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投射装置、及具备该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光源単元的投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由各个光源单元分割地投射而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投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的前灯(车辆用前照灯)中,大多使用卤素灯,但近年来,使用HID灯(高放电管灯High Discharge Lamp)的前灯增加。—般前灯采用以下构成在上端边缘能够形成具有截止线(cut-off line)的近光灯用的配光图案(照明区域),由此,其构成得既不会使迎面来车的驾驶员等感到晃眼等,又能够确保驾驶员的前方能见度。 最近,以耗电少的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为光源使用的前灯的开发盛行,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ー种前灯(以下,称为区域分割型前灯),如图37所示,通过使朝向不同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単元所构成的图案Illa Illc组合,从而形成照明区域111。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ー种前灯(以下,称为重合型前灯),如图38所示,通过使各光源単元的图案211a 211d多重性地重合,从而形成照明区域211。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030570号(2007年02月08日公开)”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013014号(2008年01月24日公开)”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231179号公报(2004年08月19日公开)”在此,为了将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反射镜的使用而投射成小光点,优选光源的亮度高,并且,优选相对于反射镜的光源的相対性尺寸充分地小。然而,卤素灯、HID灯或LED得不到必要的亮度,另外,因为在使光源尺寸小直径化上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所以不能通过小直径反射镜的使用而投射在很小的区域。因此,为了使来自光源的光投射为更小的光点,就需要使用大直径的反射镜,且在配置空间受到限制的前灯中难以实用化。因此,专利文献I所示的前灯,不能控制各光源単元的光点直径,难以将照明区域分割成很小的区域来进行投射。即,为了将照明区域分割成更小的区域进行投射,需要使用大直径的反射镜,而使装置结构大型化这样的问题点存在。另外,专利文献2这样的重合型的前灯,从多个光源投射到重合的区域,而使不必要的光束产生、且照明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点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投射装置。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具备多个光源単元,该光源単元具有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以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方式设置,将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照明区域的一部分的配光部,所述光源単元各自是朝向使所述照明区域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的部件,所述照明区域是使每个所述光源単元所投射的所述投射区域多个组合所形成的区域。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光源単元具有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所以可以减小发光部的尺寸,能够相对地缩小发光部相对于配光部的尺寸。因此,即使使用小直径的配光部,也能够得到高的配光性能,因此各光源単元能够使来自发光部的光朝向小区域投射,并且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具有多个这样的光源単元,各光源单元朝向使照明区域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发光部的光。即,通过各光源単元,将照明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 因此,通过使每个光源単元所投射的小的投射区域多个组合,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各光源単元因为按单元朝向不同的投射区域进行投射,所以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光束,可以进行高效率的照明。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有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投射装置。如上,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具备多个光源単元,该光源単元具有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以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方式设置,且将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朝向照明区域的一部分进行配光的配光部,所述光源単元各自是朝向使所述照明区域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的部件,所述照明区域是使每个所述光源単元所投射的所述投射区域多个组合而形成的区域。因此,根据本发明,其所起到的效果是,能够实现可有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投射装置。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単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5(a)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5(b)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5(c)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6(a)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反射镜的配置例的正面图。图6(b)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反射镜的另一配置例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単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个别控制图7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単元的光量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0 (a)是表示经过图9所示的处理而光量得到控制的光源単元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表示经过图9所示的处理而得到控制的光源単元的光量变化的模式图。图10 (b)是表示经过图9所示的处理而光量得到控制的光源単元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图11 (a)是表示图7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反射镜的配置例的正面图。图11 (b)是表示图7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反射镜的另一配置例的正面图。 图12是表示图7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反射镜的又一其他反射镜的变形例的正面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图14是表示个别控制图13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単元的光量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5(a)是表示经过图14所示的处理而光量得到控制的光源単元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图15(b)是表示经过图14所示的处理而光量得到控制的光源単元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图17是表示控制图16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单元亮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8(a)是用于说明光源単元的亮灯状态的模式图,表示直行时在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图18(b)是用于说明光源单元的亮灯状态的模式图,表示右转弯时在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图19表示图18(b)所示的右转弯时的照明区域的顶视图。图20(a)是用于说明光源単元的亮灯状态的变形例的模式图,表示高速行驶时在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图20(b)是用于说明光源単元的亮灯状态的变形例的模式图,表示低速行驶时在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图21是表示图20(b)所示的在低速行驶时的照明区域的顶视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24是表示图22所示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投射装置具备的光源単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28是表示图25所示的投射装置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的、其他光源单元的投射方向的俯视图。图29是表示图25所示的投射装置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的、投射装置投射到基准平面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30是表示发光部上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可以改变的光源単元的示例的剖面图。图31是表示具有能够放大投射区域的多个光源単元的投射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投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33是表示图32所示的投射装置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的各光源単元的投射方向的俯视图。 图34是概略性地表示图32所示的辅助用光源単元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5是概略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6是概略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7是表示现有的区域分割型的前灯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图38是表示现有的重合型的前灯的照明区域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如果基于图I 图6(b)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将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应用于作为汽车(车辆)的远光用前照灯的前灯(行驶用前照灯)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也可以被作为近光灯用前照灯(错车用前照灯)、或者汽车以外的车辆用前照灯加以实现。此外,也可以作为其他的投射装置,例如,车辆以外的移动物体(例如,人、船舶、飞机、潜艇、火箭等)的前灯加以实现,也可以作为探照灯、投影机、室内照明用具(落地灯、台灯等)加以实现。<投射装置100的构成>首先,參照图I 图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投射装置100的立体图。如图I和图2所示,投射装置100具有光源単元I。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I由5个光源単元Ia Ie构成,光源单元Ia Ie在水平方向上排成ー列,且配置在金属底座7上。该光源単元I在所搭载的汽车(以下称为搭载车辆)的前侧两端部,分别各配置I个。就投射装置100而言,通过使每个光源単元Ia Ie所投射的投射点(投射区域)Ila lie多个组合,从而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11。以下,对于光源単元I和金属底座7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在光源単元I中,因为各光源単元Ia Ie的构成大体相同,所以只对于光源単元Ia进行说明。[光源单元I]图3是表示图2所示投射装置100具备的光源单元Ia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如图3所不,光源单兀Ia具有激光兀件2、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反射镜(配光部)5。
(激光元件2)激光元件2是作为使光(激发光/激光)出射的激发光源发挥功能的发光元件。激光元件2配置在反射镜5的外部,该激光元件2可以是在一个芯片上具有ー个发光点的元件,也可以是在I个芯片上具有多个发光点的元件。通过作为激发光使用激光,能够将发光部4所对应的照射范围控制得狭窄,因此可以减小发光部4的尺寸。因此,对于从发光部4发射的光,通过反射镜5控制其光路,就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投射,因此能够实现配光性能得到提高的高亮度的光源単元la。还有,也能够使用LED (发光二极管)替代激光元件2。但是,使用比LED亮度高的激光元件2的方法,发光部4的亮度可达到高亮度,因此优选。如本实施方式,可以只使用I个激光元件2,但为了得到高输出功率的激光,容易的方法是使用多个激光元件2。设有多个激光元件2吋,从多个激光元件2分别发射作为激 发光的激光。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各激光元件2发射不同波长的激光,使多种激光混合,例如,可以使蓝色激光与绿色激光,或蓝紫色激光与蓝色激光等组合。另外,如本实施方式,不个别控制光源单元Ia Ie的光量时,光源单元Ia Ie也可以利用共同的激光元件2。这种情况下,从共同的激光元件2出射的激光分割,分配到各光源単元Ia Ie即可。激光元件2的激光的波长,例如为405nm(蓝紫色)或450nm(蓝色),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发光部4所含的荧光体的种类适宜选择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元件2装配在直径9mm的金属封装上,输出功率1W,将波长405nm(蓝紫色)的激光发射出。在激光元件2上连接有配线9,经由该配线9,向激光元件2供电等。(聚光透镜3)聚光透镜3是用于按照使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激光适当地照射到发光部4的方式调节该激光的照射范围的透镜。聚光透镜3经由设于反射镜5的窗ロ部6,向发光部4照射激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光透镜3按照在发光部4的激光的照射范围达到直径O. 3mm的方式使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激光会聚。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光透镜3由I个透镜构成,但也可以使用多个透镜构成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发光部4接收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激光而发出荧光,且含有吸收激光并散发荧光的荧光体(荧光物质)。具体来说,发光部4是在包封材料的内部分散有荧光体的或固定有荧光体的。根据这样的发光部4,与LED等相比,能够使发光部4的尺寸形成得更小。该发光部4配置在金属底座7上、且在反射镜5的大致焦点位置。因此,从发光部4出射的荧光,由反射镜5的反射曲面反射,其光路得到控制。在该发光部4被激光照射的面(以下称为照射面),也可以形成防止激光反射的防反射构造。由此,能够防止在发光部4照射面的激光反射,因此能够将更多的激光引导至发光部4的内部而转换成荧光。还有,使发光部4配置在从反射镜5的焦点位置有所偏离的位置,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光源単元Ia的投射范围(光点直径)。
