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筒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筒技术领域,具体说是ー种电筒灯头装置的改进技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筒灯头装置因为反光杯是通过灯头与电筒身的固定连接而固定,镜片、防水圈、反光杯置于灯头里面,一旦灯泡坏了,在维修过程当中,拆开灯头,镜片、防水圈、反光杯会不小心散落在地,损害反光杯的反光效果和电筒的防水功能,手有时会有汗,会触摸到反光杯的表面留下痕迹或是汗溃影响其反光效果;另外,在维修过程中反光杯长时间暴露在氧气当中,会氧化反光杯的外表,影响其光泽度与反光效果,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的电筒灯头装置,在维修过程当中,反光杯固定牢固,可以防止反光杯的表面受污染,保持反光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ー种电筒灯头装置,包括电筒灯头、反光杯,电筒灯头内设有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灯腔内。所述电筒灯头是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反光杯连接腔及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连接腔,反光杯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连接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反光杯为ー圆柱体,在圆柱体内成型有反光杯腔的内侧壁面,在靠近圆柱体之反光杯腔的前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在圆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凹孔。所述电筒灯头是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反光杯连接腔及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连接腔,反光杯后端部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后端部的外螺纹与不锈钢灯头体内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螺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反光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灯腔内,这样镜片、防水圈便可置于灯头与反光杯固定连接的空腔内即反光杯连接腔内,一旦LED灯泡坏掉了,在维修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直接拧下灯头,镜片、防水圈、反光杯整体拆下而不会掉落,从而不会影响反光杯的反光效果及电筒的防水性能,还可以防止反光杯的表面留下痕迹或是汗溃而影响反光杯的反光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直灯头部首I]切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置另ー实施例之灯头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置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置包括电筒灯头I、反光杯2,电筒灯头I内设有灯腔,反光杯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灯腔内。电筒灯头I是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11、反光杯连接腔12及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连接腔13,反光杯2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2连接腔内设有内螺纹。反光杯2为ー圆柱体,在圆柱体内成型有反光杯腔的内侧壁面,在靠近圆柱体之反光杯腔的前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21,在圆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凹孔22。镜片3、防水圈4通过反光杯2固定在反光杯连接腔12的前端,防水圈4为O型胶圈。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筒灯头装置另ー实施例与前述不同的是反光杯设置螺纹的位置不同,如图3,反光杯5,在其后端部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5的后端部的外螺纹直接与不锈钢灯头体内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螺纹固定连接,此时不锈钢灯头体内的反光杯连接腔12壁面为光滑的内腔壁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筒灯头装置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的电筒灯头装置,在维修过程当中,反光杯固定牢同,可以防止反光杯的表面受污染,保持反光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O权利要求1.一种电筒灯头装置,包括电筒灯头、反光杯,电筒灯头内设有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灯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筒 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灯头是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反光杯连接腔及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 >连接腔,反光杯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连接腔内设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筒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为一圆柱体,在圆柱体内成型有反光杯腔的内侧壁面,在靠近圆柱体之反光杯腔的前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在圆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凹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筒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灯头是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反光杯连接腔及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连接腔,反光杯后端部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反光杯后端部的外螺纹与不锈钢灯头体内后部的电筒身内螺纹螺纹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筒灯头装置,包括电筒灯头、反光杯,电筒灯头内设有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灯腔内。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在维修过程当中,反光杯固定牢固,可以防止反光杯的表面受污染,保持反光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1L4/00GK202392454SQ20112056470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沈金棠 申请人:沈金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