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82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焦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电的变焦透镜。
背景技术
随着手电透镜的不断普及,一般情况下,一支手电的光形只有一种,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往往需要不同的光形,例如泛光和聚光等等,而目前市场上的变焦手电透镜大部分与一枚平凸的透镜配合,通过移动光源的距离实现变焦,如图I所示,但是这种变焦手电透镜有以下缺陷1、变焦距离过长,达到聚、泛光点需要的距离较长,操作起事不方便,且增加了手电筒的长度;2、光能效率低下,透镜采用普通的平凸结构设计,无论在聚光状态还是泛光状态都有很大一部份光能白白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变焦距离过长和光能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变焦透镜,该技术方案可在短变焦距离内实现聚光效果和泛光效果,最大限度避免了成像问题,有效提高了透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变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其包括一用于放置LED光源的容置空间(10)、第一光学非球面(11)、第二光学非球面(12)、第三光学非球面(13)、第四光学非球面(14)以及于透镜本体(I)上表面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5),其中,第一光学非球面(11)位于透镜本体(I)外表面,第二光学非球面(12)位于透镜本体(I)顶端凸部,第三光学非球面(13)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凹部,该凹部与容置空间(10)相通,第四光学非球面(14)位于透镜本体(I)侧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焦透镜中,第二光学非球面(12)的焦点和第三光学非球面(13 )的焦点均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的中心。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焦透镜中,所述变焦透镜为变焦手电透镜。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光学非球面和菲涅尔透镜位置上的结合,并前后移动LED光源实现聚光效果和泛光效果,最大限度避免了成像问题,有效提高了透镜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变焦手电透镜聚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聚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聚光状态的配光曲线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泛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泛光状态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变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其中,透镜本体I包括一容置空间10、第一光学非球面11、第二光学非球面12、第三光学非球面13、第四光学非球面14以及于透镜本体I上表面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5,其中,容置空间10用于放置LED光源,值得一提的是,该容置空间10底部与透镜本体I底部相平,第一光学非球面11位于透镜本体I外表面,第二光学非球面12位于透镜本体I顶端凸部,第三光学非球面13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凹部,该凹部与容置空间10相通,第四光学非球面14位于透镜本体I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非球面12的焦点和第三光学非球面13的焦点均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的中心。应当说明的是,LED光源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的中心时达到聚光效果,另外,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LED光源的前后移动达到泛 光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变焦透镜的聚光状态和泛光状态具体介绍各部分的作用。请结合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聚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聚光状态下,A为LED光源,光线从LED光源发出,较多光线折射后经由第一光学非球面11反射,第四光学非球面14将发射后的光线进行折射,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是减弱透镜成像,二是利用透镜跟空气两种不同介质间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不同,将光线最终出射角尽量减小,以增强聚光性能。另外,菲涅尔透镜15主要用于对边缘处的光线进行散化,从而避免成像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非球面11用于将LED光源的光线汇聚在中心光斑处,从而增强聚光性能;第二光学非球面12和第三光学非球面13将光线尽可能平行射出,第四光学非球面14对避免透镜成像起辅助作用。该变焦透镜聚光状态配光曲线如图4所示。请结合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焦透镜泛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泛光状态下,A为LED光源,第一光学非球面11主要对LED光源侧边处的光线进行有效的反射,从而增强了透镜的使用率,第二光学非球面12和第三光学非球面13主要对LED光源的光线进行均匀的散射,且有清晰的截止线,该变焦透镜泛光泛光状态配光曲线如图6所示。优选地,该变焦透镜为变焦手电透镜。应当说明的是,该变焦透镜可应用于其他照明工具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多个光学非球面和菲涅尔透镜位置上的结合,并前后移动LED光源实现聚光效果和泛光效果,最大限度避免了成像问题,有效提高了透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I),其包括一用于放置LED光源的容置空间(10)、第一光学非球面(11)、第二光学非球面(12)、第三光学非球面(13)、第四光学非球面(14)以及于透镜本体(I)上表面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5),其中,第一光学非球面(11)位于透镜本体(I)外表面,第二光学非球面(12)位于透镜本体(I)顶端凸部,第三光学非球面(13)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凹部,该凹部与容置空间(10)相通,第四光学非球面(14)位于透镜本体(I)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学非球面(12)的焦点和第三光学非球面(13)的焦点均位于透镜本体(I)底端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为变焦手电透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其包括一用于放置LED光源的容置空间(10)、第一光学非球面(11)、第二光学非球面(12)、第三光学非球面(13)、第四光学非球面(14)及于透镜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5),其中,第一光学非球面(11)位于透镜本体(1)外表面,第二光学非球面(12)位于透镜本体(1)顶端凸部,第三光学非球面(13)位于透镜本体(1)底端凹部,该凹部与容置空间(10)相通,第四光学非球面(14)位于透镜本体(1)侧面。通过多个光学非球面和菲涅尔透镜位置上的结合,并前后移动LED光源实现聚光效果和泛光效果,最大限度避免了成像问题,有效提高了透镜效率。
文档编号F21V5/04GK202546603SQ20122001262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振, 岑亮 申请人: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