另外,发光部4按照其照射面的延长面E与反射镜5的孔径部5A的端部接触的方式在设于金属底座7的倾斜部7a上倾斜地配置。因此,从发光部4发射的荧光,不会直接泄漏到外部,能够有效率地以反射镜5进行反射配光。此外,通过设置倾斜部7a,不能从外部直接看到发光部4的发光点,因此能够防止从外部看光源单元Ia时仅一点明亮而引起的晃眼发生等。作为发光部4的荧光体,例如能够使用氧氮化物系荧光体(例如,赛隆荧光体)或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粒子荧光体(例如,磷化铟InP)。这些荧光体对于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高输出功率(和/或光密度)的激光的耐热性高,最适合激光照明光源。但是,发光部4的荧光体并不限定为上述这些,也可以是氮化物荧光体等其他的荧光体。另外,汽车用的投射装置100的照明光,必须是具有既定范围的色度的白色,这是法律规定的。因此,在发光部4中含有的荧光体,要以使照明光成为白色的方式来进行选择。 例如,在发光部4中含有蓝色、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若照射405nm的激光,则发生白色光。另外,在发光部4中含有黄色的荧光体(或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通过照射450nm(蓝色)的激光(或在440nm以上、49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具有峰值波长的所谓蓝色邻域的激光),也能够得到白色光。发光部4的包封材料,例如是玻璃材料(无机玻璃、有机无机混合玻璃)、硅酮树脂等的树脂材料。作为玻璃材料也可以使用低熔点玻璃。包封材料优选透明性高的,优选在激光为高输出功率时、耐热性高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4含有红色荧光体(CaAlSiN3 = Eu)、绿色荧光体(β-SiAlONiEu)和蓝色荧光体((BaSr)MgAlltlO17 = Eu)这三种RGB荧光体,以使之接收由激光元件2发射的波长405nm的激光、并发出白色的荧光。另外,发光部4按照呈一边的长度为1_的正方形、厚度为O. Imm的薄膜状的方式使荧光体的粉末与树脂混合而涂布在倾斜部7a上。通过具有这样的发光部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各发光部4得到80流明的荧光。另外,能够将发光部4形成为320cd/mm2这样高亮度的点光源。还有,如果将投射装置100用于汽车用的前照灯以外的照明装置,则来自发光部4的发光色也不限定为白色,也可以是蓝色、红色等白色以外的发光色。另外,作为发光部4,也可以将使激光漫反射而使之散射的散射部配置在反射镜5的焦点邻域。作为发光部4使用散射部,能够将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激光作为照明光加以利用。即,能够通过反射镜5,对于由散射部散射的激光进行配光,将其作为照明光加以利用。这种情况下,为了输出白色光,也可以对于I个反射镜5组合使用所出射的激光的波长不同的多个激光元件2。(反射镜5)反射镜5将发光部4所发出的荧光反射、且配光到照明区域11的一部分。该反射镜5例如可以是在其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构件。反射镜5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与上述回转轴平行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反射镜5在对于发光部4所发出的荧光进行配光的方向上,具有半圆形的孔径部5A。
来自配置在反射镜5的大致焦点的位置的发光部4的光,经由具有抛物曲面的反射面的反射镜5,形成接近平行的光束而从孔径部5A朝向前方而被配光。由此,能够将来自发光部4的光在狭窄的立体角内进行有效率地配光,因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外,激光元件2配置在反射镜5的外部,在反射镜5上设有使激光透过或通过的窗口部6。该窗口部6可以是贯通孔、或者也可以含有可使激光透过的透明构件。例如,可以将设有使激光透射、且使白色光(发光部4的荧光)反射的滤光片的透明板作为窗口部6设置。根据这一构成,能够防止从发光部4发出的荧光从窗口部6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树脂制的半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面涂覆有铝的半圆形的反射镜5,深度8. 3mm,孔径部5A的半径为10mm。还有,反射镜5是具有封闭的圆形的孔径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或含有其一部分。另夕卜,在抛物面反射镜以外,也能够使用椭圆形状和自由曲面形状或多面化的(多重反射镜)。此外,在反射镜5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不是抛物曲面的部分。·
另外,虽未图示,但光源单元Ia也可以在反射镜5的孔径部5A具有控制光的配光的透镜等。根据这一构成,能够实现具有高亮度、并且尺寸小的发光部4的光源单元Ia le,使各光源单元Ia Ie的配光性能提高。[金属底座7]金属底座7是支承光源单元Ia Ie的支承构件,由金属(例如铝、铜和铁)构成。因此,金属底座7热传导性高,能够有效率地散发在金属底座7上所配置的激光元件2和发光部4中发生的热。还有,支承发光部4的构件,不限定由金属构成,也可以含有金属以外的热传导性高的物质(玻璃、蓝宝石、高热传导陶瓷等)。但是,优选涂布有发光部4的倾斜部7a的表面作为反射面发挥作用。倾斜部7a的表面为反射面,由此,从发光部4的照射面入射的激光被转换成荧光后,再由该反射面反射,从而能够使之朝向反射镜5。另外,能够使从发光部4的照射面入射的激光由上述的反射面反射,再使之朝向发光部4的内部而转换成荧光。<投射装置100的配光性能>其次,参照图4对于投射装置100的配光性能进行说明。汽车用的前灯,表示其照度、光轴的方向和/或配光的分布等的配光性能标准受到规定。配光性能标准各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形成对应各种配光性能标准的照明区域。图4是表示投射装置10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11的模式图。还有,基准平面20是在搭载车辆的行进方向上按大约25m离开的位置所设置的垂直的平面。如图4所示,就投射装置100而言,在照明基准平面20的规定区域A(例如,相当于远光用的配光性能标准)时,由5个光源单元Ia Ie将规定区域A分割地进行投射。具体来说,投射装置100通过光源单元Ia le,朝向规定区域A各个不同的区域进行投射,且通过投射点Ila lie的组合,形成对应于规定区域A的照明区域11。如此,投射装置100是通过光源单元Ia Ie将照明区域11分割地进行投射的区域分割型的前灯,光源单元Ia Ie如上述,具有接收到激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4。因此,能够相对性地缩小发光部4相对于反射镜5的尺寸,因此即使使用小直径的反射镜5,也能够得到高配光性能,各光源单元Ia Ie能够将来自发光部4的光朝向很小的投射点I Ia He进行投射,并且能够使投射装置100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因为具有这样的光源单元Ia le,所以通过使每个光源单元Ia Ie所投射很小的投射点Ila lie多个组合,就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11、。另外,在投射装置100中,因为各光源单元Ia Ie朝向互不相同的小的投射点Ila lie进行投射而形成照明区域11,所以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光束,可以进行有效率的照明。此外,通过控制每个光源单元Ia Ie的光量,可以容易地进行照明区域11的部分性光量调整。例如,要把规定区域A的中央附近照射得更明亮时,使朝向规定区域A的中 央附近而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Ib Id各自的输出功率等提高,则使向投射点Ilb Ild的光量增加。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规定区域A的中央附近照射得更明亮等的光量调整。还有,关于控制每个光源单元Ia Ie的光量的处理,以后述的实施方式2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I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具备光源单元Ia le,该光源单元Ia Ie具有如下接收到激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4 ;以对应于发光部4的方式设置、且将来自发光部4的光配光到照明区域11的一部分的反射镜5,光源单元Ia Ie各自是朝向使照明区域11分割后区域即投射点Ila lie投射来自各发光部4的光的部件,照明区域11是使每个光源单元Ia Ie投射的投射点Ila lie多个组合所形成的区域。在投射装置100中,因为光源单元Ia Ie分别具有接收到激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4,所以能够相对地缩小发光部4相对于反射镜5的尺寸。因此,即使采用小直径的反射镜5,也能够得到高配光性能,因此各光源单元Ia Ie能够朝向很小的投射点IIa lie投射来自发光部4的光,可以使投射装置100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具有这样的光源单元Ia le,各光源单元Ia Ie朝向使照明区域11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点Ila lie投射来自发光部4的光。S卩,通过光源单元Ia le,将照明区域11分割地进行投射。因此,使每个光源单元Ia Ie所投射的小的投射点Ila lie多个组合,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11。另外,在投射装置100中,各光源单元Ia Ie因为每个单元朝向不同的投射点Ila lie进行投射,所以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光束,可以进行有效率的照明。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一种投射装置100,其能够有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变形例〉接着,参照图5 (a) 图6 (b),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照明区域11的变形例)图5 (a) 图5 (c)是表示投射装置10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11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如图5(a)所示,例如,要将规定区域A的中央附近照射得更明亮时,也可以形成使位于规定区域A的中央附近的投射点Ilb Ild的间隔缩短了的照明区域12。如此,根据投射装置100,就各光源单元Ia Ie而言,因为按单元朝向不同的投射点Ila lie进行投射,所以通过改变投射点Ila lie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形成光量得到部分性控制的照明区域12。另外,如图5(b)所示,通过使投射点Ila Ili组合,也可以形成与规定区域B对应的照明区域13。这时,照明区域13在横向和纵向上被分割成9个区域,由投射点Ila Ili所对应的各光源单元(图示省略)投射。如此,通过用投射点Ila Ili在横向和纵向分割地进行投射,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13。此外,如图5(c)所示,通过使投射点Ila Ilg组合,也可以形成相当于近光灯用的配光性能标准的与规定区域C对应的照明区域14。这时,为了在上端边缘形成截止线,通过在配置成一列的投射点Ila Ile上配置投射点I If和llg,能够形成与近光灯用的配光性能标准对应的照明区域14。如此,通过使照明区域在横向和纵向分割地进行投射的投射点Ila Ili等适宜组合,能够形成一切形状的照明区域。
(反射镜5的配置例)图6(a)和图6(b)是表示投射装置100具备的反射镜5的配置例的正面图。如图6(a)所示,配置反射镜5a 5i时,也可以在配置成一列的反射镜5a 5e上,交错配置反射镜5f 5i。由此,能够形成与图5(b)所示规定区域B对应的照明区域13。另外,如图6(b)所不,在反射镜5a 5e上交错配置反射镜5f 5i时,优选按照使反射镜5a 5e和反射镜5f 5i其彼此的圆周部分抵接的方向进行配置。由此,投射装置100中反射镜5a 5i所占的体积变小,因此能够使投射装置100小型化。〔实施方式2〕如果基于图7 图12,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控制每个光源单元的光量的投射装置120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投射装置120的构成>首先,参照图7和图8,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如图7所示,投射装置120具有光源单元21、照相机30、光量调整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21由5个光源单元21a 21e构成,光源单元21a 21e沿水平方向排成一列、且被收纳在框体27的内部。以下,对于光源单元21、框体27、照相机30和光量调整部40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关于光源单元21,因为各光源单元21a 21e的构成大体相同,所以只对于光源单元21a进行说明。[光源单元2I]图8是表示图7所示投射装置120具备的光源单元21a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如图8所不,光源单兀21a具有激光兀件(光出射部)2、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反射镜(配光部)25。(激光元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元件2装配在直径9mm的金属封装上,输出功率2W,以使波长405nm(蓝紫色)的激光发射的方式被调整。(聚光透镜3)聚光透镜3按照使发光部4的激光的照射范围达到直径O. 6mm方式将从激光元件2发射的激光会聚。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光透镜3经由设在反射镜25的顶点部的窗口部6,向发光部4会聚激光。
(发光部4)发光部4被固定在由金属构成的支柱8的一端,且被配置在截面为抛物线形状的反射镜25的大致焦点的位置。该发光部4通过将包封树脂中混合有荧光体的粉末的材料涂布在构成底座的支柱8上而被形成。支柱8的另一端贯通反射镜25,与热传导性高的散热构件(图示省略)连接。因此,能够因激光的照射而发生的发光部4的热量,就经由支柱8被传递给散热构件,且高效率地进行散热。还有,支柱8并不限定为金属,也可以使用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例如蓝宝石等。另夕卜,如果将透明的材料用于支柱8,则不会遮挡由反射镜25控制的光,就能够对光进行有效地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4含有红色荧光体(CaAlSiN3 = Eu)、绿色荧光体(β-SiAlONiEu)和蓝色荧光体((BaSr)MgAlltlO17 = Eu)这三种RGB荧光体,以使之接收由激光元件2发射的波长405nm的激光、并发出白色的荧光。另外,发光部4按照呈直径Imm的圆形、且为厚度O. Imm的薄膜状的方式被涂布在支柱8上。通过具有这样的发光部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发光部4得到200流明的荧光。另外,能够使发光部4作为200cd/mm2这样的高亮度的点光源发挥作用。(反射镜25)反射镜25包含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且通过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得到的曲面(抛物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反射由发光部4发出的荧光的方向上具有圆形的孔径部25A。在此,因为发光部4配置在反射镜25的孔径部25A的内侧(反射镜25的反射面的顶点侧),所以从发光部4发射的光,必然由反射镜25反射之后,再从孔径部25A投射到外部。因此,从外部不能直接看见发光部4的发光点,从而能够防止从外部观看时只有一点(发光点)明亮而引起的晃眼的发生等。另外,即使以激光为激发光时,通过采用本构成,仍能够提供安全性高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制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面使用涂覆有铝的圆形的反射镜25,深度为8. Omm,孔径部25A的半径为15mm。根据这样的光源单元21a 21e,能够实现高亮度、且尺寸小的发光部4,因此能够提高各光源单元21a 21e的配光性能。还有,虽未图示,但光源单元21a也可以在反射镜25的孔径部25A具有矫正光线的配光的透镜等。[框体27]框体27是在其内部容纳着各光源单元21a 21e的外壳。在框体27的内部容纳的光源单元21a 21e所具备的各激光元件2,经由配线9与光量调整部40连接,且其光量个别受到控制。
