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39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车载灯具底盘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照明灯具通常安装于卫星新闻采访车、转播车、军用车、公安指挥车、应急通信车以及特种信号车等各种车型的顶棚上,可自动升降、转动、复位,给一定预定方位的范围进行照明,其操作使用方便且能够进行全方位定位。现有技术中,车载照明灯具通常包括可固定安装于车顶棚的底盘、桅杆固定座、 立倒推进机构、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升降气缸端部的多个云台组件,各个云台组件上固定设置灯头转轴、以及照明灯头组件;照明灯头组件可绕灯头转轴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云台内设置单灯驱动控制电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载照明灯具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在安装支架的底座盘位置上组装了大量的气动、电子元件,并有多条气路、电路;为了使灯具立柱在倒下和升起的时候,避免驱动电线、电源电线等撕扯,均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 于是就需要给预留的电线空出一定的位置空间,这样就到时线头较多较繁琐,而且还造成后续维护的不便;并且,当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易压损控制线,甚至出现气管折死弯致气路不通、导线固定不良致插头脱落等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灯具,其可以方便维修,避免升降气缸压损控制线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灯具,包括底盘、桅杆固定座、立倒推进机构以及升降气缸,所述桅杆固定座和立倒推进机构固定于底盘上;桅杆固定座包括一基座和相对应的凸设于基座上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立倒推进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立倒推进机构的距离,所述基座和两个支撑臂形成一凹字形的收容槽,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连接车载灯具及云台,其另一端为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臂铰接并置于桅杆固定座的收容槽内,其还包括一 U型遮罩,所述U型遮罩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铰接,所述U型遮罩的长度大于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所述U型遮罩的底部通过短立柱支撑于底盘形成控制线路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底座与桅杆固定座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桅杆固定座的基座为四方形,且两个支撑臂均为相互平行的板状结构, 且所述支撑臂垂直于底座设置。其中所述U型遮罩采用一整块板件弯折形成。其中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内侧嵌入至少一个凹槽通道用于灯具及云台控制线的引
出ο其中所述两个支撑臂均设有轴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一连接孔,利用销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及两个支撑臂上的轴孔将升降汽缸活动的连接于所述收容槽内。
其中所述销轴穿过第一支撑臂上的轴孔的部分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与销轴固定连接,且不发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立倒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由电机带动工作,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轴孔上的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U型遮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底端引出的控制线,所述绕线器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本发明通过增加U型遮罩来保护车载灯具复杂的线路,避免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易压损控制线,甚至出现气管折死弯致气路不通、导线固定不良致插头脱落等情况发生;同时将U型遮罩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进行铰接,而非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进行线路组装、维护,以及快速直观的进行操作。更进一步地,在升降气缸外壳内侧通过引导槽的方式嵌入灯具及云台控制线,可以方便控制线的引出和引入,避免线路外置,易造成线路的受力,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更加有力的保护线路,避免控制线压损。更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U型遮罩的下方增设绕线器,可有效的控制线路的长短,避免过多的为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预留过多的线路占用空间,方便线路引入或引出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从而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更加有力的保护线路,避免控制线压损。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车载灯具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车载灯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车载灯具上U型遮罩60翻起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车载灯具升降气缸外壳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车载灯具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支撑臂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结合附图1和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车载灯具上的部件的分解图及俯视图。如图1所示,车载灯具包括四方形底盘10、桅杆固定座20、立倒推进机构30、升降气缸40 ;桅杆固定座20和立倒推进机构30相邻的固定于底盘10上,如图2所示,桅杆固定座20包括一基座21和相对应的凸设于基座21上的第一支撑臂25和第二支撑臂23,所述基座21和两个支撑臂(25、2;3)形成一凹字形的收容槽四,升降气缸40的一端连接车载灯具云台及灯头,其另一端为连接部45与所述支撑臂(25、23)铰接并置于桅杆固定座20的收容槽四内;另外,还包括一 U型遮罩60,所述U型遮罩6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25和第二支撑臂23铰接,所述U型遮罩60的长度大于所述收容槽四的长度,所述U型遮罩60的底部通过短立柱61支撑于底盘10形成控制线路62的容纳空间63。本实施例通过增加U型遮罩来保护车载灯具复杂的线路,避免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易压损控制线,甚至出现气管折死弯致气路不通、导线固定不良致插头脱落等情况发生;同时将U型遮罩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进行铰接,而非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进行线路组装、维护,以及快速直观的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上述底盘10为四方形的钢板结构,两个支撑臂(23、25)呈板状且相互平行,并且在底盘10上垂直设置。为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升降气缸的升降,所述底座与桅杆固定座可一体成型。