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lcd背光模组的增光膜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IX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XD背光模组的增光膜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如中国申请号200910083880. 2的申请文件所公开的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侧面的光源以及设置在所述 导光板背面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热管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背板的表面。本发明背光模组可以将光源处产生的热量散发至背板表面,并通过背板表面将热量散发出去,可以有效降低光源温度,同时,本发明背光模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背光模组的安装。但是这种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效果不好,发光功率不高。而且国际上传统的增光膜工艺技术方法是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但设备投入大、产能低、能耗大,且合格品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LCD背光模组的增光膜生产工艺,它表面均匀布满棱形尖锥型的微细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透过率,增大了亮度和视角,大大提闻了売度系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初制模棍-> 表面处理-> 开模棍-> 试棍-> 打样-> 测试-> 光固化成
型一> 切割一> 检验一> 包装出厂。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单点金刚石超精密机床进行加工。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金刚石刀具精密加工而成。本发明表面均匀布满棱形尖锥型的微细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透过率,增大了亮度和视角,大大提闻了売度系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I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初制模辊一> 表面处理一> 开模辊一> 试辊一> 打样一> 测试一> 光固化成型一>切割一> 检验一> 包装出厂。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单点金刚石超精密机床进行加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金刚石刀具精密加工而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的数控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可达O. 014 111,在20±0. TC至20 ± I °C的恒温状态下加工,采用花岗石床身、气浮轴承、单点金刚石刀具,可以加工完成增光膜所需要的I英寸500线以上的微细光栅的需要,加工长度达1800mm,可满足70英寸以下的LCD电视机增光膜需要。本具体实施方式
表面均匀布满棱形尖锥型的微细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透过率,增大了売度和视角,大大提闻了売度系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IXD背光模组的增光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初制模辊一> 表面处理一> 开模辊一> 试辊一> 打样一> 测试一> 光固化成型一>切割一> 检验一> 包装出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单点金刚石超精密机床进行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流程中的模辊采用金刚石刀具精密加工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D背光模组的增光膜生产工艺,它涉及LCD技术领域。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初制模辊——>表面处理——>开模辊——>试辊——>打样——>测试——>光固化成型——>切割——>检验——>包装出厂。本发明的优点是增光膜表面均匀布满棱形尖锥型的微细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透过率,增大了亮度和视角,大大提高了亮度系数。
文档编号F21V5/00GK102878524SQ2012103284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郭荔辉 申请人:昆山铭佳利电子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