[照相机3O]照相机30含有照明区域31(参照图10(a)和图10 (b))、且连续地拍摄搭载车辆前方的周边图像。照相机30例如配置在车内前方的后视镜邻域。在照相机30中,能够使用以电视帧频拍摄动态图像的摄影装置。照相机30从光源单元21a 21e亮灯的时刻开始进行搭载车辆前方的周边图像的拍摄,将所拍摄的动态图像输出到光量调整部40。[光量调整部40]光量调整部40基于照相机30所拍摄的动态图像来个别控制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光量调整部40具有物体检测部41、识别部42、光量控制部43。(物体检测部41) 物体检测部41对由照相机30拍摄的动态图像进行分析以检测出投射点31a 31e内的物体。具体来说,物体检测部41在从照相机30取得动态图像时,按予先设定有坐标信息的、且与各投射点31a 31e所对应的动态图像中的区域即检测区域,对物体进行检测。然后,物体检测部41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物体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识别部42。(识别部42)识别部42识别从物体检测部4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种类。具体来说,识别部42在从物体检测部41取得检测信号时,提取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形状、位置等的特征点,计算该特征点经数值化的特征值。然后,识别部42参照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所存储的、且对于使按物体的种类的特征点被数值化了的标准值加以管理的标准值表,检索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在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例如,在标准值表中,所管理的有迎面来车、先行车辆、道路标识或设想的障碍物等所对应的标准值。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为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得以特定时,识别部42将由该标准值所示的物体判定为物体检测部41所检测的物体。识别部42基于上述的判定结果,将表示由标准值所示的物体的种类和该物体被检测到的检测区域的识别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光量控制部43)就光量控制部43而言,根据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对于朝向检测到该物体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进行个别控制。例如,光量控制部43,通过对于光源单元21a 21e具备的激光元件2所供给的电流的增减,来个别地控制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具体来说,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等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该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等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输出功率个别地降低。另一方面,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该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兀21a 21e的输出功率个别地上升。还有,通过使光源单元21a 21e的输出功率为0,能够使光源单元21a 21e熄灯。因此,光量控制部43通过控制光源单元21a 21e的输出功率,能够使光源单元21a 21e的亮灯和熄灯个别地切换。<投射装置120的光量控制>接着,参照图9 图10(b),对于使投射装置120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个别地控制的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个别控制投射装置120具备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0(a)和图10(b)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处理而使光量得到控制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如图9所示,光源单元21a 21e亮灯时,照相机30开始进行照明区域31周边的动态图像的拍摄(SI)。这时,照相机30以光源单元21a 21e投射的照明区域31整体可以拍摄的视场角拍摄搭载车辆前方,将所拍摄的动态图像输出到光量调整部40。接着,物体检测部41对于照相机30所拍摄到的动态图像进行分析,检测投射点31a 31e内的物体(S2)。具体来说,物体检测部41从照相机30取得动态图像时,按各投·射点31a 31e所对应的动态图像中的检测区域进行物体检测。然后,物体检测部41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物体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识别部42。图10(a)所示的情况下,物体检测部41将表示与投射点31e所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识别部42。接着,识别部42识别从物体检测部4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种类(S3)。具体来说,识别部42从物体检测部41取得检测信号时,提取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形状、位置等的特征点,计算该特征点经数值化的特征值。然后,识别部42参照标准值表,检测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在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为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得以特定时,识别部42判定物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物体是该标准值所示的物体。识别部42基于上述的判定结果,将表示由标准值所示的物体的种类和检测到该物体的检测区域之识别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在图10(a)所示的情况下,识别部42判定为物体的种类是迎面来车F、且将表示检测到该迎面来车F的、且与投射点31e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之识别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接着,光量控制部43,根据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个别地控制朝向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
(S4)。具体来说,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等时,如图10(b)所示,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迎面来车F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e的输出功率降低。由此,能够降低对迎面来车F的驾驶员(用户)等所造成的令人不快的眩目和晃眼,因此能够实现安全且舒适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该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兀21a 21e的输出功率上升。由此,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被照射得更加明亮,从而通过目视便可以正确地读取道路标识、以及正确地辨认障碍物等,能够实现安全的交通环境。还有,识别动态图像中的物体的种类的手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也可以应用公知的手法。
另外,在标准值表中,除了与迎面来车、先行车辆、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所对应的标准值以外,还可以管理例如行人、轻型车辆(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等所对应的标准值。由此,与识别部42所识别的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最佳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还有,关于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等所对应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加以个别地控制的处理,在后述的实施方式3中详细说明。〈实施方式2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具有光源单元21a 21e,该光源单元具有如下接收到激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4 ;以对应发光部4的方式设置,且将来自发光部4的光配光到照明区域11的一部分的反射镜5,光源单元21a 21e各自是朝向使照明区域11分割后区域即投射点31a 31e、投射来自各发光部4的光的部件,照明区域31是使每个光源单元21a 21e所投射的投射点31a 31e多个组合所形成的区 域,并且,投射装置120还具有对于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进行个别的控制的光量控制部43。在投射装置120中,通过个别地控制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可以按各光源单元21a 21e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光量调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可以按区域进行最佳的光量控制的投射装置120,S卩,在照明区域31之中,使想要明亮的区域被照射得充分明亮,另一方面,使想要抑制亮度的区域被照明得昏暗。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还具有检测投射点31a 31e内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41,在物体检测部41检测到物体时,光量控制部43个别地控制朝向检测到物体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的光量。根据该投射装置120,光量控制部43可以控制对于物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的物体进行投射的光量,因此,例如可以进行使朝向检测到的物体投射的光量增加或减少等的光量控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还具有通过图像辨认来识别由物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的物体的种类的识别部42,并且,光量控制部43根据识别部42识别到的物体的种类、个别地控制朝向检测到该物体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的光量。根据该投射装置120,可以根据识别部42识别到的物体的种类,控制对于物体投射的光量,因此可以根据物体的种类,进行使投射的光量增加或减少等的光量控制。<变形例>接下来,参照图11(a) 图14,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2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反射镜25的配置例)图11 (a)和图11 (b)是表示投射装置120具备的反射镜25的配置例的正面图。如图11(a)所示,配置反射镜25a 25i时,在配置成一列的反射镜25a 25e上,也可以交错状地配置反射镜25f 25i。由此,能够形成与图5(b)所示的规定区域B对应的照明区域13。另外,如图11(b)所示,配置反射镜25a 25g时,也可以以包围反射镜25a的方式,沿着反射镜25a的外周配置反射镜25b 25g。(反射镜25的变形例)
图12是表示投射装置120具备的反射镜25的另一变形例的正面图。如图12所示,反射镜35中,将一个大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部分割成4个区域35a 35d,且能够对于各个区域35a 35d个别地控制光量。即,反射镜35中,按四等分分割的区域35a 35d而配置发光部4,各自作为独立的光源单元发挥功能。因此,根据反射镜35,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实施方式3〕如果基于图13 图15(b)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投射装置140进行说明,投射装置140通过使对于行人等投射的光加以闪烁,从而提醒注意有搭载车辆接近。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投射装置140的构成>首先,参照图1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4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40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如图13所示,投射装置140具有光源单元21、照相机30、光量调整部60。[光量调整部60]光量调整部60基于照相机30所拍摄的动态图像、来控制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该光量调整部60还具有距离检测部44,主要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2的光量调整部40不同。(距离检测部44)距离检测部44是对照相机30所拍摄的物体与搭载车辆的距离进行检测的部件。具体来说,表示物体是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等(以下称为行人等)的识别信号从识别部42被输出时,距离检测部44分析照相机30所拍摄的动态图像,来检测行人等与搭载车辆的距离。然后,距离检测部44将所检测的行人等与搭载车辆的距离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光量控制部43)光量控制部43根据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个别地控制朝向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投射的光量。具体来说,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行人等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该行人等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加以闪烁。例如,光量控制部43通过使对于光源单元21a 21e具备的激光元件2所供给的电流进行调制,而使所特定的光源单元21a 21e加以闪烁。<投射装置140的光量控制>接着,参照图14 图15(b),对于控制投射装置140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个别地控制投射装置140具备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光量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5(a)和图15(b)是表示通过图14所示的处理而使光量得到的控制的光源单元21a 21e的工作状态的模式图。如图14所示,光源单元21a 21e亮灯时,照相机30开始进行照明区域31周边的动态图像的拍摄(Sll)。这时,照相机30以光源单元21a 21e投射的照明区域31整体可以拍摄的视场角拍摄搭载车辆前方,将所拍摄的动态图像输出到光量调整部60。
接着,物体检测部41对于照相机30所拍摄到的动态图像进行分析,检测投射点31a 31e内的物体(S12)。具体来说,物体检测部41从照相机30取得动态图像时,按各投射点31a 31e所对应的每个动态图像中的检测区域,进行物体检测。然后,物体检测部41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物体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识别部42。在图15(a)所示的情况下,物体检测部41将表示投射点31e所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识别部42。接着,识别部42识别从物体检测部4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种类(S13)。具体来说,识别部42从物体检测部41取得检测信号时,提取检测信号所示的检测区域内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形状、位置等的特征点,计算该特征点经数值化的特征值。然后,识别部42参照标准值表,检测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在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为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得以特定时,识别部42判定物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物体是该标准值所示的物体。
