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5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日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灯管,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和简便的日光灯管,其 适用于电子镇流器灯管及电感电子混合镇流器灯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日光灯管包括启辉器、灯管和镇流器,在灯管的两头各有两个触 脚,通过电阻丝预热加温,产生大量的热能,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安装麻烦;启辉器容易发 生电容击穿,这是造成日光灯管损坏的常见故障。传统的日光灯是通过整流器释放的高电 压来点亮的,当电压降低时则无法点亮,使用较为不便。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节能、简便、环保的日光灯管,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 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日光灯管,它两边各设置有一个触脚,省去了电阻丝加热的步骤, 节省能源,同时一个触角减少了灯管的故障点,且装卸方便,启动电压低,能广泛适用于电 子镇流器灯管及电感电子混合镇流器灯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节能、简便、环保的日光灯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日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其特 点在于还包括左金属片、右金属片、左触脚和右触脚,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均安装在 灯管本体中,该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分别位于灯管本体的两头,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 上均设有电子粉层,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分别固定在灯管本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的个数均为一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均为圆形触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电子镇 流器,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流过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由于自感现象在电子镇流器的线 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起到降压作用,这个自感电压足以击穿日光灯管内的 水银蒸气,使水银蒸气电离导电产生紫外线而激发电子粉发光点亮灯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使用过程中无闪烁、无噪音,保护眼 睛,产品的故障点少,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启动电压低,适用面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里日光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日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1、电子粉层2、左金属片3、右金属 片4、左触脚5和右触脚6,其中左触脚4和右触脚5的个数均为一个,该左触脚4和右触脚 5均为圆形触脚。本实施例中的左金属片3和右金属片4均安装在灯管本体1中,该左金属片3和 右金属片4分别位于灯管本体1的两头,在左金属片3和右金属片4上均均勻的涂有电子 粉层2,电子粉层2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中的左触脚4和右触脚 5分别固定在灯管本体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的左触脚4和右触脚5用于将灯管安装于灯座上,并接通电源,左触脚 4和右触脚5的个数均为一个,减少了日光灯的故障点。左金属片3和右金属片4分别位于 灯管本体1的两头,左金属片3和右金属片4上面涂有电子粉层2。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 电子镇流器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流过左金属片3和右金属片4,由于自感现象产生自感 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起到降压作用,这个自感电压激发电子粉发光点亮灯管。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 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日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金属片、右金属片、左触脚和 右触脚,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均安装在灯管本体中,该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分别位于 灯管本体的两头,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上均设有电子粉层,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分别 固定在灯管本体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的个数均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均为圆形触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灯管,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和简便的日光灯管。目前还没有一种节能、简便、环保的日光灯管。本实用新型包括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金属片、右金属片、左触脚和右触脚,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均安装在灯管本体中,该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分别位于灯管本体的两头,所述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上均设有电子粉层,所述左触脚和右触脚分别固定在灯管本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节能、简便、环保,使用过程中无闪烁、无噪音,保护眼睛,产品的故障点少,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1J61/56GK201898114SQ20102064130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汉民 申请人:吴汉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