2个LED13组成并联连接的一组,每相邻两组LED13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较佳实施例中,LED13的光束角在110度至120度的范围 内,相邻两个LED13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若LED灯管功率为IOW,该实施例中LED灯管包括 132颗LED13, M至少为6 ;若LED灯管功率为20W,该实施例中LED灯管包括282颗LED13, M至少为6 ;若M为6,针对图4所示的LED13排列方式,处于位置l至位置6的6颗LED13 并联连接,该6颗并联连接的LED13组成N组中的第一组LED13 ;处于位置7至位置12的6 颗LED13并联连接,该6颗并联连接的LED13组成N组中的第二组LED13 ;第一组LED13与 第二组LED13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LED灯管在电路连接方面,当N组LED13中某一组的某一个并联连接 的LED13发生故障时,采用上述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其他并联支路增大的电流不易导致该 组中其他并联连接的LED13的损坏。 综上所述,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权利要求一种LED灯管,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包括一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灯板、LED、一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和灯帽;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卡接于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上;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直径的方向固定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的内侧;所述LED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灯板朝向上半管体的一面;所述灯帽固定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和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的两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排列成两排以上;每排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相等、且相邻两排中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等于每排任一相邻LED间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包括两上边缘的外侧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卡槽下方沿平行于下半管体直径方向固定于下半管体内侧的铝基板、在下半管体内侧由第一卡槽的下表面与铝基板上表面形成的第二卡槽和半圆形壳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包含由上半管体两下边缘向内折弯形成的固定于所述下半管体第一卡槽的卡勾。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于下半管体的灯板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下半管体的第二卡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帽采用螺钉的方式固定于下半管体外侧的两端。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LED间的距离与LED的光束角成正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的下半管体为铝合金;所述透明的上半管体为塑料或玻璃。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进一步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将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恒定的直流电流,输出至所述灯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将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恒定的直流电流输出至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 ;所述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灯板朝向上半管体一面的LED包括N组串联连接的LED,且N组串联连接的LED中每一组包括M个并联连接的LED ;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偶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管,该灯管包括一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灯板、LED、一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和灯帽;所述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卡接于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上;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直径的方向固定于所述非透明下半管体的内侧;所述LED以错位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灯板朝向上半管体的一面;所述灯帽固定于所述非透明半圆形下半管体和透明半圆形上半管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灯管中LED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实现了相邻LED之间的发光互补,提高了光照的亮度和均匀性。
文档编号F21S2/00GK201462492SQ20092010964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丁柯, 刘欣, 杜颖, 杨硕 申请人:北京朗波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