识别部42基于上述的判定结果,将表示由标准值所示的物体的种类和检测到该物体的检测区域之识别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及距离检测部44。在图15(a)所示的情况下,识别部42判定为物体的种类是行人P。然后,将表示检测到该行人P的、且与投射点31e所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和距离检测部44。接着,光量控制部43根据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按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量加以个别控制(S14)。具体来说,从识别部4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物体的种类是行人P时,如图15(b)所示,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行人P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投射点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e加以闪烁。由此,不会对行人P造成过度的眩目,而能够提醒其注意有搭载车辆接近,并且对于搭载车辆的驾驶员来说,也能够通知其行人P的存在。在此,使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优选为IHz以上、IOHz以下。通过使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在IHz以上、IOHz以下,行人P和搭载车辆的驾驶员等容易辨认光源单元21e的闪烁。因此,能够有效地通知行人P和搭载车辆的驾驶员等,有搭载车辆的接近或行人P等的存在。接着,光量控制部43基于从距离检测部44输出的行人P和搭载车辆的距离变化,改变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具体来说,随着距离检测部44所检测到的行人P和搭载车辆的距离变小,光量控制部43使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提高(S15)。例如,在行人P远离时,使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为3Hz左右,行人P最接近时,使光源单元21e闪烁的频率慢慢提高至30Hz左右,由此,能够得到提醒行人P和驾驶员注意危险的显著的效果。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通知行人P和驾驶员等,有搭载车辆的接近或行人P的存在。<实施方式3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40,若物体为行人P等被识别部42识别出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检测到行人P等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 21e个别地加以闪烁。就投射装置140而言,因为使朝向检测到行人P等的投射点31a 31e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 21e得以个别闪烁,所以不会对行人P等造成过度的眩目,而能够提醒其注意搭载车辆的接近,对于搭载车辆的驾驶员来说,也能够通知其有行人P等的存在。
另外,投射装置140中,随着距离检测部44所检测到的行人P和搭载车辆的距离变小,光量控制部43提高使光源单元21a 21e闪烁的频率,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通知行人P和驾驶员等有搭载车辆的接近或行人P等的存在。〔实施方式4〕如果基于图16 图21,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搭载车辆的行驶状況,对于改变照明范围的投射装置160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投射装置160的构成>
首先,参照图16,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6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60的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如图16所示,投射装置160具有光源单元61、光量调整部80。[光源单元6I]光源单元61由6个光源单元21a 21f构成,光源单元21a 21f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列、且被收纳在框体27的内部。[光量调整部80]光量调整部80根据搭载有投射装置160的搭载车辆的行驶状況,个别控制按光源单元21a 21f的光量。光量调整部80,具有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和光量控制部43。(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检测驾驶员进行的方向盘操作。具体来说,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量(掌舵角)、且判定检测到的操作量是否在既定阈值以上。如果检测到的操作量在既定阈值以上,则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将表示方向盘切换的方向(左右)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光量控制部43)光量控制部43个别地控制光源单元21a 21f的光量。光量控制部43在搭载车辆直行时使光源单元21b 21e亮灯,且根据从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输出的检测信号使光源单元21a或21f亮灯。具体来说,从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输出有检测信号时,光量控制部43使在检测信号所示的方向盘切换的方向侧所配置的光源单元21a或21f亮灯,来照明搭载车辆的拐弯的方向。<投射装置160的亮灯控制>接下来,参照图17 图19,对于投射装置160的亮灯控制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对图16所示的投射装置160具备的光源单元21a 21f的亮灯进行控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8(a)和图18(b)是用于说明光源单元21a 21f的亮灯状态的模式图,图18(a)表示直行时的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图18(b)表示右转弯时的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如图17所示,光源单元21b 21e亮灯时,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开始进行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检测(S21)。这时,如图18(a)所示,直行时的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成为投射点31b 31e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A(第一照明区域)。接着,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且判定检测到的操作量是否在既定阈值以上(S22)。如果方向盘操作量在既定阈值以上(S22中为YES),则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将表不方向盘切换的方向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光量控制部43。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的方向盘操作量低于既定阈值(S22中为NO),则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不输出检测信号,继续方向盘操作的检测。接着,从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检测信号被输出时,光量控制部43使在检测信号所示的方向盘切换的方向侧所配置的、朝向投射点31a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或朝向31f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f得以亮灯。例如,方向盘被切换到右侧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投射点31f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f亮灯。这时,如图18(b)所示,在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是投射点31b 31e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A、和投射点31f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C(第二照明区域)加以组合所形成的区域。 图19是表示图18(b)所示的右转弯时的照明区域的顶视图。如图19所示,在右转弯时,通过使光源单元21f亮灯,搭载车辆M能够朝向拐弯的方向使照明区域扩大。因此,能够照明搭载车辆M的拐弯的方向,所以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而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还有,方向盘切换向左侧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投射点31a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亮灯。这时,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是由图18(b)所示的投射点31b 31e形成的照明区域31A、和由投射点31a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B(第二照明区域)加以组合所形成的区域。<实施方式4的总结>如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60中,在搭载车辆M左转或右转弯时,光量控制部43使朝向位于搭载车辆M拐弯的方向侧的照明区域31B或31C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21a或21f亮灯。因此,在投射装置160中,能够朝向搭载车辆M拐弯的方向侧使照明区域扩大。另外,在投射装置160中,还具有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方向的方向盘操作检测部45,因此能够基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来检测搭载车辆M的拐弯的方向。因此,基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能够使搭载车辆M的行进方向得以特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照明搭载车辆M拐弯的方向,因此能够实现一种使驾驶员的能见度提高、且提供安全的驾驶环境的投射装置160。还有,作为使搭载车辆M的行进方向得以特定的手法,除了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以外,例如,也可以用车载照相机监控中心线的直行性,基于中心线的位置变化,特定搭载车辆M的行进方向。另外,朝向照明区域31B和31C投射的光源单元的个数,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每个各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个。<变形例>接着,参照图20(a) 图21,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6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说明中,光量控制部43,根据搭载车辆M的行进方向,使光源单元2Ia和21f的一方加以亮灯,但是,例如也可以根据搭载车辆M的行驶速度,使光源单元21a和21f同时亮灯。图20(a)和(b)是用于说明光源单元21a 21f的亮灯状态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20 (a)表示高速行驶时的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图20(b)表示低速行驶时的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在搭载车辆M的行驶速度比既定的速度高时,光量控制部43使光源单元21b 21e亮灯。这时,如图20(a)所示,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为投射点31b 31e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A(第一照明区域)。另一方面,搭载车辆M的行驶速度在既定的速度以下时,光量控制部43使光源单元21a和21f同时亮灯。这时,如图20(b)所示,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为投射点31b 31e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A、投射点31a所形成的照明区域31B(第二照明区域)、和投射点31f所形成的31C(第二照明区域)加以组合后所形成的区域。图21是表示图20(b)所示的低速行驶时的照明区域的顶视图。如图21所示,在低速行驶时,通过使光源单元21a和21f同时亮灯,能够照明还包括搭载车辆M的前方周边的广阔的范围。·
因此可以进行如下等的替换,例如,在高速公路等的高速行驶时,使光源单元21a和21f熄灯,只照明搭载车辆M的前方;在城市街区等的低速行驶时,使光源单元21a和21f同时亮灯,照明也包括搭载车辆M的前方周边的广阔的范围等。因此,能够根据搭载车辆的行驶速度,照明需要的范围,因此能够使安全的驾驶环境的实现、和投射装置160的耗电的降低并立。〔实施方式5〕如果基于图22 图24,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如下配光性能的投射装置180进行说明,S卩,在有I个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仍能够照明既定的规定区域。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投射装置180的构成>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80的构成的俯视图。如图22所示,投射装置180具有多个(在此为5个)的光源单元41a 41e。该光源单元41a 41e各自的构成,与图8所示的光源单元21a大致相同。在图22中,由点划线表示从各光源单元41a 41e投射的光的光轴(中心轴)。另外,由虚线表示从各光源单元41a 41e配光的光的范围(光束收留的立体角)。在此,以5个光源单元41a 41e水平配置的方式将投射装置180搭载在搭载车辆上。<投射装置180的配光性能>接着,参照图23,对于投射装置180的配光性能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投射装置18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51的模式图。在此,配光性能标准规定基准平面20的配光性能,例如,作为需要投射的既定的区域,规定为长方形的规定区域D。即,使投射装置180亮灯时,为了确认前方,至少规定区域D必须始终以一定程度的照度照射。在基准平面20中,投射装置180的5个光源单元41a 41e,分别朝向不同的投射点51a 51e投射。各投射点51a 51e其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同。在此,投射点51a 51e,以彼此邻接的投射点有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定位。例如,光源单元41a所对应的投射点51a,具有与邻接的光源单元41b所对应的投射点51b重叠的区域。另外,光源单元41b所对应的投射点51b,具有与邻接的光源单元41c所对应的投射点51c重叠的区域。使各投射点51a 51e的中心位置包含在邻接的其他投射点中,如此来配置各光源单元41a 41e。应该照明的规定区域D,由各光源单元41a 41e被分割投射。在图23中,以虚线表示将规定区域D分割成4部分区域Dl D4的线。部分区域Dl D4是对应各投射点51a 51e的重叠而方便地分割了规定区域D后的部分区域。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l被包含在投射点51a和投射点51b中。另外,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2被包含在投射点51b和投射点51中。另外,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3被包含在投射点51c和投射点51d中。另外,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4被包含在投射点51d和投射点51e中。如此,在投射装置180中,规定区域D的各部分区域Dl D4,被包含在至少2个光源单元所对应的投射点中。即,规定区域D的任意的位置,由至少2个光源单元投射。图24是表示在光源单元41c发生故障时,投射装置18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51的模式图。由于激光元件2的故障、发光部4的劣化或反射镜25的损伤等,会导 致来自光源单元51a 51e的投射变弱、或未被投射。多个光源单元41a 41e之中,例如,有I个光源单元41c发生故障时,则无法从光源单元41c向投射点51c投射,由投射装置180照明的照明区域51如图24所示。即使在光源单元41c发生故障时,就规定区域D的整体而言,仍被包含在其他的光源单元41a/41b/41d/41e所对应的投射点51a/51b/51d/51e所形成的照明区域51中。例如,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2,至少由投射点51b所对应的光源单元41b投射;部分区域D3,至少由投射点51d所对应的光源单元41d投射。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80中,在任意的I个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就规定区域D的全部而言,也能够由其他的光源单元投射。因此,在有I个光源单元21c发生故障时,以使应该照明的规定区域D的全部被投射的方式,由其他的光源单元21a/21b/21d/21e将规定区域D的全部分割地进行投射。