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083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框架及背板。该背光模组具有底部及顶部,该顶部为该背光模组距离其底部最远之表面。该框架包括第一顶面及与第一顶面相连的侧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第一平板及由第一平板延伸的延伸部,该第一平板设置在框架的第一顶面上,该延伸部设置在背板及框架侧面之间,该侧面及延伸部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框架经由该卡固结构卡合固定,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为该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以及将显示面板固定于背光模组的前框。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及框架,背板与框架配合用以收容背光模组的各组件,该框架除了固定该背光模组中的各种光学元件外,其还用于承载并收容该显示面板,该前框与该背板配合将该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的各组件收容于其内并固定,业界常用的前框与背板的固定方式有卡扣配合以以及螺丝锁固。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由框架承载并收容于其内,该上述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模组宽度至少包含了显示面板本身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及框架侧壁的宽度,再加上上框与下框的侧壁宽度,使得该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大,难于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窄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边框较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边框较窄的显示装置。
[0004]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该背光模组邻近该第二表面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用于固定光学模组的框架、用于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及框架的背板,该背光模组具有底部及顶部,该顶部为该背光模组距离其底部最远之表面。该框架包括第一顶面及与第一顶面相连的侧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第一平板及由第一平板延伸的延伸部,该第一平板设置在框架的第一顶面上,该延伸部设置在背板及框架侧面之间,该侧面及延伸部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框架经由该卡固结构卡合固定,从而将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第一平板固定至显示面板第二表面的对应第一表面的非显示区域的位置,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
[0005]由于本发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粘接固定于该背光模组外,将显示面板固定在背光模组顶部的前方,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因背光模组框架边框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域的重叠代替了现有技术背光模组框架边框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域的叠加,因此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由另一方向观看的部分剖面分解图。
[0008]图3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部分剖面图。[0009]图4是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有IV-1V方向的剖面图。
[0010]图5是多个卡件粘接在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I
显示面板10 第一表面12 第二表面14 卡件20 第一平板22 卡勾25 延伸部251 卡扣部252 第三顶面226 底面228 背光模组30 光学模组31 光学膜片组312 导光板313 框架35 第一侧壁351 第一顶面352 侧面355 背板36 底板361 第二侧壁362 第二顶面363 双面胶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显示装置I 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该显示装置I包括显示面板10、卡件20以及邻近该显示面板10设置并为该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30。
[0013]该显不面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该第一表面12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12包括显示区域及围绕在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其中,该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0014]该背光模组30邻近该第二表面14设置,其包括光学模组31、用于固定该光学模组31的框架35、用于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31及框架35的背板36。该光学模组31可以包括光源(图未示)、光学膜片组312及导光板313等。[0015]请一并参阅图2,该框架35包括第一侧壁351,该第一侧壁351界定一第一收容空间,该光学模组31收容在该第一收容空间内。该框架35的第一侧壁351包括位于框架35最顶端的第一顶面352及与该第一顶面352相连的二相对侧面355。其中一侧面355上设置收容槽356,该收容槽356邻近该第一顶面352处设置突起357,从而在突起357及收容槽356的底部之间形成卡槽358。优选的,该框架35可采用胶框。
[0016]该背板36包括一底板361以及由底板361四周边缘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362,该底板361和第二侧壁362界定一第二收容空间用以收容该框架35及光学模组31于其内。该第二侧壁362包括一第二顶面363,该第二顶面363远离该底板361。
[0017]该卡件20包括第一平板22及卡勾25,该卡勾25由该第一平板22边缘垂直延伸,本实施例中,该卡勾25为L形卡勾,其包括与第一平板22相连的延伸部251及与延伸部251相连的扣合部252。该第一平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顶面226及底面228。