如图1所示,升降气缸40的连接部45上设有连接孔,该升降气缸40通过穿过两个支撑臂(23、25)上轴孔和连接部45上连接孔的销轴50,固定在桅杆固定座20上,此销轴50与升降气缸40固定连接,且不发生相对位移。利用销轴50穿过所述连接孔及两个支撑臂上的轴孔将升降汽缸活动的连接于所述收容槽内,并在升降气缸倒下时位于U型遮罩内。如图6所示,以其中一个支撑臂23的侧视图为例,为了能够保证支撑臂有效的支撑升降气缸40,其截面呈梯形,大底边231固定在底座上,小底边232 —侧用于通过销轴连接升降气缸40 ;在侧边233的位置设置轴孔235,用于与U型遮罩60铰接。最优地,侧边 233与大底边231的夹角为30度。如果将上述轴孔改成U形孔,可实现U型遮罩更大角度的开启。另外,在侧边233上还开设有旋转让位槽234,从而保证U形遮罩翻转时顺畅、U形遮罩翻转不变形。如图2、3所示,上述U型遮罩60采用一整块板件弯折形成,从而方便加工制作。如图ι所示,为了能够牢靠固定U型遮罩60,避免左右松动,则当U型遮罩60放下时,可通过螺钉66将其固定在短立柱61上,短立柱61可均布于底座上,设置多个,从而实现U形遮罩与底座盘间采用多点立体固定,结构牢固可靠、抗振性好。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气缸外壳70内侧嵌入至少一个凹槽通道71用于灯具及云台控制线62的引出,可以方便控制线的引出和引入,避免线路外置,易造成线路的受力,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更加有力的保护线路,避免控制线压损。另外为了固定并引导控制线62在凹槽通道71内延伸,则可以在升降气缸外壳70外侧再设置一套筒73。如图1所示,立倒推进机构30紧挨桅杆固定座20设有支撑耳的一侧固定于底盘 10上,上述销轴50穿过第一支撑臂上的轴孔的部分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与销轴固定连接,且不发生相对位移。立倒推进机构30包括一电机和一传动齿条,该传动齿条33与上述销轴上设置的齿轮60相啮合,电机31正常工作带动该传动齿条33运动,进而带动销轴50 上设置的齿轮60旋转。如图1所示,上述U型遮罩60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线器64,多个绕线器可以并排排列。所述绕线器64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底端引出的控制线62,所述绕线器 64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65。通过增加绕线器避免过多的为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预留过多的线路占用空间,方便线路引入或引出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从而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更加有力的保护线路,避免控制线压损。 如图5所示,绕线器64可以自动收紧控制线62,其中通过一转轴67来实现,通过转轴的转动将控制线62缠绕在转轴上,为了使转轴67实现自动复位可以通过在转轴上增设扭簧,当升降气缸立起时,绕线器64的一端受力释放转轴上缠绕的控制线62,通过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引入到灯头和云台处;当升降气缸倒下时,通过扭簧的恢复力将多余的线收紧缠绕在转轴上。通过以上结构,本发明的突出之处有1、通过短立柱将U形遮罩与底座之间悬空, 空间利用率高,并可通风、排水;2、U形遮罩与底座盘、桅杆固定座间采用多点立体固定,结构牢固可靠、抗振性好;3. U形遮罩与桅杆固定座间固定后可不再拆卸,固定螺钉可做转轴使用;4.桅杆固定座上开有U形遮罩旋转让位槽,翻转时顺畅、U形遮罩不变形;5. U形遮罩下部设有接线端子(即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65),方便安装维护时的接线。通过本发明,避免了传统车载灯空间利用率低,安装、维护不便的缺点,通过采用可旋转的U形遮罩及U形遮罩下的接线端子,使灯具底座盘上的部件可以快速安装、维护, 增强了灯具的工艺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在不影响可维护性的前提下,提高了 U形遮罩的装配强度。特别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提高了抗振性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灯具,包括底盘、桅杆固定座、立倒推进机构以及升降气缸,所述桅杆固定座和立倒推进机构固定于底盘上;桅杆固定座包括一基座和相对应的凸设于基座上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立倒推进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立倒推进机构的距离,所述基座和两个支撑臂形成一凹字形的收容槽,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连接车载灯具及云台,其另一端为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臂铰接并置于桅杆固定座的收容槽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U型遮罩,所述U型遮罩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铰接,所述U型遮罩的长度大于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所述U型遮罩的底部通过短立柱支撑于底盘形成控制线路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桅杆固定座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固定座的基座为四方形,且两个支撑臂均为相互平行的板状结构,且所述支撑臂垂直于底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遮罩采用一整块板件弯折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内侧嵌入至少一个凹槽通道用于灯具及云台控制线的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臂均设有轴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一连接孔,利用销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及两个支撑臂上的轴孔将升降汽缸活动的连接于所述收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穿过第一支撑臂上的轴孔的部分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与销轴固定连接,且不发生相对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倒推进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由电机带动工作,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轴孔上的齿轮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遮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外壳底端引出的控制线,所述绕线器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接线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灯具包括四方形底盘10、桅杆固定座20、立倒推进机构30、升降气缸40;还包括一U型遮罩60,所述U型遮罩6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25和第二支撑臂23铰接,所述U型遮罩60的长度大于所述收容槽29的长度,所述U型遮罩60的底部通过短立柱61支撑于底盘10形成控制线路62的容纳空间63。本发明通过增加U型遮罩来保护车载灯具复杂的线路,避免在升降气缸倒下或立起时易压损控制线,甚至出现气管折死弯致气路不通、导线固定不良致插头脱落等情况发生;同时将U型遮罩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进行铰接,而非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进行线路组装、维护,以及快速直观的进行操作。
文档编号F21V15/02GK102537800SQ2011100373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何奇猛, 周明杰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