因此,在夜间行驶时,即使作为搭载车辆的前照灯所搭载的投射装置180的一部分的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通过以投射点重叠的方式构成的其他的光源单元,既定的规定区域D其全部仍可被投射。因此,在投射装置180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仍可以维持能够安全行驶的配光性能,不用进行部件的更换等而继续行驶。另外,即使驾驶员没发觉有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也能够投射应该照明的规定区域D的全部,因此能够维持安全的交通环境。另外,如图23所示,投射装置180,通过多个光源单元41a 41e分割投射规定区域D。由此,能够容易地按各光源单元41a 41e所对应的位置进行照度(光量)调整。例如,规定区域D的中央附近想要照射得更明亮、靠近规定区域D的左右端的位置想要照射得暗一些时,通过调整光源单元41a 41e各自的光量,可以调整所对应的投射点的照度。因此,能够优化能源效率而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51。还有,在由I个光源单元进行投射的投射装置中,难以形成复杂的照明区域,另夕卜,为了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而需要使用遮蔽板等来对光进行遮蔽。然而,由于对光进行遮蔽,会招致能源效率的降低。另外,即使由多个光源单元进行投射时,也有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多层重叠、且各自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以包含规定区域D整体的方式进行投射的重合型投射装置的情况,很难形成以复杂的图案(规定区域D的照度的分布)投射规定区域D的照明区域。另外,按照不分割规定区域D的方式使各个光源单元投射到离开既定的距离的基准平面20中的规定区域D全体(各个投射点彼此大幅重叠)时,在距基准平面20远时,各光源单元的配光过分扩展。从I个光源单元(I个反射镜)投射基准平面中应该照射的规定区域D的全体时,来自该光源单元的配光的立体角变大。若是如此,则在距基准平面20更远的位置,来自该光源单元的配光在广阔的范围扩展,照度变小。汽车的配光性能标准,例如多是在IOm或25m前方这样比较近距离的基准平面上规定的,而在实际的行驶中,则需要投射例如40m或IOOm前方这样更远 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80,具有分割规定区域D而进行投射的多个光源单元41a 41e,因此能够很容易的实现按位置而照度不同的照明区域。另外规定区域D由多个光源单元41a 41e被分割投射。因此,能够使各个光源单元41a 41e小型化。另外,与启动辅助灯等而代用发生了故障的灯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光源单元设置可移动部,即使不通过故障检测装置等检测故障,也能够满足既定的配光性能标准而向前方投射。另外,因为多个光源单元41a 41e分割规定区域D而进行投射,所以能够使来自各光源单元41a 41e的配光的立体角减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180,即使在距基准平面20很远的位置,也能够以高照度进行投射。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于在多个光源单元的全体中投射点与其他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彼此重合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多个光源单元的仅一部分中使投射点与其他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重合。在此,以使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的照度不同的方式构成时,也可以只使恐有故障可能性的照度高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与其他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重合。那么,即使投射点的照度高的光源单元发生故障,也能够以满足规定区域D的方式进行投射。此外,上述说明的是,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的仅一部分重合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2个以上的光源单元,投射规定区域的D之中需要照度的区域。〔实施方式6〕如果图25 图31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有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由其他的光源单元加以弥补的投射装置200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投射装置200的构成>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200的构成的俯视图。投射装置200,具有多个(在此为5个)光源单元61a 61e。另外,投射装置200具有故障检测部(投射检测部)46和驱动控制部(投射变更部)47。在图25中,故障检测部46和驱动控制部47表示为功能块。另外,在图25中,由点划线表示从各光源单元61a 61e投射的光的光轴(中心轴)。另外,在图25中,由虚线表示从各光源单元61a 61e投射的光的范围(光束收留的立体角)。在本实施方式中,以5个光源单元61a 61e水平配置的方式将投射装置200搭载在搭载车辆上。以下,参照图27,说明光源单元61a的详细的构成。还有光源单元61a 61e具有大体相同的构成。[光源单元41a]图27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61a的构成的剖面图。光源单元61a,具有激光兀件(激发光出射部)2、聚光透镜3、发光部(照射部)4、反射镜5、金属底座17和单元驱动部(投射变更部)48。聚光透镜3、发光部4和反射镜5的构成与图3所示的光源单元Ia大致相同。(激光元件2)激光元件2是内置监控器H)(光电二极管)的激光元件,能够检测激光元件2的故障。还有,激光元件2也可以是APC(定输出)激光元件,也可以是ACC(定电流)激光元件。(金属底座I7) 金属底座17是支承光源单元61a的支承构件,由金属(例如铝、铜和铁)构成。金属底座17在各光源单兀61a 61e上分别独立设置。[故障检测部46]故障检测部46收取各光源单兀61a 61e的激光兀件2的监控器F1D的输出,且检测各光源单兀61a 61e (的激光兀件2)有无故障。故障检测部46关于各光源单兀61a 61e有无故障的情况向驱动控制部47输出。还有,也可以通过在各光源单元61a 61e的反射镜5的内部空间配置光接收元件,由故障检测部46收取光接收兀件的输出,从而监视发光部4的突光发光的强度。这种情况下,激光元件2的故障和发光部4的荧光体的劣化均能够以光接收元件进行检测。例如,故障检测部46通过将反射镜5内部的光接收元件的输出(光接收量)本身与既定的阈值比较、来判定光源单元有无故障也可。另外,例如,故障检测部46通过将激光元件2的输出功率(电力或电流等)所对应的反射镜5内部的光接收元件的输出功率(受光量)与既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光源单元61a 61e有无故障也可。另外,也可以还具有监视搭载车辆的前方的照相机等的拍摄机构,故障检测部46对于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从而监视投射装置200的投射状态。由此,能够使变暗的投射点得以特定,使故障的光源单元61a 61e得以特定。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检测反射镜5的破损等的故障。故障检测部46,例如将既定的图案图像与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也能够使发生了故障的光源单元61a 61e得以特定,将投射装置200的亮灯时和非亮灯时的图像进行比较,也能够使发生了故障有光源单元61a 61e得以特定。[驱动控制部47]驱动控制部47基于各光源单元61a 61e有无故障,控制各光源单元61a 61e的单元驱动部48。(单元驱动部48)单元驱动部48将金属底座17就回转轴48a可回转地支承。由此,单元驱动部48可以使包含反射镜5在内的光源单元61a回转。另外,单元驱动部48根据驱动控制部47的指示使金属底座17回转、来改变光源单元61a的投射方向(投射点的位置)。<投射装置200的配光性能>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投射装置20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71的模式图。在基准平面20中,投射装置200的5个光源单元61a 61e分别朝向不同的投射点71a 71e进行投射。各投射点71a 71e其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同。投射点71a 71e与彼此邻接的投射点有一部分重叠。例如,光源单元61a所对应的投射点71a,具有与邻接的光源单元61b所对应的投射点71b重叠的区域。另外,光源单元61b所对应的投射点71b,具有与邻接的光源单元61c所对应的投射点71c重叠的区域。应该照射的规定区域D,由各光源单元61a 61e被分割投射。在图26中,以虚线表示将规定区域D分割成5部分区域Dl D5的线。部分区域Dl D5是对应各投射点71a 71e方便地分割了规定区域D后的部分区域。规定区域D的部分区域Dl D5被分别包含在投射点71a 71e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5不同,规定区域D的各部分区域Dl D5中,具有仅被包含在某一个投射点中的区域。例如,部分区域D3的中央附近的区域,仅与光源单元 61c所对应的投射点71c重叠。因此,由于故障等导致来自光源单元61c的配光消失时,需要其他的光源单元61a/61b/61d/61e弥补投射点71c。例如,从光源单元61c的激光元件2无法输出激光时,故障检测部46,根据光源单元61c的激光元件2的监控器H)的输出,检测光源单元61c的激光元件2的故障。检测到光源单兀61c的激光兀件2的故障时,故障检测部46将光源单兀61c发生了故障的信息传递到驱动控制部47。在光源单元61c发生故障时,为了以其他的光源单元61a/61b/61d/61e覆盖光源单元61c的投射点71c,驱动控制部47通过单元驱动部48使光源单元61a/61b/61d/61e回转,改变各个投射点71a/71b/71d/71e的位置。还有,驱动控制部47预先存储有在各光源单元61a 61e发生故障时使其他光源单元以何程度回转。图28是表示光源单元61c发生故障时的其他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的俯视图。将没有发生故障的光源单元61a/61b/61d/61e,以弥补发生了故障的光源单元61c的投射点的至少一部分(规定区域D所包含的部分)的方式,改变配光方向。图29是表示光源单元61c发生故障时的、投射装置200投射到基准平面20的照明区域71的模式图。按照覆盖光源单元61c投射的规定区域D的中心部分的方式,将其他光源单元61a/61b/61d/61e所对应的投射点71a/71b/71d/71e的位置变更。由此,规定区域D的任意的位置,被包含在没有故障的光源单元61a/61b/61d/61e所对应的投射点71a/71b/71d/71e 的任意之中。还有,其他的光源单元取代光源单元61c而发生故障时,同样改变没有发生故障的光源单元的投射点,来弥补发生了故障的光源单元向应该投射的区域的配光。因此,即使投射装置200的一部分的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既定的规定区域D的全体仍被投射。因此,投射装置200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也可以维持能够安全行驶的配光性能,继续安全地行驶。因此,可以不用进行部件的更换等而继续安全在行驶。还有,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也可以使没有发生故障的其他的光源单元的激光元件2的输出功率增加。另外,故障检测部46也可以将光源单元发生了故障的信息通知驾驶员。由此,驾驶员能够迅速地注意到光源单元的故障。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用于改变光源单元的角度的操作部(按钮等)设在驾驶座附近,驱动控制部根据驾驶员对该操作部的操作来改变光源单元的角度。另外,光源单元有故障时,也可以不自动地调整其他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而是由驾驶员或维修厂的技术人员,使由单元驱动部可回转支承的光源单元回转,进行配光方向的调整。这样,能够省去故障检测部46和驱动控制部47。还有,与实施方式5同样,因为具有分割规定区域D进行投射的多个光源单元61a 61e,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按位置照度不同的照明区域71。另外规定区域D由多个光源单元61a 61e被分割投射。即使有I个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利用其他多个光源单元,也能够分割投射规定区域D。因此,能够使各个光源单元61a 61e小型化。<变形例>上述中,对于通过使光源单元(和反射镜)回转,从而改变光源单元的投射点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通过其他的方法也可以改变光源单元的投射点。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反射镜5相对于发光部4的位置移动,以改变焦点位置,从而改变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改变发光部4上的激光的照射位置,改变来自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图30是表示可以使发光部4上的激光的照射位置改变的光源单元62的例的剖面 图。该光源单元62中,在聚光透镜3和发光部4之间具有改变激光的行进方向的光学元件(投射变更部)49。通过改变光学元件49的位置或角度,能够改变激光的行进方向,改变发光部4上的激光的照射位置。这种情况下,在某个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驱动控制部(未图示)改变其他的光源单元的光学元件49的位置或角度。由此,在正常时和故障时,由反射镜5反射的角度变化,反射镜5形成的配光方向变化,因此能够改变光源单元的投射点。还有,也可以通过改变相对于反射镜5的激光元件2或聚光透镜3的位置或角度,来替代光学元件49,从而改变发光部4上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改变图27所示聚光透镜(投射变更部)3的位置,而使来自光源单元的配光的立体角加大,且使光源单元的投射点放大。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发光部4相对于反射镜5的位置、变更成焦点位置的前方或后方(孔径部5A侧或反射镜5的抛物面的顶点侧),由此使光源单元的投射点放大。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反射镜5的抛物面变形,从而放大光源单元的投射点。图31是表示具有能够放大投射点的多个光源单元63a 63e的投射装置200a的构成的俯视图。例如,在光源单元63c发生故障时,驱动控制部47通过使其相邻的2个光源单元63b/63d的投射点放大,就能够弥补光源单元63c的投射点。还有,使光源单元63b/63d的投射点放大时,也可以使光源单元63b/63d的激光元件2的输出功率增加。通过仅使发生了故障的光源单元63c的两相邻的光源单元63b/63d的投射点放大,不需要放大全部的投射点,便能够有效率地弥补发生了故障的光源单元63c向投射点的配光。还有,也可以组合使用使这些光源单元的投射点变更的多个手段。〔实施方式7〕如果基于图32 图36对于本发明的投射装置的第7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有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由辅助用的光源单元加以弥补的投射装置220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投射装置220的构成>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装置220的构成的俯视图。投射装置220具有多个(在此为5个)光源单元81a 81e、和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另外,投射装置220还具有故障检测部46和驱动控制部47。在图32中,故障检测部46和驱动控制部47显示为功能块。另外,在图32中,由点划线表不从各光源单兀81a 81e配光的光的光轴(中心轴)。另外,在图32中,由虚线表示从各光源单元81a 81e配光的光的范围(光束收留的立体角)。在此,与实施方式5同样,以5个光源单元81a Sle水平配置的方式将投射装置220搭载在搭载车辆上。 [光源单元81a 8Ie]光源单元81a 81e,是与图3所示的光源单元Ia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光源单元81a 81e的投射点不变。但是,光源单元81a 81e具备的激光元件内置监控器H)。[故障检测部46]故障检测部46收取各光源单元81a Sle的激光元件的监控器H)的输出、且检测各光源单元81a Sle (的激光元件)有无故障。故障检测部46就各光源单元81a Sle有无故障的情况向驱动控制部47输出。[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图34是概略性地表示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构成的剖面图。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具有激光兀件2、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反射镜5、金属底座17和单兀驱动部48。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反射镜5、金属底座17和单元驱动部48的构成,是与图27所示的光源单元61a大致相同的构成。