[0018]请一并参阅图3,该显示装置组装时,该光学模组31收容在框架35界定的第一收容空间内,该背板36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31及该框架35,该背板36及框架35的配合固定方式可选用业界常用的固定方式,例如,卡合固定或者螺丝锁固。该框架35设置有收容槽356的侧面355正对该背板36的第二侧壁362设置。该卡件20的第一平板22的底面228正对该框架35的第一顶面352并放置于其上。该卡件20的卡勾25收容在框架35的收容槽356内,且卡勾25的扣合部358扣合在卡槽358内,从而将卡件20固定在背光模组30的框架35上。此时,该第一平板22的底面228与该框架35的第一顶面352抵接,该第一平板22的第三顶面226与该背板36第二侧壁362的第二顶面363平齐,位于同一水平面。该显示面板10邻近该第一平板22设置,该卡件20的第一平板22的第三顶面226上涂布双面胶40,该卡件20的第一平板22的第三顶面226粘接固定在显示面板10第二表面14对应非显示区域的部分,从而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之外,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的框架35第一顶面35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该卡件20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卡件20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对应非显示区域的四周部分围成一周(参阅图5)。可变更的,与卡件20的第一平板22的第三顶面226平齐的背板36的第二顶面363也可涂布双面胶40,从而一并固定显示面板10
本发明显示装置I中,由于该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粘接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之夕卜,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的框架35的前方。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框架收容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发明显示装置I的边框宽度,其框架35的边框宽度是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重叠的,而非宽度的叠加,因此显示装置I的边框宽度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I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I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O
[0019]另外,由于该显示面板10已在背光模组30外粘接固定,因此,显示面板10无需额外的其他框架来一并固定,则用于显示的第一表面12前方无额外的其他框架的来覆盖第一表面12,上述显示装置I边框宽度明显变小,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I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0020]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例如,本案的卡件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变更设计,只要卡件的一端设置卡勾固定于背光模组即可;本案的扣合部的形状也可变更设计,框架上的卡槽的形状也可变更设计,只要扣合部可与卡槽配合固定即可;本案扣合部与卡槽的位置可互换位置,即卡槽设置在卡件上,扣合部设置在框架侧面上,只要两者可卡合固定即可;背光模组界定一顶部及一底部,该顶部为距离底部最远的表面,本案背板的底板界定背光模组的底部,该背板的第二顶面距离背光模组的距离最远,该第二顶面界定背光模组的顶部,从而该卡件将显示面板固定在背光模组之外,将显示面板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的前方,至于背光模组的固定框架的组合也可变更设计,并非仅限定上述的框架和背板的组合,只要能够将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一个框架上,从而将显示面板固定在距离背光模组底部最远的顶部前方即可,从而实现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该背光模组邻近该第二表面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用于固定光学模组的框架、用于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及框架的背板,该背光模组具有底部及顶部,该顶部为该背光模组距离其底部最远之表面,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第一顶面及与第一顶面相连的侧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第一平板及由第一平板延伸的延伸部,该第一平板设置在框架的第一顶面上,该延伸部设置在背板及框架侧面之间,该侧面及延伸部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框架经由该卡固结构卡合固定,从而将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第一平板固定至显示面板第二表面的对应第一表面的非显示区域的位置,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件的第一平板贴附在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固结构包括卡槽及卡扣,该卡槽与卡扣配合将卡件固定至框架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侧面设置卡槽,该延伸部的端部设置卡扣,卡扣与卡槽相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侧面设置收容槽,该收容槽邻近顶面处设置突起,该突起与该收容槽底面界定该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与该卡扣配合呈L形卡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包括底板及侧壁,该背板侧壁包括距离底板最远的第二顶面,该第二顶面界定该背光模组的顶部,该卡件包括第三顶面及底面,该第三顶面与该背板侧壁的第二顶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顶面及背板的侧壁的第二顶面涂布双面胶从而粘接固定于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的非显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经由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无需额外的其他框架来一并固定,用于显示的第一表面前方无额外的其他框架来覆盖第一表面。
【文档编号】F21V21/00GK103792696SQ20121042720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唐富强, 宋岁忙, 方建中 申请人: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