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激光元件2也可以不配备监控器H)。[驱动控制部47]驱动控制部47基于各光源单元81a Sle有无故障,来控制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激光元件2的输出功率、和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单元驱动部48。<投射装置220的配光性能>在光源单元81a 81e正常工作时,如图32所示,由投射装置220的光源单元81a Sle投射既定的区域(规定区域)。多个光源单元81a Sle之中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时,例如,光源单元81d故障时,如图33所示,由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投射光源单元81d的投射点。由此,弥补光源单元81d对投射点的配光。例如,激光没有从光源单元81d的激光元件2输出时,故障检测部46根据光源单元81d的激光元件2的监控器H)的输出,来检测光源单元81d的激光元件2的故障。检测到光源单元81d的激光元件2的故障时,故障检测部46将光源单元81d发生了故障的信息传递到驱动控制部47。光源单元Sld故障时,为了由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覆盖光源单元81d的投射点,驱动控制部47使激光从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激光元件2输出。另外,光源单元81d故障时,驱动控制部47控制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单元驱动部48,使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回转,弥补故障的光源单元81d的投射点,如此来改变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的投射点。还有,驱动控制部47预先存储有在各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使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以何程度回转。因此,即使在投射装置220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既定的规定区域其全体仍得到投射。因此,投射装置220通常使用的多个光源单元81a Sle的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仍可以维持能够安全行驶的配光性能,继续安全地行驶。因此,可以不用进行部件的更换等而继续安全地行驶。还有,与实施方式6同样,因为具有将规定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的多个光源单元81a 81e,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按位置照度不同的照明区域。规定区域由多个光源单元81a 81e被分割投射。即使多个光源单元81a 81e之中的I个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借助其他的光源单元和辅助用的光源单元,也能够将规定区域分割投射。因此,能够使各个光源单元81a Sle和辅助用的光源单元82小型化。还有,相对于通常使用的多个光源单元,也可以具有多个辅助用的光源单元,例如·也可以左右合计设置2个。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一部分光源单元发生故障时,只使靠近故障的光源单元一方的辅助用的光源单元亮灯。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是,故障检测部46仅检测通常使用的多个光源单元有无故障,但并不限定于此,故障检测部82也可以检测辅助用光源单元有无故障,也可以在辅助用光源单元被检测出故障时通知用户。<变形例>在各实施方式中投射装置具备的多个光源单元不限定以上说明的构成。以下,说明光源单元的变形例。图35是概略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光源单元83的构成的剖面图。光源单元83具有激光兀件2、聚光透镜3、发光部4、反射镜26和支柱28。激光兀件2和聚光透镜3的构成与图8所示的光源单元21a大致相同。在图35所示的光源单元83中,发光部4被固定在支柱28上、且被配置在截面为抛物线形状的反射镜26的大致焦点的位置。因此,从发光部4照射到反射镜26的光,由反射镜26的反射曲面反射,其光路得到控制。反射镜26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含有上述回转轴的平面切断所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反射由发光部4发出的荧光的方向上具有圆形的孔径部26A。另外,激光元件2和聚光透镜3配置在反射镜26的外部,在反射镜26上设有使激光透过或通过的窗口部6。该窗口部6可以是贯通孔、或者也可以含有可以透射激光的透明构件。例如,可以将设有透射激光、反射白色光(发光部4的荧光)的滤光片的透明板作为窗口部6设置。根据这一构成,能够防止从发光部4发出的荧光从窗口部6泄漏。发光部4被固定在支柱28上、且被配置在截面为抛物线形状的反射镜26的大致焦点的位置。在此,支柱28为热传导率高的透明材料、例如蓝宝石,能够使从激光元件2出射的激光和由发光部4发出的荧光得以透射,并且,能够使在发光部4发生的热高效率地散发。发光部4中,不仅从受到由激光元件2出射的激光照射的面(窗口部6侧的面)发出荧光,而且从与照射的面相反侧的面(孔径部6侧的面)也发出荧光。反射镜26将从发光部4的被照射到激光的面及其相反侧的面所照射的光(荧光)由反射面反射、且配光到既定的方向。以下,再说明另外的光源单元的变形例。图36是概略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光源单元84的构成的剖面图。光源单元84具有多个激光元件2a/2b/2c、多个聚光透 镜3a/3b/3c、反射镜26a和支柱28a和散射部(发光部)4a。各激光元件2a/2b/2c及其分别所对应的聚光透镜3a/3b/3c的构成,分别与图8的激光兀件2、聚光透镜3的构成相同。但是,激光元件2a/2b/2c是分别出射不同颜色例如蓝色、绿色、红色的激光的激光兀件。从各激光兀件2a/2b/2c出射的激光通过各自对应的聚光透镜3a/3b/3c而被照射到散射部4a。散射部4a含有散射激光的散射体。更详细地说,散射部4a使相干的激光散射、且转换成非相干的散射光、。根据这一构成,从激光兀件2a/2b/2c出射的激光由散射部4a散射,所散射的光(散射光)照射到反射镜26a的反射面。如此,从激光元件2a/2b/2c出射的激光由散射部4a散射,成为白色光,且经由反射镜26a投射到既定的方向。另外,在图36的构成中,散射部4a被固定在支柱28a上、且被配置在截面为抛物线形状的反射镜26a的大致焦点的位置。因此,从散射部4a照射到反射镜26a的光,由反射镜26a的反射曲面反射,其光路得到控制。反射镜26a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含有上述回转轴的平面切断所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反射由散射部4a发出的散射光的方向上具有圆形的孔径部 26A。另外,激光元件2a/2b/2c和聚光透镜3a/3b/3c,被配置在反射镜26a的外部,与之对应,在反射镜26a上,设有使激光透过或通过的多个窗口部6a 6c。该窗口部6a 6c可以是贯通孔、或者也可以含有可使激光透过可能的透明构件。例如,可以将设有透射对应的激光元件的激光、且反射其他的激光元件的光的滤光片的透明板设为各窗口部6a 6c。根据这一构成,能够防止其他的激光元件的激光被散射的光从窗口部6a 6c泄漏。支柱28a是热传导率高的透明材料例如蓝宝石,能够使从激光元件出射的激光和由散射部4a散射的光透过,并且,能够使在散射部4a中发生的热有效率地散发。还有,激光元件的个数和各激光元件出射的激光的颜色不受上述限定。例如激光元件的个数为2个,出射的激光的颜色为蓝色和黄色,也能够得到白色光。〔实施方式的总结〕如上,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具有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以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方式设置,将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照明区域的一部分的配光部,并且,所述光源单元各自是朝向使所述照明区域分割后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的部件,所述照明区域是使每个所述光源单元所投射的所述投射区域多个组合所形成的区域。在上述的构成中,光源单元具有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因此可以使发光部的尺寸形成得小,能够相对性地减小发光部相对于配光部的尺寸。因此,即使使用小直径的配光部,也能够得到高配光性能,因此各光源单元能够朝向小的区域投射来自发光部的光,并且能够使装置构成小型化。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具有多个这样的光源单元,各光源单元朝向使照明区域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发光部的光。即,各光源单元朝向照明区域的不同区域,投射来自发光部的光。因此,使按光源单元所投射的小的投射区域多个组合,能够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另外,根据上述的构成,各光源单元能够朝向按单元独立的投射区域选择性地投射,因此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光束,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投射。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有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投射装置。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即还具有可以个别地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单元的光量的光量控制部。
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还具有可以个别地控制多个光源单元的光量(照度)的光量控制部,所以通过控制按光源单元的光量,可以按各光源单元所对应的投射区域,进行光量控制。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在照明区域之中,使要明亮的区域照射得充分明亮,或者使不能过于明亮的区域昏暗、这样的按区域的最佳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还具有检测所述投射区域内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其构成为,所述光量控制部控制朝向由所述物体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物体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的光量。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还具有检测投射区域内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所以光量控制部控制朝向由物体检测部检测到物体的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的光量,就可以控制投射到物体上的光量。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例如,可以进行使检测到的物体上所投射的光量增加或减少等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识别部,其通过图像辨认来识别由所述物体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识别部识别的所述物体的种类,来控制朝向检测到该物体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的光量。在上述的构成,因为还具有识别部,其通过图像辨认来识别由所述物体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所以可以根据由识别部识别的物体的种类,控制对于物体投射的光量。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根据物体的种类,进行使投射的光量增加或减少等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照明区域至少横向分割地投射。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多个光源单元将照明区域至少横向分割地投射,所以能够容易地控制照明区域的宽度,并且可以按宽度方向上所分割的区域进行最佳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照明区域纵向分割地投射。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多个光源单元将照明区域沿横向和纵向分割地投射,所以通过投射区域的组合,能够恰当地形成一切形状的照明区域。此外,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按沿照明区域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分割的区域进行最佳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在所述规定区域之中的、被包含在由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中的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之区域,与其他任意的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重叠。在上述构成中,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在规定区域之中的、被包含在由多个光源单元中的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之区域,与其他任意的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
区域重叠。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使有故障等发生而无法进行来自第一光源单元的配光时,也可以由其他任意一个光源单元来照明规定区域,能够确保期望的投射区域。
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所述投射区域的中心位置,被包含在其他任意的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中。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所述规定区域被包含在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光源单元以外的其他多个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中。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光源单元含有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单兀。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照明区域中含有既定的规定区域,还具有可以使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改变的投射变更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正常进行时,含有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和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所述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规定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由所述投射变更部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以使该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在上述的构成中,能够通过投射变更部,改变来自第一光源单元的投射形成的投射区域。因此,即使在有故障等发生而来自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也可以改变第一光源单元的投射区域,弥补第二光源单元部向投射区域的投射而对规定区域进行投射,能够确保期望的投射区域。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检测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是否正常进行的投射检测部,所述投射检测部检测出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投射变更部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以使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的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具有的配光部回转或移动,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具有的发光部所照射的光的照射位置改变,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具有的发光部所照射的所述光的照射范围变化,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
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光源单元按照与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相邻的方式配置,在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投射变更部使与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相邻的I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改变,以使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优选所述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所述投射装置还具有投射检测部,该投射检测部对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除了第一光源单元以外的其他多个光源单元的配光是否正常进行加以检测,在除了所述第一光源单元以外的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单元的投射正常进行时,所述第一光源单元不投射,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规定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所述投射检测部检测出来自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单元之中的任意一个光源单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对未正常进行投射的该光源单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投射。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光出射部,其使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光出射,所述发光部使从所述光出射部出射的光散射。 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光出射部,其出射激发光作为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光,所述发光部由从所述光出射部出射的激发光激发而进行发光。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发光部至少含有接收所述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发光部至少含有接收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所以能够利用荧光体发出的荧光作为照明光。另外,通过发光部含有不同种类的荧光体,能够使不同颜色的荧光发光,生成期望色彩的照明光。另外,在本发明的投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光出射部出射激光。在上述的构成中,通过发光部使从光出射部出射的激光散射,能够将其作为照明光利用。或者,能够用激光有效率地激发发光部。此外,在上述的构成中,能够使激光所照射的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缩小,所以可以使发光部相对于配光部的尺寸相对性地减小。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投射装置。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车辆用前照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所以能够实现可高效率地形成期望的照明区域的车辆用前照灯。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为迎面来车或先行车辆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迎面来车或先行车辆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的光量减少。在上述的构成中,在识别出由物体检测部检测到的物体为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等时,光量控制部控制光源单元、而使对于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等投射的光量减少。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降低对迎面来车和先行车辆的驾驶员等造成的令人不快的眩目和晃眼,因此能够实现安全且舒适的交通环境。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为道路标识或障碍物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道路标识或障碍物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的光量增加。在上述的构成中,在识别出所检测的物体为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时,光量控制部使对于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投射的光量增加。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将道路标识和障碍物等照明得明亮,通过目视就可以正确地读取道路标识以及正确地辨认障碍物等,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交通环境。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为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的所述投射区域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闪烁。
在上述的构成中,由识别出由物体检测部检测到的物体为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时,光量控制部控制光源单元使对于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投射的光闪烁。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不会对行人等造成度的眩目,而能够提醒其注意具有投射装置的车辆的接近,并且对于车辆的驾驶员,也能够告知其行人等的存在,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交通环境。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光量控制部以IHz以上、IOHz以下的频率使所述光源单元闪烁。在上述的构成中,通过使光源单元闪烁的频率为IHz以上、IOHz以下,行人和驾驶员等容易辨认光源单元的闪烁。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对于行人和驾驶员等,能够有效地通知其车辆的接近或行人等的存在。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距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与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之距离,随着由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距离变小,所述光量控制部提高使所述光源单元闪烁的频率。根据上述的构成,随着由距离检测部检测到的距离变小,光量控制部提高使光源单元闪烁的频率,因此对于行人和驾驶员等,能够更有效地通知其车辆的接近或行人等的存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区域包含第一照明区域和第二照明区域,该第二照明区域位于该第一照明区域的左侧和右侧邻域,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的包括行驶速度或行进方向的行驶状況,控制朝向所述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的亮灯和熄灯。在上述的构成中,光量控制部根据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的包括行驶速度或行进方向的行驶状況,控制朝向位于第一照明区域的左侧和右侧邻域的第二照明区域进行投射的光源单元的亮灯和熄灯。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根据行驶状況,进行照亮第二照明区域而照明宽阔的范围等的控制,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并且能够降低车辆用前照灯的耗电。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在既定的速度以下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所述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单元亮灯。在上述的构成中,车辆的行驶速度在既定的速度以下时,光量控制部使朝向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单元亮灯,因此能够照亮第二照明区域而照明宽阔范围。因此,例如可以进行如下等替换在城市街区等的低速行驶时,使朝向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单元亮灯,来照明也包括车辆的前方周边的宽阔范围,另一方面,在高速道路等的高速行驶时,使朝向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单元熄灯,仅照明车辆的前方。
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照明需要的范围,能够使安全的驾驶环境的实现和车辆用前照灯的耗电低减并立。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车辆左转或右转弯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位于该车辆拐弯方向侧的所述第二照明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
单元亮灯。在上述的构成中,在车辆左转或右转弯时,光量控制部使朝向位于该车辆拐弯的方向侧的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亮灯,因此能够使朝向车辆拐弯的方向侧进行照明的范围扩大。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根据车辆的行进方向,能够照明车辆拐弯的方向,因此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操作检测部,其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方向,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所述操作检测部所检测的方向盘操作的方向,使所述光源单元亮灯。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为还具有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方向的操作检测部,所以能够基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检测车辆的拐弯的方向。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规定区域,规定着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的前照灯用的配光性能标准,所述投射装置以满足所述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将所述规定区域进行投射。〔补充〕还有,本发明的投射装置能够以如下方式表现。即,本发明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以用激光进行激发的荧光体作为光源,用投射机构(反射镜、透镜)进行投射的投射装置,具有多个投射机构,以各个投射机构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由此得到期望的配光。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投射装置,是使用多个高亮度光源的投射装置,将照射区域由多个投射机构分割地进行投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投射装置,还具有监控照明区域的机构,根据监控结果针对所分割的照明区域的一部分使光量增减。另外,本发明的投射装置,是将既定的区域进行投射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照射部和多个配光部,该多个配光部以对应各照射部的方式设置,各配光部将从对应的上述照射部照射的光配光到既定的方向,上述多个配光部将上述既定的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作为来自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第一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且作为上述既定的区域的区域,与来自其他的任意一个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重叠。根据上述构成,既定的区域由多个配光部被分割投射。因此,能够使各配光部减小,并且,易于调整按位置进行投射的光量,有效率地得到期望的配光性能。另外,作为来自第一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且作为上述既定的区域的区域,与来自其他的任意的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重叠。因此,即使有故障等发生而来自第一配光部的配光无法进行时,也可以将上述既定的区域投射,能够确保期望的投射区域。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多个配光部含有多个上述第一配光部。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来自上述第一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上述投射区域的中心位置,被包含在来自上述其他的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中。
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既定的区域,被包含在来自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除了上述第一配光部以外的其他多个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任意一个投射区域。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既定的区域,由上述多个配光部横向和/或纵向分割地投射。本发明的投射装置,是将既定的区域进行投射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多个照射部;以对应各照射部的方式设置,将从各自对应的上述照射部照射的光配光到既定的方向的多个配光部;可以将来自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第一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进行变更的投射变更部,并且,来自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正常进行时,含有上述第一配光部和上述第二配光部的上述多个配光部,将上述既定的区域分割地投射;来自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未正常进行时,通过上述投射变更部改变上述第一配光部的投射区域,而使上述第二配光部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根据上述构成,既定的区域由多个配光部被分割投射。因此,能够使各个配光部减小,容易调整按位置进行投射的光量,能够有效率地得到期望的配光性能。另外,通过投射·变更部,能够改变来自第一配光部的配光形成的投射区域。因此,即使有故障等发生而来自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未正常进行时,也可以改变第一配光部的投射区域,弥补第二配光部向投射区域的配光而将上述既定的区域进行投射,能够确保期望的投射区域。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检测来自上述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是否正常进行的检测部,上述检测部检测出来自上述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未正常进行时,上述投射变更部改变上述第一配光部的投射区域,以使上述第二配光部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另外,上述投射变更部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上述第一配光部回转或移动,改变上述投射区域。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部,上述照射部接收从上述光出射部出射的光、且向上述配光部进行光照射,上述投射变更部通过改变从上述光出射部向上述第一配光部所对应的上述照射部出射的光的照射位置,来改变上述第一配光部的上述投射区域。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部,上述照射部接收从上述光出射部出射的光、且向上述配光部进行光照射,上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上述第一配光部所对应的上述照射部中来自上述光出射部的光的照射范围扩大,来改变上述第一配光部的上述投射区域。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配光部以与上述第二配光部相邻的方式配置,来自上述第二配光部的配光未正常进行时,上述投射变更部改变与上述第二配光部相邻的I个或多个上述配光部的投射区域,由此上述第二配光部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本发明的投射装置是将既定的区域进行投射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多个照射部;以对应各照射部的方式设置,将从各自对应的上述照射部照射的光配光到既定的方向的多个配光部;检测上述多个配光部之中的除了第一配光部以外的其他的多个配光部的配光是否正常进行的检测部,并且,在除了上述第一配光部以外的上述其他的多个配光部的配光正常进行时,上述第一配光部不投射,上述其他的多个配光部将上述既定的区域分割地投射,上述检测部检测出来自上述其他的多个配光部之中的任意的配光部的配光未正常进行时,上述第一配光部对配光未正常进行的该配光部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投射。根据上述构成,既定的区域由(除了第一配光部)多个配光部被分割投射。因此,能够使各个配光部减小,容易调整按位置进行投射的光量,能够有效率地得到期望的配光性能。另外,任意一个配光部有异常时,第一配光部将異常的配光部的投射区域进行投射。因此,除了例如通常所使用的第一配光部以外的多个配光部或对应的照射部发生故障时,第一配光部仍可替代进行投射。因此,能够确保期望的投射区域。另外,上述投射装置也可以具有出射激发光的光出射部,上述照射部也可以借助从上述激发光出射部出射的激发光来进行发光。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光出射部出射激光,上述照 射部由上述激光激发而发光。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投射装置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部,上述照射部对于从上述光出射部出射的光进行散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光出射部出射激光,上述照射部使上述激光散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具有上述投射装置,在上述既定的区域,规定着车辆的前照灯用的配光性能标准,上述投射装置以满足上述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对上述既定的区域进行投射。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适合应用于各种照明装置,特别能够适用于车辆用的前灯,能够使其配光性能提闻。符号的说明I光源单元(多个光源单元)Ia Ie光源单元2激光元件(光出射部)4发光部4a散射部(发光部)5反射镜(配光部)5a 5i反射镜(配光部)7金属底座7a倾斜部11 14照明区域Ila Ili投射点(投射区域)17金属底座20基准平面21a 21f光源单元25反射镜(配光部)25a 2δ 反射镜(配光部)26反射镜(配光部)
反射镜(配光部)28 支柱28a 支柱31照明区域31A照明区域(第一照明区域)31B照明区域(第二照明区域)31C照明区域(第二照明区域)31a 31f投射点(投射区域)
35反射镜(配光部)41物体检测部41a 41e光源单元42识别部43光量控制部44距离检测部45方向盘操作检测部(操作检测部)46故障检测部(投射检测部)47驱动控制部(投射变更部)48单元驱动部(投射变更部)49光学元件(投射变更部)51照明区域61a 61e光源单元62光源单元63a 63e光源单元81a 81e光源单元82辅助用的光源单元10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2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4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6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8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200投射装置(车辆用前照灯)A D规定区域Dl D4部分区域F迎面来车(物体)M搭载车辆(车辆)P行人(物体)
权利要求
1.ー种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备多个光源単元, 所述光源単元具有发光部,其接收到光而进行发光;配光部,其以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方式设置,将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照明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光源単元各自是朝向使所述照明区域分割后的区域即投射区域投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的部件, 所述照明区域是使每个所述光源単元投射的所述投射区域多个组合所形成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光量控制部,其能够个别地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単元的光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物体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投射区域内的物体, 所述光量控制部,控制朝向由所述物体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物体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的光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识别部,其将所述物体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物体的种类通过图像辨认加以识别, 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所述识别部所识别的所述物体的种类,对朝向检测出该物体的所述投射区域所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的光量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多个光源単元将所述照明区域至少横向分割地投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多个光源単元将所述照明区域纵向分割地投射。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 所述规定区域之中的、被包含在由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中的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之区域,与其他任意的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所述投射区域的中心位置,被包含在其他任意的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规定区域被包含在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光源単元以外的其他多个光源单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多个光源単元,含有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単元。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 还具有投射变更部,其能够使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改变, 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正常进行时,含有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和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所述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规定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 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由所述投射变更部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以使该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投射检测部,其检测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是否正常进行, 在所述投射检测部检测出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投射变更部使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改变,以使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ー部分被投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具有的配光部回转或移动,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具有的发光部所照射的光的照射位置改变,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投射变更部通过使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具有的发光部所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变化,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光源单元按照与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相邻的方式配置, 在来自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投射变更部使与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相邻的I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単元形成的投射区域改变,以使所述第二光源単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投射。
1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照明区域,包含既定的规定区域, 所述投射装置还具有投射检测部,该投射检测部对来自所述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除了第一光源単元以外的其他多个光源単元的配光是否正常进行加以检測, 在除了所述第一光源単元以外的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単元的投射正常进行时,所述第一光源单元不投射,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单元将所述规定区域分割地进行投射, 所述投射检测部检测出来自所述其他的多个光源単元之中的任意ー个光源単元的投射未正常进行时,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对未正常进行投射的该光源単元的投射区域的至少ー部分进行投射。
18.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光出射部,其使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光出射, 所述发光部使从所述光出射部出射的光散射。
19.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光出射部,其出射激发光作为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光, 所述发光部由从所述光出射部出射的激发光激发而进行发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发光部至少包括接收所述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光出射部出射激光。
22.—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
23.—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是迎面来车或先行车辆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迎面来车或先行车辆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的光量減少。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干, 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是道路标识或障碍物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道路标识或障碍物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的光量増加。
25.—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所述物体是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检测出该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的所述投射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闪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干, 所述光量控制部以IHz以上、IOHz以下的频率使所述光源単元闪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距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行人、轻型车辆或摩托车与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之距离, 随着由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距离变小,所述光量控制部提高使所述光源単元闪烁的频率。
28.—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区域包含第一照明区域和第二照明区域,该第二照明区域位于该第一照明区域的左侧和右侧邻域, 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的包括行驶速度或行进方向在内的行驶状况,控制朝向所述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所述光源単元的亮灯和熄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在既定的速度以下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所述第二照明区域投射的各光源单元亮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车辆左转或右转弯时,所述光量控制部使朝向位于该车辆拐弯的方向侧的所述第二照明区域进行投射的所述光源单元亮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干, 还具有操作检测部,其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方向, 所述光量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方向盘操作的方向,使所述光源单兀売灯。
32.—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规定区域,规定着搭载有所述投射装置的车辆的前照灯用的配光性能标准, 所述投射装置按照满足所述配光性能标准的 方式将所述规定区域进行投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投射装置(100),具有多个光源单元(1a~1e),该光源单元具有如下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部和反射镜。光源单元(1a~1e)各自朝向作为分割投射照明区域(11)的区域的投射点(11a~11e)进行投射,照明区域(11)是投射点(11a~11e)经多个组合而形成。
文档编号F21S8/10GK102853378SQ2012102162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高平宜幸, 前村要介, 高桥幸司, 丰田健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